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又没网瘾,还是被电了一下,咸鱼成了金鱼 | 电休克专题01:没起效那就只剩副作用了

过山车玩家 双相躁郁世界 2022-07-17


  编 者 按 



电休克/MECT这一医疗建议对很多双相患者来说并不陌生,希望大家多搜集信息、多跟医生沟通再作决定,不要纯粹出于信任就马上接受(没起效的话很容易忘记个体差异、完美甩锅怪罪于医生),也不要因偏见与恐惧,而错过潜在的好起来的机会。
我们收到的留言里其实是电休克起效的居多,明后天我再分享给大家。今天先看看对电休克体验不佳的小伙伴们的哭诉测评~

编辑、校对 | Emile 应数(统计学)

审阅 | Nono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正文4100,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



电休克的使用现状





@初代
住院时,我被医生告知需要继续做电疗,但家属拒绝了。后来,我去了别的医院住院治疗,被告知说医院早已淘汰电疗。

Nono:emmm怎么说呢,医院淘汰电疗这个说法不是很合适。确切地说,一个专业的精神专科医院肯定会有设置MECT治疗室,如果没有,要么科室力量不强(比如综合医院的精神卫生科),要么医院条件不好(不具备资质、经费和工作人员等)。


@佐菲
Stephen Fry在纪录片《躁郁症的那点事》里提到,国际上接受MECT治疗的双相患者大约只有2%,以后也会越来越少的。有经验的医生能够精确用药、在治疗中疏导病人的情绪,而不是遇到比较棘手的病患就打发去做MECT。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够遇到这样的医生。


    真的如此吗?


Emile:其实国内外的双相治疗指南里都会适时建议使用MECT,这个要视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有些患者用一线药物治疗就起效了,有些患者本身是轻症,这都是影响MECT使用率的因素,不能单一归因为“这项技术本身不被业界认可”。

Nono:电休克作为一项技术本身是没有问题的,疗效毋庸置疑,但是国内确实有滥用现象。患者躁狂发作时,医生为了快速控制症状而使用MECT,这里面有一点点原因是出于患者和家属需求,以及方便病房管理,不过效果是挺好的。

电休克作为一项技术本身是没有问题的,疗效和安全性毋庸置疑,但是国内确实有滥用现象。双相患者躁狂发作时,医生为了快速控制症状而使用MECT,这里面可能有部分原因是出于患者和家属需求,以及方便病房管理。

ECT对于单相重性抑郁患者可快速产生临床疗效,对于双相患者,国外指南推荐在下列紧急临床情况中用作一线治疗:严重自杀风险、严重精神病性症状(如持续的命令患者自杀的听幻觉)、紧张症(如木僵、缄默等)、拒饮拒食的抑郁(引起脱水、体重减轻和营养不良)。ECT很少用作躁狂的一线治疗,因为几乎所有此类患者都以药物作为初始治疗,然而,谵妄性躁狂是ECT的主要指征之一。





在美国,电休克在严重抑郁患者中的使用率不到1%,在荷兰不到2%,其他很多国家情况可能类似。北欧国家长期拥有将电休克作为标准治疗的传统,同时也有完善的人群登记数据加以记录。瑞士属于理念相对激进的国家(可参考对待安乐死的态度),居民生活标准很高,而电休克治疗仅在该国特定地区开展,在其他地区几近非法。意大利是发明电休克的国家,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电休克如今在该国地位低下,只能委身于少数私立医疗机构。


电休克在亚洲应用较为广泛,其中印度和中国使用电休克治疗的患者数可能最多,但缺乏准确数据。


在美国,每年有8万至10万患者接受了电休克治疗,总次数约50万次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FDA)最终将电休克设备从高危重新分类为低危,此举可能对电休克的使用造成积极的影响,比如通过确认电休克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以减轻污名化。


《长文详解电休克治疗》






我做了MECT还是很想死

而且记忆力堪比金鱼





@赛文
我被建议做MECT是因为出现了幻听幻觉,会看到有一个看不清面容的男人在跟踪我、威胁我,于是就被建议做MECT了。

但是,我这儿就一小城市,个人觉得不是很专业,比如打麻药打了三次才打进去。然后做的过程肯定是没啥感觉的,做完之后就觉得牙疼、脸疼、脑仁疼、还有脑壳疼!女朋友一直陪着我,她说我像一只得了鸡瘟的老母鸡一样哼哼唧唧的。


大概做了四五次,我的幻听幻觉还是没啥好转,而且身体很难受,弄得我更抑郁了,所以我就放弃继续做下去。做完MECT我确实忘了很多事情,回到学校做题我都要崩溃了,盯着题目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没办法理解它,而且也记不得自己学过相关知识。

这样的情况可能持续了一个多月,接着开始相当缓慢地好转,到现在将近半年,算是好的七七八八了吧,但还是想不起以前背的生物知识点(捂脸)

不过,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也是双相,她就觉得电休克是有用的,治疗效果大概也是因人而异。可能我比较百毒不侵吧,经颅磁刺激我也做过,也没啥用。




@杰克
我做完电休克之后,有一些难受的记忆仍然存在,而另一些想保留的却没法回忆起来。做MECT比普通的忘记更加难受,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的哪些记忆会暂时消失。

Emile:唉,薛定谔的MECT!





