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信托经理参考:非标团队干ABS,靠不靠谱?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蓝色“用益研究”一键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本页面内容到朋友圈
一周重点关注:
● 2023年稳增长仍需基建支撑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 12月MLF加量平价续作 净投放1500亿元
● 外汇局:11月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更加平稳
●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在中国发新品
● 年内近300名高管跳槽,公募圈为何上演“走马灯”
● 理财产品破净但发行趋稳
● 底层债券实质违约 券商资管计划再遭诟病
● 11月超66%标品信托获正收益
● 三季度信托资产余额21万亿!
● 安信信托法定代表人从王少钦变更为秦怿
● 陕国投完成市场化定向增发 募资35亿元创历史启新局
● 杭州工商信托服务再升级,正式启用“工信财富”品牌
●【观察】非标团队干ABS,靠不靠谱?
●【观察】“三分类”新规如何重塑信托业?
● 一周信托产品市场综述
一、财经视点
■ 2023年稳增长仍需基建支撑
12月16日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就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答记者问时指出,将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从实际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基建投资持续发力,广义基建投资额同比增长11.20%。基建“逆周期”调节作用突出。能源(电力热力)、水利、市政设施三方面基建增速快,是基建的主要拉动项目。
点评:2023年稳增长仍需基建支撑,但预算内资金支持力度将有所减弱,基建扩张仍需准财政持续发力,一方面,在专项债难以继续大幅扩容背景下,预计2023年预算内资金对基建支持将减弱。另一方面,准财政举措余粮仍充足,政策性银行信贷、政策性金融工具等仍有加量空间,预计2023年政策性金融工具仍有增量空间,结合2022年政策性工具的持续杠杆作用,撬动的新增基建投资规模在2万亿左右。
■ 11月份中长期贷款景气度较高 市场主体预期持续改善
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11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1万亿元,同比少增596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62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2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03亿元。
点评:11月份新增信贷维持平稳。分部门看,企业贷款仍为新增信贷的重要支撑。在降准拉动、低基数效应和基建、制造业、地产等重点领域发力作用下,对公贷款尤其是中长期贷款仍维持较高景气度。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 12月MLF加量平价续作 净投放1500亿元
12月15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开展6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与此同时,MLF操作利率与7天期逆回购利率均与上期持平。
点评:央行加量续作MLF,一方面是为了应对跨年短期流动性紧张局面,另一方面也是为遏制近期银行边际资金成本较快上升的势头。不论是年末银行考核压力,还是明年1月税期缴税,以及春节假期提现需求的增加,都将扰动银行体系流动性。
■ 外汇局:11月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更加平稳
1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2年11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数据显示,2022年11月,银行结汇13304亿元人民币,售汇13754亿元人民币。2022年1-11月,银行累计结汇157776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151344亿元人民币。11月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更加平稳,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11月,银行结售汇逆差环比收窄47%,综合考虑外汇市场其他供求因素,境内外汇供求更趋平衡。
■ 统计局:前11月房企资本金到位同比下降25.7%
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1-11月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统计报告。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方面,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36313亿元,同比下降25.7%。其中,国内贷款15823亿元,下降26.9%;利用外资66亿元,下降26.6%;自筹资金48994亿元,下降17.5%;定金及预收款44601亿元,下降33.6%;个人按揭贷款21870亿元,下降26.2%。
