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化题材如何成为艺术经典 ——上党梆子《太行娘亲》晋京演出学术研讨会纪要(上)
学术研讨会现场之一
2018年5月23至24日,201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扶持工程重点扶持项目上党梆子《太行娘亲》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25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中国戏曲学会、中共晋城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革命文化题材如何成为艺术经典——上党梆子《太行娘亲》晋京演出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五会议室召开。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戏剧处处长林琳,山西省文化厅厅长刘润民、副厅长陈燕萍,晋城市委宣传部部长赵沂旸,以及北京、山西的相关领导、专家与《太行娘亲》主创团队齐聚一堂,围绕该剧所取得的阶段性成绩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研讨,总结当前新编戏创作过程中的法则、经验和问题,以期为现代戏创作提供学术借鉴。会议分上下午两场举行,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研究员主持。这是上午研讨会纪要。
王 馗
王 馗(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革命文化之于现代戏是重要的题材类型,数十年来不断得到创造,涌现了众多优秀的代表力作,如果不考虑现代戏受戏曲传统和戏曲生存体制掣肘的问题,这些代表力作亦堪称经典。毫无疑问,除了以样板戏为代表的部分作品具有相对明确的艺术表现手法并得到理论总结外,大多数革命文化题材的优秀作品在文本、二度创作、编导、音乐等方面的规律性总结尚待提升。当前此类作品无论是创作还是评论,都缺乏可供依傍的理论规范。这种理论规范本身就是戏曲理论的重要内容,也自然会成为一部新作打磨提升的依据和参证。《太行娘亲》的创作意图本在展示一段与太行老区革命文化密切相关的军民关系,剧作家李莉力图规避同题材创作的“套路”,通过聚焦一对婆媳的护生行为,将革命文化落实在普通人的生命成长上。这种思考立场与创作实践让该剧获得了外界的关注和认同,在一年时间里演出六十余场,显示了与普通观众审美趣味的贴合。初创成功的《太行娘亲》面临着继续提升的问题,正需要理论指引,以期深入拓展其艺术空间。戏曲理论界有责任认真总结并探索这一题材的创作规律,今天的会议希望从革命文化题材艺术化创作的角度推动该剧品质的进一步提高。
连 辑
连 辑(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山西是戏曲大省,戏曲活动搞得好,梅花奖演员众多,很多地方走在全国前列,我也主张中国艺术研究院一如既往地用这种方式支持好地方戏曲发展。我国现存地方剧种多达348种,绝大多数仍然活跃在舞台上,前些年看到的地方戏曲发展受困、让人感到忧虑的情况有了改善。这让我想到郭汉城先生的话,他说地方戏曲已经渗透到中国千家万户老百姓的血脉里,只要有阳光雨露就会生发出来。现在我们正好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用十九大的判断就是“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品质消费、精神消费提出了要求,拿出精神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是在座诸位需要承担的责任,而拿出怎样的产品,又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山西晋城能创作这样好的剧目,客观上呼应了形势的发展,站在了时代的潮头,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规律,应当充分地加以肯定。现在文艺作品的创作似乎存在一个怪圈,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好像演主旋律的作品就挣不了钱。这也不全对,昨天这台戏就是观众多、叫好声不断,说明它有群众基础、有大众审美基础。我们应该用我们的创造力走出这个怪圈,让我们创造的艺术品又叫好又叫座。
