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终其一生,都可能不过是个『小丑』。

报大人 报大人乡村日记 2021-07-19

没有一扇门通向光明,人只好走向黑暗。



1

去年的9月左右,一部电影横扫全球荧幕。


这部电影被传成了一个传奇。导演的故事功力、主演的神演技、以及摄像、音乐,无不被看过的人细细道来。它在国内并没有上映,一些人甚至说:『为了看这部电影去趟海外也值得』。


这部电影就是《小丑》。


我对这部电影的关注并非单纯因为以上种种。也由于这部电影的源起——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神作《黑暗骑士》。里面的大反派『小丑』精彩至极,一个极端的反社会犯罪分子,同时又是一个极具思辨能力的『黑暗哲学家』。他甚至把犯罪变成了某种哲学问题的探讨现场。这个恶魔般的角色,是不多的能够真正深入我心的电影角色。


因为有了《黑暗骑士》里精彩的小丑形象,才有了后面这部讲述这位反社会大反派角色身世由来的《小丑》。这是好莱坞的商业逻辑。而显然,这部《小丑》,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商业追求。


真正看到清晰版的《小丑》是在去年的11月份以后。那之前,网上四处寻找片源,最初找到的是电影院偷拍的枪版,还是说俄语的,也没有字幕,只是为了满足迫不及待的好奇心。和后来看的清晰版本,判若两片。


看完俄语无字幕枪版的当天晚上,便有点夜不能寐了,小丑那怪异、病态的笑声,即便透过最粗糙的画质、最变形的声音效果,也一直萦绕在脑海。那个笑声,代表了电影中角色小丑的处境:极度无奈,无限悲凉。


及至后来在清晰版本上重温了一遍,最触动我的反而是音乐。这个电影,全程的关键情节处都是用大提琴的低音来烘托渲染的。采用如此单一的乐器进行电影配乐的,也是很少见。这个电影为了效果的极致,费了大心思。


在后来的许多天里,《小丑》里节奏单一、如低沉呜咽的大提琴声,一直在我脑海里回响。


仅凭音乐,就能够感受到电影中刻画的生命悲剧。那电影中阴霾灰暗的『哥谭』市天空,那人声鼎沸却又令人感觉孤独无助的都市空间,一一横亘在眼前。


『小丑』是一个有着极端命运的虚构角色,但电影极力营造出一个无限接近现实的虚拟空间,让人去悲叹命运的不公,去理解『小丑』这个极端分子生命轨迹的某种无可奈何的必然性。其实这个电影出来之后,是有相当大争议的,因为电影好像不是在诅咒一个恶魔,反而带着巨大的同情心,去刻画他那令人悲愤的命运。难免让人同情起『小丑』来,并认为他的作恶有着种种无奈的根源。与其说这部电影刻画了主角的邪恶,不如说是讲这个社会本身如何逼得他走向邪恶。『邪恶』的小丑,是社会疾病的产物,是悲伤无力的小人物,以极端方式对抗命运不公的故事。



2

电影中的『小丑』,本名亚瑟·弗兰克,是一名喜剧演员,以扮演小丑为生。与母亲一起居住在繁华都市里一座破旧的公寓楼内。他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脱口秀明星。他的工作内容,不是在幼儿园的活动上扮小丑逗孩子开心,就是以夸张的小丑造型,站在街道旁举着广告牌帮即将关门的商店招徕顾客甩卖尾货。他拿着低微的薪水,时不时接到投诉并挨老板的批评。下班后,他回到阴暗破旧的公寓,和母亲一道,窝在沙发上观看火爆的深夜电视脱口秀节目。该节目的主持人、脱口秀喜剧明星莫瑞是他的偶像。他边看着莫瑞的节目,边沉入幻想。幻想坐在节目录制现场的观众席上,引起了莫瑞的注意,莫瑞还特地邀请他上台,询问他的梦想是什么。他很开心地告诉莫瑞,自己也想要成为一名脱口秀喜剧演员,能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开心。他还幻想着莫瑞让摄像师关掉摄像机器,然后给了他一个私人性的拥抱,并在他耳边,悄悄分享自己内心的秘密。


希望自己的梦想能与自己最崇拜的人分享,并获得对方的一次真诚相待。这是多么卑微的渴望。然而,这样的场景,只能存在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因为在现实中,他处处感受到的只有冰冷,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嘲讽,不信任。

