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完美,也完美

小雨 双相躁郁世界 2022-11-12

作者 / 小雨

编辑、排版 / 酒吞童女  审阅 / Emile


我并不完美。但是,就算我是双相情感障碍一型患者,我还是我啊。


1

不完美,就很完美


 

管他熙熙攘攘的阳关道,

我偏要一条独木桥走到黑。

—墨香铜臭《魔道祖师》


这一路走来,我因为悲伤流了多少泪水,也曾经愤怒得想开车去撞墙撞树了结自己,也曾绝望地认为自己无法坚持工作而向上司提出辞职,也曾因为幻听而感到无比恐惧,深受创伤后的闪回现象干扰,每晚都深陷于无尽头的恶梦。


但我说过,确诊双相情感障碍对于我来说是上帝赐予我的一份礼物,并不是为了惩罚我。


我一路走一路跌倒,又再爬起继续走下去,就是这样,我至今还呼吸着。


三十岁不只是头上增加了几根白发,眼神变得更加尖锐深邃,年纪的升华让我不会在乎他人的眼光。


患上双相情感障碍更让我的三十岁变得不一样,一直为钱为生活而奔波的我,开始审视自己,我这样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为何存在?我活着的价值到底在哪?



我曾经问心理师:“双相的病患是不是都是完美主义者?”


心理师回答道:“是的,一旦你的要求不切实际,无法达到自己定下的目标,就会开始感到焦虑。”


我曾经只为了他人的视线而活。


我非常在乎上司对我工作表现的看法,使我对自己的工作要求一定要完美。


一部分原因是工作性质,作为一名电子故障分析工程师,在找出电子故障的根本原因时,分析样本绝对不能破坏样本。


就好比法医在解剖尸体时,不能毁灭证据。


另一部分原因,大老板对我的分析报告有很高的要求,语法绝对不能错,报告里每一张图片大小要一样,一个小错处都能让大老板暴跳如雷。


发出任何报告前,我都需要经过多次审阅才把报告发给顾客。


自此,我对自己的要求就随之越来越高,告诉自己一定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不知不觉中,我甚至将对自己的要求加诸于我的同事身上。


她是一位刚毕业的同事,而老板要求我在工作上指导她。


在指导过程中,我完全无法忍受她为自己所犯的错误进行狡辩,结果就出现以下情景:


有一天,她在报告上写了"The failure is very lightly due to...",我严厉地问她:“likely应该怎么拼?”


她回答说L-i-k-e-l-y,我又问她:“那么报告里为何你要用lightly呢?”


她小声说道:“lightly也可以的。” 


我大声责骂她为何借口多过茶,犯错了为何不能勇敢承认。


那时的我还不明白,我并不能将要求放在他人身上,毕竟那是不切实际的。


就这样,因为每天都要面对无法达到我要求的同事,情绪上开始出现种种问题,最后我选择去见心理师求助。


回想起四五年前发生的事情,我会觉得那时候自己真的还未思想成熟。


三十岁的年纪让我对很多人和事保持事不关己的态度,因为已经看得透彻。


我并不能轻易改变别人的想法,也无需让复杂的人事影响自己的情绪。


现在,我也不会对他人有过高的期望,更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我的日子确实比以往轻松多了。


 

2

偶尔任性也无妨


 

再认真也好,我也想任性一次。

认真的生活太累了。


认识我的人通常都说我是个循规蹈矩、认真严肃的人。


我想,说这句话的人,大概是和我关系还不够相熟,他只看到了工作时的我。


我偶尔也会开玩笑,会耍任性,并不总是拘谨严肃。


我也会偶尔不计形象地走在大街上,穿着衬衫短裤,披头散发,脚踏人字拖,大晚上到便利店去吃个雪糕,喝杯啤酒或者吃碗泡面。


我喜欢这样的自己,这种任性的独处时间让我感到自己其实很幸福。


这样的生活比装容精致、穿着裙子、提着漂亮的包包、戴着名牌手表出门逛街快乐多了。



医生曾经对我说双相要戒茶,戒酒,戒汽水。嘻嘻,我想医生的话是没错的。


有次我出席友人的婚礼,在婚礼上喝酒聊天。


我当然没忘了自己是双相病患,不过就想任性,毕竟难得与朋友相聚的夜晚,想快乐地喝酒聊天。


醒来发现自己躺在酒店的床上,完全想不起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才第一次明白这叫做“断片”。


当然,我不是鼓励读者喝到“断片”,只是第一次“喝酒断片事件”让我印象深刻。


原来我在不清醒的时候给心理师发了封简讯:喝酒远远比那些没用的药物好多了!!


那时我确诊双相没多久,还未深入了解药物作用,还未找到适合自己的药物,于是简单粗暴地向心理师表达了我内心的想法。


一年后,我已经能适应药物的副作用,但还未找到能够让我好好睡觉的药物。


“说了晚安就乖乖睡觉”是骗人的。


大家有什么入睡妙招吗?


双相躁郁世界

id:bipolar_world


双相躁郁世界是国内首个专注于为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发声的组织。我们起步于同名公众号,内容以过山车玩家(双相亲历者)的原创非虚构故事为主。我们希望能通过故事、展览与纪录片等形式,构建本地化与多元化的双相患者群像,提升公众对双相的认知度与自我关怀的意识,为双相去污名化、去浪漫化,让每一个人都能有尊严地在这个社会上活着。


投稿与合作请联系:bipolar_world@sina.com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明信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