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间状态
居间状态
编者按:
《黑齿》杂志与现代汽车文化中心联合呈现展览“AI:爱与人工智能”的相关文章,由展览策展人陈嘉莹编译。本系列共有三篇,本次推送为第二篇,由参展艺术家王业丰撰写,陈嘉莹翻译。
译者按:
二分的结构不仅包含了两极关系,也隐含着极与极之间的过渡空间。作为展览“AI:爱与人工智能”的参展艺术家,王业丰借本文揭示了展览结构的间隙,也描述了一种位于此间隙的居间状态,以及基于这种状态的生活方式。他的参展作品《无根据的主角》呈现了居于现实与虚拟之间幽灵般的主体形象,它们存在于阈限的网络空间,存在于短暂而重要的游牧空间,凭借情感表露试图触发共情,而这些都为我们焦虑且飘荡的当下提供了某种解毒剂。
2020年将我们的生存状况置于一种“居间性”(inbetweenness)。病毒灾难迫使我们受困于固定的地点。紧随新冠疫情之后的,是持续不断的运动与政治动乱,我们都陷入了这个不确定和转型的重大时刻。人类理性通常会对难以预知的事物退避三舍,因为它包裹着巨大的焦虑和威胁。然而今年的动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它让我们重新检验我们对“常态”的理解,并审视充斥着偶然性的当代生活。“居间”的概念,通常从属于“阈限”(liminality)[1] 一词(或与之相关,或与之交叉)。在此,它应当被视作日常生活的一种普遍意识。居间的存在位置是人类一贯的状况,因为“人类生活的文化不能没有过渡的时刻,也需要那些短暂而重要的空间,让我们可以居间的生活”[2] 。
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在不确定性中生活的方式,将“居间”作为一种解放工具,并为生产力和创造力筹划了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它汇集了在后现代主义领域被广泛讨论的议题。“居间”与后人类主义、游牧主义(nomadism)和情动理论等思潮,共同作为一种生产性的表达,意指超越预设的等级制度的文化转型与混杂性。这些交叠的学术兴趣鼓励我们正视当前体系中的妄想,这些妄想是经典的社会类别、二元的思想结构、先进资本主义的奇观以及各种形式的政治压迫所强加的。它们敦促我们重新评估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以期生产一种优于我们所困之境的“新”。在一个从未如此波动的时代,我们的生活由不可预知性塑造,它不再与熟悉的传统相接。栖息与成长在"居间"中可以为一个新的现实制造意想不到的启示。
我的经历对这种理解“居间”的紧迫性做出了回应,也与将阈限作为基本栖息地的多元文化群体产生共鸣。我们通常将那些经历迁徙或离乡而面对文化多重性的人理解为移民,而“居间”的概念则更接近“游牧”。迁徙表明了一个明确的起点和终点,它通过固定的路径在固定的地点定居。但游牧民在进行的是无休止的远征。罗西·布拉伊多蒂(Rosi Braittoti)认为,游牧是“无法分类的......一种无阶级单位”[3] 。与不同地点和人产生关系的游牧以一种不断的变换和多重性作为表现形式。它形成了一种非统一的共存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没有一种静态的身份是永固的。居间者的矛盾身份不仅回应与扩展了有形空间,也对其它多种地域(如阈限的网络空间)产生作用。
《无根据的主角》,王业丰,2020年。展览图片
在疫情封锁期间,于北京举办的“AI:爱与人工智能”展览,以一种别样的实践来关注这样的哲学。通过对算法影响下的当代情感模式进行探索,展览挪用了网络交友程序的二元结构——左右滑动表示不喜欢/喜欢——以及网络异地恋的案例。其区隔的展示实际上揭示了网络社区的居间谱系,具身体现了混杂现实中奇异的中间状态。阈限的网络空间成为网络寻爱者在身体缺席的情况下分享和连接亲密情感的领域。这些“数字游牧民”[4] 以“智能设备的生活方式”进行着爱情。TA们独立于任何地点,TA们的情感则弥漫在数据编织的网络媒介环境中。我在展览中展出的视频装置《无根据的主角》就与居间空间中挥之不去的情感相关。在这个项目中,一系列数字动画人物作为非肉体存在驻留在等离子屏幕中,表明了TA的虚拟存在。但TA们依靠戏剧性的动作捕捉数据,刻画出情感触发的行为,以此不断试图影响与连接观众。真实人类动作的编码记录被包裹在角色的多边形虚拟“身体”中。他们的矛盾形式导致了对主体性的想象,这些都被保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模糊维度中。