二、同业新闻
■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在中国发新品
临近年末,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Bridgewater)在中国市场又有新的布局动作。本周,由华润信托发行、桥水中国担当投资顾问的“华润信托·创意择优桥云系列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在某大型商业银行渠道发行,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点评:目前中国是流动性改善、支持经济的阶段,往后看政策更多是为经济托底,未来的增长来自国内的消费和科技发展,要通过国内的消费拉动经济转变,通过科技拉动生产力是非常重要和正确的方向。
■ 年内近300名高管跳槽,公募圈为何上演“走马灯”
临近年底,多家基金公司发生高管变动。截至12月12日,今年以来基金公司已有292名高管出现职务变更,共涉及120家基金公司。
点评:人才流动越发常态化,背后体现的是行业越加激烈的竞争,大资管时代的高端人才争夺战方兴未艾,适度频率的高管变动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新的“火花”。
■ 年末私募罚单不断 今年以来注销机构超两千家
12月以来,河北、山西、广东、安徽等地的十余家私募机构收到当地证监局罚单,涉及违规行为包括未有效执行风险防控措施、资金募新还旧、信息披露违规等。整体看,强监管下私募行业“优胜劣汰”趋势延续,年内已有超2000家私募机构主动或被动注销。
点评:增强法治和诚信约束,不断加大私募基金违法违规活动查处力度,打击“伪私募”、出清“乱私募”,一大批经营异常和“僵尸”机构被注销,坚决打击违规“保壳”行为,行业公平竞争的良好生态加速形成。
■ 基金销售违规!江苏银行被罚
12月15日,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江苏证监局对江苏银行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经查,江苏银行存在未对基金销售产品实行集中统一准入管理、部分基金销售业务人员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向普通投资者主动推介风险等级高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或服务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江苏证监局决定对江苏银行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要求该行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并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 理财产品破净但发行趋稳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3日,全市场有34788只银行理财产品(含银行发行和理财子公司发行)。其中,破净产品达6281只。11月下旬以来,债券市场波动引发银行理财产品净值调整,逾千只产品一度破净引起市场关注。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理财产品“破净”并未影响新产品发售。
点评:受债市震荡影响,理财产品净值出现明显回调,整体收益表现欠佳,导致机构面临的赎回压力有所加大。与此同时,机构或认为当前时点可较好布局债市,因而加大了新产品的发行力度。长期来看,银行理财仍是投资者青睐的产品之一。
■ 十大理财公司规模缩水超6000亿!
截至11月末,“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大行理财公司及招银、兴银、光大、平安、信银共十家理财公司的产品(仅以子公司管理口径计)管理规模约为17.1万亿元,单月缩减近6300亿元。分主体来看,仅有两家股份行理财公司的规模实现逆势增长。从货架品类看,主要配债的固收类产品缩水幅度最大,单月减少近5900亿元,占比则仍在95%左右。混合类产品基数较小,11月单月减少了约400亿元;权益类产品规模及占比变化并不明显。
■ 底层债券实质违约 券商资管计划再遭诟病
12月13日晚间证监会公告显示,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提交了设立公募基金公司申请,目前处于接收材料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就在11月底,财信证券IPO申请已获证监会反馈,其中涉及关联交易、珠江15号资管计划、资管业务合规性等41项问题。其中珠江15号资管计划暴雷后,财信证券在没有强制义务的情况下,20亿元揽下珠江15号已经实质性违约的底层产品――已宣布破产重整的北大方正的相关违约债券。
三、信托动态
■ 11月超66%标品信托获正收益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11月标品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3.39%,获得正收益的产品占比为66.52%,中位数为1.62%,存量标品信托产品业绩大幅反弹。
点评:11月A股市场大幅反弹,权益市场全面回暖;流动性收紧下市场宽松预期降温,基准利率抬升,需求走弱,债市大幅调整,主要指数纷纷下跌;大宗商品方面,南华商品指数上涨,但内部分化明显,趋势类策略的获利能力不如套利类策略。
■ 三季度信托资产余额21万亿!
