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读懂了《廉颇蔺相如列传》吗?
写在前面:
“晓书僮文学课”由几位致力于将国学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老师共同倾力打造。旨在帮助家长消解教育的焦虑情绪,用国学文化营造家庭氛围,借助文学形象,引导孩子树立正能量的人生观、价值观。您的支持就是创作的最大动力!
关注/收藏/点赞/转发
全文约5400字,阅读约需10分钟,若不想看文字,可观看完整版视频讲解:
BOOK / BOOK / BOOK / BOOK / BOOK
← 左滑查看更多
有没有发现,古人十年寒窗,就能“修身治国平天下”。言外之意,只需10年时间,牛人就能平天下,一般的人,也能修身。
而如今的孩子,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4年,整整16年的“努力学习”,毕业出来不仅找不到工作,也读不进书,更别说去看咱们中国古代的经典书籍了。
这一点着实令人感到十分焦虑,再这样下去,咱们的国学文化便面临无人愿意读的境况。古文很难吗?
其实并不难!只是中国的教育将语文、历史、地理、政治分成了不同的学科,这使得孩子们在学习时,如同盲人摸象,根本无法理解一篇课文的全貌,又如何能够体会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呢?
就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来说,无论从遣词造句,还是结构编排,司马迁都堪称一流圣手,只可惜语文课本上的教学重点,却只是放在了词性的理解上,这不仅浪费了让孩子了解一段精彩历史的机会,还硬生生用如此枯燥的学习方式阻碍了孩子亲近自己的母语文章。
要学好古文,绝不能仅从文章表面去探寻答案
今天,晓书僮就来给大家深度剖析一下这篇经典佳作《廉颇蔺相如列传》
01
故事发展概述
1
廉颇
首位登场的是廉颇。“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短短数语,就将廉颇的英勇威武、备受尊崇的形象生动展现。
2
蔺相如
接着是蔺相如。“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描述得轻描淡写,似乎此人无足轻重。这与廉颇的出场形成鲜明对比。这里要了解一下,上卿这一官职,地位极高,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舍人,就是侍从或门客,说白了,多是身份卑微之人或没什么地位的读书人,投靠在王公贵族门下,帮忙出谋划策。
开篇是不是就特别精彩?很多年轻人喜欢看日本漫画,日漫的人物登场就完全借鉴了司马迁的手法,先是人物特写介绍,然后再展开情节铺陈。
3
文学剖析
故事就围绕这地位悬殊的两人展开了,读过的朋友都清楚,后续情节发生了惊人逆转。这是不是也是现代小说常用到的手法,冲突描写?现代小说是刻意制造冲突,战国时期不需要刻意制造,到处都是冲突,当时的现实可比小说精彩一万倍。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与人存在地位差别,国与国也有实力强弱之分。强大的国家总想吞并弱小的,以使自身更强大。所以,无论我们站在学语文的角度还是了解历史真相的角度,都不能简单地以谁好谁坏来定义角色,应站在当今的国际视角去理解这篇文章,便会觉得饶有趣味。
这里要划重点:
学习语文或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结合今天的国际形势、时代发展趋势去理解课文本身传达给我们的思想。否则这篇文章或这门学科对你而言,无任何意义,只是应付考试。
02
故事发展概述
01
赵王
第三个登场的是赵惠文王。身为一国之君,当他听闻秦昭王想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时,吓得寝食难安。为何?因为他深知秦昭王并非真心交换,而是妄图让他乖乖献上和氏璧这无价之宝。
02
秦王
第四个登场的便是秦王,其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目标是拿下整个赵国,只是当下时机未到,所以想借机给赵王点颜色瞧瞧,彰显自己的霸主地位,这是一种心理战术。
如今这个时代,利用心理战术来控制他人、击垮对手的情况将更为普遍,原因是这种方式更为隐秘,不易被察觉。
03
文学剖析
历史告诉我们,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之人,蔺相如虽然出身底层,但在宦官令缪贤门下时非常努力,常给他出谋划策,让缪贤极为赏识。故而缪贤极力举荐他,所以,才有了蔺相如登上历史舞台,带着和氏璧去与秦王会面的机会。
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蔺相如不辱使命,面对连赵王都惧怕的秦王,他镇定自若、不卑不亢。一旦察觉秦王并无换城诚意,便谎称“璧有瑕,请指示王”。秦王信以为真,将和氏璧交与蔺相如查看瑕疵。怎料蔺相如一拿到和氏璧,就作势要摔,吓得秦王赶紧说好话,但蔺相如并没有就此罢休,他还要求秦王斋戒五日,才可完成交换仪式。
我们来欣赏一段原文: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惠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惠王,惠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惠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惠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惠。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惠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惠王恐,不敢不献。惠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惠。
03
故事发展概述
1、完璧归赵
不到500字,司马迁就将一场惊心动魄的外交冲突刻画得生动形象,如电影般画面浮现眼前,这么强的表现力,放眼上下五千年,也找不出几人能够与之媲美。
咱们看第一小段:“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这还需要翻译吗?完全就是写实的手法,一个不可一世的秦王根本没把蔺相如放在眼里,拿着璧就传递给身边的嫔妃们欣赏,俨然一副“璧主人”的模样。
如果你在这样的场景中,会是怎样的心情?没点心理素质的话,站在下面脚都是发软的,更别说还得与秦王斗智斗勇了!
