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晋一线城市凭什么“上位”?

芥末 ET财经观察 2022-04-27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请“设为星标”哦~

点击上方“ET财经观察”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


一座城市人口总量决定它能聚集多少资源。

一座城市大批量往外运什么,背后站着这个城市的支柱产业。

在推动中国经济血脉流通的公路干线货运中,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注1)、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无锡这15个新一线城市呈现出怎样的面孔?这些明星城市买什么?卖什么?巨量货物吞吐中,人口红利如何影响货运业?郑州,宁波刚刚官宣进入GDP万亿俱乐部,竞争格局会有什么变化?

这些货运大数据里,隐藏着你不知道的那些明星城市的另一面。


进出港吞吐量里写着:中西部超速崛起!

中国最大的公路物流互联网信息平台满帮集团梳理了2018年1—10月上述15个城市的货运大数据,从侧面勾勒出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消费水平、区域中心城市间的关联度和经济互补性。

这是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无锡这15个城市在满帮集团平台上的公路干线货运量排名,可以看到,进出港总量郑州、成都夺冠,重庆、武汉、西安、天津作为第二梯队,紧紧咬住,毫不示弱。

货运吞吐量里看什么?看区位优势,看人口红利,看支柱产业 ,看城市首位度。

这份TOP15榜单上,大写着“中西部崛起”,决定因素是区位优势。

上个世纪80年代,佛山、东莞、苏州、青岛、厦门这些东部沿海开放城市作为外向型经济的桥头堡受益。而一带一路带来的中国开放格局新变化,使得中西部地区成为新的增长极,尤其是郑州、重庆、武汉、成都四市因其区位优势,成为中国面向西部开放的桥头堡。以2018年中欧班列成绩单为例,全国56个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中,成都、重庆、郑州、武汉分别开行1587列、1442列、752列、423列,占到总量的66%,大幅领跑。

城市流量争夺战中,人口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决定因素。上面这张榜单上,我们看到,一座城市人口总量决定它能聚集多少资源。一座城市大批量往外运什么,背后站着这个城市的支柱产业。而一个区域中心城市货运吞吐量大小,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首位度高低 。

前五位郑州、成都、重庆、天津、武汉的常住人口都是千万量级。人口红下的消费驱动,表现在货物吞吐量上,在这个TOP15榜单上,排在后四位的东莞、无锡、宁波、南京,与排在前四的郑州、西安、重庆、成都相当于打了个对折。

这样的差异也折射出中西部中心城市和东部城市不同发展路径。

成都、西安、武汉、长沙这几个中西部内陆省会城市,由于资源有限,往往举全省之力建设省会,导致人口等各类资源迅速向上述城市集结,城市首位度非常高,2017年成都、武汉首位度超过35%,西安接近35%,反映在货运数据上就是这些强省会城市货运吞吐量巨大,且向省内周边城市辐射能力极强。

而东部沿海区位优势明显,城市间经济呈现均衡发展,省会城市首位度较低,2017年南京首位度仅为13.6%,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弱省会代表。

这印证了中国近几年的城市发展逻辑的变化:

强省会时代来了!

主输出货物类型,是城市最真实的脸谱十五座城市,十五种不同的特色,十五种各异的感受。在各种五彩斑斓、让人目不暇接的城市标签评选甚至争夺中,也许,看这座城每天大量输出着哪些东西,才能让我们看到它最真实的面貌。从这一点讲,天津不是狗不理,成都也不是大熊猫。这种真实,甚至会变成惊奇。这大概就是大数据的理性和冰冷。成都:千亿家具产业升级,代言时尚成都

在当下的城市升级战中,明星城市已经由过去的千亿产业集群转向打造“万亿级产业”,成都圈定的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三个万亿级产业。

不过,在这个TOP10榜单上,雄踞第2位、体量接近50万吨的“家具”品类背后,是成都的千亿产业集群——家具制造业。成都是中国三大家具生产基地之一(其余为广东和浙江),从业人员近115万人。现在成都正在升级这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服务业紧密融合,打造“创意、设计在成都”的形象。

沈阳:90万吨级“玉米走廊”,起点在这里

东北地区是中国大粮仓和食市场稳压器。TOP10上接近90万吨量级的“玉米”品类,标识着沈阳这个东北最大粮食集散地和北粮南运的陆路枢纽身份。占地4.2万平方米的沈阳粮食批发市场吸纳了13省粮源,辐射了29个省市自治区。全球第五大粮商的中粮集团一再加码在沈阳的投资。2017年,中粮在辽宁再投200亿,重点发展粮油加工及仓储物流、食品加工等业务。

西安:资源输出,煤炭NO.1

西安2018年新晋国家中心城市,瞄准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商贸物流业三个万亿级产业。不过,在这个TOP10榜单无法展现西安最耀眼的航空产业,体量超过90万吨级的煤炭作为资源型输出,是不可撼动的存在。

