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到食物链最顶端的人类该吃什么?
人类到底是杂食动物还是食草动物?
估计很多人都会说,人当然是杂食动物了。
因为,人类消化道的长度是脊柱的8-10倍,不同于3倍的肉食动物如老虎,也不同于20倍的草食动物如牛。
细想起来,这话有很大问题: 9倍脊柱的肠子用来消化肉就太长了,肉类里面的毒素会过度积累和吸收;用于消化草又太短了,没有足够的容积供植物纤维储存和发酵。
那么人类究竟适合吃什么?
01
比较解剖学
食肉动物嘴巴的功能是撕咬和吞咽。他们的嘴巴可以张开很大,下颌不易横向移动。他们的牙齿锋利,适于切割和撕裂食物。唾液呈酸性,没有消化酶。
草食动物的嘴巴用于研磨和咀嚼。面部肌肉群更加发达,牙齿平。唾液偏碱性,含有消化酶。
为了消化吞下去的食物,肉食动物胃液的酸度可达pH<1。而草食动物的胃液酸度只有4-5左右。
肉食动物能够自身合成维生素C,他们的肝脏可以解除维生素A的毒性。(人和食草动物则没有这些功能。)
从这些数据来看,人类的消化道更接近于草食动物。
可是草食动物的胃很大,分成若干个独立区段,供植物纤维的发酵。肉食动物的胃也很大,因为他们经常饥一顿饱一顿,一次可以吃很多;食物在口腔里没有咀嚼就吞下去了。人的胃却相对小很多。
从以上解剖学的证据来看,人类更适合于吃果实和种子,和我们的灵长类近亲一样。
况就不
02
古人类[1]
大约5500万年前的热带丛林中,一些小型食虫哺乳类开始爬到树上,捕食传粉的昆虫。他们逐渐习惯了树居的生活,并且越来越适应把果实和树叶作为营养的主要来源。
自然选择使他们的四肢适于抓住不同粗细的枝条,在树冠之间灵活移动。采食果类需要更敏锐的视觉,和辨别、记忆食物的能力,因而他们的大脑越来越发达。他们就是原始灵长类。
后来根据生存环境的不同,灵长类分化出不同的分支。450万年前出现的南方古猿,被认为是最早的人类祖先[2]。
根据对他们骨骼化石的研究,人类学家认为,这些古猿的脑体比(脑量/体重)超过当时地球上所有其他物种,接近于现代的大猩猩。
和大猩猩一样,他们能够进食很多不同种类的植物性食物,如果实、嫩叶、坚果、花,甚至树皮等等,以应对生存环境的变化。但是他们的牙齿结构并不适于吃肉类。对比大猩猩,可能南方古猿是94%以上是素食动物,只是偶尔吃一些昆虫。
在这期间,人类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森林面积减少,被草原所代替。热量和营养丰富的果实类食物越来越不容易采到。
这使灵长类和人类的祖先面临着重要的选择:要么继续保持原来相对定居的生活方式,但是需要增加叶类食物的摄入,降低食物的热量密度;要么改变行为习惯,扩大采集食物的范围,保证优质食物的供给。
选择前者意味着增大消化道的容量,加强发酵膳食纤维的能力,以便从中提取热量和营养。
选择后者就要有能力记住较远的路径,哪些地区有什么食物,在众多食物种类中分辨哪些有毒,甚至一群个体协同觅食。这个选择需要更强的大脑功能。
人类的祖先选择了后者。
03
水果与脑量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灵长类学家Kathrine Milton花了几十年的时间研究生活在巴拿马热带雨林的灵长类。两种身体差不多大的猴子引起了她的注意。
吼猴的食物以低热量的嫩叶为主,他们的采食空间限于每天1、2颗树;而蜘蛛猴的食谱是从5到10棵树上采摘回来的成熟水果。
吼猴有较长的消化道,便于发酵膳食纤维,食物通过消化道需要20小时左右;蜘蛛猴的消化道短很多,果实类的食物通过只需要4小时。
脑量上蜘蛛猴是吼猴的两倍。
Milton的研究被最近更大规模的研究所证实[3]。对于140种灵长类的研究发现,唯一与脑量相关的因素不是吃不吃肉,不是社会复杂性的大小,而是吃树叶还是水果。以水果为食的灵长类脑量更大。
这种饮食的特点是,高果胶(膳食纤维的一种)、高维生素C,食物较快通过消化道。
在后来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过程中,人类的饮食中增加了一部分肉类,但是实在是出于不得已。我们的消化道不是为食肉而设计的。吃肉还会造成动脉硬化,这在食肉动物中是不会发生的[4]。
食物中有肉类并不表示我们的祖先以肉类为主要食物。研究发现,史前人类的膳食中,植物性食物占据大部分比例[5]。
04
史后文明
古埃及文明始于5500年前。考古学家分析了45具不同年代木乃伊中碳同位素的相对丰度,并研究了他们的骨骼、牙、头发的成分。
他们发现,古埃及人以大麦和小麦为主食。和当代人相比,木乃伊头发中的碳同位素比例更接近于欧洲的素食者[6]。
对尼罗河边出土的木乃伊的元素分析也显示,这些古埃及人虽然生活在河边,但是很少或不吃鱼[7]。
生活于1380–1362 BC的埃及法老Akhenaten禁止动物祭祀,只供养水果。他认为夺取任何神赐的生命都是有罪的[8]。
1993年,土耳其出土了大量公元前2-3世纪的古罗马Ephesos城的遗物,包括60个角斗士和其他贵族的骨头[9]。
通过比较这些骨骼中的钙和锶的相对含量[10],考古学家发现,角斗士的饮食是植物性的[11]。
中国古代也有“肉食者鄙”、“君子远庖厨”、“杀生求生,去生更远”等名句,说明长期以来,中国人的膳食结构是以素食为主的。
实际上在古代的条件下,只有君王才可以经常吃到肉。这也使人长期以来把吃肉看成富贵的象征,虽然我们的生理结构并不适合于吃肉。