蔺相如被当成了小透明,有没有因为被冷落而“委屈”?没有!今天的人动不动拿“心理”做文章,话讲重一点都会有“心理阴影”,其实,所有的脆弱都源于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才会特别在意别人的一言一行。
蔺相如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他绝不允许和氏璧被秦王强占而去,当他发现秦王毫无换城的诚意时,便镇静地撒谎:“璧有瑕,请指示王。”
在这里出现了一个“谎言”,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如何与孩子交流这个问题?大部分都是一语带过,着实有些浪费了这么好的一个铺设。
撒谎,并不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事情,而蔺相如在这篇文章中是极其正面的形象,怎能有如此影响他人品的瑕疵出现?所以,许多老师并不会对此多做解释,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一定会是留在心中的一个疑惑,因为这与他接受的“完美世界”是有冲突的。
2、战略战术
今天的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的教育,都尽力在为孩子塑造一个“完美世界”,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不符合“天理”的。这个世界有白就有黑,有黑就有灰,教材里的课文其实都没问题,问题是老师和家长该如何通过这些课文,给孩子建立一个全面的世界观。
蔺相如在这个时候撒谎既不是什么“善意的谎言”,也不是什么迫不得已,而是一种策略。
蔺相如在面见秦王之前,是做好了充分准备的,甚至出现的任何一种情况,他都事先预演过。什么是“策略”?就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功的一种方式。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一个谎言就能将和氏璧要回来,就是最好的策略。但这个策略还不能完全达到目的,因为蔺相如一个人面对一群秦国的虎狼之师,他紧接着,就要上演第二个策略——摔璧!
蔺相如此行,并不是参加一个活动这么简单,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我们今天的“完美教育”里,是不允许失败的,考得差就等同于人生的失败,导致许多孩子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旦考砸了,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
这其实就是家长没有做好“最坏的打算”,传递给孩子的只有焦虑。考得差又怎么样?人生还有千万条路!
蔺相如淡定的原因就在于他反正豁出去了,你秦王要欺负人强抢璧的话,我就与璧同归于尽,我死也要保住我们赵国的尊严。
这虽然是一步险棋,但十分有效,他心里很清楚,秦王虽然霸道,但还不至于强抢。所以,我们绝不能以好人坏人的标准去衡量古人,这并非单纯的善恶之争,而是国与国之间的博弈。
秦王虽对和氏璧志在必得,但其本意是要让赵王屈服于他的威严。然而,当他发现赵王麾下竟有如此智谋之士时,不免心生忌惮。再者,春秋战国时期颇为讲究君子礼仪,即便巧取豪夺,也得寻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正因如此,蔺相如把秦王的心思揣摩得十分透彻,最终成功实现完璧归赵。
籍籍无名的蔺相如自此登上历史舞台,在众人皆不敢直面秦王之时,他勇敢站出,凭借智慧与勇气,一次次捍卫尊严,使得自己名垂千古!
从这一段内容可以看出一些隐藏的信息,蔺相如没成名之前,一定在通过各种方式积累自己,正因为有实力,所以才有底气站出来。很多时候,学习看起来是“无用”的,因为你并不知道它能干嘛,但一旦能够用得上,你就会发现,人生没有一步路是白走的。
之后的渑池之会,秦王又企图羞辱赵王,依旧是蔺相如挺身而出,保住了赵国的荣誉。
赵惠文王对蔺相如感激不尽,“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意思是,仅凭这两件事,蔺相如就与在战场冲锋陷阵、战功赫赫的廉颇平起平坐。
3、负荆请罪
试想,廉颇怎能服气?“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读到此处,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难怪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真的不单是一部历史巨著,更是文学经典,还是治国宝典,其中每一篇文章都精彩绝伦,令人回味无穷。
廉颇乃武将,性格直爽,在文中虽着墨不多,但寥寥几句,就将其人物形象刻画得鲜活丰满。
廉颇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这位粗鲁的武将,心中憋着一股气,随时准备向蔺相如发泄。
而蔺相如听闻后,避免与他相见。甚至为了不与廉颇争执,常常绕开他,还佯装生病不上朝。
众人都看不下去,觉得他太过懦弱。便劝他,您堂堂上卿,怎能任由廉颇欺凌?
