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艺术研究院“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系列报道之三

戏曲研究所 戏曲研究 2021-09-15
戏 曲 与 人 民 同 在

中国戏曲与人民同在,绵延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脉,用体贴人情、鼓舞斗志的艺术形象,激励真善美,祛除假恶丑,传递人间真情,弘扬社会正气,这是戏曲人和中国人应尽的责任。祝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长治久安、人民康泰吉祥。


钟馗礼俗和钟馗戏


周华斌


钟馗,古代民间和宫廷均奉为驱魔辟邪的大师,在中国是个家喻户晓的民俗神灵。他非佛非道,专以捉鬼为能事,为人们驱除灾难、带来吉祥。古代文献或称他是终南山(今陕西西安市南)人,是唐朝开元年间的进士,其实史无其人,属小说家言。


关于打鬼的礼仪和习俗,不但可以上溯到商周时期的“傩”,甚至与原始初民的灵魂崇拜有所联系。古傩中打鬼者称“方相氏”,民间则为方士、巫师、端公之类。在仪礼习俗中,他们往往头戴假面,装扮成神灵模样,在强烈的鼓声伴奏下,做出种种勇猛的舞姿和虚拟动作,表示驱除臆想中的鬼魅。钟馗外貌凶猛、丑陋,有神兽的因子;其虬髯、深目大眼,有胡人的特征;其幞巾、皂袍、软靴则是宋代的平民装扮,他是在多元的历史性的民俗文化中生成的。


宋代时期,庙会社火活动空前活跃,家家户户贴门神、钟馗,挂桃板、桃符,用以辟邪。作为谋生手段,贫困的艺人用假面装扮为神灵,为各家各户表演驱鬼舞蹈。与此同时,宫中人员也用假面装扮为门神、钟馗、判官、将军,各持金枪武器等仪仗。但听得爆竹轰鸣,千余人呐喊,是为驱鬼的“大傩”之仪。这种装神弄鬼的仪典不仅在岁末大傩举行,也通用于三月清明、五月端午、七月中元、八月中秋等节令。


宋末元初,人物画家龚开以民间传说的“钟馗嫁妹”为题材,创作了著名的《中山出游图》:画中的小妹两颊涂墨,一脸鬼气,正如同戏曲舞台上的“丑婆子”“彩旦”,透露着社火小戏常有的风趣、诙谐的气息。后世小妹的造型越来越漂亮,乃至成为女性美的化身。“嫁妹”故事里的钟馗更多地表现有中国传统的道德情操和美学观念——钟馗身上体现着兽、神、人的对立统一,畏与爱的对立统一,情与理的对立统一;同时也在艺术上体现着美与丑的对立统一,刚与柔的对立统一,张与弛的对立统一,文与武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统一的“阴阳调和”现象,既有中国式的人生哲理,也有中国式的艺术哲理。


到今天,便是昆曲《嫁妹》《火判》中的舞钟馗、跳判——仔细推敲起来,那种衬肩、垫臀、腆肚的“扎判”扮相,那种在大锣大鼓伴奏下的妩媚的身段造型,与年节之际的用于辟邪纳吉的“瑞狮”表演异曲同工,甚至可以说包含有汉唐神兽舞蹈的痕迹。戏曲净行里的英雄神将,包括脸谱式的装扮、“虎背熊腰”的身段、声如洪钟“龙虎之音”、庙堂式的神气,或许透现着我们民族所崇尚的阳刚之气。


(摘选自周华斌《昆净的“神”气——兼谈戏曲舞台上的净及神鬼舞蹈的沿革》,题目为编者所改,原文载《文艺研究》2002年第2期)


《傀儡婴戏图》,[南宋]刘松年绘,选自《中国木偶艺术》(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3年版)



