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海:洗车河古镇——湘西地质公园里原生态民俗博物馆
慢慢地舒展,色彩斑斓的湘西地质公园景观分布地图,洗车河古镇几个字眼,深深地吸引了眼球。千百年来,沧桑的岁月创造了瑰丽神秘的土家文化,淳朴民俗风情,使古镇素有“原生态民俗博物馆”的美誉。
古镇坐落在洗车与猛西两条大峡谷河流交汇之地,汇合的河流历史上称洗车河。这条河流,当地俗称大河。水系发源水沙坪,流经西湖(也称比沙沟)、红岩溪进入洗车河大峡谷,穿越古镇奔腾前行。另一条河流称猛西河,俗称小河。水系来源洛塔地质公园岩溶台地的地下水,流入猛西大峡谷汇入洗车河流域。打开《龙山县志》,淡淡的油墨味道,丝丝缕缕扑鼻而来,闻着墨香查阅了记载:“洗车至隆头河段,是龙山进出口物资唯一内河水道”。洗车河是酉水流域一级支流,沿途不断接纳猛西河、靛房河、贾市河及沿岸沟壑诸多的溪流,在南端的隆头注入酉水。丰富的水资源、十分发达的水路,已成为当时龙山境内外货物运输黄金生命线。早在“汉代时期,就已经建有不同规模的码头。龙山涉及洗车、隆头、里耶等码头”,凸显了古镇特殊的地理位置。
龙山地形东西窄仅三十二点五公里,南北狭长却有一百零六公里,北有新县城,南有里耶历史名镇。洗车河古镇是一条明显的南北分界线,位居县城与里耶古镇中间,历史上早就有“北半县,南半县”的说法。忆往昔,交通闭塞的龙山,在曾经流逝的岁月,货物运输完全靠肩挑背驮的马帮、不辞劳苦的挑夫,穿行在崇山峻岭。
“担担山货洗车去,布匹盐巴山外来”,古镇便成为进出货物的重要集散地。县域内的运输也有水路和陆路,商贾走水路只能使用小型货船逆流而上。一条线路逆行洗车河经红岩溪抵达西湖起岸;另一条逆行猛西河至猛西湖皮匠潭起岸。陆路运输货物以古镇为中心呈放射状,曾经有五条商道。一条由洗车至猛西、贾坝、招头寨、芭蕉垞(古官道)至川鄂;一条由洗车至干溪、洛塔、茅坪至县城;一条由洗车至干溪、耳洞、曾家界(原称云龙山)至马蹄寨;一条由洗车至梨子坳、他沙、农车至永顺;一条由洗车至官坪、拉犀洞、贾市、桂塘去四川。
在清朝雍正六年,即公元一七二八年,清代朝廷不断強化掌管地方政权,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彻底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政治革新。废除禁锢千百年的土司统治制度,推行流官制,朝廷委派官员下到地方轮流执政,解除画地为牢的条令,“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规定,打开了存封若干年的少数民族地区山门。常德等不少外地汉人客商,如雨后春笋,陆陆续续进驻洗车河古镇投资经商。区域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沿河修建多个居民生活小码头,建造多个客货大型码头,沿河三岸建有几条石板街道。一条沿山街道,命名坡子街,长约五百米,拾级而上直冲云霄;一条河西湾子街道,长约三百米连通坡子街;一条猛西河出口右边的小河街道、长约四百米;另一条东边沿河幽长的一千米东平街道。古往今来,大小多个码头,石板街道点缀着古镇,铸成特殊的洗车河古镇人文美丽景观。自给自足的土家族人生活方式,随古镇的繁荣正悄悄的发生变化,男耕女织的土家农耕文化泛起了涟漪。呈现了“雾朦曦光琼楼间,风拂柳岸人未闲。河孕古镇码头忙,渔舟唱晚润心田”的美景。
古镇与众不同的狭窄地形高低不平,沿河房屋的保坎,此起彼伏参差不齐。小河沿途甚至还有十分壮观的悬崖峭壁,沿河三岸形成独特的人文与自然景观,诱人眼球,令人惊叹!从明清以来,居民建房依山傍水,沿河、沿街、沿山修建。多年来,土家族群居的古镇,房屋修建涵盖了多个土家族特色元素。尤其土家吊角楼,还有古朴幽静的四合院,商号和会所。鳞次栉比气势恢宏的庞大古老建筑群历历在目。时至今日,多数房屋完整无损,屹立的一栋栋木质吊角楼房,别具一格。沿山修建的吊角楼,吊楼前置或设置正屋两边;沿河或沿街修建的吊角楼,吊楼后置,悬建在河道上空,犹如空中楼阁,非常漂亮。临街道一层多为商铺,悬空吊角楼待客之用,卧室在楼上。毗邻户间,高高的耸立着防火墙,且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建有2米宽的户间巷道,或通河道,或通街后居民区。长期被风霜雪雨的浸蚀,街道石板路面也磨蹭的油光发亮,房屋瓦面黝黑反光,房屋的木质板面暗淡无光失去原本颜色,早已变成灰褐色或深褐色。远观近看,屋顶造型的飞檐翘角,栩栩如生美观大方。迈步街头巷尾,空中不时飘来远古幽深的气息、古朴的韵味,不停地轻触灵敏的嗅觉,享受原生态土家民居的古韵风情。