不幸的是,这种看法沿袭到过去的40年,经济的发展和冰箱的普及导致我国肉类消费猛增了十几倍。随之而来的是慢性病高发,越来越多的人带病生存。
多方面的证据告诉我们,人类是果实动物。健康的膳食结构应该以蔬果豆谷为基础。如果偏离了这种饮食模式,我们就会生病。
05
进化与食物链
一些朋友认为吃肉是进化的产物;还有一些人认为进化是吃肉的结果。总之,似乎进化与食物链有很大关系。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被最普遍接受的关于进化的理论。它并没有被证实,也很难被证实。
达尔文认为,基因突变是随机的,自然选择的压力使得最适应自然的物种存活下来,不适应的物种被淘汰。
这种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类200年来弱肉强食,你死我活的竞争模式。
这种随机突变,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很多质疑[12]。
人们发现,进化可以是有目标性的,获得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遗传的,基因甚至可以从一个物种直接传递到另一个物种;个体不一定是自私的,为了种群的生存,个体会主动做出牺牲。
进化与食物链没有必然联系。鲨鱼在进化上很古老,但处于海洋食物链最高端;而多数灵长类的食物含95%-100%的植物来源,而它们在进化上比肉食动物更高等。
法国著名古人类学家,北京猿人的发现者之一德日进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认为:进化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
精神的进化是同理心、利他行为和意识的进化。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回归万物同一体的觉知。
当我们做伤害其他生命的事情时,我们自己是真正的受伤者,因我们的内心无法原谅自己。
进化的是我们的智慧和爱心,不是食物链中的位置。
参考文献:
[1]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diet-and-primate-evolution-2006-06/
[2]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0 Dec 5;97(25):13506-11.
[3]Nat Ecol Evol. 2017 Mar 27;1(5):112.
[4]Proc (Bayl Univ Med Cent). 2000 Apr; 13(2): 139–143.
[5]Antioxid Redox Signal. 2010 Nov 15;13(10):1575-91.
[6]J Archaeol Sci. 2014, 46:114–124
[7]https://www.insidescience.org/news/what-did-ancient-egyptians-really-eat
[8]Donals Mackenzie:Egyptian Myth and Legend
[9]J Sports Sci Med. 2008 Dec 1;7(4):565
[10]J Biol Chem. 1956 Feb;218(2):911-9.
[11]PLoS One. 2014 Oct 15;9(10):e110489
[12]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10/mar/19/evolution-darwin-natural-selection-genes-wrong
— 关于作者 —
徐嘉博士现任美国责任医师协会临床营养学专家/北京大学生物物理学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生理学博士。
自2014年起,徐嘉博士走访全国3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应邀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各高校、科研院所及众多医疗、养生、健身中心等演讲。近年来在两岸四地,东南亚,美国等地公益巡回演讲营养学专题700余场。
徐嘉博士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用真实的科学数据,传播健康饮食的真谛。他提出用科学的饮食观念激发人体自愈能力, 并受到各界人士广泛认同。在他的影响下,很多人通过改变饮食习惯从疾病中恢复健康。
主讲课题:《逆转心脑血管》、《逆转糖尿病》、《远离癌症》、《科学瘦身》、《食品安全》、《女性健康》、《母婴健康》、《消化道健康》、《饮食与运动》、《低碳饮食与可持续发展》等。
“ 聊一聊 ”
今天想听听大家的声音
欢迎留言分享哦~
❤️
素食星球原创出品
如需转载,请于后台回复“转载”获得授权
文&图 | 徐嘉博士(ID:xujiaboshi)
编辑 | 星星包
👇点击原文,开启5.12-5.18菲律宾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