南丰傩舞《钟馗醉酒》


南丰傩舞,俗称跳傩,是中国传统礼乐制度中承载礼文化传统的傩礼演化而成,以驱瘟逐疫为其文化功能,与盛行各地的傩仪、傩舞、傩戏一样,普遍演出于冬春交替之间,寄予着阴阳和谐的文化理想。传说南丰傩舞始自汉代,因长沙王吴芮引周公之制,“传傩以靖妖氛”,逐渐成为南丰重要的文化形态,20世纪中叶南丰傩班遍布各个乡镇,至今盛演不衰。南丰傩以面具舞蹈表演为主,诸如《开山》《雷公》《和合》《纸钱》《傩公傩婆》《刘海戏蟾》《金刚》《财神》《魁星点斗》等戏剧化的表演都通过舞蹈形式进行表演。


南丰傩舞现场


南丰傩舞《钟馗醉酒》



琴箫合奏《普庵咒》

古   琴:林   晨

洞   箫:陈   忱

北京古琴研究会传谱(节本)

琴曲《普庵咒》,又名《释谈章》,最早见载于明末《三教同声琴谱》,该曲的琴箫合奏形式最早见于清代李斗撰写的《扬州画舫录》。演奏者根据传统琴箫合奏原则,使用丝弦古琴与匀孔洞箫,对该曲进行了HIP (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性质的尝试,乐曲使用了较多的撮音,造成了古刹闻禅、庄严肃穆的气氛。古琴演奏者林晨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副秘书长。

琴箫合奏《普庵咒》



昆曲《天下乐》“嫁妹”选段

主   演:张   鹏(饰钟馗)

北方昆曲剧院演出


【石榴花】俺只见枝头鸟语弄轻声,小桥边残雪报春晴。又只见梅花数点助雪精神,梅花逊雪白,雪输梅馨。两下里品格清,两下里品格清。佳人才子添诗兴,今来古往有许多评论。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之一,从明代中叶开始就广泛流播大江南北,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杰出代表,对中国近代以来众多戏曲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百戏之师”的美誉,是首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非遗项目。北方昆曲剧院成立于1957年,是昆曲艺术传承创作的代表性剧院团。《天下乐》是敷演钟馗故事的传奇剧目,其《嫁妹》一折至今都是昆曲净行的核心传承剧目。


昆曲《天下乐》“嫁妹”选段



粤剧《钟馗》“行路”选段

主   演:麦少聪(饰钟馗)

广东粤剧院演出

粤剧是清代中叶以来南北方影响最大的梆子腔、皮黄腔,高腔、昆曲以及岭南地区的南音、木鱼等音乐表演艺术相互融合而成的戏曲剧种,是海外流传最广的中国戏曲的代表。在至少三百年的艺术积累中,粤剧融汇南北戏曲艺术精华,创造出独具个性的剧种风格。广东粤剧院成立于1958年,首任院长为粤剧艺术大师马师曾,副院长为罗品超,艺术总指导为白驹荣,经过六十多年的长期建设,成为粤剧最具代表性、规模最大的优秀剧院,现任院长为粤剧名家曾小敏。《钟馗》由编剧李悦强改编自河北梆子同名剧目,在实现戏曲文本岭南化的同时,也将粤剧花面功架、跟斗技艺等粤剧独特表演形式予以发挥,形成同中有异的地域个性。


粤剧《钟馗》“行路”选段



楚剧《赵五娘描容》选段

表   演:汪玲陔、黄楚材


赵五娘:(白)年岁饥荒,难度时光。泪似湘江水,辗转不停留。如同秋夜雨,一点一声愁。我乃赵氏春香,配夫蔡伯喈。大比之年进京求官,一去三载未归,好不忧伤人也。

(唱)陈留郡内遭饥荒,树无枝叶草无秧。公婆贫病交加冻饿丧,实是苦了赵春香。我夫蔡郎去赴科场,为何他三载无信讯音渺茫。莫非夫失意落了榜,莫非他染病困外乡。莫非他高中忘了乡党,莫非他娶新人忘了糟糠。昨日张公叔对我讲,他叫我到京都去找夫蔡郎。我走后二老灵位谁把饭上?描起真容像,带在我身旁。投客店、宿庙堂,早晚祭奠我的爹和娘。京都重相会,让蔡郎在纸上,看看他的父,望望他的娘。也不负我赵春香描容画像,千里迢迢寻夫郎。

(白)我不免取出水彩,描写公婆真容,带在身旁便了。

(唱)描婆婆头上发如同霜降,描公公项下须须飘胸膛。他二老手拄拐杖倚门悬望,望不回伯喈子老泪两行。后面把包裹整顿停当——

张广才:(唱)来了我张广才送儿五娘。

(白)五娘儿走来。

赵五娘:哦,大公叔来了。

张广才:儿啊,你的包裹可备停当啊?