这部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情景让人感动落泪。第一,该剧主题非常好,虽然是传统抗战主题,但没有把重点放到中日双方的战争冲突上,而是展现两个女人如何以柔弱的双肩担当起民族大义,舍弃自己的孩子,保全八路军的孩子。故事的切入点很小,但是人情味十足,展现了军民鱼水情。“百姓的儿子为百姓想,百姓的儿子理当百姓养”的台词在剧中出现了两次,正是剧胆所在。这一小的切入点使得大的主题更容易得到演绎,故事性也变得更强。第二,剧本头绪非常集中,主要围绕婆媳两人抚养两个孩子的主线铺陈故事情节、制造矛盾冲突、塑造典型人物。这就便于观众在短时间内掌握人物关系、熟悉剧情,把审美重点集中到故事的主题、主线和主要人物上。第三,文学剧本好,这是近几年我看到的一个比较好的剧本。剧情符合生活逻辑,也符合艺术逻辑。人物塑造、故事叙述、矛盾冲突,包括人物内心挖掘和人物形象的提升、转化和升华,都非常自然、合理,有说服力。其中最核心的是两条:一是故事设计流畅,合情入理;二是典型人物的刻画非常到位,根旺娘由顾小家到顾大家,从讲私谊到讲公义,集中间人物和典型人物、英雄人物于一身,有血有肉,形象丰满,避免了概念化、假大空的表现和对政治的生硬图解。作品展示了一个没有走出大山的农村妇女固有的性格,这不是对英雄的贬损,而是为英雄的升华作了很好的铺垫,在文学剧本中是非常成功的。第四,演员水平高,主演陈素琴的戏路很宽,对角色的体会和把握很准,表演很有张力和塑造力,有些重头戏演得非常感人。根旺娘在剧中前后是两种性格,这个转变过程由一位演员准确地表达出来,确实需要一些本领。第五,唱腔设计非常优美。
提一些修改意见。第一,剧情矛盾冲突的缘由在于日本人屠村。序幕、中间、结尾都展示屠村背景,让人感觉单调重复。序幕的惨烈和第一场庆生宴的热闹在情绪上衔接不上,怎样更巧妙地过渡可以再研究。第二,张伯这个角色可塑性比较强,可以有更多戏份。现在主角和配角戏份之间差距太大,其实根旺娘思想觉悟提高更根本的依据是身边党员群众对她的启发和教育,并不完全是面对日本人杀人的逼迫产生的愤怒和复仇情绪,这种民族大义是日本人给不了的。张伯代表党组织和基层群众,显示出很高的觉悟。剧中的媳妇情感上对孩子难以割舍,觉悟过高,反而不太符合常理,因此显得戏份偏多。张伯牺牲比较早,和主角之间没有多少对手戏,应该分配更多戏份。第三,根旺娘抱着孙子填枯井赴死,目前看不太合理,剧中日本人只要孩子不要大人,根旺娘当面激怒日本人,主动求死,前面没有铺垫,还要推敲,因为谁都不想死,死是不得已的选择。比如可以这样设计:日本人觉得梨花养八路军的孩子是通共,因此既要杀孩子又要杀她,这个时候根旺娘顶替梨花赴死会显得更为合理,同时又使剧情获得了升华。第四,唱腔设计上可以增加二人对唱、三人混声甚至合唱,这样会使艺术表达更为丰富多彩。在一些重要场次的结尾或开头处,也可以适当增加一点合唱烘托气氛,让舞台效果更好。
赵沂旸
赵沂旸(晋城市委宣传部部长):首先,在此对各位专家、领导表示感谢。晋城是一个只有230万人口的小地方,上党梆子又只是流行于晋东南地区的一个小剧种,演员也是一些习惯乡村舞台的小演员。今天能走到这样一个大舞台,得到大专家手把手、耳提面命的教导,倍感荣幸。就像《太行娘亲》中的铁牛没有根旺娘一家的呵护不会成长一样,我们的剧目没有大家的关心和支持也无法持续提高。第二,我们此行的目的是真心求教,真诚希望各位专家能多提宝贵意见,把真知灼见留下来。我们会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回去尽最大的努力逐个细节修改提高,争取不辜负各位专家和艺术家的期望。第三,希望今天的研讨会能建立起各位专家老师和晋城戏曲界沟通联系的一个桥梁,给下一次的相聚创造机会。晋城是个小地方,也是个好地方,我们梆子剧团是一个激情干事的团队,演员非常勤奋,希望各位专家能帮助他们成长,同时帮助我们发现更多、更好的题材,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林 琳
林 琳(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戏剧曲艺处处长):感谢晋城市委宣传部、中国戏曲学会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为上党梆子《太行娘亲》组织这次学术研讨会,借今天这个研讨会同时进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的指导会。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是文化部在“十三五”时期实施“一个工程”、构建“四大体系”的文化建设,是大力推动文艺精品创作、推动传统戏曲传承发展,为全国人民提供昂扬向上、多姿多彩、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的重点工作。