查看原文
其他

躁郁的你仍有欢笑和流泪的权利|写给2553.9公里外的挚友

陈梓枫 双相躁郁世界 2020-02-16

 

前言:这是一封来自陈梓枫的回信,写给昨天投稿的SL。很巧的是他们都关注了公众号,更巧的是他们居然是朋友。很幸运有这样的小伙伴愿意通过公众号用写作的方式相互沟通。


阅读昨天SL的文章,请点击下方链接:

致父母、朋友和医生:三封未寄出的信件

 

编辑|酒吞童女 作者|陈梓枫


与SL认识了这么久,快一个月的时间了吧,他是唯一一个时常与我联系的躁郁症患者,其他患者,就是在烦躁的时候、抑郁的时候找我抱怨世界的不公、人生的不满,但是这个比我大十岁的异乡人,却成为了我最好的知音,应他的要求,我来为他认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做评语。我不想单单潦草地结束这段评语,而是想把它像讲故事一样地讲完。

曾经在公众号投稿,学习和工作是唯一的消遣,可惜被抑郁挡路|我的双相组曲很多人想看到我的文章后续,只可惜,我的灵感已经消磨殆尽,每天最让我满意的就是去图书馆里看书,现在,涉猎了许多历史、哲学、逻辑的知识,我不能保证这篇文章让你们所有人都满意,但是,这也是发自我真心流露出来的文字。



致我最好的躁郁症病友SL:

在你的信里面,我好像被排除在外了吧?哈哈哈,可能是我们认识的时间不够长吧,仅仅一个月,怎么就能看透2553.9km外的人心呢?现在,你应该听着自己喜欢的古典乐发呆沉思吧,既然你选择了用写信的方式写给你的父母、你的友人、你的医生,那么,我也将用这种方式写信给你,希望你有所感悟。

“所有命运中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地标好了价格。”茨威格这样写道。你问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一万个读者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标准来定义这句话,我则把它视为人生的箴言。用通俗的话来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很喜欢这件命运送来的礼物“躁郁症”,它让我登上山峰,俯瞰大千世界;也曾让我坠入低谷,仰望漫长的黑夜。


没必要藏着掖着,生病就像喝水一样,每个人都要喝水,举个很搞笑的例子,地球上喝过水的人都死了或者未来会死,这是肯定的;我就没有见过没有人不生病的,哪怕是感冒发烧,不也是生病吗,从本质上来看,我们都是一样的;从表面上来说,只是服用几天药和几十年药的区别。

当你把你的躁郁症看成是一种别人得不到的经历,你还会悲伤、你还会难过吗?生病很像读书:只有失去了,才懂得拥有的珍贵。书中浩瀚如海的汪洋文字,哪怕是花费那一天看完一本书,才明白了一个道理,而你的同学都看了好几本书了,但是,这都是自己挥之不去的精神财富。自己患上了躁郁症,才明白生活的艰辛、友人的珍贵、时间的缱绻。也许,这种东西别人一辈子也体会不到。


社会也许会不能正视、人们也许会带有歧视,但是,你是你父母的女儿,这件事实永远不会改变,更会不会因为你患上了什么躁郁症就将你抛弃。你大可放心地告诉他们,自己生病了。但是,以前都是你一个人与这个病作斗争,未来却可能是你们家庭一起与这个病作斗争,我想说的是,你和你哥哥让父母在亲友的面前有了说话的底气,你是你父母的骄傲,永远不会改变。即使他们无法明白,也不要自己承担所有困难与苦难。

你的朋友就是你最好的佐证,你不把自己生病的情况告诉父母,却与科学老师来探究生命。你始终不是一个人啊!你还有我们,无论你开心与否,我们都会陪伴在你身边,即使跨越汪洋大海,对你表达的感情始终不变。是的,就像你说的,你自以为有能力改变世界的时候,我们会一巴掌将你拍醒;但是,在你思考着如何终结自己生命的时候,请先想想你的朋友——我们,想想你的明天。


你还记得吗?前几天你过生日的时候,你对我说:“你有想过怎么终结自己的生命吗?”然后就说“19、29、39,人们都说是大劫的日子……”我疯狂的打你电话,却无人应答,那个晚上,我真的心如死灰,想着自己的朋友就这样默不作声的离去……幸好第二天你发微信回复我说是在工作,没时间回复,我才松了一口气。

你要知道,“存在即合理”,你是你父母、你哥哥最珍贵的亲人,你是公司运营发展的齿轮,你是那些孩子音乐道路上的启蒙老师,你是教授理性之光的伟大蜡烛,所有这一切,请你铭记于心。

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样的,我也不知道你的医生是怎么样的。我记得你很生气,当时加我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我为什么精神病院有捆绑你的资格?为什么社会不让发泄你的脾气?


因为我们是少数人啊。给你讲个故事:人们在原始社会的时候,出于对狩猎的需要,一批“红绿色盲”诞生了,他们在视觉上,更能分辨草丛与猎物;但是过了数万年的发展,现在已经不需要了,只是因为看不清色盲图,他们就不能学车。可是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他们在原始社会做出了比普通人更大的贡献,在现代社会却要沦为基因次品。只是因为,我们是少数人,没错,我也是个红绿色盲。

正常人和患者就是有区别的,就是相对于少数人和多数人而言的。如果每个人身后都长着翅膀,而你没有,你就是少数人,你就是有“病”的那一个。如果每个人都患有躁郁症,而你没有,你就是少数人,你就是有“病”的那一个。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我们是生病了,我们大可大胆地说出来,因为我们就是要承担比普通人更高的风险:去伤害别人或者伤害自己。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你也是人,有着欢笑和流泪的权利。


同样是人,我们就因为生病了而丧失了尊严吗?并没有!医生的存在,就是为了改变少数人,使社会趋同于平衡,在医生眼里,这就是他们的职责,这怪不得他们。

感慨颇多,不过学校的图书馆也到了闭馆的时候,我想,这封信就此告一段落吧。希望我的评语能启发到你,如果真的可以,这封信就没有白写。


此致
敬礼

陈梓枫
2019.9.16  21:52


陪护指南的【友人专栏】

等你来分享哟(◍ ´꒳` ◍)


孤岛不孤 | 我的躁郁症朋友

有些垒块,歌罢犹须著酒浇

生死之交|念思凝,两位公众号作者的相识

生日特别篇|给我的挚友:两个患者的历程

你们的陪伴,让我不再害怕



喜欢文字可以扫二维码鼓励作者哦!





周边2.0手机壳上新啦!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领回家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