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信托公司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年度回顾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蓝色“用益研究”一键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本页面内容到朋友圈
为了更好满足市场需求,适应监管导向,促进信托业回归本源,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信托行业持续深入推进转型发展,近几年信托公司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实现快速发展。2022年受疫情复杂多变形势的影响,信托公司参与资产证券化的数量和规模出现了短暂的回调,但整体展业热情依旧高涨,2023年信托业务三分类正式发布,信托公司参与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数量实现反转。
一、信托公司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情况
(一)总体概况
信托公司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规模近两年出现明显的回调。根据CNABS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信托公司参与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占市场总发行规模的43.95%,其中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占比8.21%。资产证券化是信托公司的本源业务,在信托公司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政策持续发力的大背景下,资产证券化市场也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3年全市场信托公司参与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共发行782单,规模8244.88亿元,其中信贷ABS发行201单,3495.7亿元;ABN发行337单,3209.69亿元;企业ABS发行244单,1539.49亿元。不同业务类型的发行规模较2022年相比涨跌互现,其中,企业ABS的发行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5.91%,而信贷ABS和ABN的发行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72%和30.46%。
(二)主流业务模式及产品规模
各大业务模式均衡发展。从业务规模来看,近年来,信托公司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发行信贷ABS之外的其他方式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其中,ABN的发行规模占比在近些年出现显著提升,已经逐渐呈现出信贷ABS和ABN平分秋色的局面。出于业务转型升级的需要,信托公司参与资产证券化的业务模式逐渐朝着均衡化的方向发展,不再过分依赖于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
产品平均规模不断缩小。早些年,信托公司参与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数量和规模均不断上涨,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2021年;近两年出现了一定的反转。但是,在上述不同的时间段,信托公司参与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规模较发行数量而言均呈现出跌多涨少的态势,这意味着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的平均规模不断压缩,信托公司参与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在信贷ABS业务中,信托公司都以发行人的身份参与其中;企业ABS业务中,信托公司都以原始权益人的身份参与其中(信托公司将其管理的优质资产进行证券化);而在ABN业务中,信托公司主要作为发行人参与其中,此外,在极少部分ABN业务当中,原始权益人和发行人由不同信托公司担任。2023年信托公司作为发行人参与的ABN业务规模为3204.69亿元,其中,发行人和原始权益人均为信托公司的ABN业务规模为5亿元。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行业集中效应明显。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五家信托公司的各类资产证券化业务发行规模合计占全行业总规模的一半以上。其中,华能贵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的当年发行规模已接近一千亿元。
(三)具体情况统计
1、从机构角度看
华能贵诚信托在参与单数和发行规模两方面领跑。2023年共39家信托公司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相较于去年持平;其中华能贵诚信托参与单数最多、规模也最大,共119单,规模883.37亿元。在仅作为发行人参与资产证券化的业务中,华能贵诚信托和建信信托排名居前,其中仅作为发行人,华能贵诚信托参与64单,建信信托参与的发行规模为882.42亿元。
(1)信贷资产证券化
2023年共19家信托公司参与信贷ABS业务,相对集中在头部的几家企业,排名前三的公司所发行规模占该类型业务的60%。最大发行方建信信托发行39单,规模834.52亿元;其次为上海国际信托发行23单,规模762.76亿元;规模排名第三的为对外经贸信托,508.01亿元,共发行12单。
(2)资产支持票据
2023年共36家信托公司参与ABN业务,在参与业务发行量和业务规模两方面分别由华能贵诚信托和百瑞信托领跑。其中,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共发行46单,百瑞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共发行635.45亿元。参与ABN业务规模排名第二的为华能贵诚信托,规模457.18亿元;其次华润深国投信托规模237.17亿元,共25单。
