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共享单车了,自行车制造业会成什么样?

2017-07-06 首席官CEO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综合编辑:首席官CEO

主要参考: 共享单车

声明:文章仅供参考,部分内容源于网络


共享单车行业的战争已经全面打响,就在外界认为谁能在短时间内大规模提升产能,谁就能占领更多用户和市场的同时,前方传来消息称,除了ofo和摩拜两家外,几乎所有的共享单车都在大幅度减产。甚至,某些小的共享单车品牌已经开始停产。


1

订单量大幅下降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如果哪个行业还能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也算得上是一个不小的奇迹,而这样的奇迹正在自行车制造行业发生着。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今年前四月,中国自行车制造业主要产品中,两轮脚踏自行车累计完成产量1979.5万辆,累计同比增长23.5%;其中4月份当月完成产量639.2万辆,同比增长38.4%。


事实上,此前就有预测指出,随着共享单车的急速膨胀,自行车行业订单如雪片般飞来,2017年订单将超过3000万辆,占国内自行车产能的60%以上。


比如,为了给ofo提供新车,天津富士达2016年在去年1200万辆的基础上新增了1000万辆车的产能,根据官方的说法,现在每过15秒就有一辆小黄车下线,月产量接近150万。另外一家供应商飞鸽也为了ofo新开设了3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下每月提供40万辆小黄车。


然而行业态势从今年四五月份开始发生转折。据36氪援引一名国内某共享单车的创始人的说法,他的团队目前正在和天津的自行车厂合作,生产一批5000辆的共享单车,这是他们今年4月份制作的计划,订金已经交付。不过等这批新车一上市,他们将停止生产新的单车。据他所知,很多相对较小的共享单车品牌已经开始停产。


另据报道,共享单车采购方,千行骑游创始人周初坦言,目前广州的车厂除了规模最大的两三家之外,几乎已经没有共享单车的整车订单。一个熟悉共享单车领域的人士还称,市场上非头部的共享单车,目前产能普遍下降了四到五成。


2

行业进入下半场

经过一年来的市场鏖战,共享单车行业已然进入了下半场。


世界总是有喜有悲,而且经常同时出现,此前在摩拜宣布获得超6亿美元融资时,重庆一家仅仅成立5个月的共享单车企业悟空单车宣布推出市场,成为首家倒下的共享单车企业。紧接着又一家共享单车公司3Vbike发布公告称,因为大量单车被盗最终停运,宣布倒闭。


从两家共享单车倒闭背后,可以看到一些非常类似的共同点。一,大部分单车找不回来了。悟空单车创始人雷厚义曾经表示,悟空单车投在重庆的1.2万辆单车90%都已经找不回来,而悟空单车进入市场只有六个半月,公司损失300多万人民币。而3Vbike也表示大量单车被盗最终停运。


其次,严重缺乏技术含量,有业内投资人表示,这两家公司都只是在单车上装了个锁,就说自己是共享单车。


其三,资金链断裂,找不到接盘侠。比如说,悟空单车曾经找过ofo想要其收购悟空单车,但是ofo方面拒绝了。3Vbike巫盛华早在2016年9月就准备进入共享单车领域,但一直融不到钱。


就这样,市场的变化比预想的来得还要快,而决定几十家共享单车企业命运的时间来得更早了,因为监管层的政策压力又来了。


6月27日,交通运输部相关人士表示,对共享单车的征求意见期已经结束,并获得了多数认可,交通运输部将对各方意见进行认真研究梳理和充分吸纳,积极推动相应指导意见尽快出台。


随着监管层对共享单车投以更为关注的目光,这一市场正在发生微妙变化:在经过一番厮杀后,行业集中度提升已是大势所趋,市场清算窗口将打开。


与此同时,共享单车产能下降,也与市场趋于饱和,行业入口基本关闭,但尚未出现成熟的盈利模式有关。


用摩拜投资人、祥峰资本合伙人赵楠的话表述就是,“一旦共享单车由闪电战进入到持久战,各种后续的成本会提升,比如维护成本+损耗率等,体系的成本上升需要依赖整个系统的资金建设、以及品牌持续的推广等,小玩家很难和top2对垒。”


有分析认为,共享单车在成为资本密集型行业之后,事实上目前已经是双寡头的格局,今年可能将是共享单车行业的洗牌之年,各家单车企业的也将从之前的拼融资、拼规模阶段,进入到拼运营、拼管理的阶段。


3

制造业能否借力转型?

然而,对于自行车制造业而言,现在的问题是,共享单车除了挽救一些濒死的自行车制造企业,救活了一批本该淘汰的落后产能,是否能持续提供产业转型升级的机会?能否帮助企业获得新的竞争力?


对大多数自行车企业来说,它们赖以生存的一般是长期客户的订单,这些订单每一单都不算大,赚的也不多,但好在稳定可靠,无需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共享单车常常是几万、几十万辆的大单,车企并不知道明年、后年还有没有这样的大单,也不知道现在扩大的产能未来会不会成为巨大的负担。因此,大多数接单的自行车企业都把共享单车这笔大钱当成意外横财,用赚快钱的心理做共享单车,投机心态较重。


其次,几百块钱一辆的共享单车,延续了这些自行车企业数十年的低端车路数,对他们没有任何新的能力要求,也几乎不可能帮助他们获得任何之前不具备的新的竞争力。个别有志于建立品牌的自行车企业,代工共享单车后,品牌不但得不到增强,反而会进一步弱化,乃至彻底湮没。


以做高质量单车起家的700bike创始人张向东认为,传统自行车厂现在为了拿到共享单车的订单而扩大产能,尤其是扩建生产劣质自行车的产能,无异于饮鸩止渴。因为它们还是生产企业的思维方式,缺乏设计能力,难以转型中高端,最后一定是倒闭潮。


更糟糕的是,共享单车一夜间打掉了曾经庞大的低端自行车零售市场,也就是多数车企过去赖以为生的市场,如果共享单车的订单没了,他们也永远回不到自己的过去了——再也不会有消费者自掏腰包购买他们的低端自行车。


当然,也有企业抓住了共享单车的风口,试图转型升级。典型的就是凤凰自行车,总裁王朝阳曾反复强调:代工只是最后一环。


这句话的理解在于,双方合作的基础,首先是联合开发,凤凰帮助ofo解决产品问题。比起家用自行车,共享单车有着截然不同的产品特性。因为户外、多人高频使用等原因,防偷、防摔、防锈,成为共享单车的三大产品特性。


在这种联合开发模式里,凤凰为ofo做的所有产品开发都是免费的。“大家互相帮衬,只有做好车,帮助其快速成长,客户做大了,我们才能做大。所有免费都是为了未来共生共长。”这个过程也在不断提升王朝阳和凤凰对共享单车的理解。


还有据《南方周末》报道,有的共享单车公司对生产企业有很高的要求,比如一辆车要经得住25万次震动等。这样的标准,让接单的车企被迫走上了一条门槛很高的道路,并在此过程中全面更新企业的生产标准和技术能力。由此看来,共享单车并非对传统自行车制造业毫无推动作用,关键就在于企业怎么做了。


END

延伸阅读

任正非:不该去炫耀锄头而忘了种地!

宗庆后密会刘强东化学反应 想通了 再试零售

劳赫转换思维,遗弃食品撑起的全民杂货店

康师傅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俞敏洪:在被别人颠覆之前,颠覆自己

领导力:连亏20年,如今冲击世界首富,贝佐斯的独特思维

领导力:领袖如何激励行动



中外首席官CEO的全球格局和视野

北京大学博雅产学研中心 联合支持






按二维码关注更多优质资讯

官方微博:首席官CEO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