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让孩子死记唐诗宋词了,多读《史记》,他将受益终身!
写在前面:
“晓书僮文学课”是几位致力于将国学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老师共同倾力打造而成。旨在帮助家长消解教育的焦虑情绪,用国学文化营造家庭氛围,借助文学形象,引导孩子树立正能量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注/收藏/点赞/转发
全文约5400字,阅读约需10分钟。(视频内容后期会补发到视频号上,感谢持续关注)
BOOK / BOOK / BOOK / BOOK / BOOK
《史记》虽被鲁迅先生高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真正读《史记》的并不多。
观察了一下,若来个国学销售排行榜:古典书籍中,四大名著的热度最高,然后便是《孙子兵法》、《鬼谷子》、《素书》这一类的智囊谋略,接下来便是一些国学堂、养生堂主张的《论语》、《道德经》、《易经》、《黄帝内经》等等,而青少年则多偏重于唐诗宋词、人物故事......
《史记》嘛,叫好不叫座!
《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先生认为这是一部人人必读的国学根柢之书,深以为然。根柢,即大树的根,柢是主根。一棵参天大树,只有根扎得深,枝叶才会繁茂。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不绝,就在于有一些圣贤之人,始终坚持将传统文化与新风尚进行合并、提炼、升华,使之不断形成新的文化标杆。
《史记》问世之前,中国史学进入黑暗时期已久,眼看就要消亡了......
01
故事发展概述
1
司马谈
公元前110年,也就是汉元封元年,汉武帝刘彻封禅于泰山,却没有让太史公司马谈随行,司马谈,也就是司马迁的父亲因此心中愤懣,致病将死。
有些书籍说是因为司马谈病了所以未随往,其实是不对的。今天咱们通过《史记·太史公自序》就能了解整个过程的来龙去脉。
关于这件事情,《史记·太史公自序》是这样说的:“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那一年,天子要去举行封禅大典,却将太史公留在了洛阳,不让他去,结果,把司马谈给气死了。
2
留滞周南
先被“留滞周南”,并且“不得与从事”,所以“发愤”(生气),且卒(快死了)。
司马迁把整件事情说得很清楚,但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不带上太史公,原因就是把今天史学昌盛的境况等同于当时。所以瞎猜是因为司马谈病了,故而不带。
“留滞周南”这个词后来成了一个典故,专门用于对那些有才能或抱负的人得不到国家的重用,而表达的一种惋惜之情。
比如杜甫的《寄韩谏议注》一诗中就以“周南留滞古所惜”来抒发对韩谏议如此有才干,却得不到皇帝重用的叹惋。
我们来欣赏一段《史记·太史公自序》的原文: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後,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後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適晋。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 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中山。在赵者,以传剑论显,蒯聩其後也。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於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错孙靳,事武安君白起。而少梁更名曰夏阳。靳与武安君阬赵长平军,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葬於华池。靳孙昌,昌为秦主铁官,当始皇之时。蒯聩玄孙卬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诸侯之相王,王卬於殷。汉之伐楚,卬归汉,以其地为河内郡。昌生无泽,无泽为汉巿长。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喜生谈,谈为太史公。2
文学剖析
司马迁从颛顼时期开始回溯历史,一是告诉大家史官这项工作是有严格的传承体系的,二是强调,历代先王都会安排史官,因为史官的工作非常重要,上观天文下察地理,中间还要记录君王的日常言行以及社会发生的大事。而司马家是“世典周史”,就是从周开始,世代为史官。
但是呢,后来诸侯崛起,周天子失势,司马氏家族成员便分散开来,在不同的国家担任要职。司马迁说这一段,想表达的是:司马家族在任何时期,都是备受关注的名门望族。
我们看第二段最后一句:“昌生无泽,无泽为汉巿长。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喜生谈,谈为太史公。”
意思是说,司马昌生了司马无泽,无泽曾经担任过汉市长。司马无泽又生了司马喜,喜被封爵为五大夫。他们死后(包括之前的祖先)“皆葬高门”。“高门”二字,便暗含了墓主人家族的显赫地位。
司马喜生了司马谈,司马谈便是太史公。之后,“(谈)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意思是说,司马谈死了三年之后,司马迁便成了太史令,他便开始整理所有的历史书籍和国家收藏的档案。现在我们都知道,他这是在为撰写《史记》做准备。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这并不是皇帝让他做的事,而是司马谈的临终托付。
02
史官文化
01
史官
严格意义上来说,《史记》凝聚着司马谈和司马迁两代人的心血,如果不是接下了父亲这份重于泰山的责任,司马迁后来可能扛不住那么大的人生打击,这个我们后面再说,先说说司马谈为何会被活活气死?