美丽的仲夏迷人的古镇,人文的景观与自然风光融合,勾勒人们的思潮滚滚。当夕阳一不小心滑落西山时,金色的光辉洒满古镇,宛若披上金灿烂的衣裳。荡漾的河水金光闪闪,西向的房屋木板或墙上涂抹了色彩斑斓的印记。袅袅炊烟慢腾腾的渗透出瓦面,似雾似纱变幻着追寻夕阳。河道里洗澡的人,沐浴着晚霞,人头攒动发出的喧哗声,惊扰了码头上纳凉的人群。无限美好的夕照,迎来黄昏柔情缠绵的诱人画面,令人沉醉。夜幕下的古镇灯光辉映,街边悬挂的大红灯笼,在河风的轻吻下不停摇曳。灯火阑珊的沿河三岸房屋,倒映在清澈见底的河水里,陪伴着依稀可见捕捞的渔船。“一轮明月万家灯,灯火交辉映古镇”,呈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夜色画面,十分温馨、醉了古镇、醉了游人。月夜的古镇,习惯性慢时光的节奏。皮肤黝黑的许多彪汉、在街上三五成群袒胸露背围在一起,或打牌、或下棋、或喝酒猜拳,驱散白天劳累疲惫的身心;一曲曲悠扬动听的弹唱声,从商号、会所传出,喜好者静坐院墙旁闭目聆听,自我陶醉;一群群老者、围坐在店铺前手持蒲扇轻摇慢晃,漫无目标的闲聊逗乐,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活蹦乱跳的孩童追赶嬉闹、情趣正浓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呈现了古镇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画面。
旧时洗车河古镇赶墟场是相当的热闹。沿河三岸的渡口忙忙碌碌、摆渡的艄公头戴斗笠,唱着土家山歌,不停的撑船摇橹。古铜色的皮肤渗满汗珠,一颗一颗不停的向下跌落,渡船也不断的来回穿梭。河道里船来舟往、从水路来赶场的人,接二连三的在河边码头下船上岸拥向街道。走陆路来赶场的人川流不息、从境内外土家山寨纷纷涌来,熙熙攘攘挤满街道。商品交易十分火爆,多种吆喝声、器具碰撞声、言谈声交织融合在一起,宛如一首首悦耳动听的土家歌谣,慢慢的引人入胜。这一漂亮的人文景观增添了古镇无穷魅力,使洗车河古镇赢得了“小武汉”的美称。“赶洗车河场”便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古镇发达的经济、旺盛的人气,超强的购买力。是居地商家、流动客商、山寨村民时刻向往的,也虔诚希望赶场这天瞬间即到。久而久之,在洗车河流域成为佳话、传诵至今。
凉亭桥爬满了古镇沧桑的足迹、撰写了跌宕起伏的风雨历程。拜本地一位长老的赐教,有关凉亭桥的故事娓娓道来。早在清代乾隆期间,一位名叫肖家霖的本地人,聪明和蔼又拥有爱心,经常乐于帮助别人,大多数人都得到过他的帮助。一次一个外地客商来洗车河购物,怀惴的银元不知在哪弄丢,流落洗车河街头一天了,肖家霖知道后,为他准备了回家的盘费。次年肖家霖家收到一块精致的横匾,书写着“天地人和”四颗嵌金大字,邻居们竖起了大拇指“啧啧”称赞。擅长经商的肖家霖坚守诚信又懂经营管理,生意做的红红火火,在这一带家喻户晓。一个良好的习惯,成就了肖家霖如日中天的事业。每天晚餐后,他坚持风雨无阻,沿河或街道散步,尤其喜欢接触各类人群,在聊天中发现商机,准确把握时间节点,在商场上不断调整更新项目,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了洗车河流域富甲一方的商人。有一次,他带领伙计出门约有二月之久,回家后,妻子告诉他,最近发生了诸多的事。河对面田二毛妻子凌晨快生产了,午夜二点冒着暴雨直奔渡口过河请接生婆,因河水猛涨波涛汹涌,渡船无法摆渡,其妻因难产母子俩丟失了年轻的生命。还有邻居……。肖家霖打断了妻子的话,径自来到河边站立许久。看着隔河渡水仅靠渡船,特别遇雨天涨水无法过河。肖家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暗下决心哪怕倾其所有也要修建一座桥,彻底解决摆渡过河的问题,将这一想法与家人商讨,贤惠的妻子说:“钱财乃身外物,支持你做一件流芳千古的事,切记!