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散记:生活、音乐与唱片

桃子 GLuvRecord 2023-05-20

每次旅途前都会忐忑不安,似乎有准备不完的东西,或者说不管怎么准备总感觉还有没顾及到的方面。不过每当旅途开始,这些顾虑也就烟消云散了,其实人们生存的必需也就是食物与水,再加上一个得以过夜的居所,仅此而已。地球是圆的,今天你在东方,明天可能就会飞到西方,这很神奇,同时又有些平淡,就像音乐一样,身处东方的我们也会涉及西方音乐,而西方社会的人也在向往着来自东方的声音。

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都喜欢去当地的唱片店走一走,因为这里有着琢磨不完的故事,不仅仅关于唱片,更关于文化,为什么这么说?


唱片传递的是音乐,音乐记载着的是阶段性的历史,历史讲述着的是地域以及民族文化,文化则是人类传承的纽带,这么一看,逛唱片店还有着了解人类历史的作用。Woo, never thought this is that deep ahh.


英国的唱片店是什么样的?唱片业和美国比怎么样?唱片文化还繁荣吗?是二手店多还是正规音像店多?种种问题很早前就在我的脑海里过过一遍了,不过身处异地再怎么想都是没有意义的,你只能靠自己的想象力妄加猜测。

在探索了几天唱片店后,我基本上有了答案,这就是:唱片文化在英国活的很好。其实把唱片归结于一种文化感觉也不太恰当,对于以前的人们,购买唱片听音乐显得再正常不过,这只是音乐产业中的一部分而已;至于为什么我们现在喜欢称之为唱片文化,可能是因为物以稀为贵吧(这里指的是价值而不是价格),当一部分人不再选择购买唱片后,另一部分拥趸便会自然而然的将其列入待保护名单里,即给了他一个响亮的后缀。在英国,“唱片文化”这个词可能还用不到,因为这里的音乐氛围很融洽,唱片店很多,有的地方甚至可以用密集来形容,这里的很多人也都会正常的选择去购买唱片,对了,前几年开始兴起的黑胶浪潮就是从英国开始的吧?


在当今的音乐市场内,介质分为很多种类,最为常见的应该就是Digital了吧,换而言之可以简称为MP3文件,方便快捷;其次应该就是黑胶唱片了,近些年黑胶唱片有明显的回归态势,已然超越了CD成为了实体音乐的代名词;而磁带的话,除了发烧友们,可能其他音乐爱好者的需求也不是很大。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下,英国人民作为守旧派的代表,还有很多很独特的唱片店,大多以黑胶为主,CD量相对较小,还有一些相关的书籍和周边零售,这也使得像HMV和FOPP这样的正规音像店得以在英国生存。

在英国你可以看到声势浩大的正规印象店,也可以看到街角十几平米的专营二手店(以摇滚为主),也有包罗万象的杂货店,这种“旧物文化”似乎在英国根深蒂固,不管是服饰还是书籍还是唱片,如果你有这方面喜好,英国可能会是一个好去处;就Hip Hop爱好者来说,这里CD可能没有美国或是日本那般丰富,不过如果你不是一味追求Rare的话,还是一样可以迪到自己喜欢的唱片的。


总体来说,这里音乐气氛似乎不错,如果你喜欢听音乐,设备在这里永远不会成为问题,连超市里都有卖黑胶唱机的,算是很方便了。


来了一些日子了,也走了不少的唱片店,接下来会慢慢写一些关于唱片店的文章;感觉音乐真的是不分国界与年龄的,也是不应该有太多限制和条条框框的,如果音乐都被分为了三六九等也显得有些肤浅吧,这种体会现在看来并不是一家之谈,有的东西需要切身处地的去感受,恐怕才能说服自己吧。

回想起自己认真听音乐的这些年,扮演过不少角色,也经常以好坏贵贱论英雄,这样看来以前的自己还是很狭隘的;不过看似很多时候确实需要经历过才能看得更清楚,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会被大环境所影响的,我们的偏爱喜好或每个时代的潮流导向,或是我们的看法思想,只有拨开这些后仍然存在的,才算得上是自己吧。


往期文章

对于收盘的Digger来说,他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我不懂音乐,直到我看到了身边飞起的音符

雨夜杂谈

G-Luv采访| #1 脏岸ODC - Digger也会Freestyle

G-Luv采访| #2 殷超頔 - 来自东京的“挖掘机”Digger

G-Luv采访| #3 DDM - 带你回到Diggin的黄金年代

G-Luv采访| #4 GhostFace Liu - 北京老Digger的“Gangsta Mi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