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益-信托经理参考:房地产新政下,信托公司对房地产信托业务出现分歧

用益信托研究院 用益研究 2023-03-11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蓝色“用益研究”一键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本页面内容到朋友圈


一周重点关注:


● 央行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金约5000亿

● 金融部门针对房地产密集发声 楼市吃下定心丸

● 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实施 36地先行

● 统计局: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3.0%

● 看好市场后续发展 基金机构掀起“自购潮”

● 新基金密集成立 基金经理加紧调研布局

● 今年以来新备案私募超2万只 机构调仓换股布局来年

● 年内银行理财产品量价齐降 专家称未来有望回升

● 多家信托认购房企股权 助力行业纾困

● 上市公司购买信托理财等降温 结构性存款仍受追捧

● 信托从业者人数近5年来首现下滑

● 直付社区养老类保险金信托首单落地

●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积极发展公益信托

●【观察】金融16条落地 银行、信托如何反应?

●【观察】“刚兑散尽”,资产配置何去何从?

●一周信托产品市场综述


一、财经视点


■ 央行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金约5000亿


距离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降准信号刚刚过去两日,央行宣布降准。11月25日,据央行官网,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央行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8%。


点评:本次降准主要是由于目前国内需求处于复苏阶段,全球需求前景趋缓,国内宏观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月度宏观经济数据波动较大,反映经济复苏基础不够牢固;金融有必要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巩固经济复苏基础,促进经济加快恢复正常。


■ 金融部门针对房地产密集发声 楼市吃下定心丸


11月以来金融部门针对房地产行业密集发声,随着相关支持政策陆续落地,在地产金融端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11月24日,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央行印发“金融16条”后,银保监会大型银行部立即督促指导,要求大型银行加快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目前,六家国有大行展开专题研究、采取细化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该负责人介绍,银保监会将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做好相关金融服务,将金融支持政策落实好、落到位,切实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积极支持“保交楼、稳民生”,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点评:本轮政策具有可持续,地产行业已出现复苏的必要因素,后续行业景气度将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如市场信心仍然不足,政策仍有继续调整的可能,但也应注意,部分企业仍存在偿债压力。


■ 楼市迎利好!多家国有大行给房企大额授信


11月23日,多家国有大行与多家房企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中国银行将为万科提供不超过1000亿元或等值外币的意向性授信额度,交通银行将为万科提供1000亿元意向性综合授信额度,交通银行还将为美的置业提供不超过200亿元意向性授信额。另外,农业银行与中海发展、华润置地、万科、龙湖、金地5家房企举行银企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同日,中债增进公司在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政策框架下,出具对龙湖集团、美的置业、金辉集团3家民营房企发债信用增进函,拟首批分别支持3家企业发行20亿元、15亿元、12亿元中期票据,后续将根据企业需求提供持续增信发债服务。


点评:在不断推出的利好政策支持下,房企的融资环境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尤其是民营房企的生存环境也将迎来转变。


■ 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实施 36地先行


11月25日,人社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通知,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郑州等36个先行城市(地区)所在地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可参加个人养老金。11月25日下午起,首批23家入围个人养老金账户的银行,可正式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开立银行包括,中农工建交邮储六大国有银行,中信、光大、招商、民生、兴业、华夏、平安、广发、浦发、浙商、渤海、恒丰等12家股份制银行,以及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等5家城商行。


■ 国家统计局: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3.0%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9768.2亿元,同比下降3.0%。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648.9亿元,同比增长1.1%;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0877.4亿元,下降2.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617.2亿元,下降7.6%;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9641.2亿元,下降8.1%。


■ 国常会:支持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会议指出,稳定和扩大消费。支持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电商、快递网络畅通。落实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推进保交楼专项借款尽快全面落到项目,激励商业银行新发放保交楼贷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 世界各国中央银行正在增加黄金储备


国际调查机构称,2022年黄金购买量将创20世纪60年代以来最高水平。世界黄金协会1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央行黄金净购买量为399.3吨,是去年同期4倍以上。与第一季度的87.7吨、第二季度的186吨相比,黄金净购买量逐渐增加,前三个季度的累计净购买量已超过自1967年有统计数据以来单年最大净购买量。过去10年里,全球央行和公共机构开始增加黄金储备。黄金流动性高,不存在发行实体,因此主权风险(政府债务信用危机)极低,被称为“无国籍货币”。


二、同业新闻


■ 看好市场后续发展 基金机构掀起“自购潮”