“水果”作为体量达20万吨的第四大输出品类,背后是陕西水果品牌的强势崛起,洛川苹果和大荔冬枣就对山东传统优势水果烟台苹果和沾化冬枣发起了强有力挑战。

郑州:大枢纽、大交通、大产业、大发展

郑州是中原地区唯一的大型中心城市,其“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物流中心”的定位,单城2小时内可直达城市数为18个,它在“重活”和“普货”这两个重要货运指标上一骑绝尘,将其他城市甩在身后。

过去几年,中高端制造业(半导体、通信设备、电子元件)不同程度出现了从沿海中部区域的核心城市迁移的特征,产业迁移促使中部核心城市崛起,形成以新兴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链基础,比如郑州的富士康系、武汉的光谷系,西安、成都的半导体、电子、光电产业等。

在郑州TOP10榜单上,“设备”这个品类体量超过“20万吨+”,在15个城市中最高,排在第二阵营的是三个传统工业和制造业基地东莞、苏州和无锡。

6年前,富士康在郑州正式投产,将高端手机制造业带到河南。鼎盛时,全球七部手机一部是“郑州造”。2016年,郑州手机产值达3000亿元,手机产量2.58亿部。不过,靠富士康能脱贫,治不了富,这个道理谁都懂。苹果将在印度生产旗舰iPhone机型,蝴蝶效应几何?答案从郑州富士康最新招工信息里找吧。

武汉:华中地区“菜篮子”,中高端产业蓄力



武汉,九省通衢,作为中部地区国家中心城市,地理位置之优越恐怕只有郑州可与之媲美。在武汉出发货源量TOP10上,蔬菜以近20万吨体量排第三,显示了江汉平原作为全国重要粮食产区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江湖地位。

但武汉真正的实力正藏在这个榜单上的“配件”和“设备”中,包括京东方的显示面板、长江存储这样的集成电路制造工厂,甚至还有东风汽车,以及无法在这个榜单上显示的华为、中兴、海康威视等多家科技公司在武汉设立的研发中心。

重庆:全国卫生纸哪家强?重庆!


电子制造和汽车产业是重庆两大引擎。在“重货”与“普货”这两个标识综合物流能力的指标上,三个人口大市重庆、武汉、天津同处第二阵营。重庆公路物流基地是西部最大的公路物流基地,这个基地重点布局工业原料、装备、汽摩、五金机电、建材等五大品类。京东将其作为全国跨境电商业务最重要的战略点之一。

为什么“卫生纸”这个品类上榜?国内第二大纸业企业理文纸业在重庆的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最大卫生纸生产基地,恒安集团在重庆也有分厂生产卫生纸。

长沙: 挖掘机探经济凉热,烟花卖遍全世界

京广、沪昆这两条连接中国南北、东西干线高铁的交汇处,正是被视为近20年中国逆袭最为成功的城市——长沙,其经济增速之快几可媲美深圳。2017年,长沙GDP为10200亿元,与南京、无锡同年晋级“GDP万亿俱乐部”成员,排名第13位。这17年长沙GDP增幅高达1300%,在全国41个重点城市中排名 第四。

长沙TOP10榜单上的“配件”、“设备”两大品类,背后是以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为代表,支撑长沙“逆袭”的工程机械产业。

世界烟花看中国,中国烟花看湖南。榜单中出现的“烟花”,背后是湖南特色产业烟花爆竹产业。2017年,湖南烟花爆竹生产总值377亿元,其中出口36.7亿元。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60%,从业者约30万人。

天津:传统产业看电动车,风口产业看跨境电商

天津是典型工业城市,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城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天津承接了国内外进出口重任。2018年双11前,北方最大的跨境电商仓库在天津投运。

TOP10上还出现了“电动车”品类。中国作为全球电动自行车第一大国,年产量3000多万辆,从业人员500万,其中天津电动车产业与江苏无锡、浙江台州三分天下。

东莞:“世界工厂”啥都造,设备、家具、百货一应俱全

东莞TOP10榜单上,设备、重货、快递、家具、百货等凸显了东莞作为制造业城市的产业特征。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上日程,东莞最新定位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中心。

从1978年到2018年,40年间东莞GDP增长275倍,成为全球最大制造业基地之一。2006年,东莞经济总量曾超过武汉、长沙等省会城市。2017年,东莞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058家,总量排广东地级市第一。现在,全球5台智能手机1台东莞造,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东莞最具代表性产业,华为、OPPO、vivo等手机均产自东莞。

青岛:国际化现代大都市,大葱也种得顶呱呱

2018年6月,青岛迈入“峰会城市”。不过这份青岛TOP10上出现的“蔬菜、水果、土豆,大葱”等,反映了青岛这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另一面——现代农业发达。青岛拥有著名农产品品牌166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平度大葱年总产达40万吨,年产值5亿元,借助现代物流的发展,凌晨交易的平度大葱当天就能到达北京、天津、内蒙古、上海、浙江、广东等地。

在GDP上,一方面它要追杭州,另一方面又面临长沙快步追赶。前有标兵,后有追兵,青岛真的要加油了!