质量要搞好”。在一七八零年,肖家霖修建了洗车河凉亭桥,横跨大河的凉亭桥气势雄伟,接通大河两岸街道,距今已有二百三十九年。摆渡已成历史,这道美丽的人文景观,在人们视线中已经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八八七年,清朝光绪十三年,距今一百三十二年。易得新,本地乡绅。召集诸多姓氏族长、各行业商家代表,按照少数民族习俗,在易氏祠堂组织募捐大会,募捐的善款用在猛西峡谷出口的河道上修建小河凉亭桥,接通西边湾子街和小河出口右边小河街,贯通了沿河三岸街道、巷道、码头。美观雅致的二座凉亭桥镶嵌在古老建筑群,又是一道漂亮的人文景观,使古镇的古朴韵味更浓,令人驻足不前,留恋忘返。
远古的洗车河流域,给考古工作提供了历史的见证。在洗车河古镇挖掘发现旧石器、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世界稀少的“虎纽金”,古时汉代时期的大量“汉五铢”古钱币,令人惊叹!让人浮想联翩。已流逝的岁月,诠释了远古时代洗车河地区的繁华和兴衰。一九七六年,洗车至隆头公路建设,美丽漂亮的小河凉亭桥迫不得已撤除,架设一座公路桥。此后,小河凉亭桥从人们视线里消失,在诸多老者记忆里,留下一段抹不掉的回忆。一九九七年,修建洗车至他沙公路时,一座气势宏伟的多孔石拱桥,“洗车河大桥”横卧在河道之上。三桥横卧两河的人文景观,众多古朴典雅的土家建筑群,“洗车八景”的自然风光交辉相映,一幅民族风情素描画面呈现至今。
若干年来,居住在洗车河古镇山旮旯村寨的土家族村民,创造了灿烂的土家文化。虽没有文字记载、但语言交流已传承许多年。众所周知,土家族村民在长期躬耕生活中,经常使用土家族语言交流(俗称讲土话)、唱土家族歌谣抒情相亲、跳土家族舞蹈庆丰收,留下历史的印记。在洗车河流域源远流长,福射周边的干溪、他沙、靛房、坡脚、苗儿滩、隆头土家族居住地区。土家族人们遵循祖训,战胜自然、感悟生活,独创了土家族特色的民俗风情,土家哭嫁、哭丧、守岁、祭祖。农闲时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土家族民俗活动。端午、春节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开展赛龙舟、舞狮子灯、闹花灯自娱自乐活动。
远去的清代时期,洗车河地区遵照土家族民俗文化的习俗,早就建有土家族摆手堂,赐名“三月堂”。每年农历五月,是土家族举办“舍巴节”盛会的日子,摆手舞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旧时的洗车河举办盛会,洗车河地区境内外土家山寨众多的土家村民,穿着漂亮的土家族服饰、不约而同汇聚洗车河摆手堂——“三月堂”,参加声势浩大、锣鼓喧天的摆手舞盛会。“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这是清代诗人彭施铎挥墨书写的土家诗。描述土家族人用古老、独特的方式开展民俗活动,如祭祖、庆丰收、相亲等。土家族人们用原生态器乐,表演土家打溜子舞,咚咚喹吹奏土家歌谣,土家语唱起了土家梯玛神歌,土家村民矫健的步伐、优美的身姿跳起原生态毛古斯和摆手舞。淋沥尽致展示了土家族村民农耕生活,张扬了粗犷豪迈的山野个性和民族特色,再现土家族人爱国、勇敢、团结、孝道、好客的家国情怀及传统美德。现在的洗车河古镇弘扬传承悠久的土家族历史文化,多次举办魅力十足的土家族民俗特色文化活动,积极为湘西地质公园申报助力,不断完善古镇原生态民俗博物馆的保护。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里休养生息的土家族人们,祖祖辈辈恋上奔流不息的这条河,恋上白云深处的这个家。在高山之巅、峡谷之中、河流之畔。斯守着洗车河古镇原生态民俗博物馆远古的这份神秘。让淳朴的古老韵味飘落湘西地质公园,渗透到亿万年前地质里慢慢薰蒸出一个世界级的名字来。
【文字】向明海
【图片】曾祥辉
【编辑】叶 红 彭 杰
12月26日正式通车,1分30秒~带你坐上火车看黔张常铁路!
干群鱼水情:县委宣传部、新华书店开展“四个一”结对帮扶活动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