这得从中国特殊的史官文化说起。史,在《说文解字》中为:“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它在篆书中的字形为一只手举着一个“中”,意思就是一位保持中立的记录者。
史官要记录每天发生的重要事情,皇帝贵为天子,天子的一举一动都是重要的事情,所以史官每天都要记录皇帝在做什么,也要记录整个社会发生了什么大事。他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观测天象,进行占卜。我个人认为,史官最早应该是巫觋的助手,即小巫。
当巫觋被王权取代之后,史官便成了“上天的使者”,负责沟通天地,真实向“天”汇报天子及民间发生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监督天子的人。这可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是个神圣的岗位,怎么可能像我们今天很多人认为的那样,这些史官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呢?古人对神灵对上天的敬畏程度远远超过我们今天人的想象。
02
史官之羞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开篇这一大段,既在表达司马家族的根正苗红,也在说明史官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然而到了汉武帝这一代时,皇帝对史官早就不受重视了,所以这么重要的封禅大典,堂堂太史公居然没办法去见证并且记录下来,这对司马谈来说是莫大的耻辱,他愧对列祖列宗,故而,气急攻心,一病不起。
此时司马迁从外地归来,见到了奄奄一息的父亲,司马谈拉着他的手哭着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
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咱家从周朝开始就担任史官了,史官这个职位在虞夏之时最为显赫,参与各种大小事宜。后来便日渐衰落(不被君王重视),难道今天便要断送在我的手里吗?”
注意啊,司马谈考虑的不是个人,而是忧心于史学这一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文脉将枯竭。
03
文化复兴
司马谈接着对司马迁说:“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扬名於後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後,王道缺,礼乐衰,孔子脩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馀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司马谈这段话里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他死了之后,司马迁便会继承太史官这个职位,可不要像自己这样(窝囊),被天子晒在一边,连“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这么重要的事情,都不让他参与,他死不瞑目呀!
第二层意思便是给司马迁立了个军令状,你小子,继承了太史之职后,必须把我没完成的事情给完成了,这才是真正的孝!
第三层意思讲的对史官文化传承的担忧:“幽厉之後,王道缺,礼乐衰,孔子脩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馀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意思是说,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自发将史官的大旗扛在肩上“脩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整理了《诗经》、《书》、完成了《春秋》),使得我们这些后人,有可学习参考的准则。
如今,距离“获麟”(孔子离世)也有四百多年了,诸侯混战、楚汉争霸,历史记录散失严重。而今,天下一统,国泰民安,我们作为史官,却不能将这些记录整理,内心惶惶不安啊!
若将“史官文化”比作一个人,那时的他已命悬一线,危在旦夕!故而司马谈又焦虑又着急又生气.......可以说,若不是司马谈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中国的史官文化可能真的会“绝矣”!
幸而司马迁也是个正直守诺,责任心极强的人,他不仅完成了父亲的遗愿,还超越了前人,写就了这部旷世奇作!
为何同样是史籍,《史记》就特别伟大呢?
03
晓书僮歪解
1、史官精神
先秦时期的史籍只是反映片段历史,没有系统、全面记载基层社会活动的,也没有独立的“史家”这个概念。孔子撰写了《春秋》,他虽然主动承担了史官的一部分工作,但他不是“史家”,是“儒家”。
而司马迁继承了孔子修史的精神——“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让人读后能够明辨是非,提升判断力和决策能力,贬恶扬善,树立远大理想,成为一个高尚之人),他也是儒学的继承人。
他却被后世称为“史家”,就在于《史记》开创了史学先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之前,史籍着眼的时间和空间都很狭小,而《史记》却上溯黄帝,下至汉武,一气呵成上下三千年历史,大开大合,气吐山河!五十二万字的巨著,令人叹为观止!《史记》之后,历朝历代都开始重视修史工作,才有了后来的《二十四史》。
在此要强调一下,汉武帝时期还没有发明纸张,书写多用帛书或竹简,一部《道德经》5000字,一部《孙子兵法》6000字,《史记》是它们的百倍之巨,其创作过程之艰难,可想而知!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论调:“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这种说法其实是对中华文化最大的侮辱和蔑视,我不否认历史书籍中有一些强权者干预的痕迹,抑或是出现一些前后矛盾的错误。但是,作为史官,他们有自己遵循的“道”,这是中国读书人最后的倔强,叫“无愧于心”!
若以此为标准,今天许多高学历的人其实都配不上“读书人”这个称谓。
2、建立认知体系
说完《史记》在文化长河中的重要意义,我们再来说说“国学启蒙,为何建议孩子先读《史记》?”
