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燎:越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越荒诞
2018年,深圳处在相当活跃的艺术文化氛围里,间中涌动的艺术新资本也给中国艺术圈带来了丰富的想象。接踵而至的艺术展览和博览会,相继进驻的文化艺术机构,难免会让置身其中的人产生一种眼花缭乱的晕眩感。
2018年9月,《打边炉》做了一次关于“深圳想象”的反思,2018年年末,我们开始了一个题为《深圳眩晕》的系列性回溯采访,试图来面对这看似凶猛的深圳浪潮之下交织着的真实与想象。
2010年,李燎从湖北移居深圳。采访中他回顾到,在武汉的时候是站在毕业的位置,会随时有一种习作的状态,到了深圳,居住下来,反倒是慢慢观察,慢慢等。以下是《打边炉》对艺术家李燎的采访,我们以关键词为索引,把李燎在深圳的生活、创作和观察像一幅拼图般拼贴起来,碎片的是观点,整体的是合成后的样貌。问题已隐去,发表前经过受访人审校。
《深圳眩晕》即将由《打边炉》编辑出版。敬请持续关注。
采访:黄紫枫
编辑:黄紫枫
上班
我以前不是上班的状态,闲很多。三年前开启一个项目后就开始没事找事,近一年来我一直在模拟一个上班族的工作状态。有一天从我老婆那里听来很鸡汤的一句话,她的老板说只要你每天做八件事情,你就能成功。我一听,好牛啊,我就想成功,然后就开始实施了。
什么叫模拟呢?目前来说,朝九晚九。我老婆什么时候上班,我就送她去公司,然后我就开始开展我每天要做的事情,她什么时候加班完,我就结束。至少在时间安排上,基本上是这样一个状态,完全没允许自己去玩或者闲下来。
健身
在所谓的发展中国家时期,大家都会认为说,有钱了就要吃好一点,喝好一点。但这个世界上有钱的,往往是中产往上的阶层。他们的一个要义是克制,甚至是有点矫情的那种克制。这种克制本身给他们带来一种气质方面的东西。我觉得健身就是一个比较符号性的承载。
别人很多时候跟我说,健身很man,在我看来健身是一件特别娘的事情。男的去健身,总要在镜子里看来看去自己的身形,动机是希望自己的线条更美。这种动机我观察多了之后,自己也经常会去照镜子。这种感觉其实挺娘,它不是你想象中的很man的练肌肉的感觉,一群人把肌肉练这么大,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有一个更漂亮的壳。这跟人们谈论所谓的物化女性一样,也是你在这个阶层想要达到的一种躯壳的物化。
符号
我在富士康做工人时候会发现符号性的消费,其实挺明显的。具体来说,富士康里面会有类似于华莱士还是德克士(还不是麦当劳),这种洋快餐降级了之后的符号。他们会认为那是个很好的东西,大家以前会觉得麦当劳这种西式的快餐是一个洋气的东西,这是一样的逻辑。所以跟他们待一起的时候,相较于去食堂吃饭,去这个地方就代表了“我请你吃好一点的”。
中国人现在至少在形式上越来越中产,不是说真的生活标准,而是说在这种形式追求上,是往中产那个方向奔,这给我的感觉已经是被总结出来的一个东西,其实挺讽刺的。
年费
我有一个特点,无论是健身房付年费,还是做一个项目也好,我肯定是能把他顶下来的。不是因为我自己喜欢做这件事情,像我做过一个项目叫《瘦身计划》,之前我也想减肥,但是就减不下来。做一个项目的话,我真的可以一个月每天把自己饿的像狗一样,就瘦下来了。健身房年费跟这个是一个道理,交了年费和没交年费,健身肯定效果不一样。
成功
两个标志,一个健身,一个英语,是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中产的一种想象。我用的是一种很单纯的方式,在我心目中中产的人他具备这两个特质,我不知道怎么成为中产,那我先把这两个课程拿下。
这是一个很古老,很逆向的操作。一个人的成功,中间肯定经过了很多步骤。但是我就观察,他成功之后会做什么事情,比如说他早上会喝一杯咖啡,平时跟别人说话要温文尔雅,还有要背上债务。先不管怎么成功,我先学这个,把所有结果都做到了,这样貌似我也成功了。
工人阶级
传统的工人阶级不存在了,但是新兴的工人阶级已经出现了,只是大家没意识到。新型的工人阶级就是小白领阶层,他们承载了以往工人阶级所有的东西,还同时背上了债务。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工人阶级,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无产,革命的能动性特别差。
安抚
光鲜的东西,它会不停地去安抚你,让你忘掉自己所遭受的一切。就算偶尔想到了,这种形式本身会安抚你。第二天一杯咖啡,坐在这种环境很优雅的地方,生活还不错,你就忘掉了随时而来的那种焦虑。