@艾斯
当时我有比较频繁的自残行为,医生觉得伤口挺深的,于是判断为自杀未遂,建议我住院做电休克治疗。住院那两个星期里,我做了6次ECT,整个人呆呆傻傻的,别的不记得了,只记得我会疯狂地买东西、疯狂地吃东西,半夜睡醒了就要叫外卖那种。

Emile:长春市凯旋医院曾有一病例报告提到,一个35岁的男患者因抑郁发作而住院治疗。他在接受第6次电休克治疗20小时后,出现了兴奋、言语增多、自负、易急躁和管闲事等躁狂表现。停止治疗一周后,病情逐渐缓解。至于电休克是否会诱发躁狂,我暂时没有看到更多相关案例或研究。





@泰罗
说实话,我没感觉有什么效果,所以不想再住院了。出院的时候,医生问我还有没有轻生的想法,我当然说没有。网上说电休克特别适合治疗有轻生想法的病人,但是说实话我觉得一点用都没有,做了六次还是想死,只是我不想说出来了而已,怕医生不让我出院。也不知道是对我没有用,还是对大家都没有用。

Emile:想分享一下我以前吵着要出院的时候,病区主任说的话。“你放心,我绝对不会多余地留你一天,床位紧张啊!你住院是为了什么?”我尽量哭得很小声:“住院是为了出院!”“就当是为了出院好了,你病情没稳定,出去了还不是又要回来?”

医患之间本就严重信息不对称,我们不知道、也学不完医生决策背后的众多学科依据,但医患双方的目的都是为了康复,我们起码能做到不隐瞒:想死了,不隐瞒;漏服药了,不隐瞒;听信网友意见私自调药了,不隐瞒。





@凯恩
做完电休克没啥特别的感觉,我当时是处于双相的抑郁期,但又没有严重的自伤自杀等危险倾向,可能因此没有那种明显的改善?

Emile:《2018版CANMAT/ISBD双相障碍治疗指南》里,ECT被列为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二线治疗手段。尽管ECT属于二线治疗,但如果患者情况紧急,其优先级也可提前。对于难治性及需要快速起效的患者尤其应该考虑使用 ECT。虽然对照研究证据有限,但有研究显示, 80%的急性躁狂患者在ECT后可获得显著改善。


图源:《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





@雷欧
电疗?我甚至都有点不记得这玩意怎么拼了。住院之后,只要患者稍微症状有一丢丢偏向医生心中那个位置,医生就会强烈建议选择电疗。除非是家属拒绝,否则患者基本都中招,医生会立刻马上让您享受MECT套餐。

当时我确实也是无路可走了,急需能短时间内起到解决问题的效果的治疗。突然想起“哦,还有电疗这回事”,于是我做了挺多咨询的。虽然我当时对电疗的了解仅限于网上的信息以及医生片面敷衍的回答,但是我感觉还行,就试试吧,毕竟多数人都是死马当活马医,先看看效果。

那个时候,我估计是刚在从楼顶蹦迪回来,脑子还在无意识状态就被掐进院了。电疗是我主动要求做的,医生没意见。也不知道是副作用太大还是怎么回事,我对于那段时期的记忆就只剩下打麻醉(太疼了),其他一概想不起来。我大概做了9次ECT,其余时间都在睡觉和发神经。


多次住院之后,我已经不知道电疗是敷衍搪塞,还是住院治疗必须启动的初始套餐了。没有医生建不建议,只有医生觉不觉得,建议=肯定,但是可以反驳。

因为电疗对我是无用的,所以做完只剩下副作用了。我本身脑壳就不好使记忆力下降到现在都恢复不了。一般来说,后遗症都会日后明明消失,但有的东西能不能恢复也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很重要的一点是,电疗并不是对所有人有效,而有效的则肯定有效,绝对得让我无法拒绝。我也不清楚那些做电疗有效的人是什么感觉,不过很开心,至少电疗对你有效。







请以人道的方式对待病人





@玛丽
我没做过电休克,不过住院时就见过别人做。做电休克前一天,护士会没收整个病房所有病人的水瓶,因为电疗前不能喝水。第二天,病人做完电休克就被约束在椅子上休息,两三天后才能正常跟我沟通。

做完电休克的病人告诉我说,她完全不记得之前住院的记忆了。还有个病人一直有幻觉,做完电疗后被约束在椅子,就算她不清醒也会一直看着某处说话,还不忘问我为何医生将她双手扣在椅子上。

我曾经询问其他医生哪间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好,医生就劝我千万别去医院A, 因为医院A的医生很喜欢电人,所以我就对电休克有了很不好的印象。就算是专业医生,他们也没有任何数据证明你需要做电休克,他们下的判断也不一定正确吧。我没亲身体验,但是我认为就算要做电疗也请以人道的方式对待病人。


Nono:这个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医院管理的问题。理论上ECT治疗前需签署知情同意,治疗后也不需要约束保护。这家医院在流程上不甚规范,出于减轻护理负担的目的粗暴管理,才是需要吐槽的地方。

“医院A的医生很喜欢电人”,我的理解就是前面说过的滥用ECT,这不该影响对ECT的观感,而是应该影响对医院A的观感,因为他们做不到循证医疗的话,技术肯定也不怎么样啦。

“专业医生,他们也没有任何数据证明你需要做电休克”,精神科本身是一个在诊断上缺乏客观指标的科室,确实不像其他科室一样可以查血、拍片子。但是,医生建议电休克或开药都是建立在既往研究的证据支持基础上的,比如哪些症状做电休克的效果会比较好,还需要符合疾病的治疗指征,同时进行风险收益评估。


校对参考资料



1.《改良电休克治疗专家共识(2019版)》

2.《长文详解:电休克治疗 | 临床必备》

3.《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

4.《2018版加拿大心境障碍与焦虑障碍治疗协作组/国际双相障碍学会指南:双相障碍的管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