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记者节征文获奖作品| 光来影往暗悲喜

小沱 沱江视角 2020-08-23

 一 


万物皆有其相,“相”塑造光影的变化,眼睛能融化光影,从而感受到万事万物,是谓“看见”。


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流浪,却像个精明的商人分配着阳光,所以春来秋去,乐此不疲。方见春桃红,转眼夏荷绿,恍惚又是秋麦黄,叹息一片白茫茫。大江长河奔腾不休,青山绿原常换新颜,一双眼看不尽江山万里,也望不透芳菲落叶的静默,苍茫之间,唯看见时光流逝,人事变迁,是满眼的恓惶与寂寥。


数着四季,蹒跚走过一生,但倘若只看一种人生,未免太无趣。所以我们尝试将新鲜感的需求诉诸书籍和电影等形式,通过体会戏剧性的叙述与凝练的概括去发现另一种人生,端详拥有不同命运的脸庞。



 二 


现实总有无奈之时,人不能亲至世界的每个角落,甚至可能终其一生都逃不出《楚门的世界》里所创造的桃源岛。


但因为看见,我们能从文字的组合,屏幕的闪烁中看见第一缕阳光降落在斐济的海滩上,再被飞翔的海鸥衔着,去照亮世界的尽头乌斯怀亚,也能看见在阿尔卑斯山莱芒湖畔的老人一边钓鱼一边啜饮伏特加暖身子。


或看见历史时空里的风云人物,他们的豪情万丈和情意绵绵,王朝兴衰,帝国存亡,从不可一世到失魂落魄,最后一声造化弄人便悉数散场。也可看见折磨人的爱情是怎样戏弄诗人们,李清照独忆泼茶香,却不见故人来,陆游与唐婉情深意长,却只能如流星划过,叶芝一厢情深,却难讨佳人芳心。


作为观众,我们从中寻觅超越现存时空的情感体验,看见生活的其他维度。即因为看见,我们在现实之光难以企及之处也能安放向往与希望,通过看见,我们也获得了充实的参与感与非凡的乐趣。



 三 


从现实的囹圄眺望另一方宇宙,是件乐事,但如果现实的光影与曾看过的诗书片段和银幕镜头偶合,则更是件幸事,是可遇不可求的美妙际遇。


我有幸与这样的画面相逢,记得那天的阳光柔和,清晨鲜活的空气尤为醉人,行至桥上,不禁驻足,桥两边是湖岸,各有一长椅,恰巧一边是对年轻情侣,一边是老年夫妻,都带着笑容,但那是两种快乐。


湖光树影荡漾在桥上,惊觉这与沈从文先生的情书里的“牵着你的手走过那座桥,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的意境神似,这句话本体现漫长的时间跨度,但现在却在同一空间得到如此和谐的展现,诗人用情感抽象出的句子,竟然在此情此景有了呼应。所幸,我看见了,我站在象征生老病死的石桥上,祝福稚嫩的生命与成熟的灵魂。


在晨钟暮鼓的回声间,总会偶然看见似曾相识的画面,无论是过眼云烟般的碎片还是扎根意识的色彩,都能唤醒一大片情绪,回味良久。



 四 


看见,即缘起。


世间众多美丽的光景都是稍纵即逝,挽留不住,看见当下才不会错过


用看见的神奇力量构筑自己生活的妙趣也是一门学问。正如我前些日子在学校的广场看见一个漂亮的姑娘,相貌迷人,步态优雅,合格地看见既不能如聂鲁达一样“想去做春天在樱桃树上做的事情”那般情欲炽烈,也不能守着“凡有所相,皆是虚妄”的清规而漠视,应当迅速捕捉审美现场。


姑娘身后的喷泉勾勒出充满活力的线条与她的身姿相衬,懂事的阳光为她牵着裙子,褶皱的阴影使其形象更加立体可感,具有温度的美感让我忘记周遭的喧嚣。但久看不放是不礼貌的,当下一朵云彩飘来之后,我便不能再凝望了,不是她不漂亮了,而是光线暗淡了,会消磨第一眼的恰到好处。尽管我不知道她的姓名,但我已远远领略这风情悠悠,毋需心生涟漪,只需看见和赞美即可。


“看见”是最具说服力的,获取的都是铁证。老舍讲“一位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对白”,无言无语,四目相对便心照不宣。“看见”丰富了生活的可能性,翻过庸碌的尘世,还有广阔的精神家园,如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一生一世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因为看见,拥抱更深刻的情感。


在光影纷繁变幻的天地间,每个人都会看见和被看见,能看见的是什么,看不见的是什么,也许答案都在绵延的悲喜之中。





往期链接:

记者节征文获奖作品|看见(三)

记者节征文获奖作品|看见(二)

记者节征文获奖作品|看见(一)

 作者:文昱杰

编辑:王雅娟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张明利

编审:王禹鳗、马维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