值得一提的是,在基础资产为小微贷款的“2023年度惠澄第一期定向资产支持票据”中,国投泰康信托作为原始权益人发起了该ABN业务,但是该产品由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发行,实现了资产证券化全链条业务的有效合作。
(3)企业资产证券化
2023年共11家信托公司参与企业ABS业务,其中作为原始权益人参与的有11家信托公司,中航信托发行量最大,共85单,规模594.27亿元。华能贵诚信托排名第二,共55单,293.46亿元;其次对外经贸信托规模250.20亿元,共48单。
2、从基础资产角度看
据CNABS数据显示,2023年信托公司参与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基础资产类型主要包括个人消费金融、供应链、个人汽车贷款、小微贷款、保理融资、CMBS/CMBN等20项,其中个人汽车贷款、融资租赁、应收账款、个人消费金融、微小企业贷款规模排名靠前,分别占比21.83%、10.18%、9.70%、9.45%、9.09%。
信贷ABS业务中的基础资产主要为不良资产重组和个人汽车贷款,不良资产重组的业务单数占比达59%,但由于平均每单规模较小,规模占比仅14%。反观基础资产为个人汽车贷款的信贷ABS业务,占比19%的业务单数,发行规模却占据了信贷ABS发行规模的半壁江山,规模占比高达52%。其中,上海国际信托发行规模最大,达730.56亿元,占该类别总规模的40.59%。由上海国际信托发行的“盛世融迪2023年第三期个人汽车抵押贷款绿色资产支持证券”以及中粮信托发行的“融腾2023年第一、二、四期个人汽车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单笔发行规模均高达100亿元,为目前市场上最大规模的个人汽车贷款。
ABN业务的基础资产相对更为丰富,除去部分基础资产未分类的业务,其余业务的基础资产主要为供应链,融资租赁和应收账款,其中供应链主要为地产供应链。以供应链为基础资产的ABN业务中,华能贵诚信托参与的业务单数最多,规模最大,16笔,121.2亿元,占该类别总规模的23.17%。以融资租赁为基础资产的ABN业务规模最大,达到839.65亿元,占比高达26%;其中,华润深国投信托的规模最大,为111.13亿元。
企业ABS的基础资产主要为小微贷款和个人消费金融。企业ABS业务中,信托公司都以原始权益人的身份参与其中。其中,以小微贷款为基础资产的企业ABS业务单数最多,共计120单,占比49%,华能贵诚信托参与43单;信托公司参与的以个人消费金融为基础资产的企业ABS业务规模最大,规模共计759.22亿元,占比49%。中航信托作为原始权益人参与的企业ABS业务规模594.27亿元,占比为36.65%,其次华能贵诚信托参与规模293.46亿元。
二、信托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困局
资产证券化业务竞争不断加剧,信托公司做资产证券化业务,之前面临的更多是内卷的问题,而卷到现在,更大的问题则是政策空间和市场需求的阻滞。当前,除了保规模、保利润的现实压力外,信托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还面临着来自市场、来自行业和自身的各种问题:
(一)底层资产难以寻找
2023年以来,信托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问题不仅仅来自同行血拼费率,更大的问题则来自底层资产的供给不足。一方面是企业贷款利率比较低,企业贷款对证券化融资形成了一定的替代作用;另一方面地产、城投融资结构面临结构性调整,对应的供应链资产证券化需求也面临缩水的境遇。如果说在激烈的内卷中抢不到规模,那可能是整体实力的原因;但如果普遍找不到底层资产,那就不是一家机构能解决的问题了。
(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资产证券化市场的马太效应非常严重,二八定律相当明显。往往20%的头部机构发行规模占比在80%以上。再加上随着整体市场需求有下降趋势,除了血拼费率以外,服务能力则是更重要的判断依据。信托公司在开展此类业务的时候不能只关注SPV本源业务,还需要打通前端和后端的业务链条,将整个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生命周期进行串联。既然是服务信托,那么服务能力必然是业务的核心,高质量的服务将是取得竞争优势的不二法门。而良好的运营是提升服务能力的基础、有效的业务衔接和系统接口的优化是提高服务质量的保障。
(三)来自监管的现实压力
一方面,虽然监管不再提压降融资类规模的问题,但底层信贷类资产毕竟需要占用融资类额度,而融资类业务能不能干、能干多少的问题,至今还没有明确的监管依据;另一方面,从监管部门下发的指导口径来看,监管再次强调了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的认定边界,以往“设立财产权信托+拆分转让信托受益权”这种典型的非标私募投行类业务直接强调不能归入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范畴,资产证券化业务被限定在严格的边界中。而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承销资质迟迟没给信托公司放开也制约了业务的延展空间。
三、信托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建议
“回归信托本源,坚守受托人定位”是信托业转型发展的主旋律,资产证券化业务因兼具“服务信托”和“标品信托”两大标签,成为信托公司业务转型的重点方向之一。由于业务模式成熟、先发优势突出,资产证券化业务更加受到信托公司的重视与青睐,行业竞争激烈。面对激烈的竞争,信托公司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打造资产证券化业务硬实力。
(一)不断延伸价值链条
通过开展资产形成—受托服务—承销—投资的全链条服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促使规模效应向盈利效应转变。推动业务转型升级,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从单一的特定目的载体发行环节拓展到整个资产证券化业务链条,进一步丰富信托公司的功能角色——从单一的资产证券化受托管理人转变为原始权益人和证券投资人。