《鸟—第一部》,视频静帧,4k单通道有声影像,王业丰,2019年。
存在于居间状态的人物是我创作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我正在进行的项目“鸟”中,居间的拟人化角色体现了离乡背井的旅行者充满挑战而又有趣的生活。这个系列结合了3D动画、诗歌和诙谐的电影摄影,最初的灵感来自于我多年来在不同城市收集到的鸟的涂鸦。在该系列的第一卷中,鸟在墙上的形象被转换成了沉浸在含混环境中的动画人物。这个项目融合了大都市的街头艺术——(多重身份的聚集和栖息处的改变行为大多发生于此)和卡通人物,探索与异地安置和搬迁相关的情感演变的故事。不断迁移的经历是一个聚集的过程,正如霍米·巴巴所描述的那样:“聚集在‘外国’文化的边缘;聚集在边界......聚集在外语的半生半死中,或者聚集在另一种语言的怪异流利中;聚集在认可和接受的标志、学位、话语、学科中......”[5] 角色们与栖息地的固定关系脱钩,面对的是经常沉浸在自我协商中的身份、不同知识和情感的传递和转化,以及游走于居间性中的游牧主体。他们的生存环境与原来的出生地相去甚远,同时与亲缘关系同属的原生感也在不断减弱——每一次回到原来的“家”,都只是一次出差或度假。没有任何一个地点可以再被认定为真正的家了,无根的流浪变成了一种持久的生活方式。
《鸟—第一部》,王业丰,2019年。展览照片
根据威廉·弗卢塞尔(Vilém Flusser)等人的说法,这种被“驱逐”(expulsion)出原点的矛盾性可以被解读为一种与持续的“新”的对话,在他的语汇中,“新”是被放逐的创造力。居间者经历的放逐“导致了新信息的合成。放逐,无论其采取何种形式,都是创造活动与新事物的滋生地”[6] 。跨过起源地的门槛,在旅途中激起无尽的好奇心。移动照亮了新鲜的行为和创造。它与游牧的主张交织在一起,认为一种“超越人类中心论和某些文化局限”[7] 的行动,因为与丰富的新事物(如空间、人/非人和情感)的互动而可以被赋能。新的可能性在不确定性中被设想出来,最终让不同社会领域觉醒并认识到“脱离霸权的质变需求”[8] 。对当下支配我们世界观的静止逻辑的否定,对应的是霍米·巴巴的一个词:“间隙视角”(interstitial perspective)[9] 。这个词在更广泛的时空意义上,与“居间者”对差异意识的契合产生了共鸣。
居间状态的重要特点,在于暴露在“新”与“异”的阳光下。异质性是一种调动创新的力量。德勒兹和瓜塔里用根茎的比喻预见到了这样的格局——这是一个分散的概念,“它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结,它始终居于中间,在事物之间,在存在者中间(interbeing),间奏曲(intermezzo)。树是血统,但根茎则是联姻(结盟),仅仅是联姻。树强行规定了动词‘是’,而根茎则是连词‘和......和......和......’。在此连词之中,存在着足够的强力,可以撼动并根除动词‘是’ ”[10] 。这种对二元逻辑和本质主义的拒绝,落脚在居间的语义上,据此,“创造力”和 “无效/混沌”等引申词汇显示出它们与词义的密切联系。这些词汇的纠缠在一个独特的动态模型中制造了一个复杂的网络,表现在不同领域身体之间的情感转换中,这种情感转换为真实的行动提供了能力。乔治·弗洛伊德的谋杀事件以及随之而来的街头和网络抗议活动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针对社会不公的抗议活动,涌现于弱势和未被充分代表的社会群体的矛盾生活。混乱的警察系统对结构性种族主义的固化逻辑反应不力,这种无效化首先触发了网络上广泛的讨论,最终变成人们呼吁解除与重组执法机构的一系列情绪高涨的示威活动。即使在街头抗议蔓延至全球之前,(本有其阈限的)网络空间成为了长期积累的苦痛得以表达的前沿,并埋下了为另一种未来做出抗争的种子(创造力)。将社交媒体头像换成纯黑色图标的集体姿态,只是众多影响他人去质疑或是冲击日常现实的行动之一。在居间中涌现的抗议体现了间隙空间的革新性生产力。
《莫斯科天气好》,视频静帧,双通道录像装置,王业丰,2020年。