但往往我们在这之前考虑的一些事情,那种所谓的真实的想法才是能促成革命的可能性。
幻象
讨论什么是幻象的时候,也要讨论什么东西是真实。
是越来越美好的生活,还是我们所担心的问题,真正去考虑的话,这两者之间不见得哪一个是幻象。你要担心的东西都真实存在,而这些感官的享受似乎也都存在,为什么感官的东西能让你搭上了那么大的代价,持久地留在这个“互为互补”的循环关系里?焦虑只是偶尔,大部分的时候都被安抚了,但问题是一直存在的。
幻象是极力地吸引你继续待在这里的原因,让你规避真实的存在。我们在谈真实,到底什么才是真实,是你选择规避了的地方。
问题
任何人做作品都是解决不了的问题的,关键是能不能看到问题。我最怕做了一个作品,别人说你觉得应该怎么办,那就完了,我能提出什么怎么办,我就是一个艺术家而已。单纯创作来讲,艺术家的权力在于赋予事物艺术的标签,当然好坏另讲。
劳动
我的工作,倾向于体力劳动超过于脑力劳动。
脑力劳动大部分时候是在解决效率问题或者说是技巧问题。文艺或者艺术,不应该是一个动脑子的事情,而是通过平凡的、乏味的劳作带来一种我认为“诗意”的东西。这种“诗意”不是通过一个聪明的技巧就能解决的。体力劳动是简单重复,不用去想,每天去做就完了。真正操作的时候会发现这之间会给你带来一种安心的感觉。有做不完的事情,但是这个事情没有挑战,你就去做,慢慢做就行了。
就算是在艺术里面,劳动也分两个角度,在于你是一个经营者还是一个创作者。在经营者角色的时候,肯定是要脑力活动多一点。但当你是创作者的时候,我觉得就不是一个经营者的态度。说是创作,其实有可能是慢慢地把它抽出来,慢慢地把它打磨出来,你都不知道刚开始的设定是不是正确的,或者在你经营这个东西的时候,你的创作已经结束了或者开始了没。
劳动是没有终点的,劳动就是带来快乐。那种快乐,不是说我在考量得到了多少奖励或者付出了多少,这还是很资本式的快乐。本质的快乐,就是劳作本身能让你感觉到你还是活在这个世界里面,你是一个存在。
自洽
我以前都是碎片式的创作,现在会努力的做到让一个系列的作品至少在一段时间的创作里,做到逻辑自洽,不再是以前那种想一下来一下的状态。但是做这件事情不等于我去解决问题,而是建构一个自己的逻辑,有一个闭环的感觉。
制度
我不觉得我在讨论制度,在我看来制度的局限性很大,整个时代在变,它也有地域性,不是我这种学识能过多讨论的。
我关注的是关于整个公司系统的压迫,包括这两年一直模拟中产阶级的生活。我觉得我能切实感受的反倒不是体制方面的问题,更多的是在生活周边的,公司方面的问题,我得拿一个用的着得东西去说。这些问题一直存在,而且时代这样变化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团体都是有公司化的倾向。所以在我看来这个讨论的格局会更大一点,因为全世界都面临这个问题,不单只是哪一块儿在面临这个问题。
调侃
其实每个人都能发现问题,这跟个人的观察角度有关。我不是说发现了问题就认为这个规则不对或者说是它不行。毕竟规则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是一个社会性的,比较大的整体的最优解吧。当然个体肯定会在这个最优解里面发现一个自己认为的问题,发现问题不是要去改变规则,不是要去跟规则对抗,而是在我看到问题的时候,觉得自己也能讲讲道理,可以去调侃,调侃不是反抗。
荒诞
荒诞的点可能就是大家说的问题所在。规则本身是对自由意志一定程度上的限制,每个人对于自由意志的理解不一样,在这两者之间,你就会找到荒诞。有些事情为什么这个人能做,我不能做,为什么有的事情狗能做,人反倒不能做,这本身就有一种钻牛角尖似的态度。
越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越存在荒诞。如果是一件很特殊的事情,它就是特殊,没有荒诞。真正的一个常态里面才会有荒诞。
评价
我一直认为社会每个部分的工作都是独立的,但它们肯定又是互相交叉的。其实艺术家可以放开一点,当他到评价那里之后,就是另外一部分的工作了,解读作品不属于你的工作。大家很聪明的是站准自己应该站的位置。
快手
很多农村青年弄的很欢快的视频,我看得很开心,会觉得很积极阳光,阳光很重要的,而且我从视频里面感觉他们自己也开心,通过拍视频他们也赚到了一些钱,玩着玩着的事情还能赚钱,还挺好。玩着玩着就赚钱的权利不止属于中产阶级了,不止属于文艺阶层了。
我们总在说有这么多农民的时候,当然有一部分人生活得不尽如意,但是在快手的平台上面,他们也是真实的农民,你看别人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忧伤,别人其实挺快乐的。虽然没那么多钱,但是以一个很正面的态度在对待生活,有多少钱干多少事儿。