亚瑟,就是那在都市之中每天与你擦肩而过的万千个身影之中的一个。善良,正直,淳朴,渴望被他人喜欢,呆在阴沟一般的现实里,怀抱着卑微的希望。他就是我们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失败者』当中的一员。如果说他有什么与正常人不一样之处,那就是他有一种疾病,在他情绪激动之时,控制不住地产生一种怪笑。笑声很大,持续时间较久,常常会令人莫名其妙,产生恐惧感。这是他无法控制的,是一种病,当自己身陷这种怪笑之际,就像癫痫病患者在发病一样。这时,他还能利用自己残存的理智,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卡片,递给受惊吓的陌生人,卡片上打印着他的病情陈述,并请求受惊吓者的谅解。


另外,就像无数饱受生活煎熬、难以看到真实希望的人那样,他也是一个精神性疾病患者,一个深度抑郁者,去接受社区医院精神科医生的咨询,同时吃六七种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希望自己快乐一些。


然而,这种希望是多么渺茫。


他渴望当一个好人,但世界不理这些,只是投以不怀好意的回应。他在公共汽车上给身旁不开心的小孩扮鬼脸,逗他开心,结果迎来的是小孩母亲的粗暴的喝斥。人们害怕来自陌生人的伤害,没有心情去理解和感激他人的善意。他举着广告牌在街边舞动时,有熊孩子会夺走他的广告牌,他冒着生命危险横穿街道去追赶,试图夺回商家的广告牌,然而遭到的是埋伏在小巷中的熊孩子们的一顿痛揍。这没有缘由的暴力发泄,只源于人们内心的恶。失去广告牌的亚瑟回到公司,被老板叫去一顿痛骂,老板没耐心听他的任何解释,只把这当作不负责任的行为,要他为自己造成的损失接受处罚。他胸中愤懑难平,然而除了踢巷子里的垃圾桶发泄一番,似乎也无能为力。


他在心理医生面前压抑不住内心的痛苦,连连怪笑,笑到脸抽搐,笑到眼泪流淌,也停不住,而医生对他的心理疾病,无可奈何,提供不了什么实质的帮助。


有一次,他深夜坐地铁回家,车厢内进来三位年轻男子,衣着得体,看着是正规的上班族,却开始调戏车上独坐的一位美女。一旁的亚瑟看不下去了,他的情绪引发了他那止不住的怪笑。


那三个人把亚瑟的笑看作对他们的嘲笑,停止了对美女的调戏,他们朝亚瑟走了过来,对他拳打脚踢。他们感到了施暴的快感,然而不知道打翻了命运的毒液。


随着一声枪响,三个男人当中的一个倒地了,又一声枪响,又一个倒下。第三个见势不对,转头就逃,正好从到站的车厢中钻了出去亚瑟被突然爆发的激情操控着,也追了出去。站台上,空无一人。他径直追到那人身后。又一声枪响,那人也倒在了血泊中。


整个过程,除了那个受到骚扰的女人,没有目击者。


而亚瑟是在自己的表演活动后坐地铁回家的,脸上还化着小丑妆。


『小丑杀人』是一个偶然的悲剧。然而无意中成了公众眼中主持正义的英雄,并逐步引爆了城市的骚扰狂潮。由于整个城市治安差、经济萧条、大量人口失业,社会缺乏公正,公众的情绪一触即发,因不满现实而上街闹事的人们,受地铁杀人的小丑的鼓舞,纷纷戴着小丑面具。活在巨大的现实阴影中的亚瑟,在平淡的现实中找不到存在感,却因意外杀人,体验到了存在感。

意外杀人并顺利逃脱之后的亚瑟,个人精神状态明显地有了变化。他不再是人前低声下气、唯唯诺诺的那个老好人了,他终于抬起了头颅,眼里有了光芒,对自身遭遇的不合理有了反抗的勇气,他主动从公司辞了职,不再受不明不白的气。

赋予他力量感、帮他走出卑微心理状态的那把枪,说来也是一个讽刺。那是他在街头遭遇熊孩子殴打之后,一位同事偷偷塞给他的、一把无法追溯来源的黑枪,并告诉他,用这把枪来防身。表面上看,这是为了他好,其实,其险恶的用心是,就想看他的笑话,看这个经常无法自控的人,究竟能把自己的人生搞得有多糟。