赵五娘:已备停当。

张广才:哦。你带琵琶何用啊?

赵五娘:带在身旁,以作路费啊。

张广才:琵琶怎作路费呢?

赵五娘:儿编有《琵琶词》一曲,沿途弹唱乞讨,求得人伦君子施舍,以作盘费啊。

张广才:那你的《琵琶词》中可有唐尧虞舜商汤几族啊?

赵五娘:一概无之哦。

张广才:那你唱些什么呢?

赵五娘:编就一身落魄之苦啊。

张广才:哪哪个——儿编就一身落魄之苦,长的为公不听,你将你这落魄之苦诉来,待公一听啊。

赵五娘:如此,大公叔请听了——

(唱)一诉琵琶蔡伯喈,二月恩爱已分开。三载陈留遭干害,四季无雨洒下来,四季无雨洒下来。五娘剪发长街卖,六亲无靠好悲哀。七旬公婆冻饿坏,八幅罗裙兜土埋,八幅罗裙兜土埋。九诉琵琶寻夫君,十亏邻居张广才。寒冬无有银雪盖,腊梅枯朽花不开,腊梅枯朽花不开。春香寻夫无可奈,望求君子施钱财。有朝一日夫妻会,沿门叩谢不忘怀,沿门叩谢不忘怀。

楚剧是湖北代表性地方剧种,旧称灯戏、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等,清代道光后在花鼓戏的基础上,融汇了湖北高腔、小调等民间音乐内容,并吸收借鉴汉剧、京剧等艺术,逐渐发展成熟,1926年改称楚剧。楚剧在民间艺术基础上,依托现代城市审美,广采博收,形成乡土艺术风格与城市市民审美气质交融的剧种个性。《赵五娘描容》是元明时期《琵琶记》的重要情节关目,在昆、高、地方剧种的演绎后,形成同中有异、各具情态的艺术场面,楚剧在这一场中通过传统主腔【迓腔】和【西江月】的演唱,展示主人公悲痛委婉、沉郁大方的形象个性,表达下层百姓面对生活灾难时哀而不伤、沉而至重的情感精神状态,显示了独具荆楚个性的艺术创造。

楚剧《赵五娘描容》选段



现代皮影《天使》

北京龙在天皮影艺术剧院制作


白衣是天使,她们呵护的生命同样是天使;有残障的艺师是天使,为他们保驾护航的人们同样是天使;共同呵护生命,期待世界清平!


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共同关爱生命!


现代皮影《天使》


北京龙在天皮影艺术剧院根据保存的北京、甘肃、河北皮影制作的防疫图


北京龙在天皮影艺术剧院成立于2006年,由国家级皮影传承人张向东任艺术指导,“京西皮影”传承人王熙任艺术剧院院长。剧院由残障人士为主体组成“袖珍人”皮影艺术团,结合中华皮影文化城、京西皮影非遗园、京西皮影艺术馆(博物院)、“科普童话皮影创作基地”等场馆,常年活跃在北京等地,是北京皮影的重要传承群体。


(本期相关资料由中国传媒大学周华斌先生,抚州市文化局谭玉英局长、邱震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林晨女士,北方昆曲剧院张鹏先生,张晋琼副院长及广东省粤剧院,王熙院长及龙在天皮影艺术剧院,以及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候选人梅珩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朱方遒同学整理提供,谨致谢意。)



编校:张   静、颜   之

排版:王志勇

审稿:王   馗、谢雍君、郑   雷


往期回顾●点击阅读 ↓↓↓


中国艺术研究院“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系列报道之二

➠中国艺术研究院“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系列报道

中国艺术研究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2015——2019主题实践活动汇报展在京开幕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哟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