今年以来,基金机构频频出手自购。近期受债市震荡影响,债基出现大面积回调,基金机构纷纷自掏腰包,大笔购入债基。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财通安瑞短债债券A、财通安裕30天持有期中短债债券A的基金规模分别为35.01亿元、1.29亿元;11月9日以来,上述2只基金的业绩均出现小幅下滑。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21日,10月以来有30多家基金机构发布关于运用公司固有资金(或自有资金)申购旗下公募基金(或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公告,合计金额超过23亿元。


点评:基金自购除了提振市场信心,更多表明可能看好市场的后续发展。具体到债市,面对市场震荡,短期走势需要关注资金面的稳定性,中期走势或取决于政策落地的利好效果。


■ 新基金密集成立 基金经理加紧调研布局


据统计,11月23日,共有15只新基金发布基金合同生效公告;11月24日,又有11只新基金发布了类似的公告。11月以来,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上,新基金发行均有所回暖。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1月24日,11月新成立的公募基金数量达118只,较10月增加46只。与此同时,新基金募集资金总规模为937.24亿元,较10月全月增长50%以上。除了积极入市以外,百亿级基金经理亦密集调研上市公司,或为寻找投资机会做准备。11月以来,中欧基金王培、王健调研了骄成超声,富国基金朱少醒调研了德赛西威,睿远基金傅鹏博调研了恒帅股份。


点评:相对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港股还是A股,阶段性底部都已显现。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明年市场或许比今年更乐观,在阶段性底部显现的基础上,行业轮动和个股阿尔法机会有望充分呈现。


■ 今年以来新备案私募超2万只 机构调仓换股布局来年


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22日,今年以来备案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数量达22820只,虽然整体备案数量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但备案数量仍处于历史高位。据第三方平台统计,截至11月23日,有业绩记录的20781只股票策略产品近一个月整体收益为2.45%,其中正收益占比为65.84%,业绩表现明显回暖。新资金陆续入场的同时,头部机构还通过自购、加仓等方式积极布局。另据悉,部分私募近日正积极筹备产品发行事宜,百亿级私募也通过加仓、自购等方式把握当下布局良机。


点评:随着宏观环境逐步明朗,本轮A股和港股的底部大概率已探明,明年市场机会有望持续涌现,估值处于底部的旅游航空、互联网行业,以及信创、半导体等成长方向均值得关注。


■ 年内银行理财产品量价齐降 专家称未来有望回升


据证券日报,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市场降温明显。除了相关净值出现大幅波动外,全市场银行理财量价齐降,无论是新发产品数量还是在售产品数量均出现明显下降,业绩比较基准下降趋势延续。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阳表示,银行理财产品新发以及在售数量双降,主要受到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影响。然而,我国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资本市场将保持稳健发展趋势,长期来看,理财产品发行有望回归常态化,利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回升空间,理财业务发展质量将进一步提升。


■ 年内十五家百亿私募自购金额超二十八亿元


今年以来,百亿私募频频出手自购,私募行业掀起“自购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年内已有22家私募发布自购公告,合计自购金额超过30亿元。其中,共有15家百亿私募共自购约28.08亿元,占整体自购金额的八成以上。多家私募基金表示,自购是基于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长期看好、同持有人共进退的初心以及对自身投研持续迭代能力的充分信心。除积极自购提振信心外,百亿级私募仓位也有小幅调整,整体仓位仍处于高位。私募排排网最新仓位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国内股票私募机构的平均仓位小幅下降,但仍处于接近八成的“绝对高位”。


■ 资管业开放大动作 又一家外商独资公募获批开业


据悉,路博迈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于近日获中国证监会颁发公募基金业务许可证,成为第二家在中国新设立开展公募基金业务的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如果算上通过股权转让实现100%控股的公司,目前贝莱德基金、泰达宏利、路博迈基金等三家外商100%控股公募基金已获批开业或者正式展业。


■ 万联资管获批,券商资管子公司扩容至24家


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批复公告,核准万联证券通过设立万联证券资产管理(广东)有限公司从事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根据批复,万联资管注册地为广州市南沙区,注册资本5亿元,业务范围为证券资产管理。这也意味着,继国金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在年内获准设立资管子公司后,今年第3家券商资管子公司在近日获批设立。据不完全统计,此前已设立资管子公司的券商有21家,包括安信资管、广发资管、国盛资管、华泰资管等在内,加上今年获批的3家,目前业内券商资管子公司已扩容至24家。


三、信托动态


■ 多家信托认购房企股权 助力行业纾困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平台发现,11月17日,滕州海德公园地产有限公司转让山东保信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40%的股权予山东信托。11月15日,郑州康桥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转让河南宏智利通实业有限公司70%股份给百瑞信托。11月7日,成都寰瑞置业有限公司向五矿信托转让成都裕龙贰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份。早在之前,中融信托、五矿信托、光大信托等机构均向房企伸出援手,进入房地产并购市场,接手了多家房企出售的项目公司股权、债权,这对于行业保交付、维护购房者权益都大有好处。