从2016年开始,到现在已经进行了三次。5月18日,艺术司专门召开了关于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的工作会,对相关的省厅、院团提出了工作要求:艺术司主把方向,做好组织工作;省厅上传下达,直接监督,做好保障工作;专家要把优点说足,问题点透,开出药方;院团是实施责任的主体,要落实好专家意见,做好修改提升各个环节的工作。在座很多德高望重的专家、艺术家这两三年都承担了国家艺术精品创作扶持的指导工作,为国家舞台艺术作品攀高峰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我在此代表艺术司向大家表示感谢。上党梆子《太行娘亲》是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十大重点扶持剧目之一,由文化和旅游部组织专家进行跟踪指导,打磨提升,评估验收。按照工程实施办法,今天是上党梆子《太行娘亲》的第一次指导会,请省厅和院团做好记录,对专家的意见认真进行归纳整理,然后及时提交给艺术司,以备第二次专家指导的时候作为依据。
陈燕萍
陈燕萍(山西省文化厅副巡视员):非常感谢各位专家、领导对《太行娘亲》的关注和支持,这部戏从创作到搬上舞台一算将近一年,其间得到了各位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这才能够很顺利地立在舞台上,并且入选文化部的剧本孵化工程和2018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的重点扶持项目。今天希望各位专家能够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一定会虚心接受,回去后认真研究,把这部戏打磨得更好,使之能够成为一个走向高峰,留得住、传得开的经典之作。
李 莉
李 莉(著名剧作家):我近些年创作的大多数现代戏都是“命题作文”,今天看到研讨会的主题,想和大家就这个问题作些探讨。 要想从众多新创现代戏中脱颖而出,成为艺术经典,是需要忧患意识的。国内外创作了很多“主旋律”的戏剧影视作品,但是人家的作品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我们的戏曲作品却陷入固定模式中,这是需要思考的。《太行娘亲》一年里演出六十余场,当地观众反响还不错,这就促使我思考现代戏如何在构建院团“造血能力”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尝试着把一般题材的现代戏做得更艺术一点,让它更接近当代观众的审美心理。我总是希望中国的戏曲可以带点宣传功能,但不能是宣传品,而应当是艺术品甚至是纯粹的艺术品。这种艺术品不仅能在中国的老百姓中得到认可,而且可能因为典型人物的共通性走向世界。《太行娘亲》就是这样一种探索,该剧写了一个有些自私的普通农村妇女。限于戏曲的篇幅,还存在很多问题,可以慢慢再调整,关键是先要走出这一步。今天研讨会的这个主题和我们创作人员私下的思考非常同步,现代戏创作要怎么走,怎么走可以更扎实、更稳健、更有前途,还希望在座的专家和青年才俊给我们更多的启迪。
薛若琳
薛若琳(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中国戏曲学会执行顾问):《太行娘亲》让人联想到历史上《赵氏孤儿》中大义凛然的程婴,有人认为程婴剥夺婴儿的生存权不道德,故事不可信,相关历史和剧作却有力说明了事迹可信度很高。与《赵氏孤儿》相比,这部戏有力的呈现更加感人。陈素琴的表演令人称赞,第三场赵氏追赶婴儿,用鹞子翻身、劈叉等戏曲程式动作表现赵氏的急促情绪,没有唱念却让人感动,体现了赵氏由旧式农村妇女向英雄的转化。这部戏故事编得好,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生动,是一部优秀的原创革命题材上党梆子剧目。提些建议,该剧赵氏护子、舍子和鬼子抓劳工两条线索建议合并。情节上,序幕讲后山沟八路牺牲、婴儿被救,第二场满月酒时鬼子来搜婴儿,根旺等青年和鬼子发生语言冲突,被抓去当劳工,可以再铺开一些,以搜孤、护孤、舍子贯穿整个故事。
龚和德
龚和德(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类似《程婴救孤》一样,家长牺牲自己孩子换取另一个孩子生命的理由一定要写充分。《太行娘亲》的主创团队很强大,故事有真实感,明知是套路,还是感动了我。该剧思想脉络清晰、鲜活,根旺娘的英雄母亲形象是成长、发展着的,生动体现了抗战的历史:一方面日本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另一方面也锻炼和团结了中国人民。剧中有些地方还值得推敲,比如张伯的戏还可以强化,正是张伯的牺牲推动了赵氏的觉悟。这次研讨会的标题非常好,革命文化题材剧目怎样不沦为简单的政治实用产品而成为一部经典,这是时代的课题,可以《太行娘亲》为观察点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在这部成功作品中发现规律、找出方法来完善革命文化题材剧目的创作。
