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发 | 林钧跃:“信用风险管理平台”提供一站式信控服务不是梦想

林钧跃 源点credit 2019-08-05

企业要生存,就得控制信用风险,这是企业应具备的常识,可大多数企业对于信用管理这种俗称信控的技术方法还是挺陌生的,尤其是广大的中小企业的经营者。

即便是建有信用管理部门或设置了信控岗位的那几十万家企业,仍不可说能深度了解市场上提供的防范、转移、控制信用风险和预测潜风险的专业服务,它们多不甚关注市场上信控技术服务改进动向和技术进步,购买征信产品(俗称信用信息产品)和信控技术服务的议价能力也不见得很强。

有些研究或信控专业机构会定期公布企业应收账款和逾期应收账款的存量统计数据和新发生规模,例如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法国科法斯集团及康帕斯国际信息服务公司、美国邓白氏公司、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等。它们发布的数字总是让人看着揪心,中资企业坏账规模仍有很大的增幅,年增长率经常攀上两位数。

举例来说,去年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韩家平所长在其发表的文章中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1年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规模为7.03万亿元人民币,到2017年末已达到13.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8.5%。6年间累计增加了6.47万亿元,增长幅度达92%,平均每年增加1.08万亿元。同期,2016年底,我国非金融企业总负债达到GDP的1.64倍,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是最高的,几乎是美国和日本企业负债占其GDP比例之和。” 三大国际信用评级公司之一的标准普尔在 2016年7月20日发布的报告中称:“在未来几年全球的公司债务预计将继续膨胀,主要是由于全球中央银行释放出的廉价资金。到2020年,全球的商业债务可能会从目前的51万亿美元攀升至75万亿美元水平。”

在金融领域,数百个网贷平台崩塌,引发了多起群体事件。且不说其中由少数“坏人”开设的准诈骗平台,许多平台的信控系统形同虚设。在商业银行方面,长城和东方等四大资产公司又要动用成百上千亿级别的资金注资银行购买坏资产,可见商业银行的信控系统漏洞不容小觑,尽管这其中还存在由于政策原因形成的坏账损失。

为什么我国企业控制信用风险的能力不足?到底是术不精民太愚,还是器不利”哪个原因对此问题该有个合理解释,寻求解决之道更有必要。

术不精?

企业信用管理理论成型于20世纪20年代,标志性事件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管理学教授西奥多尔.贝克曼编写了世界首部企业信用管理专著《Credit and Collecti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该部专著于1924年出版。第二代企业信用管理理论和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成型,成熟于90年代。

在90年代中后期,企业信用管理理论和技术被引入国内,其中包含企业信用管理、消费者信用管理和金融机构信用管理三个方面的技术方法(以下并称为“企业信用管理”)。大约在2005年前后,中国本土化的企业信用管理理论和技术操作方法基本成熟了。 

世界首部企业信用管理专著


企业信用管理是针对企业赊销和金融机构授信业务设计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其最主要的功能在于提高企业赊销赊购和金融机构授信的成功率。究其方法论,信用管理是在追求最大限度地扩大赊销或信用工具投放的同时,控制住来自客户端的信用风险,追求将客户风险降低到一种合理程度,即使企业取得销售利润最大的效果。

企业信用管理方法有个非常特别的特征,就是企业仅靠内部管理制度是玩不转的,企业无论怎样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也不能解决信控问题。企业要做好信用管理工作,就要依赖来自外部市场提供的技术支持,也就是征信产品和信控技术服务,主要供应商是企业征信、个人征信、大数据征信、信用评级、诚信评价、信用保险、商业保理、信用担保、商账追收、市场调查、信用管理咨询、商品追溯和评分建模及算法技术等专业机构,还包括数据供应商。