提到国学,大家就会想到四书五经,这当然是值得我们去阅读的智慧之作。但古人阅读四书五经之前,已经通过学习“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建立起一个初级的文化系统,然后再通过小学的《说文解字》《声律启蒙》《幼学琼林》等等蒙学书籍,加强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此时,他们再学习四书五经,是很轻松的。
而我们今天的教育完全西化,中华文化被拆解得支离破碎,孩子背诵唐诗宋词,背诵古文,只是死记硬背而已。他们不知道那些典故出自哪里,也不知道每个字每个词背后的含义,学起来十分痛苦,宁愿读英文,都不愿意读文言文。
其实,掌握典故很简单,典故大多发生于春秋战国到汉朝这段时间,即《史记》涵盖的范围。读懂了《史记》,就掌握了典故,再去读唐诗宋词,读古文时,犹如探囊取物。
今天这个社会处处充满了功利,家长教育孩子时常陷入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希望他能够拥有一颗赤子之心,对人对事对物,都能宽以待之;另一方面又非常怕他吃亏,吃亏虽然是福,但钱包不一定扛得住,连扶个摔倒的老人,都会被讹,让善良之人情何以堪?
人生处处皆矛盾,当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时,我们该如何选择?
3、心理剖析
司马迁的《史记》写得很精彩,而他的人生却是另一番悲凉。
汉武帝连去泰山封禅这么大件事都没有带上史官,可见在他心目当中史官个工作岗位是有多么微不足道?想想也能理解,谁喜欢一天到晚被人监督,一举一动都被记录下来呢?今天我们普通人都在强调个人隐私权,何况他堂堂天子?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皇帝,就等于专制的,独裁的,苛暴的,黑暗的,这种认知是极其错误的。
历史学家吴晗在《历史的镜子》这本书当中说道:“除开明清两代的600年,以前的君主在常态下并不全是专制的。……至少有五点可以说明过去的君权的限制,第一是议的制度,第二是封驳制度,第三是守法的传统,第四是台谏制度,第五是敬天法祖的信仰。”他还说,当年在革命时期用这种论调去攻击封建制度,是有时代需求的。但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心平气和的,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两千多年的政体。
在这里我们就不一一解释不同制度代表着什么详细的内容,我们只需要明白一点,古代的皇帝也并非能够为所欲为的。但人都是有“自由追求”的,天子也一定会在他能够控制的范围内去争取他的自由。
所以,对于汉武帝来说,他不喜欢史官很正常。故当司马迁继承了父亲的太史公的职位后,会因为帮李陵讲了一句公道话,便招来了杀身之祸。
若换个其他人,未必会是死罪
04
人生价值
1、仗义执言
司马迁在给好朋友任安的一封信中提到了这件事,说:“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意思是说,李陵没战败时,大家都看好他,甚至还提前庆祝。结果听闻李陵战败,天子开始食不知味,每天心不在焉。
出于关心,司马迁想主动开导汉武帝。原文是这样的:“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怆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
意思是:我当时并没想过自己位卑言轻,看到君主如此“惨怆怛悼”,就想去开导他,帮天子分忧。
有些老师解释说“不自料其卑贱”是司马迁自谦的说法,我认为不是,这就是大实话。比如我也会说自己就是个小作者,但见世风日下,故欲解《史记》等国学典籍,以扬我中华文化。
我是小作者是事实,我表达的不是自谦,而是我不会被这种身份标签束缚。司马迁这个史官在汉武帝心目中没什么地位也是事实,他表达的也不是自谦,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
2、重于泰山
什么以“诬上”之名被打入大牢都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借口而已,汉武帝正愁找不到出气筒呢,正好你来了!
堂堂七尺男儿,由史官变成了“宦官”,换了谁都咽不下这口气呀!但父亲临终前的话一遍又一遍在司马迁脑海当中回旋,也将他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人反正都是要死的,既然如此,便在有生之年,让生命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吧!当一个人的价值观超越了个人利益,超越了生死之后,任何困难在他面前,都成了纸老虎!当然也会痛苦,但可以忍!
3、忍辱负重
或许是因为这次的仗义执言让汉武帝开始关注这个年近五旬的太史令,出狱后,司马迁担任中书令,时常陪伴在汉武帝身边,成为世俗眼中的“尊宠任职”。但司马迁内心是痛苦的,此等身份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但为了完成《史记》,他忍了!
忽然之间,我对“忍辱负重”这个词有了具象的理解,此负重如泰山压顶,岂是一般人能够承受?此时,用尼采这句话来做结束语再合适不过:“但凡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更强大!”
下一期将为你带来:今天的我们,该如何看待鲁迅?
更新日期:未定
说明:原创不易,付费转载请联系作者
往期内容回顾
欢迎评论转发,让更多的人共读经典名篇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