周育德
周育德(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教授):革命题材的现代戏只有做成有美学价值的艺术品,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太行娘亲》的成功在于它不像样板戏那样创造高大全的形象,而是展现人物的发展,有层次且合情合理,尤其是赵氏和媳妇梨花两个性格鲜明感人的形象,塑造都非常成功。这部戏的音乐很好展现了剧种特色,陈素琴的唱很好,既唱声,又唱情,唱做念舞非常感人。最后井里那段戏很有必要,有“豹尾”的效果。该剧前景非常好,很有可能成为一部立得住、存得下、传得开的上党梆子经典剧目。还有些修改意见,王营长带走铁牛的情节与赵氏追赶铁牛的一场可以表现得更完善些;张伯的戏淡了点,因为他的牺牲直接影响到了赵氏,现在他的出场和牺牲都比较简单;还有最后鬼子进村的目的没有说明白,中间鬼子兵上场送情报的戏也值得推敲。
马 也
马 也(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我讲三点,第一,《太行娘亲》的评价与定位。这部戏的舞台呈现和陈素琴的表演都有大的进步,情节也更加严密,能有这样高的文学性、戏剧性和表演的原创现代戏极为罕见,可以说代表了一流水准。第二,中国故事。一个戏仅有中国故事远远不够,还得看有多大的历史容量,多大的思想容量。这部戏是对传统“献子”母题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第三,《太行娘亲》如何成为经典。该剧里有话剧的创作手法,有非常严密的情感逻辑,细微处相当写实,非常高级。但是剧中根旺娘性格的“飞跃”带来了逻辑断裂的风险,也存在人性和性格的溢出部分,有些台词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最后“戏敌”很好,但“骂敌”太过外露、张扬,不利于表达博大而深沉的东西,根旺娘赴死的选择也缺乏铺垫。
谢振强
谢振强(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长,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该剧情节环环相扣,特别有戏,特别好看。剧情合情合理、真实感人,能感人就具备成为精品的条件。整台戏唱腔设计非常好,既把传统的上党梆子中最具神韵的精华留了下来,又注入了现代审美的新东西,音乐和唱腔融合得也非常好,就音乐而言也具备了精品的品质。演唱方面,演员对唱腔的把握没有障碍,陈素琴嗓音通透,虚实结合的唱法做到了为人物服务。提几个小的技术问题:音响、配器还要作一些调整,除了主演声音能把大乐队压下去之外,其他演员一上来基本听不太清他们的唱腔和念白。乐队的主弦听着也很薄,不清晰,减弱了戏的味道。节目单上的唱腔设计排在音乐设计之后,这不合理,唱腔写作是剧种的灵魂所在,是剧种自信的问题,需要正确对待。
杨凤一
杨凤一(北方昆曲剧院院长):这是一台人保戏的作品,我作为演员体会特别深。陈素琴嗓音条件、舞台形象很难得,声音穿透力很好。在表现人物的时候,轻重缓急非常到位,表演极其自然,特别是在张伯坟前的一场戏十分感人。有三点建议:第一,追赶铁牛的一场,翻身、涮腰等都是按照戏曲的程式来呈现,非常好但不是很美,建议跟舞蹈结合一下,美化身段运用技巧。第二,根旺娘赴死一场,剧中可以安排成为救全村人而死,这样人物的死就会得到升华。目前人物以激将法激怒日本人时,日本人的表现未免有些不合情理。第三,该剧有点虎头蛇尾,目前这个尾声可能是为了和序幕呼应,其实没必要。铁牛长大之后的形象呈现也不够好,其实完全可以将这些留给观众去想象。另外,乐队的音响特别是打击乐太响,把唱都掩盖了,一定要注意。
王新纪
王新纪(著名剧作家):该剧和别的戏不太一样,从一个新的角度写了一个成长中的人物。这个题材有一定难度,赵氏是个英雄的形象,但是她一开始也是自私的,是为自己家庭着想的,后来受到张伯的影响,精神境界一下子提升了,但是这个转化的过程缺少铺垫。赵氏和其他普通村民的生存哲学和人生智慧是不一样的,比如最后一场的戏弄鬼子,其他人就做不出来,但这一戏剧行动还缺乏提炼。最后赵氏赴死的戏挺好,如果处理得更壮烈、辉煌一点会更好。尾声设计得不好,让整个戏掉了下来。还有反面人物的刻画也要注意,其实日本人也不全是要杀人,也会用伪善的方式表达亲善,表现日本人的这种伪善,会让根旺娘更有做戏的空间,剧作也会更有思想性。最后一场根旺娘唱词中有些话不太符合人物身份,还可以采取一些调度,让情节更加合理、生动,充分表达人物内心。
