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被误读的和被遮蔽的
The government thinks "social credit" will fix the country's lack of trust — and the public agrees
——二手货的分割线——
据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5月24日报道,自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繁荣以来,缺乏信任的问题愈演愈烈。社会信任的缺失不仅开始威胁个人的生活,而且还在威胁中国的经济。
报道称,由于所有这些情况,中国国家媒体最近开始承认有关现象,而政府开始寻找对策。不过,中国政府不是通过推动传统道德规范的回归来减少不信任,而是致力于技术解决。现在,它正要推出数据驱动的“社会信用”系统,从而通过追踪“好的”和“坏的”行为并相应地施以奖励和惩罚来解决问题。在西方,这类计划会引发对监视范围的担忧。然而在中国,公众受够了不知道该相信谁的窘境,因而对这类计划表示欢迎。
报道称,中国许多技术企业已经对这类解决办法进行了试验。拿中国繁荣的共享单车行业为例,这个行业已经成为中国不文明社会的一种体现。这类企业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以便用户能在一个城市的任何地方用车和停车。这些企业当然要依靠信任:相信用户不会因为停车不当而引发麻烦;相信用户不会偷车,不会给这些车重新刷漆或将它们拆开并拿零件卖钱;相信用户不会更换车上的二维码,从而将钱转到他们自己的银行账户上。在中国,每天都有人打破这种信任,这并不让人吃惊。一个名为“摩拜单车”的企业试图鼓励用户采取更加彬彬有礼的行为,它奖励每个用户100分的初始信用分数,如果把单车乱停乱放,信用分会下降,如果举报违规使用单车的行为,信用分会增加。如果分数降到80以下,那么骑行费会上涨。
中国其他技术企业引入了更加雄心勃勃的信用评级系统。阿里巴巴已经创建了一个叫做“芝麻信用”的社会信用评级系统,该系统整合了有关它所有用户的信息。
报道称,这类评级不是中国独有的。从亿贝的卖家评级到优步的乘客和驾驶员评级,世界各地的企业一直在鼓励消费者为他们自己和其他人评级。但只有在中国,政府也希望加入到这个游戏中来。2014年,中国政府宣布,它将推出它自己的社会信用体系,该体系将根据人们的财务和社会行为来评价他们。
——二手货的分割线——
无独有偶,5月19日,《南德意志报》也发了一篇关于中国社会信用的文章,提及了上海、山东荣成,采访了北大章政教授。
但是,可能你在中文世界里只看到《环球时报》一篇很有意思的转述文章,这些二手货在帮助我们树立自信方面是多么的卖力。
这种掐头去尾的把戏,究竟是让谁愉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