这把枪,代表了这个世界的歹毒与险恶,亚瑟竟然是靠它,为自己赢得了存在感。

小丑是有病的,姿态也常常是卑微的,但他并不笨。后来他以凶残的手段,杀死了给他枪的同事。

在地铁杀人案之后的亚瑟,还并没有马上沦落为人性丧尽的恶魔。他小心翼翼地隐藏起自己杀人的痕迹,回到自己的生活中,仍然谨小慎微地活着,仍然试图追逐阳光,他继续去精神科医生那里,接受治疗,寻求改善病情;跟住在同一公寓楼的一位单亲妈妈约会,尝试着建立亲密关系;还去一个表演俱乐部表演喜剧脱口秀,尽管表演过程不是很顺利,他因为紧张,一直在喋喋不休,观众没有笑,倒是他自己,站在台上令人尴尬地狂笑不止,但他还是希望自己在意的女人,能够喜欢他的表演。

就像一个被闷在水里的人,挣扎着想要钻出来透一口气。就在这时,他那无望的生活,突然惊现了一个发光的出口。看起来是一个能令他人生得救的出口,而实际上,却是地狱的入口。


3
这与他的母亲有关。他母亲老给本市的大富翁托马斯·韦恩写信。因为30年前,母亲曾是他的职员。如今,韦恩正在竞选市长,他那张充满正义感的面孔天天在电视上出现。每次出现时,亚瑟的母亲就会念叨:『他知道我们的生活现状后,一定会来帮我们的。』亚瑟为此还嘲笑他的母亲异想天开。

有一天,亚瑟的母亲交给他一封寄给韦恩的信,让他帮忙邮寄。亚瑟偷看了信件内容。他大吃一惊,原来母亲曾是这位大富翁的情人,并怀上了他的私生子,为了不影响韦恩光辉伟岸的形象,母亲选择了离开公司,消失于韦恩的视线,并在穷困潦倒的生活中煎熬了30年。

生命中一个重大谜团得以解开:关于他那从未得见、从未蒙爱的父亲。他既对韦恩的绝情感到愤怒,又渴望与他作父子相认。

他循着信上的地址,去了韦恩的庄园。并对庄园的管家说明了自己的身份。管家记得他母亲,却以嘲讽的口气告诉他,他母亲有病,所有这些事都是她妄想出来的,不是真的。并告诉他,他母亲还曾经为此在市立医院接受过治疗。

他无法相信管家的话,认为他在编造、在攻击他母亲。他气急败坏地离开了庄园。

回到自家公寓楼下,他发现母亲正被医院人员抬上救护车。医院人员告诉他,他母亲突然犯病了,要送往医院急救。原来是两个警探在他外出之际,找到他母亲,排查地铁小丑杀人案的嫌疑人。母亲受到惊吓,突然犯病。

亚瑟在医院门外等候母亲的消息时,那两个警探又朝他走来,想找他谈谈。这两个『秉公执法』的警探,对于导致他母亲突然犯病的事,无半点歉疚之意,且全然不顾他正担忧着自己母亲的身体,只对破案感兴趣。他生气地离开。

而在母亲的病房里,电视上播放着莫瑞的脱口秀节目。令他意外的是,莫瑞竟然提到了他上次在俱乐部的脱口秀表演。他从不敢相信,到狂喜,又到疑惑,最后到愤怒,短短的一段节目,让莫瑞这个偶像在他心中崩塌了。因为莫瑞一边播放着有人拍到的他在俱乐部的尴尬表演录影带,一边大肆嘲讽,以获得喜剧效果。

这无情的人间,哪有半点温暖可言。对于『失败者』,只有冷漠和鄙视的严霜。

他还是渴望见到韦恩,进行一场父子间的聊天。他了解到韦恩会出席一个音乐会,于是穿着制服,冒充服务员,潜入了那个音乐厅,并找到了在现场看演出的韦恩。当韦恩起身去卫生间时,他也尾随了出去。