安志强
安志强(《中国戏剧》杂志原副主编):初看这台戏,感觉是在写一个开始没有很高政治觉悟,只是顾家、养娃的母亲,但是后来人物升华成了一个为革命舍生取义的英雄。再看这台戏,让我感受到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在斗争中不断成长的历史,同时也强化了初看的印象。梨花不仅仅是为赵家传宗接代,孩子的新生隐喻着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这让作品获得了成为革命题材经典的希望。剧中反面人物的塑造太概念化了,表现得不够阴险狡诈,导致最后赵氏的牺牲过于生硬,比如最后骂鬼子,可能会导致鬼子把全村人都杀了。看戏的时候我注意到观众表现非常好,在每场完了以后鼓掌,而不是在中间,说明观众入戏了,演员真切的表演和情感带动了观众。但要注意的是整个戏中主演的活太重了,这么大的戏一定要处理好戏份的问题。
赓续华
赓续华(《中国戏剧》杂志原主编,中国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这部戏可以说是小剧种的大手笔、小剧团的大作为。这是一部呼应时代的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题材和剧种非常契合。故事体现了母性和人性的融合,赵氏开始表现了正常的人性,最终成长也有一种母性的释放,作品两者兼顾,就从讴歌人民升华为讴歌英雄。这个戏还很生活化,老百姓在抗战时过着平常日子,悲喜交加,切合生活逻辑。上党梆子的声腔特别好,陈素琴会唱,很有节奏,吞进去的是美词,吐出来的是妙腔,余音绕梁,荡气回肠。总之,该剧成功的首要原因在于剧本,导演的处理也很重要,加上陈素琴的表演,才体现得这么好。剧中还有些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一是把日本人写得太笨、太脸谱化,当时很多日本人比中国人文化水平高,这无需讳言;二是舞台中间那块石头转来转去,不是舞台呈现的最佳方式。
谭志湘
谭志湘(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第一,开幕那段“草根根苦”很好,有乡土味,为该剧奠定了基调,而且贯穿全剧。但仍然不够,如果能强化这种风格,全剧可能会更有震撼力。目前,一是音乐存在一些问题,二是唱词没有乡土味。第二,《太行娘亲》写了一个平凡、真实的母亲,有生活气息。办满月那场展现的就是一个护家养娃的憨婆娘形象,充满了喜剧色彩,在全剧基调上是一种调剂。第三,这个母亲还是一个变化、成长的母亲,有着独特的色彩,表现出的精神内涵超越了军民鱼水情,是一种伟大的母爱。人物的成长、转变是全剧的一个亮点,而且处理得很自然,显得真实可信。整个团队很好地完成了该剧的创作,使之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第四,赵氏成长中张伯的戏不能太弱,不能阴盛阳衰。骂敌一场可以保留,否则会削弱艺术感染力,但需要有足够的铺垫。
刘玉琴
刘玉琴(《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该剧编得好、演得好、唱得好,艺术感染力特别强。第一,作品选择一个起点不太高的平凡女人为主人公,通过其变化和成长来弘扬英雄精神和民族精神,塑造了一个比较别致的感人母亲形象,手法十分巧妙。第二,赵氏是发展的、成长的,形象鲜明感人,是历史的艺术再现,与众不同但合理可信。第三,陈素琴艺术表现能力很强,唱得声情并茂,唱活了一部戏。第四,剧作的主题内容相当丰富,围绕母亲的成长,展现了八路军奋战、老百姓坚韧不屈、军民鱼水深情、共同抗敌等等内容,这种精神今天仍然在延续,所以这个作品为革命文化成为艺术经典提供了很好的参照。但作品还有需要打磨之处:一是剧本的逻辑和情理上可以再密一些,二是后两场这个母亲的形象还是略显拔高,三是舞台设计比较实,需要增加一些陌生化效果。
赵伟明
赵伟明(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教授):《太行娘亲》是新时代戏曲现代戏的一个高峰:第一,戏曲主题是高尚的传统价值观与精湛的舞台艺术高度契合,编剧严谨老到,人物形象丰满圆融、可亲可信;第二,陈素琴的表演炉火纯青,光彩照人,是高度生活化和高度戏曲程式化的有机结合,这也与导演的处理密不可分。第三,《太行娘亲》的唱段过硬,六场戏每场都有核心唱段,唱能镇得住观众。《太行娘亲》还要继续攀登,具体来说:第一,鬼子这条线需要再梳理,鬼子要写得精明狡诈才行;第二,舞台美术的整体呈现,导演要考虑太行山区的地理地貌,现在整个感觉有点儿压抑;第三,需要加强一下生行的表演,该剧有点“阴盛阳衰”,生行镇不住场,可以压一压张伯的戏,提一下王营长的戏,在追孩子一场可安排对唱等形式来突出表现人物。