阈限,这个与“居间”相吻合的词,经常被视为“当下特有的地形学焦虑或空间混乱的症状”[11] 。但同时,它“为文学、文化研究及其他领域关于空间和场所的多重对话提供了一个及时的介入”。[12] 一个没有被正式定义的平台充满了不确定性,但这种焦虑也带来了自由。在“空间与场所:经验的视角”[13] 中,段义孚将“场所”(place)定义为“安全感”,将“空间”(space)定义为“自由”地带,而阈限性则是熟悉而又未知,有时甚至是带有威胁性的“场所”与“空间”的交错。居间性的复杂性和生产力与它的模糊性相吻合,这体现在对于根茎式“非场所”的着迷中,如机场候机区、电车站台、车辆或公共交通工具的舱室、酒店或汽车旅馆的房间等过渡性空间。这些空间散落在我们周围,作为当代寓言的形式存在着,使我们向着尚未定形的可能未来延伸。萨拉·艾哈迈德(Sara Ahmed)将这样的空间指派为未来生成的舒适安全区[14] ,这与罗西·布拉伊多蒂的描述相呼应——它们是“居间的区域,在这里所有的联系都被悬置,时间被延伸为一种连续的当下。无归属的绿洲,分离的空间。无(女)人之地”。这正是她认为这样的公共空间是“当代艺术家创作的特权场所”[15] 的原因。(我的)个人项目“莫斯科天气好”受这种“居间地带”的经验启发,以双频视频装置的形式展示,由被手机拍下的飞航屏幕画面、关于洲际旅行的不确定性的诗歌和3D渲染图像组成。循环往复的动画视听内容使观众陷入沉思,并强调旅行的过程是生成(becoming)必不可少的时空体验。其中的几句诗表现了对未知未来的情绪,亦混杂着焦虑与自由。“我愿驾车穿越太平洋 / 尽你所能享受旅途时光 / 去向那未知深处”。居间的过渡空间并不是静止的。它们是形成有趣运动和互动的场所,最终转变为一个居间者的基本构成属性。
尽管没有确定的目的地,在时空中旅行仍能让人发现自由和“新”,并探索未知。对于居间者来说,旅行并不是一项琐碎的任务,而是,一种本体论的实验。虽然在居间中的运动往往意味着介于两个区域之间的门槛,但它不应被简化为在两个地点或一对锚点之间的线性穿越。国际旅行者、移民和游牧民经常被描述为文化、国家或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桥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这种标签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强烈。一座桥难以描绘居间过程的复杂性。从一端通过引桥进入桥体的目的是为了尽快从另一端离开——这是一种逃离的姿态,是为了让它结束。相反,居间是一种氛围,它使人能够来回或向着不同的方向移动,被悬空,被它所拥有的变革力量所吸收、互动、中断、介入、转化。一旦沉浸在居间的时空中,逃避的动机就会消解,因为这气氛充满着好奇,“新”则成为人们呼吸的空气。旅行者的本体不是一根连着两头的绳子;而是一个包容的领域,在这里,多元的心智和身体被混合搅拌。蒂姆·英戈尔德(Tim Ingold)的论述有助于我们理解“之间”(between)和“居间”(in-between)概念的区别。“之间”阐明了一个在节点处被切割的分裂世界。它是一座桥梁、一个铰链、一种连接、对立面的吸引、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一个双头箭头,同时指向这个和那个。相比之下,“居间”则是一种产生与消解的运动,在这个生成的世界里,事物还没有被赋予——这样它们就可能被连接起来——但却在被赋予的路上。[16] 居间性是一种不断生成的行为。
居间的潜能,让我们置身于一个流动的操练场。它是对更好未来的持续不懈的探索。这个魅惑的词并不能神奇地给我们提供一个解决所有问题的终极方案,因为所有问题可能不应该只有一个最佳答案。但是,在未来的选择似乎极其有限的语境中,我们仍然可以从夹缝中寻找通往未来的新途径,在非统一的统一体中建构自己独特的主体性。在居间的氛围中,并不强加任何特定社会类别的束缚。因此,它鼓励人们去感受、去联结、去行动、去与众不同、去成为酷儿、去有勇气的不讨人喜欢、去生活、去爱、去不遵循先例的创造,最重要的是,去用自己的批判性思维面对事物。如果说居间有一个位置,那么这个位置总归是此时此地。在2014年的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演讲中[17] ,罗西·布拉伊多蒂攥紧了拳头,鼓励我们在所处之位发声、于所处之地行动、勇于承担起自己生存的状况,而不是等待别人为我们解决问题。2020年,一切似乎都停滞不前,但我们的智性实验并没有停止。世界为居间者敞开了大门,而在此居间的空间中,有我们大展身手的地方。
原文为英文,由陈嘉莹中译
英文编辑:Natasha Seaman、傅麦
实习编辑:陈百超
注释
[1] “‘阈限性’指涉两个区域之间的界限,它作为一个前厅,不同于可被明确区分内部或外部、此处或彼处的场所。” 唐尼·达拉,伊恩·金纳,伊丽莎白·帕克编。《阈限景观:空间与场所之间》。Rowman & Littlefield, 2016, Forward, xii。
[2] 比约恩·托马森。《阈限与现代:在居间生活》,Surrey: Ashgate Publishing, Ltd(2014),第4页。