他在卫生间堵住了韦恩,并情绪激动地告诉韦恩:『我是你的儿子。』并期待着对方的惊喜和温暖回应。

然而搞明白了这位年轻人是谁后,威严的韦恩冷冷地告诉他:『我不是你的父亲。你休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亚瑟又告诉他:『我不想从你这里得到什么,我只想要来自父亲的一个拥抱。仅此而已。

在大人物韦恩冰冷的反应之下,亚瑟的怪笑症又发作了,他狂笑不止。韦恩看着他,彻底被惹怒了,一记重拳击在亚瑟脸上,瘦弱的亚瑟被击倒在地,满脸是血。韦恩则扬长而去。

虽然亚瑟的认父之举是一种一厢情愿的行为,但当他被大人物韦恩一拳击倒在地时,我还是为他心疼了一下。尤其他说,他只是要一个拥抱而已。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如此不可能,温暖更是多余的奢望,不自取其辱,已是一个谨小慎微之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所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

在生活中不断挨揍的亚瑟,这回被自己未相认的父亲揍了,他一定非常困惑。在回家度过了极其痛苦的一晚后,第二天他去了市立医院,想要查询韦恩庄园管家提到的他母亲接受治疗的相关医疗档案。档案员从柜子扒出了那份陈年档案,他抢走了档案,在一个隐蔽的角落阅读完档案后,他的内心崩溃了。

档案显示,他是她母亲收养的孩子,而非亲生。她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并在与一位男子短暂同居期间,吸毒、酗酒,且母亲的男友有暴力倾向,殴打母亲,也殴打幼小的亚瑟,还将他绑在暖气机上,导致他脑部受损。

不仅父爱的希望彻底幻灭了,关于母爱的神话也被揭穿了。母亲一向告诉他,他的狂笑怪病,来自于先天疾病。医疗报告上却写着:『母亲默许男友使用暴力导致孩子头脑受损。

还有什么是值得依靠的港湾?他看完报告,在暴雨中跑回了自己的公寓楼。他不是径直回到自家,而是推开了与他短暂相处过的那位单亲母亲的门。他颓然地坐在她的客厅沙发上,全身湿透,面目僵硬,显得狰狞,蜷缩着发冷的身体,或许期待着有个温暖的怀抱,能避免他堕向地狱。

然而她走出了房门,以异样和惊恐的眼神看着他,甚至不敢认他:『你是隔壁的亚瑟?』他悲戚地说:『我今天过得很不好。』然而对方并不打算安慰他,只是告诉他,『赶紧回家去,我需要你离开。

于是,这个世界最后的一点光亮,在他心中,被掐灭。

他的仇恨,因此启程。


4
接下来,他去做了两桩复仇。一是,去医院,把欺骗了他一辈子的母亲,用枕头闷死在病床上。毫无怜悯之心。不再有任何一丝儿子对母亲的温情。二是,他应邀走上莫瑞的脱口秀节目,在直播现场枪杀了那个曾令他崇拜、后来公然羞辱他的名人。莫瑞用那盘录像带羞辱过他一次还不够,还希望把他请到直播间来,当场再羞辱一次,以榨取更多的娱乐价值。结果,反而是自取其辱。

亚瑟在出门去参加节目之前,正好碰上两位从前的同事来看望他。一位是友善的侏儒同事,侏儒患者也是受尽社会歧视和侮辱的弱势者,也许正因此,侏儒同事平时对亚瑟从没表示过轻视;另一位,则是那位送枪给亚瑟的同事。正是他带着侏儒同事来亚瑟家串门,其实是想来看看,失去了工作以后,亚瑟现在活成个什么狗样了。却没料到,这一趟,成了自己的断命之旅。还没寒暄几句,亚瑟就走到他身边,出其不意地,用一把剪刀扎进了他的眼睛,然后是一顿残忍血腥地猛刺。亚瑟化了妆的小丑脸上,被溅上了一串串血滴。你可能认为此时的亚瑟已彻底失去人性,丧心病狂了,但并没有。那位吓坏了的侏儒同事,却没成为下一位受害者。亚瑟,放过了侏儒同事。甚至当侏儒同事够不着门把手开不了门时,亚瑟帮他把门打开,还亲吻了一下他的脑袋说:『放心吧,我不会伤害你的。平时只有你对我好。希望你以后好好的。』然后,放他走了。由此你可看出,有病的『小丑』,绝不是无故的杀人。他有他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他杀戮的对象,是那些真正的冷酷者。电影的导演和编剧在这里仿佛是要告诉我们,不是『小丑』病了,是这个世界病了。