苏州:重量级吞吐量里跳动着一颗“工业心脏”

作为江苏省经济排名第一城市,苏州在产业结构上是一个工业城市。

杭州:主打数字经济,“吃”到嘴里的重“吐”出去的轻

从杭州TOP10榜单可以看出,“快递”这个品类在15个城市中排名最高,不负“电商之都”美誉,紧随其后的是东莞和武汉。

从上海后花园到全国知名旅游城市,到电商之都,现在杭州最新定位是打造“中国的硅谷”,主导产业数字经济,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是服务业,反映在货运数据上,就是“吃”进去的很重,“吐”出去的很轻。杭州出港货源TOP10中前三位体量在8万吨—16万吨之间,但杭州进港货源TOP10前三体量在10万吨——24万吨之间。2008年,杭州服务业占比首超工业,2017年杭州GDP中服务业占比达62.6%,对GDP增长贡献率74.4%。服务业成为杭州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上海和深圳服务业占比分别是69%和61%。 

无锡:产业强市设备出口排第一

无锡在这15个城市中“设备”这个个品类输出排第一,成为“产业强市”的鲜明标签。不过从设备输出总量上,无锡排在郑州、苏州、东莞这些全国制造业基地之后。

无锡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标杆。除了电动自行车产业外,物联网、半导体这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很快。2018年一季度无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近20年来首次跃居江苏省第一。2017年,无锡成为“GDP万亿俱乐部”成员,位列第14位。

宁波:全球第四大港口城市,跨境电商单量全国第一

1979年6月,宁波港正式对外开放,如今已经是全球第四大港口城市,2017年宁波港成为全球首个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的港口。

今年5月,宁波跨境电商进口额跃居全国首位,2018年11月11日,宁波海关共接收跨境电商进口单量773万单,占全国跨境电商总单量的1/4,货值突破14亿元,同比去年分别增长24%和30%,位居全国之首。

南京:货运量很轻,服务业变重,首位度提升

作为中国第二大经济大省江苏的省会,南京这几年首位度不断提升,2014年,南京市GDP首度超越无锡,位列江苏省第二。相比苏州,无锡,南京最大的区别是服务业生产要素十分发达。从产业结构看,2018年上半年,服务业占GDP比重创历史新高,达60.4%。就全球而言,服务业在产出、增加值和就业方面占主导地位,而工业、农业、制造业对GDP的相应贡献在下降。

在这些海量货物进出往来中,城市进化的新形态也正在显现:

消费型服务型社会正在形成。

从15个新一线城市的进港货源看,除了本身的经济支柱型产业货源外,主要接收蔬菜、水果、粮食等生活必需品,还有频频出现的“快递”这一品类。

相对于已经成型的北上广深,以及没有多少潜力的三四线城市,极具可塑性的新一线城市,成为这种进化形态的主力军。

新一线城市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口,形成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存量人口规模决定了城市总需求,人口集聚拉动消费,形成典型的服务型和消费型社会的特征。

杭州、南京等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正经历着由数量扩张型转向质量增长型转变,对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正在全面扩张。

而中西部省会城市则可以用一个词概括:中心、中心、中心,用尽一切办法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中心,疯狂的吃进,也疯狂的吐出。但它们首先要变成下一个杭州。

比如刚刚官宣GDP过万亿的郑州,如何从数量大,转向质量高,如何把富士康的标签变小,这是它迈入GDP万亿俱乐部后的一个最大挑战。

物资的流动,是城市的生机所在。在一进一出之间,谁能率先形成强大的消费型服务型社会生态,谁就更有希望成为下一个北上广深。

哪座城市能最快“上位”?


注:

1. 因为天津的物流枢纽地位,在上述14个新一线城市中又加入天津的公路干线货运数据,便于比较。

2. 本文中所涉及的各城市货运量排名,出自满帮集团平台上2018年1-10月公路干线货运数据计算所得。


文字原创,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谁是中国顶级物流枢纽城市?

再见!堵城!济南打响中国第一枪!

新济青高铁引爆山东城市群新一轮暗战!

济南VS青岛:城市龙头争夺战!

“百强县”里,读懂另一个山东

“超级城市”时代到来:未来中国也许只有19座城

北京与雄安,千年大计的过往与未来

高铁2.0时代,山东能否重振旗鼓?

青岛凭什么拿“倒数第一”?

国家中心城市大pk,青岛凉了,济南能热么?

山东、浙江上市公司大比拼!酷暑中袭来阵阵寒意……



--ET行业洞察工作室--


工作室拥有一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强大创作团队,长期关注金融、房地产、互联网、交通、能源、快消品、上市公司、集团、城市竞争力等行业和领域。



欢迎转发朋友圈和微信群

欢迎您在文末留言,我们期待与您的交流

欢迎加入ET财经社群,请添加ET君为好友

微信号:ETECXB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