截至2022年3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1.07万亿元,同比增加0.63万亿元,增幅为3.08%;环比略降356.3亿元,降幅0.17%;与2021年末规模余额相比,增加0.52亿元,增幅2.55%;与2017年末的历史峰值相比,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下降幅度收窄至19.71%。
点评:今年以来,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信托资产规模保持平稳,业务结构持续优化,风险化解继续深化,经营业绩有所回调。信托行业经过近五年的持续调整,信托业务的功能和结构开始发生变化,行业正在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 万亿信托涌入PE、VC
2022年下半年以来,面临艰难转型的万亿信托资金,正在加速涌入创新性新赛道私募股权投资(PE)和风险投资(VC)行业。2022年下半年以来,包括平安信托、五矿信托、中诚信托、重庆信托、国投泰康信托等数十家信托公司参与了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
点评:信托机构加速布局股权投资业务,一方面,与当下信托行业传统城投、地产业务的风险频发相关,不少信托机构减少了此类业务的布局;另一方面,股权投资项目作为创新性业务,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典型特征,成为不少信托机构的新赛道之一。
■ 信托资金忙“搬家” 证券市场成最大投向领域
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余额为4.1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万亿元,增速为36.8%。证券市场成为资金信托投向的第一大领域,证券类信托在五大投向领域中的占比升至27.85%,同比上升8.35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64个百分点。
点评:证券类信托规模持续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资本市场长期结构性机会丰富,越来越多信托公司不愿意放弃这块“蛋糕”;二是监管部门鼓励信托公司开展证券投资信托等业务,信托资金流向资本市场是大势所趋。
■ 中建投信托首笔“乡村振兴”资产证券化产品成功发行
12月6日,由中建投信托担任发行载体管理机构的海尔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第二期定向资产支持商业票据(乡村振兴)成功发行。本期票据的成功发行是中建投信托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凝心聚力服务实体经济的又一重要成果。
■ 华润信托设立全国首支志愿服务慈善信托
12月14日,深圳市志愿服务基金会成立十周年暨“深圳志愿红”系列公益项目启动仪式在深圳青年广场顺利举办。活动现场,由华润信托设立的全国首支服务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慈善信托——“深圳志愿红慈善信托”正式发布。据了解,该慈善信托委托人为深圳市志愿服务基金会,初始成立规模500万元,资金来源包括深圳市志愿服务基金会捐赠300万元,华润信托捐赠120万元,燕鸟公益基金会40万元,安山集团30万元,宽拓科技、赢和信息两家爱心企业也参与了本次捐赠。
■ 安信信托法定代表人从王少钦变更为秦怿
12月13日,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从 " 王少钦 " 变更为 " 秦怿 "。此外,公司监事马惠莉、陈兵、黄晓敏退出,董事赵宝英、王少钦、高超、朱荣恩、邵明安、余云辉、杨晓波、周勤业、邵平退出,新增监事张怡、徐立军、胡敏,新增董事钱晓强、屠旋旋、王他竽、唐波、姜明生、吴大器、郭永清、徐新林、秦怿。
■ 陕国投完成市场化定向增发 募资35亿元创历史启新局
经过两年多持续不懈地努力,陕国投力克前所未有之困难和挑战,最终于12月14日完成了本轮定向增发募资工作,成功募集现金35.19亿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本次募资金额为公司1994年上市以来5次资本市场再融资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今年陕西资本市场上规模最大的一笔再融资。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开启新局面,为公司打造百年老店奠定坚实基础。
■ 杭州工商信托服务再升级,正式启用“工信财富”品牌
12月16日,恰逢公司36周年创立纪念日,杭州工商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举行财富品牌发布会,“工信财富”首次面世,提出“为懂得恒久的你,守护如一”的品牌口号,致力于打造“客户信赖的受托人”和“受人尊敬的合作伙伴”的财富管理品牌形象。
四、市场观察
■ 非标团队干ABS,靠不靠谱?
2022年即将落幕,作为信托人的你,是不是又开始为2023年的开门红发愁?到了2023年,形势看似有所好转,因为信托三分类新规落地,监管把路给信托指的明明白白,这里面典型的代表,就是资产证券化业务。
主要观点:
1、信托具有牌照红利优势。信贷ABS以及ABN业务必须通过信托公司作为发行载体。银登中心信贷资产流转业务以及ABN业务中的双SPV业务构建底层基础资产时,也需要通过信托来进行设立。甚至在未来银行间市场开展的公募REITs,大概率也会采用信托公司作为发行载体。
2、信托操作灵活、时效性高。针对某些需要提供过桥资金的业务,信托公司往往可以先签署信托合同,再在后期放款。不论从构建底层基础资产、通过信托放款、信托成立以及后续存续期管理以及信托分配等事项,信托的时效性都得以充分体现。
3、以信托为产品结构设计,可以解决相应诉求的问题和困难。依托于《信托法》的优势,再也没有第二个产品能够代替信托公司在破产隔离中起到的作用。信托公司长期耕耘不动产业务,在办理抵押物登记事项以及后续的管理过程中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4、信托具有创新性。信托公司长期耕耘不动产业务,在办理抵押物登记事项以及后续的管理过程中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通过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政策红利优势以及信托制度优势,相信未来还会不断产生更多的创新型资产证券化产品。
■ “三分类”新规如何重塑信托业?