亚瑟也不担心侏儒出去后报案。因为很简单,接下来,对于他来说,是一趟绝命之旅。他打算在脱口秀直播节目上杀了侮辱他的名人莫瑞后,束手就擒。他已是视死如归。所以接下来,他的状态是放松的,甚至是欢欣的,好像奔赴一场以他为绝对主角的嘉年华。他一边跳着舞一边走下长长的台阶,这与他平时孤独沮丧地上下台阶的模样截然两样。他的内心,已开出一朵璀璨的恶之花。直到那两个阴魂不散的警探,出现在附近并发现了他,开始追赶他,他才拼命奔跑,穿过有骚乱人群聚集的广场,钻进有大量闹事者乘坐的地铁。警探也追进了地铁车厢,但傻了眼,眼前到处都是戴着小丑面具的人,警探丢失了自己的追逐目标不说,还立马成为『小丑』们围攻的对象。

亚瑟来到电视台,在后台与莫瑞寒暄,等候着上场,及至上台亮相,介绍自己,落座,开始与莫瑞对谈,整个过程,他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笃定、从容、风趣幽默。在这里他展现出一个喜剧演员的素质。这使得想要嘲讽他的莫瑞,简直没办法找到他的死穴。莫瑞输了。电影在这里仿佛想告诉观众:这个被取笑的『失败者』,只是从来没机会活在阳光里,所以无从展示他那优雅的一面。在这个他通过接受羞辱而换来的机会里,他终于展示了自己。

当然这不是一个『星光大道』式的励志片。所以高潮部分不是他的优雅,而是他的凶险。他突然拔出手枪,在万千观众眼前,轰了莫瑞的脑袋,制造了一场被直播的血案。然后,他从容地走到摄像机面前,欣赏自己的杰作,等待着警察来抓他。

他曾在自己的日记本里写道:『我只希望,我的死亡比我的活着更有价值。

终于,他做到了。

当然,作为一部讲述著名反派角色『崛起』的电影,他不应该在这里死去。甚至这里才是他新生命的起点。

接下来,他被关在警车里带走。然而警车遭遇了暴动的人群,被袭击了。成千上万的『小丑』,将警车内处于昏迷状态的亚瑟小丑,抬到车外,他们围在他的周围,敬他如神。

于是,他醒来,发现自己不仅有了存在感,而且成为世界的存在中心。

到这里,亚瑟彻底洗去了自己身上的忧郁、悲伤、阴暗,他成为了后来的那个『小丑』。一个真正的恶魔。


5
当然这是一部『黑色电影』。它把一个反社会的角色,塑造为一个英雄。

关于『英雄』的部分,可以忽略掉。这个情节走向是由制作背景本身所决定的。

真正有价值的、令人备感意外的,是『小丑』在成为『小丑』之前的那些部分,那些憋气的,令人难受的,压抑的部分,那些对残酷冷漠社会的活生生的细腻描写,是不是也曾发生在你我的身上?无法被理解的善意,无法被认同的渴求,无端飞来的误解和打压,每一个事件看来都是细小的,就像每一片雪花是轻微的,然而长年累月,它逐渐形成了一股莫大的力量,制造了病态扭曲的心灵,制造了残忍,制造了疯狂。雪崩于是发生了。

这个电影是近期最带给我情绪冲击的一部电影。虽然它是一个商业片,虽然它讲述的是一个极端反社会人格的犯罪分子,但编剧和导演在他身上罗织的细节过于真实,那些细节,也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亚瑟的感觉,也有可能是我们曾经拥有的感觉。

我们不会像『小丑』那样实现极端的黑暗蜕变,但我们却可能也有他那样的苦闷、困扰,并因此怀疑人生。

没有一扇门通向光明,人只好走向黑暗。

所以还是希望,你我的生活当中,多一点儿光明。

文中图片来自电影《小丑》剧照和海报。

相关阅读:
《江湖儿女》:爱得那么用力,只因世界太过荒凉
如果此生注定失败,你将如何度过一生


关注本号并设为星标
多一个讲真话的朋友
↓↓↓↓↓↓
报大人的个人微信:freelifelaobao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