点评:股权投资是信托公司支持房地产行业合理融资需求的重要方式。近期发布的《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为信托公司化解风险,助力房企纾困创造更大空间。


■ 上市公司购买信托理财等降温 结构性存款仍受追捧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至11月22日,共有1052家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普通存款、结构性存款、银行理财、券商理财、信托、私募基金等)合计金额为9775.5亿元,规模相比去年同期降低18.85%。从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偏好来看,结构性存款占比依然最高,年内认购规模为6284.98亿元,占比达64.29%;普通存款与定期存款的合计占比为14.67%,位列第二;银行理财产品占比为11.98%;上市公司购买证券公司理财、信托、基金的规模均出现大幅度下降,年内券商理财、信托、基金产品的合计占比为7.16%。


点评: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平均盈利能力下滑,可用于投资的闲钱变少;同时,随着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收益确定性下降,今年以来理财产品波动性更是大幅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购买意愿。


■ 直付社区养老类保险金信托首单落地


11月10日,泰康人寿、泰康健投联合五矿信托,在寿险市场成功推出信托直付养老社区的“养老类保险金信托”。由此,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养老社区多方机构资源融合、流程连接的养老类保险金信托服务模式正式落地。这一新服务模式,打通保险金-信托与泰康之家养老社区便捷支付通路,为客户提供更高品质、更个性化、更有保障的养老金融服务。此次发行的养老类保险金信托面向泰康之家养老社区住户,他们同时也是养老类保险金信托受益人。通过打通保险金信托与泰康之家养老社区支付通路,提供便捷服务,实现养老社区与保险金-信托的强强联合。


点评:随着高净值人群品质养老、资产配置、风险隔离等需求日益普遍,养老类保险金信托作为一种综合性养老服务模式,或将成为我国养老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


■ 信托从业者人数近5年来首现下滑


11月23日,信托业协会官网披露了《中国信托业社会责任报告(2021-2022)》,梳理历年的报告来看,2021年信托从业人员数量一改往年递增局面,开始出现下滑,截至2021年底,68家信托公司共有员工22387人,较上年同期减少了284人,这是近5年来首次出现下滑。与此同时,人才队伍素质出现较大提升,青壮年群体占比下降。截至2021年底,在22387位从业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占比达56.3%,同比上升了2.5个百分点;40岁以下的员工占比76.1%,同比下降了3.6个百分点。


■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积极发展公益信托


11月21日,央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上以“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为主题作演讲时指出,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对于增强社会领域投融资能力、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推动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需要切实做好六大方面工作,其中便包括积极发展公益信托。慈善法颁布以来,我国慈善信托迅速发展起来,累计备案总规模40多亿元。从备案规模看,浙江、广东、甘肃居于领先。从备案数量看,浙江、甘肃、陕西名列前三位。


■ 2021年末信托业存续绿色信托规模3318亿元


11月23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了《中国信托业社会责任报告(2021-2022)》。《报告》显示,信托业在高质量转型发展过程中,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积极落实双碳战略要求,充分发挥信托功能,有效支持绿色产业资金需求。截至2021年末,信托业存续绿色信托项目665个,规模3318亿元。截至2021年末,信托资金投向绿色领域前三位分别为清洁能源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三大领域获得资金共2659亿元,占总规模的80.17%。


■ 安信信托将延长重大资产出售决议有效期一年


11月24日,安信信托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2年11月23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第九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延长公司重大资产出售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的议案》、《关于延长公司重大资产出售及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相关授权期限的议案》,同意将公司重大资产出售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自届满之日起延长12个月。安信信托还表示,本次重大资产出售方案的其他事项保持不变;同意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并董事会转授权公司董事长及其授权人士,全权办理本次重大资产出售及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授权有效期自届满之日起延长12个月。


■ 建信信托安宁长生慈善信托宣告成立


近日,在第三届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国际研讨会上,建信信托——安宁长生慈善信托正式宣告成立。据介绍,建信信托——安宁长生慈善信托由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以及李春燕、廖懋华、王晓芳、徐长、陈丽华等多位爱心人士发起设立,建信信托受托管理,北京协和医学基金会担任慈善项目执行人,德鸿律师事务所作为监察人监督运营,信托资金将用于定向资助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研究与实践,推动该项事业健康发展与社会普及。


■ 北京信托原董事长、总经理双双被查


据北京市纪委监委官方微信“清风北京”18日消息,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保留市管企业正职待遇干部周瑞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北京祥龙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保留市管企业正职待遇干部何晓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周瑞明、何晓峰被查前还有另外的身份——分别为北京信托董事长、总经理,就职北京信托长达20年之久。


四、市场观察


■ 金融16条落地 银行、信托如何反应?