蔺相如却笑着问道:“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意思是,您觉得廉将军和秦王谁更厉害?劝他的人回答,自然是秦王厉害。
蔺相如说道:“秦王我都不怕,难道会怕廉颇?如今强秦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倘若我俩相争,势必不能共存。我这般退让,是将国家的危难置于个人恩怨之前。”
在当今时代,国与国之间因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也会出现大国欺压弱国的情形。
小国或许资源匮乏、实力薄弱。但倘若能够团结一致,发挥自身优势,同样能让大国不敢轻视。
再看咱们这篇课文,“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司马迁的文笔实在精妙!
读完这篇文章,让人忍不住想要背诵,只因每个字、每个词都精彩至极。
04
晓书僮歪解
1、君子之道
肉袒负荆,赤裸着上身,还背着荆条!荆条可是布满尖刺的枝条,轻轻一碰皮肤就会被刺破。而廉颇却背着一捆荆条,任由尖刺划伤自己的肌肤。
他这是在做什么?他在自我惩罚,因为他深知自己犯了错,即便无人惩处,自己也要给自己惩戒。
这又让我们联想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君子礼仪,无论性格如何,人们都能坚守一些内心的原则。那是个迷人的时代,涌现出众多思想家、谋略家、军事家等等。
2、认知偏差
所以,在阅读这样一篇精彩的古文时,不能仅仅将其视为秦王邪恶、赵王软弱、蔺相如勇敢、廉颇知错能改的简单故事,而应置身那个时代,去体悟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
廉颇是战国时期一员猛将,他靠打仗让自己赢得地位,他瞧不起那些“耍嘴皮子”的人,认为这些人都是“骗子”。司马迁并不是在表达“廉颇就是个大老粗”,而是影射出我们今天人常说的一个“认知偏差”的问题。
3、小我与大义
如果你多读几部国学经典,就会发现,中国古人对于“心理”的研究非常深刻,他们绝对不是好人极好,坏人极坏的黑白二元论。在这篇文章里,你细品,司马迁也没有一个字在说秦王很坏,他只是为我们真实地呈现秦王高高在上,总想“压倒”赵国的一种气势。
而对于廉颇,我们的教育往往会落到“知错能改”这样一个总结上来。实际上,司马迁更深刻地展示出“认知偏差”导致的“偏见”有可能引发的祸患这一主题思想,这远远比“知错能改”更深刻,也更能让孩子从小便意识到,自己的看法有可能是不全面的,从而提升思考和判断能力。
可惜的是,现在的孩子学这篇课文首先就是去了解词性:“以”,可当连词,或当介词,既代表因果(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又代表动作行为(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然后便是总结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了蔺相如大无畏的精神以及爱国情怀,同时也彰显了廉颇知错能改的优良品质......
这下好了,“聪明”的孩子只要把课后练习的词性用法记住,把中心思想背出来,把老师划出的金句背下来,就能考高分。然而,真正是浪费了这要一篇绝世美文,也“学废”了聪明的孩子。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的文学手法。这篇文章通过两条线交织在一起,使得整篇文章冲突不断甚是好看。
一条线是个人成长路线,廉颇是通过打仗成长起来的,文章虽着墨不多,但交代得很清楚(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而与他对应的是蔺相如,当廉颇功成名就之时,蔺相如还是个“小透明”,廉颇自然有瞧不起他的理由,这是人之常情。
随着事情的发展,蔺相如通过自己的努力,位居廉颇之右时,矛盾冲突爆发了!
另一条线则是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当时秦国实力非常强,其他国家不得不联合起来对付秦,这就是合纵连横之术。秦当然也不是傻子,他就个个击破,不让你们联盟成功。
赵国在当时算是比较强的一个国家,但也对秦忌惮三分,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上的表现,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国家。
司马迁将个人得失与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将小我与大义放在一起进行交融,不仅使得整篇故事更为生动更有张力,也完美地表达了一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结合之后,人格的升华。
试问,你还去哪里找这么好的作文范本?
下一期将为你带来:语文老师没告诉你的廉颇和蔺相如的后来
更新日期:未定
说明:
图文皆为原创,接受付费转载请联系作者
往期内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