前不久,多家信托公司收到新下发的《关于调整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该通知重新梳理了信托业务内容,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三分类”新规将对信托行业带来何种深远影响?
主要观点:
1、“三分类”新规拉开信托变革大幕。这应该是近3年来除了资管新规以外,对信托行业影响最为深远的变革性文件。这次分类很简洁,也体现了当前宏观和监管周期下,对信托行业发展的三维定性。
2、“三分类”新规加速专业化分工。从信托公司层面而言,三分类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业务的分类逻辑将进一步加速团队的专业化分工,进而重塑整个信托公司的组织架构和制度文化。
3、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是信托业务分类之后最简单的管理逻辑。无论是资产管理还是资产服务,都是客户资源、团队经验、中后台集成效率的综合呈现。信托公司可以根据各自资本实力,存量业务基础,募资能力、风险偏好等,选择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心,发展到底。
■ 一周信托产品市场综述
1、本周(2022年12月12日-12月18日)集合信托产品成立市场数增量减,成立规模小幅下滑。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有299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环比增加8.33%;成立规模139.69亿元,环比减少5.31%,日均成立规模为27.94亿元。
2、本周集合信托发行市场回暖,发行规模继续上升。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37家信托公司发行集合信托产品254款,环比增加14.41%;发行规模147.73亿元,环比增加17.39%;日均发行规模为29.55亿元。
3、本周投向工商企业和基础产业两大领域的集合信托产品成立规模显著下滑。据统计,本周金融类信托的成立规模119.54亿元,环比减少1.33%;房地产类信托的成立规模3.12亿元,环比增加46.33%;基础产业类信托的成立规模13.21亿元,环比减少18.48%;工商企业类信托的成立规模3.72亿元,环比减少53.73%。
作者:用益信托研究院
来源:用益信托网
一周重点关注:
● 2023年稳增长仍需基建支撑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 12月MLF加量平价续作 净投放1500亿元
● 外汇局:11月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更加平稳
●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在中国发新品
● 年内近300名高管跳槽,公募圈为何上演“走马灯”
● 理财产品破净但发行趋稳
● 底层债券实质违约 券商资管计划再遭诟病
● 11月超66%标品信托获正收益
● 三季度信托资产余额21万亿!
● 安信信托法定代表人从王少钦变更为秦怿
● 陕国投完成市场化定向增发 募资35亿元创历史启新局
● 杭州工商信托服务再升级,正式启用“工信财富”品牌
●【观察】非标团队干ABS,靠不靠谱?
●【观察】“三分类”新规如何重塑信托业?
● 一周信托产品市场综述
一、财经视点
■ 2023年稳增长仍需基建支撑
12月16日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就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答记者问时指出,将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从实际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基建投资持续发力,广义基建投资额同比增长11.20%。基建“逆周期”调节作用突出。能源(电力热力)、水利、市政设施三方面基建增速快,是基建的主要拉动项目。
点评:2023年稳增长仍需基建支撑,但预算内资金支持力度将有所减弱,基建扩张仍需准财政持续发力,一方面,在专项债难以继续大幅扩容背景下,预计2023年预算内资金对基建支持将减弱。另一方面,准财政举措余粮仍充足,政策性银行信贷、政策性金融工具等仍有加量空间,预计2023年政策性金融工具仍有增量空间,结合2022年政策性工具的持续杠杆作用,撬动的新增基建投资规模在2万亿左右。
■ 11月份中长期贷款景气度较高 市场主体预期持续改善
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11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1万亿元,同比少增596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62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2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03亿元。
点评:11月份新增信贷维持平稳。分部门看,企业贷款仍为新增信贷的重要支撑。在降准拉动、低基数效应和基建、制造业、地产等重点领域发力作用下,对公贷款尤其是中长期贷款仍维持较高景气度。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 12月MLF加量平价续作 净投放1500亿元
12月15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开展6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与此同时,MLF操作利率与7天期逆回购利率均与上期持平。
点评:央行加量续作MLF,一方面是为了应对跨年短期流动性紧张局面,另一方面也是为遏制近期银行边际资金成本较快上升的势头。不论是年末银行考核压力,还是明年1月税期缴税,以及春节假期提现需求的增加,都将扰动银行体系流动性。
■ 外汇局:11月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更加平稳
1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2年11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数据显示,2022年11月,银行结汇13304亿元人民币,售汇13754亿元人民币。2022年1-11月,银行累计结汇157776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151344亿元人民币。11月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更加平稳,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11月,银行结售汇逆差环比收窄47%,综合考虑外汇市场其他供求因素,境内外汇供求更趋平衡。