“金融16条”落地 银行、信托、开发商如何反应?


主要观点:


1、授信密集开发贷热度回升、审批尚未放松。消息一出,各大机构火速响应,动作频频,各家银行开始密集向开发商签约大额授信。此外,11月以来,房企在债券融资方面也开始加速。在贷款利率方面,房地产项目的质量是决定性因素。个人按揭贷款在利率方面调整的余地不多,部分银行在细节上略有宽松。


2、信托行业仍在观望。一是因为一些信托公司有关房地产行业的存量风险不小;二是因为目前市场里可选的公司或项目不多。业内表示,信托公司肯定是想持续做这业务,但到目前情况下,信托公司的注意力已经不单纯是房地产公司本身,更多关注到具体项目,也就是主要想法应该还是支持房地产项目,但不一定支持房地产公司,以确保资金闭环使用,能安全回收。


■ “刚兑散尽”,资产配置何去何从?


近日,建信信托发文认为,“刚兑散尽”,我们正迎来一个真正的财富管理时代,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成为大势所趋。


主要观点:


1、事实上,打破刚兑后,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管理已面临越来越多的艰巨挑战:P2P破灭、债券违约、理财产品踩雷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黑天鹅”事件。所以说,我们确有必要再次强调资产配置多元化和效率化的重要性。


2、跨资产类别配置,即“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一个家族理想的财富配置应包括债券投资类、非标准化债权类、二级市场权益类、一级股权投资类、FOF类等金融资产以及房地产、艺术品等非金融类资产。如果把资产配置比喻成一个金字塔,那么底层应该配置风险较小、基数较大的资产,通常为长期存款和保险。中层建议配置债券、债券基金、定额定投以及部分银行理财产品。上层建议配置股票、股票基金、股权以及信托等产品。


3、高净值人士的资产组合中可有一部分海外配置,且尽量配置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优质机会,如海外政府债、海外优质企业债券、业绩较不错的基金及房地产。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规避本国政策以及经济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还可获取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性收益。


4、另类资产配置。投资另类资产的好处有两点:首先另类资产并不在高流动性市场进行交易,很多机会和价值并不会立刻被多数投资人发掘,因此常常出现对于风险的错误定价,顶尖投资机构有更多的机会帮助投资者获取超额收益;其次,通过配置另类资产,在传统资产组合里实现多元化分散配置,也起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 一周信托产品市场综述


1、本周(2022年11月21日-11月27日)集合信托产品成立市场继续下行,成立规模持续下滑。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有363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环比增加2.25%;成立规模158.92亿元,环比减少15.16%,日均成立规模为31.78亿元。


2、本周集合信托发行市场回暖,发行规模反弹回升。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37家信托公司发行集合信托产品245款,环比减少13.73%;发行规模175.23亿元,环比增加27.16%;日均发行规模为35.05亿元。


3、本周投向金融领域的集合产品成立规模持续下行。据统计,本周金融类信托的成立规模96.07亿元,环比减少34.74%;房地产类信托的成立规模10.17亿元,环比减少38.89%;基础产业类信托的成立规模36.59亿元,环比增加155.46%;工商企业类信托的成立规模13.59亿元,环比增加49.04%。


作者: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

来源:用益信托网


往期回顾:

用益-私募市场周评:永安国富基金经理致歉,量化私募放免费大招

用益-集合信托周评:政策利好房地产信托 债市波动固收标品滑坡

用益-信托经理参考:信托公司积极探索转型 首创业务频频现身

用益-私募市场周评:明星基金经理杜振业奔私,私募证券收益全面回暖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除非无法确认,《用益研究》均在文章末尾备注了来源和作者,如转载涉及版权、标注有错漏等问题,请拨打电话0791-86217869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或与您共商解决,非常感谢!

征稿启事:为了更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用益研究这个平台,促进业内外同行的交流和学习,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专业权威的信息服务,我们特长期面向社会诚征信托及相关领域的各类原创文章和报告,欢迎业内外的机构或个人来稿。

来稿请投:yanglee46@hotmail.com

用益研究


用益研究是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的微信平台,作为一家国内外知名的金融资管行业平台,我们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前端,准确把握市场的动向和脉搏,为客户提供及时全面的市场信息和专业、独立、客观的分析评论,搭建最专业、最前沿的同业交流平台。

我们的专业源于您的关注和需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