很多时候大家在做一个自我的阶层区隔,其实没必要,只要能弄清楚自己都是老百姓就好了。来城市之后,人都会变得有点自艾自怜,觉得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其实你回想一下,不是这样的嘛。
消费
消费这个行为只是一个逻辑游戏,我不知道消费符号会不会构建身份,这都是一种假象吧。
我有时候会觉得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像上班族一样的人,一直说我要达到那个结果,先把结果达到再说。但是达到之后,我在星巴克坐着就会想,别人都在谈业务,我坐在这里干嘛。去年经常坐在咖啡店里,一坐三小时,没干嘛,就拿着一个咖啡,坐那里刷微博,想一想这里也你没啥事儿。
我时刻提醒自己,警惕自己,你不是这个阶层的人,你是一个伪装者,所以才会产生这种质疑:来这里干嘛?大部分时候我都是在装模作样的,没有了中间的这个过程,你知道吗。
规则
规则永远是按社会规则来行事,不是每个人都有参与规则的权力,但是人们总会超出你的想象。
我们大部分时候是生活在社会里面,有社会就有秩序,就有规则。但其实也不要搞乱了,我们本身是动物。人性的一面是遵循规则,动物性的一面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当你遵循规则的时候就有公私,当你不遵循的时候,就什么都没有。规则的边界有时候也是允许人这样跳来跳去的。
家
家更多时候是一个情绪和情怀上的象征。
今年在深圳过的年,过完大年三十,农历的新年一过的时候,突然会有一种心情下坠的感觉,明年还是要回湖北家里过,想长江。在这里就感觉,你只是待在一个房子里,看一看电视,吃吃东西。
深圳
如果说我们谈一个城市本身的艺术氛围,这个城市本身的艺术性,目前来说,我觉得深圳还是一种被操作的模式,他的主动性在我看来还是没有太多。深圳,它是制作出来的,不是生发出来的。
到深圳十年,每年下来没觉得有什么变化,但突然看,十年间还是变化挺大的,消费水平、消费习惯、便捷程度、焦虑感都在直线上升。
希望深圳实干兴邦,不要清谈误国。
逛
在深圳逛就是各个商场逛,如果一个时间段没别的安排,逛就很好的解决了这问题,其实跟逛什么东西没关系,好像是跟走路有关系。走着走着,就我自己一个人,这种走路会让你单纯的去想一些事情。
效率
年纪越大,越希望有效率,时不我待。越活越觉得有些东西是无谓的,还是让事情有效率一点。健身也好,做作品也好。虽然在做的过程中不是去追求效率,但是规划的时候还是得有效率的。
欲望
以前逛街的话感受会多一点,因为以前看到东西挺有欲望的。现在好像消费升级了,对一般看到的东西欲望没那么强,想买也可以,不再会想买买不起。以前看iPad挺好,想买,好贵,买不起,想办法,打工。欲望其实是在升级,欲望升级了之后消费变少,变很高。
城中村
城中村不是一个特别中国的概念,它其实是一个挺洋气的概念,然后里面的一群人都挺西化的。对于一个城市里面产生的这种充满活力的沼泽地带,更多的是一种所谓的自由主义的向往。白天跟晚上又不一样,而且里面最多的是工作的人,有很多初来乍到的小白领。我觉得城中村这个话题还是有点太文艺了,我不是很关注。离开了创作的话,文艺本身是一种商品,实际上就是一种消费行为。
世界之窗
世界之窗是深圳老牌的地标,它是游客的象征,我当初选择它,那是初来乍到时自我对深圳的想象。在富士康的时候,工厂周边栏杆上都会贴着那种的世界之窗一日游,带你去玩。这个逻辑就是,来深圳了,世界之窗得去玩一玩,给他们解决一部分的娱乐问题。但是大部分的娱乐问题不是通过这个解决的,而是在厂区周围,厂区周围会有那种旱冰场,城里面没有吧!
这个城市在变,我观察的点也会变,至少目前我会认为科技园代表深圳。
地标
地标就是象征。地标大部分时候是生殖器崇拜,他肯定是幻象的合成物。对于整个社会跟政体的这种管理来说,它也是一种手段。有一个建造城市的游戏,游戏里面都会有“地标”这个区块,它跟宗教这类东西一样,起到一种权力的信仰的功能。现在地标更多是企业让民众去相信他,像你看深圳湾万象城,那就是一个企业来做的新地标,一个像导弹一样的东西,去那里我会最强烈地感受到资本的存在。
广场
广场其实挺奇怪的,它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让民众可以有一个宣泄的地方,另一个目的就是反过来。
“深圳眩晕”系列回顾
梁铨:见步行步
周力:深圳的艺术生态还比较干净
反思2018:10位深圳艺术工作者的年终观察
薛峰:只要建立了自己,深圳眩晕也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