■ 统计局:前11月房企资本金到位同比下降25.7%
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1-11月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统计报告。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方面,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36313亿元,同比下降25.7%。其中,国内贷款15823亿元,下降26.9%;利用外资66亿元,下降26.6%;自筹资金48994亿元,下降17.5%;定金及预收款44601亿元,下降33.6%;个人按揭贷款21870亿元,下降26.2%。
二、同业新闻
■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在中国发新品
临近年末,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Bridgewater)在中国市场又有新的布局动作。本周,由华润信托发行、桥水中国担当投资顾问的“华润信托·创意择优桥云系列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在某大型商业银行渠道发行,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点评:目前中国是流动性改善、支持经济的阶段,往后看政策更多是为经济托底,未来的增长来自国内的消费和科技发展,要通过国内的消费拉动经济转变,通过科技拉动生产力是非常重要和正确的方向。
■ 年内近300名高管跳槽,公募圈为何上演“走马灯”
临近年底,多家基金公司发生高管变动。截至12月12日,今年以来基金公司已有292名高管出现职务变更,共涉及120家基金公司。
点评:人才流动越发常态化,背后体现的是行业越加激烈的竞争,大资管时代的高端人才争夺战方兴未艾,适度频率的高管变动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新的“火花”。
■ 年末私募罚单不断 今年以来注销机构超两千家
12月以来,河北、山西、广东、安徽等地的十余家私募机构收到当地证监局罚单,涉及违规行为包括未有效执行风险防控措施、资金募新还旧、信息披露违规等。整体看,强监管下私募行业“优胜劣汰”趋势延续,年内已有超2000家私募机构主动或被动注销。
点评:增强法治和诚信约束,不断加大私募基金违法违规活动查处力度,打击“伪私募”、出清“乱私募”,一大批经营异常和“僵尸”机构被注销,坚决打击违规“保壳”行为,行业公平竞争的良好生态加速形成。
■ 基金销售违规!江苏银行被罚
12月15日,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江苏证监局对江苏银行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经查,江苏银行存在未对基金销售产品实行集中统一准入管理、部分基金销售业务人员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向普通投资者主动推介风险等级高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或服务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江苏证监局决定对江苏银行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要求该行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并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 理财产品破净但发行趋稳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3日,全市场有34788只银行理财产品(含银行发行和理财子公司发行)。其中,破净产品达6281只。11月下旬以来,债券市场波动引发银行理财产品净值调整,逾千只产品一度破净引起市场关注。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理财产品“破净”并未影响新产品发售。
点评:受债市震荡影响,理财产品净值出现明显回调,整体收益表现欠佳,导致机构面临的赎回压力有所加大。与此同时,机构或认为当前时点可较好布局债市,因而加大了新产品的发行力度。长期来看,银行理财仍是投资者青睐的产品之一。
■ 十大理财公司规模缩水超6000亿!
截至11月末,“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大行理财公司及招银、兴银、光大、平安、信银共十家理财公司的产品(仅以子公司管理口径计)管理规模约为17.1万亿元,单月缩减近6300亿元。分主体来看,仅有两家股份行理财公司的规模实现逆势增长。从货架品类看,主要配债的固收类产品缩水幅度最大,单月减少近5900亿元,占比则仍在95%左右。混合类产品基数较小,11月单月减少了约400亿元;权益类产品规模及占比变化并不明显。
■ 底层债券实质违约 券商资管计划再遭诟病
12月13日晚间证监会公告显示,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提交了设立公募基金公司申请,目前处于接收材料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就在11月底,财信证券IPO申请已获证监会反馈,其中涉及关联交易、珠江15号资管计划、资管业务合规性等41项问题。其中珠江15号资管计划暴雷后,财信证券在没有强制义务的情况下,20亿元揽下珠江15号已经实质性违约的底层产品――已宣布破产重整的北大方正的相关违约债券。
三、信托动态
■ 11月超66%标品信托获正收益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11月标品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3.39%,获得正收益的产品占比为66.52%,中位数为1.62%,存量标品信托产品业绩大幅反弹。
点评:11月A股市场大幅反弹,权益市场全面回暖;流动性收紧下市场宽松预期降温,基准利率抬升,需求走弱,债市大幅调整,主要指数纷纷下跌;大宗商品方面,南华商品指数上涨,但内部分化明显,趋势类策略的获利能力不如套利类策略。
■ 三季度信托资产余额21万亿!
