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还很开放的中国人,为何会变得“中规中矩”?
点击蓝字关注 · 共读历史文化
导语 //
手拿尚方宝剑,斩妖除魔!
今天这个社会,人到了一定年龄就要退休,啥都别干了,享受生活就好。然而,在明清时期,“老人”不仅是对上年纪人的称呼,还是一种官职。
这得从明代的行政级别说起,大家都知道,明代是有府治,州治和县制。到了县这一级基本上就算是九品芝麻官了,它管理着乡、坊、保甲等。
“县官不如现管”这句俗语,暴露出当时县一级对其下辖行政区的管理囧况,此时,便需要一些更为基础的“管理制度”。
《纠纷与秩序:徽州文书中的明朝》是一本帮我弥补了认知空缺的历史论著。作者是日本学者中岛乐章,他通过深入研究大量的徽州文书,将“经史子集”中看不到的各种制度实态和非常有地方特色的历史细节进行还原。展现了以徽州为代表的明代乡村纠纷及秩序的形成过程,解析了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结构、宗族及徽州特有的佃仆制等问题,复原了当时乡村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和社会秩序的形成状况。
同时,也解开了藏在我心中多年的疑惑:是什么原因使唐宋时期还很开放自在的中国人,到明清之后变得越来越“中规中矩”?
先来说说“徽州文书”。
“徽州文书”被誉为20世纪继甲骨文、汉晋简帛、敦煌文书、明清档案等发现之后中国历史文化上的第五大发现,是历史上的徽州人在其具体的社会生产、生活的交往过程中为各自切身利益形成的原始凭据、字据、记录,具有唯一性的特征。
近年来,“徽州学”与“敦煌学”一样,成为世界历史学家们关注的重点。徽州地区在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其丰富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历程为学术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而徽州文书作为研究徽州地区的重要资料,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20 世纪 90 年代后半期,徽州文书的研究中心逐渐从土地制度和地主制转向社会史、文化史、法律史、商业史等多元领域。
这些文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细节,使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当时社会的各个层面。例如,在商业史方面,文书中关于商业交易、契约的记录展现了当时的商业活动模式和规则;在法律史方面,各类诉讼和纠纷的记录则揭示了当时的法律实践和社会的司法观念。
问题来了,难道其他地方就没有类似的文书吗?答案是真没有!因为都被烧光了!
按理说,全国各地应该都一样,无论是民间活动还是司法诉讼,都会留存相应的案卷。但解放后,这些文书都被视为“旧社会地主统治的象征”,它们是阶级敌人的象征,谁也没将它视为学术研究的对象。所以,数量庞大的文书被烧毁、废弃。
60年代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又来了一次清查,海量的史书、文物被毁坏,各地方上幸存的一部分文书也没能逃过厄运。
而徽州商人多为宋元以降的势力宗族,他们直至清末民国时期,都始终保持稳定的势力。加上徽州又是一个“健讼”之地,各种凭证都被视为有效依据,所以相当完整。解放后,徽州地方政府将文书定义为“文物”,并成立专门的文物征集小组,进行文书的收集整理工作。
可惜的是,60年代依然有不少收集保存好的文书被毁。如江西师范大学保存有上万件婺源文书,被激进的学生们一把火全部烧毁。
一会儿,都回老家翻翻,看看有没有幸存下来的徽州文书吧......
