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百万物种濒临灭绝,新冠疫情再为人类敲响警钟
守护共同的家园
“长江女神”白鳍豚功能性灭绝、白鲟功能性灭绝、野生虎已在老挝功能性灭绝,金蟾蜍、西非黑犀牛、比利牛斯山羊等动物近40年来陆续从地球上绝迹。生物多样性正受到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威胁。
今天,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被确定为聚焦自然和生物多样性,具体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
在当下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的特殊时刻,大自然在提醒我们,是时候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物种种群减少 灭绝速度上升
2019年版《全球环境展望》指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各种功能正在衰退。物种种群正在减少,物种灭绝速度也在上升。目前42%的陆地无脊椎动物、34%的淡水无脊椎动物和25%的海洋无脊椎动物被认为濒临灭绝。1970年至2014年间,全球脊椎动物物种种群丰度平均下降了60%。
研究发现,有515种陆生脊椎动物正处在灭绝边缘,这意味着这些物种群只剩下不到1000个个体,更严重的是,其中大约一半的种群剩下的个体数还不足250个。在整个20世纪,全球至少有543种陆生脊椎动物灭绝了,而在未来20年内将灭绝的物种数量,可能会与上世纪百年时间中灭绝的数量不相上下。
斯坦福大学生物学家保罗·埃里希甚至认为,地球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正在发生。
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代理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表示,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仍然面临严峻挑战——森林、湿地大面积丧失,由于屡禁不止的非法贸易等原因,野生动物正在消失。动植物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百万物种面临灭绝风险。这可能对人类福祉造成严重影响,增加未来疾病暴发的风险,严重阻碍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强调,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健康、食物、燃料和生产生活资料都来源于大自然的馈赠。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是关乎全人类福祉和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
黄润秋指出,当前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挑战,气候变化、物种丧失、栖息地破坏仍未得到遏制。“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制定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我们正在朝着扭转生物多样性恶化趋势的正确方向前进。
疫情再次敲响警钟
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已被正式确定为聚焦自然和生物多样性,具体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在当下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的特殊时刻,大自然在提醒我们,是时候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今年的世界环境日不同以往,百年未有的疫情造成全球大流行,已经导致600多万人感染,多个繁华城市陷入了停摆,失去人们曾经认为理所应当的正常生活”,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随着人类活动的减少,自然得到了一定的喘息之机,世界各地都有蓝天以及水质的改善的报道。这从侧面印证我们今天面临很多环境问题是由人们不适当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的。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副司长杨小玲提出,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更多人开始反思我们与大自然的关系,也让更多人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深刻地理解“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我们人类自身”的生态文明理念。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执行秘书长王占义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给全人类带来了一场严峻的考验,与环境问题一样,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证明了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如此真切和急迫。“环球同此凉热”,在同一片天空下,没有人是局外人,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成为地球卫士。
马军表示,对疫情的发生,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和野生动物有关联,我们也正在和多个伙伴机构合作,开发野生动物保护的地图,希望将保护区都落到手机的地图上,遏制非法的捕猎交易,遏制对保护区的侵犯。守护珍稀特有动物的栖息地,协助公众通过公民科学参与到物种保护。
伊丽莎白·穆雷玛呼吁,今天,随着疫情在全球传播,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丧生的人数不断攀升。身处这场疫情中,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全人类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世界正在努力走出疫情,重建更好的未来,此刻也是一个机会,让我们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采取行动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未来大流行性疾病暴发的风险,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
推荐阅读
编辑:陈昊星
责编:周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