截至2022年3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1.07万亿元,同比增加0.63万亿元,增幅为3.08%;环比略降356.3亿元,降幅0.17%;与2021年末规模余额相比,增加0.52亿元,增幅2.55%;与2017年末的历史峰值相比,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下降幅度收窄至19.71%。
点评:今年以来,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信托资产规模保持平稳,业务结构持续优化,风险化解继续深化,经营业绩有所回调。信托行业经过近五年的持续调整,信托业务的功能和结构开始发生变化,行业正在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 万亿信托涌入PE、VC
2022年下半年以来,面临艰难转型的万亿信托资金,正在加速涌入创新性新赛道私募股权投资(PE)和风险投资(VC)行业。2022年下半年以来,包括平安信托、五矿信托、中诚信托、重庆信托、国投泰康信托等数十家信托公司参与了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
点评:信托机构加速布局股权投资业务,一方面,与当下信托行业传统城投、地产业务的风险频发相关,不少信托机构减少了此类业务的布局;另一方面,股权投资项目作为创新性业务,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典型特征,成为不少信托机构的新赛道之一。
■ 信托资金忙“搬家” 证券市场成最大投向领域
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余额为4.1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万亿元,增速为36.8%。证券市场成为资金信托投向的第一大领域,证券类信托在五大投向领域中的占比升至27.85%,同比上升8.35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64个百分点。
点评:证券类信托规模持续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资本市场长期结构性机会丰富,越来越多信托公司不愿意放弃这块“蛋糕”;二是监管部门鼓励信托公司开展证券投资信托等业务,信托资金流向资本市场是大势所趋。
■ 中建投信托首笔“乡村振兴”资产证券化产品成功发行
12月6日,由中建投信托担任发行载体管理机构的海尔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第二期定向资产支持商业票据(乡村振兴)成功发行。本期票据的成功发行是中建投信托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凝心聚力服务实体经济的又一重要成果。
■ 华润信托设立全国首支志愿服务慈善信托
12月14日,深圳市志愿服务基金会成立十周年暨“深圳志愿红”系列公益项目启动仪式在深圳青年广场顺利举办。活动现场,由华润信托设立的全国首支服务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慈善信托——“深圳志愿红慈善信托”正式发布。据了解,该慈善信托委托人为深圳市志愿服务基金会,初始成立规模500万元,资金来源包括深圳市志愿服务基金会捐赠300万元,华润信托捐赠120万元,燕鸟公益基金会40万元,安山集团30万元,宽拓科技、赢和信息两家爱心企业也参与了本次捐赠。
■ 安信信托法定代表人从王少钦变更为秦怿
12月13日,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从 " 王少钦 " 变更为 " 秦怿 "。此外,公司监事马惠莉、陈兵、黄晓敏退出,董事赵宝英、王少钦、高超、朱荣恩、邵明安、余云辉、杨晓波、周勤业、邵平退出,新增监事张怡、徐立军、胡敏,新增董事钱晓强、屠旋旋、王他竽、唐波、姜明生、吴大器、郭永清、徐新林、秦怿。
■ 陕国投完成市场化定向增发 募资35亿元创历史启新局
经过两年多持续不懈地努力,陕国投力克前所未有之困难和挑战,最终于12月14日完成了本轮定向增发募资工作,成功募集现金35.19亿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本次募资金额为公司1994年上市以来5次资本市场再融资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今年陕西资本市场上规模最大的一笔再融资。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开启新局面,为公司打造百年老店奠定坚实基础。
■ 杭州工商信托服务再升级,正式启用“工信财富”品牌
12月16日,恰逢公司36周年创立纪念日,杭州工商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举行财富品牌发布会,“工信财富”首次面世,提出“为懂得恒久的你,守护如一”的品牌口号,致力于打造“客户信赖的受托人”和“受人尊敬的合作伙伴”的财富管理品牌形象。
四、市场观察
■ 非标团队干ABS,靠不靠谱?