张 尧
张 尧(中国戏曲学院艺术实践管理处(中心)处长、教授):该剧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有一个良好的基础:第一,在主题开掘上非常有担当,表演上非常大气;第二,呈现了大爱的精神和纯粹的力量,最后一场把家国情仇刻画得非常好,整体是一台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戏;第三,宣扬了母爱的伟大,一些细节很接地气;第四,展现了人物的质朴,农村众生相通过一些细节都表现出来了;第五,陈素琴表演比较全面,剧团体现了“一棵菜”精神。提几点建议:一部戏容量有限,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承载太多。建议加强赵氏行动的合理性,张伯、王营长、田大娘的戏份需要加强,同时井底那场戏需要压缩,人物表现上要加强鬼子残忍的一面;舞台设计上建议拿掉转台或缩减其出现的场次,山洞一场张伯搬动石头时要注意戏曲表现中虚与实手法的矛盾,演出中的音量也需要调整。
武丹丹
武丹丹(《剧本》杂志副主编):该剧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希望能有一个大的超越。第一是文学的加持,李莉是剧本文学的保障;第二是要符合时代的审美,导演手法需要区分朴实传统和陈旧,舞美精致化需要紧扣今天的审美趋向;第三是希望能建立一个标示性的形象,给人物以标志性呈现。剧中赵氏情感生命的付出在任何时代都是值得书写的,但她最终成为了英雄母亲而不是“太行娘亲”,“太行娘亲”这四个字将是剧作能成为艺术经典的重要原因。目前人物除了日本人之外,田大娘和张伯也有概念化的问题,妇救会长田大娘与婆媳二人生活上的交集远远不够。这是个以山西太行山地区为背景的戏,但其中却没有体现山西特色的东西。陈素琴的声音激昂有余,悲凉不足,动人的地方还不够。作为一个平凡的母亲,不要故意把人物往大了写,她牺牲带来的结果也应该在观众的心里。
李小青
李小青(《中国戏剧》杂志副主编):这部戏确实然让人感觉很惊艳,整台戏融汇了多个行当的声腔,表现力之丰富、艺术感染力之强令人感叹,陈素琴的表演也让人折服。上党梆子独特的表演程式与艺术风格在剧中都得到了充分发挥,整台戏的调度、服装、舞美等可圈可点,主演浑身上下都是戏,演活了赵氏这个人物。后山沟回来一段感人肺腑,简单的叙事中充满了戏剧张力,结合戏曲程式技巧的表演也很有特点,足见演员、编剧与唱腔设计者的功力。剧作风格鲜明,特别是前两场与后面形成反差,表达了对和平的赞美与对战争的鞭挞。问题在于革命题材中的日本人形象往往是概念化的符号,而不是活生生的人,十分缺乏个性。这部戏仍然存在类似的问题,年轻人接受起来会存在障碍。这是时代变化带来的新课题,解决好这个问题会使全剧取得更大的突破。
万 素
万 素(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该剧按照“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要求创作,符合时代要求,也取得了阶段性成就。戏曲剧本尊重艺术规律,从人物刻画出发,写出了人物的多层面和性格发展的过程。剧中赵氏从抱孙的喜、眼见鬼子屠村的惊,到因梨花护八路军孩子而产生的惑、由张伯牺牲而带来的触动,再到被王营长称为英雄时的愧悔交加与深切反思,体现了英雄逐步成长的心理历程,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立体。陈素琴唱念做舞俱全,唱腔讨彩,表演以深刻的角色体验为基础,能准确表达不同情境下的人物状态,其舞台表现与剧本珠联璧合。整台戏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导演在其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目前舞美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整体思路太写实,转台挤占了演员的表演空间,戏曲舞台时空自由的特点没有发挥出来,戏曲化的表现手段还有待加强。另外,全剧应该进一步表现日本人的残忍,赵氏在枯井中的自白也明显有拔高的倾向,可作适当调整。
学术研讨会现场之二
摄影:刘晓辉
本文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戏剧戏曲学系2015级硕士研究生梅珩根据录音整理。
编校:颜之
排版:王志勇
审稿:郑雷、谢雍君
欢迎投稿、联系邮箱:
xiquyanjiu@sina.com
戏曲研究丨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