现在,再来说说明代的”老人制“。
通过“徽州文书”的研究,作者发现”老人“在明代的基层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老人制“源于唐末黄巢之乱。当时许多大族避难迁至徽州,定居之后为“抱团取暖”形成了累世同居的“义门”形态。许多遵从儒家礼仪的有德之人,不仅严于律己,还无私帮助他人,被人尊为“长者”。
这些“长者”有些是宗族中有钱有势之人,他们愿意拿出钱财来为乡里做贡献;还有一些是学富五车的儒生,考学之后没法在官场实现抱负,便回归田园,为乡里人处理纠纷。
南宋以后,累世同居的“义门”形态逐渐减少,但出现纠纷请当地有名望的人出面调解已经形成共识。按作者的原话便是:“如此所谓‘长者’逐渐成为官僚阶层的母体。”
书中提到,明代老人制始于胡惟庸、蓝玉之狱。
胡惟庸案发生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胡惟庸“擅权枉法”为由诛杀胡惟庸,牵连众多,此案一直持续多年。
胡惟庸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名至实归的丞相,此后,中国皇朝的“丞相”职位彻底消亡。有学者指出:“所谓的胡惟庸案只是一个借口,目的就在于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结果是彻底废除了宰相制度,大大加强了皇帝专制集权。”
而蓝玉案或许从另一面佐证了这个说法。洪武二十六年,蓝玉被指控谋反,遭朱元璋诛杀,被此案牵扯进来被株连杀戮者竟高达1.5万人。这两起大案基本上把明初的开国功臣清理得差不多了......
明代的“老人”早期在这些案件中,发挥了揭发检举的作用。之后,朱元璋采用“来朝观政”和录用为官的政策,进一步强化了“老人”的基层管理职能。
当然,这些“老人”也是经过众人推举而来。《教民榜文》中对老人制的推举方式,以及工作职能有详细的表述。如“年事高但缺乏见识者,虽与老人同等对待,但不得参与裁决。”
别看这个官不大,负责的事情还真不少。老人制中的“老人”承担着多方面的职责,包括处理乡民之间的民事纠纷以稳定社会秩序,负责表彰节妇等教化及告发恶行等秩序维持工作,参与水利计划的制订,向朝廷递交地方官的免罪请愿,以及捉拿逃兵、逃犯、监视里内外出入人员等治安维持事项等。
由此可见,明代的基层管理,由一群耄耋老人挑起了重任!然而,这一制度也并非像朱元璋想象的那样,完全控制住了贪腐。
我个人认为,这种权力的下放,反而会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比如老人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可能导致权力滥用。而且,老人的治理能力参差不齐,在处理一些复杂事务时可能存在不足。同时,老人也有可能倚老卖老,因目光短浅,无法理解改革新政,带头阻碍地方官员秉公办事等等。
从现代管理的角度来看,最底层直接对接顶层,就相当于把中间层给架空了,中间的官员岂不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了嘛?加上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诛杀了大量的中坚力量,搞得人心惶惶。
今天很多人批判中国礼教制度吃人,或许根源就在这里,基层的人手里一旦有了权力,便可劲儿地得发挥出来。
据我所知,明朝还创造了史上最严苛的“舆服制”,不仅规定了什么人什么时间穿什么衣服,连袖口卷边不能超过哪里,衣服必须盖过什么部位等等,都有精确要求。管得越细,人就越不自由,加上这些“基层干部”天天盯着呢,稍不注意就会被扣上一顶“不正之风”的帽子,谁挨得起?
明代“老人制”看似与黄巢之乱时的“长者制”相似,但二者有着本质区别。“长者”是大家在困难时期抱团取暖,自发为集体服务的;而“老人”却是得了皇帝钦点,手拿“尚方宝剑”目的是为了“斩妖除魔”(找茬)。
尔后,全国上下一片肃杀之气,大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渐渐的,唐宋时期的自由松弛感,被严谨到滴水不漏的“一本正经”所取代。
尽管,我对朱元璋许多做法不太认同。但从设计这种管理制度的初心可以看出,朱元璋是希望老百姓有话语权,希望官员有人监管。暂且不论这样的制度利弊如何,至少,朱元璋确实是一位心系百姓,致力于为天下苍生谋福利的君主。你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作者介绍
燕晓:
有书写作课导师
兰心书院审稿导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请听她说”栏目主讲人
百度秒懂百科UGC优质官方作者
公众号、视频号认证国学博主
写作于我而言,并非单纯的技能,而是探索生命、认识自己的过程!
说明: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作者!
同类书籍推荐阅读:
往期内容回顾
欢迎评论转发,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中华文化。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视频号|燕晓文史
小红书|燕晓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