2022年即将落幕,作为信托人的你,是不是又开始为2023年的开门红发愁?到了2023年,形势看似有所好转,因为信托三分类新规落地,监管把路给信托指的明明白白,这里面典型的代表,就是资产证券化业务。
主要观点:
1、信托具有牌照红利优势。信贷ABS以及ABN业务必须通过信托公司作为发行载体。银登中心信贷资产流转业务以及ABN业务中的双SPV业务构建底层基础资产时,也需要通过信托来进行设立。甚至在未来银行间市场开展的公募REITs,大概率也会采用信托公司作为发行载体。
2、信托操作灵活、时效性高。针对某些需要提供过桥资金的业务,信托公司往往可以先签署信托合同,再在后期放款。不论从构建底层基础资产、通过信托放款、信托成立以及后续存续期管理以及信托分配等事项,信托的时效性都得以充分体现。
3、以信托为产品结构设计,可以解决相应诉求的问题和困难。依托于《信托法》的优势,再也没有第二个产品能够代替信托公司在破产隔离中起到的作用。信托公司长期耕耘不动产业务,在办理抵押物登记事项以及后续的管理过程中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4、信托具有创新性。信托公司长期耕耘不动产业务,在办理抵押物登记事项以及后续的管理过程中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通过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政策红利优势以及信托制度优势,相信未来还会不断产生更多的创新型资产证券化产品。
■ “三分类”新规如何重塑信托业?
前不久,多家信托公司收到新下发的《关于调整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该通知重新梳理了信托业务内容,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三分类”新规将对信托行业带来何种深远影响?
主要观点:
1、“三分类”新规拉开信托变革大幕。这应该是近3年来除了资管新规以外,对信托行业影响最为深远的变革性文件。这次分类很简洁,也体现了当前宏观和监管周期下,对信托行业发展的三维定性。
2、“三分类”新规加速专业化分工。从信托公司层面而言,三分类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业务的分类逻辑将进一步加速团队的专业化分工,进而重塑整个信托公司的组织架构和制度文化。
3、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是信托业务分类之后最简单的管理逻辑。无论是资产管理还是资产服务,都是客户资源、团队经验、中后台集成效率的综合呈现。信托公司可以根据各自资本实力,存量业务基础,募资能力、风险偏好等,选择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心,发展到底。
■ 一周信托产品市场综述
1、本周(2022年12月12日-12月18日)集合信托产品成立市场数增量减,成立规模小幅下滑。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有299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环比增加8.33%;成立规模139.69亿元,环比减少5.31%,日均成立规模为27.94亿元。
2、本周集合信托发行市场回暖,发行规模继续上升。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37家信托公司发行集合信托产品254款,环比增加14.41%;发行规模147.73亿元,环比增加17.39%;日均发行规模为29.55亿元。
3、本周投向工商企业和基础产业两大领域的集合信托产品成立规模显著下滑。据统计,本周金融类信托的成立规模119.54亿元,环比减少1.33%;房地产类信托的成立规模3.12亿元,环比增加46.33%;基础产业类信托的成立规模13.21亿元,环比减少18.48%;工商企业类信托的成立规模3.72亿元,环比减少53.73%。
作者:用益信托研究院
来源:用益信托网
往期回顾:
用益-信托经理参考:房地产新政下,信托公司对房地产信托业务出现分歧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除非无法确认,《用益研究》均在文章末尾备注了来源和作者,如转载涉及版权、标注有错漏等问题,请拨打电话0791-86217869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或与您共商解决,非常感谢!
征稿启事:为了更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用益研究这个平台,促进业内外同行的交流和学习,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专业权威的信息服务,我们特长期面向社会诚征信托及相关领域的各类原创文章和报告,欢迎业内外的机构或个人来稿。
来稿请投:yanglee46@hotmail.com
用益研究
用益研究是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的微信平台,作为一家国内外知名的金融资管行业平台,我们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前端,准确把握市场的动向和脉搏,为客户提供及时全面的市场信息和专业、独立、客观的分析评论,搭建最专业、最前沿的同业交流平台。
我们的专业源于您的关注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