(二)强化风险管理能力
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资产信用逐渐替代主体信用,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在此背景下,信托公司应具备相应的产业投研能力、风险评估能力,加强对相关产业政策的研判,深入对产业发展周期的识别。2023年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新版业务规则和指引,明确要求信托公司加强资产证券化业务存续期管理。为了适应更新的管理职责,信托公司需要明确业务部门和运营管理部门的职责,构建内部防火墙,筑牢合规展业根基。
(三)加强对底层资产的掌控
信托公司通过先期资金投放,创造并孵化底层资产,从而把握主动权,为后续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与退出做好衔接。随着科技创新和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市场需求更加多元化,传统的信贷资产已难以满足信托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的需要,而符合存量资产盘活政策导向的基础资产是增量业务的重要资产来源。随着科技创新以及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一些新的资产形态或有望形成,需要提前关注。
(四)强化科技、人才支撑能力
资产证券化业务对操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要求较高,业务达到一定规模后,需要信息系统做支撑。根据行业内业务领先的信托公司的经验,专业化的业务团队有利于开拓客户,跟踪市场行情,开展交易结构设计等技术性工作,整合前、中、后台业务资源,推动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此外,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纷纷借助互联网创新营销模式。当前,互联网在信托业的运用和普及程度远低于银行、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互联网科技的迅速发展为信托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了新的途径。一方面,互联网带动了行业以及市场的互联和共享,投资者对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了解更加深入,产品信息透明度大大增加,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另一方面,信托公司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的销售可大大降低经营成本。此外,通过互联网自建平台盘活资金,或者选择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也许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四、总结
信托业在我国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近几年,我国信托业发展过程中遇到诸如核心业务缺乏、产品流动性差、竞争激烈等一系列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加快业务转型升级、寻找新的出路。而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目前发展得已经相当成熟,这为信托业开展资产证券化提供了基础条件,也为信托业的业务转型升级开辟了新的渠道。但是信托公司参与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也存在诸多潜在风险和巨大挑战,除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等一系列基础风险外,底层资产的寻找、业务能力的提升以及不断趋严的监管要求也为信托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面对资产证券化的浪潮,信托公司必须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内在优势,选择优质底层资产进行产品设计,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有关风险;在产品设计后,通过信用增强保障投资者利益,完善资产证券化实施环境。借助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东风,把互联网模式嵌入资产证券化业务流程当中,创新销售模式,抵御市场风险。
作者:吴 文 骏
往期回顾: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除非无法确认,《用益研究》均在文章末尾备注了来源和作者,如转载涉及版权、标注有错漏等问题,请拨打电话0791-86217869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或与您共商解决,非常感谢!
征稿启事:为了更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用益研究这个平台,促进业内外同行的交流和学习,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专业权威的信息服务,我们特长期面向社会诚征信托及相关领域的各类原创文章和报告,欢迎业内外的机构或个人来稿。
来稿请投:yanglee46@hotmail.com
用益研究
用益研究是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的微信平台,作为一家国内外知名的金融资管行业平台,我们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前端,准确把握市场的动向和脉搏,为客户提供及时全面的市场信息和专业、独立、客观的分析评论,搭建专业、前沿的同业交流平台。
我们的专业源于您的关注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