[3] 罗西·布拉伊多蒂。《游牧主体:当代女性主义理论中的具身与性别差异》(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7页。
[4] “数字游牧民”该术语最早的已知出处为“数字游牧”一书。Tsugio Makimoto,David Manners。 “数字游牧”。威利出版社,1997年。
[5] 霍米·巴巴.《文化的定位》。1994.伦敦与纽约:劳特利奇出版社(2004):第153页。
[6] 威廉·弗卢塞尔。《文本/ 威廉·弗卢塞尔》(2002)。109页。
[7] Gregg,Melissa,Gregory J. Seigworth,Sara Ahmed合编。《情动理论读本》。杜克大学出版社,2010。14页。
[8] 罗西·布拉伊多蒂《游牧主体:当代女性主义理论中的具身与性别差异》(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7页。
[9] 霍米·巴巴。《文化的定位》。1994。伦敦与纽约:劳特利奇出版社(2004):第3页。
[10] 吉尔·德勒兹,费利克斯·瓜塔里。《千高原: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症》,Brian Massumi译(伦敦:连康特纽姆,2004)。导论:根茎。第25页。
[11] 唐尼·达拉,伊恩·金纳,伊丽莎白·帕克编。《阈限景观:空间与场所之间》。Rowman & Littlefield, 2016,Forward,x。
[12] 同上。
[13] 段义孚。“空间与场所:经验的视角”。2001。
[14] 萨拉·艾哈迈德。《奇怪的邂逅:后殖民时代的具身他者》劳特利奇出版,2000年。第四章:家与远方。
[15] 罗西·布拉伊多蒂。《游牧主体:当代女性主义理论中的具身与性别差异》(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7页。
[16] 蒂姆·英戈尔德。《生命线》。劳特利奇,2015年。第147页。
[17] rosibraidotti.com, “罗西·布拉伊多蒂:作为一个游牧主体的思考”。2014年10月7日。
关于作者:
王业丰(⽣于中国上海)是一位跨学科媒体艺术家,现居纽约和罗德岛普罗维登斯市。他的工作涉及实验三维动画、影像、装置以及写作等。他于2011年获得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与科技硕⼠学位,目前在罗德岛学院担任数字媒体艺术副教授。王业丰的作品曾在多地展出,其中包括BRIC双年展(美国)、Gene Siskel电影中⼼(美国)、Les Instants Video国际影像艺术节(法国)、Festspielhaus Hellerau艺术节(德国)、北京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中国)、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中国)等。王业丰即将参与的艺术活动包括纽约ISCP艺术驻留项目,最近,他被授予西班牙影像艺术节2020年度AFIAS大奖以及美国佛蒙特工作室中心奖学金。
关于译者:
陈嘉莹,作者,策展人,现为华东师范大学西方哲学在读博士。曾为《艺术论坛》 (Artforum)、《艺术碎片》与 NOWNESS 等媒体撰稿。近期策划的展览和参与的活动包括:“AI:爱与人工智能“,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北京(2020);“哥白尼”,E.M.Bannister 画廊,罗德岛学院,普罗维登斯,美国 (2019);“液态健康“,上海歌德开放空间,上海(2019);“上海策展人实验室”项目,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2018);”PSA青策计划2018“,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8);“三亚华宇艺术论坛”,三亚,海南(2016-2017)等。其文章“亲特网内外的后网络艺术”收录于中国美术学院于2018年出版的论文集《网络化的力量》中。参与编写的 Shanghai Contemporary Art Archival Project 1998 - 2012 由 MOUSSE 于2017年出版并发行。chenjiaying.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