说起企业信用管理的外部技术支持,有个“题外话”就不得不在此提及,即由上述的十几类机构组成的“行业”到底叫个什么?这是长期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在2008和2018颁布的两版《信用 基本术语》国家标准中,都没能给这个行业冠名。因为,在信用国标编制过程中,各方意见无法统一。在许多政府文件中,特别是地方政府发的文件,喜欢用“信用服务业”来称呼这个行业。且不说这名称没有合适的英译,而且银行系统肯定是不接受的,极易与信用工具和信用投放混淆。还有专家喜欢称之为“信用管理行业”,从专业角度看似抓住了“牛鼻子”,可细究起来则不然,“信用管理”指的是这个行业的服务目标和对象。如果较真儿起来,只有由信用经理人组织及其附属才构成真正的信用管理行业。也就是说,在我国,真正的“信用管理行业”是不存在的。多年来,信用管理师们总想成立一个“中国信用经理人协会”或“中国信用经理人之家”,可申请至今未能获得民政部门批准。也有专家用“大征信业/广义征信业”这种“泛征信”的术语称呼之,直接英译外国人倒是看明白了,例如pan credit control service industry,或是pan credit information reporting industry,可政府和非征信的其它分支行业拒绝认同。总之,矛盾难以协调,替这个行业取名恐怕是要另辟蹊径了。

除了商账追收行业受限制情况特殊之外,其他各分支行业都或多或少取得了技术进步,可毕竟研发投入是有限的。但是,自打以BAT和京东金融等有数据资源的公司搞起“大数据征信”以来,个人征信行业在个人信用评分和算法方面就有了冲到技术前沿的人力物力。财大气粗又拥有特殊数据资源的东家们,都以打造本集团金融服务为目标,很是重视评估消费者个人的信用价值,在技术上打出了一波比较像样儿的冲锋。遗憾的是,BAT们旗下的“征信机构”不提供传递信用信息及其分析结论的市场化服务,而只是为本集团的金融、支付和推送等业务提供信控服务,本质上是集团内部的信用管理部。

以信用信息为生产原料的其他分支行业或服务也取得了一些技术进步,诸如信用评级、诚信评价和市场调查等行业。在征信领域,还有人民银行总行征信中心和国家信用信息中心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它们也在孜孜不倦地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只是它们在市场上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至于百行征信,它集中服务于金融市场,并无服务于企业赊销、外贸和人力资源的迹象。总之,尽管此领域存在某些短板,可“术不精”不是主要矛盾。

民太愚?

再说“民太愚”的问题,这要对企业进行分类和分层分析。不同企业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相差甚远,不可一概而论。总体上,金融机构、大型国企和大型外企有认识且实力强,企业内部会建信控系统,或建信控模块嵌入ERP系统,其信控系统不乏包括供应商风控系统和决策引擎。

先从征信产品和信控技术服务的供给侧看,在征信监管部门人总行备案的企业征信机构多达一百二十余家,更甭提在工商部门登记的机构中还有没备案的冠名“征信”的公司数十万家,家数之多肯定超过了全世界征信机构数目的总和,不可谓不多。经过了大约二十五年的落地,尽管存在信用信息源割据现象,仅中资信用服务机构就能提供基本上门类齐全的产品和服务,可以说达到了国际中上水平。

再从征信产品和信控技术服务的需求侧看,对比发达国家的情况,我国广大中小企业的信控能力极弱,知识和专业岗位基本上是空缺的,包括一些大型民营企业(甚至是上市公司)和中小型外企。以往的调查显示,这些类企业的老板和主要经营者甚至连信用保险服务都不会用,所知道的仅有商账追收(不见得都是合法的服务)而已。如果仅从这个角度看,我国企业确实存在“民太愚”的问题。究其原因,问题的排序大约是企业对信用风险的认识和知识严重不足、坏账压力不大就在信控上悭吝、信用管理专业人力资源不足等等。

可喜的情况是,近年有越来越多的大型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感兴趣上信用风险管理系统,电商也愈发感兴趣信控方法,对信用管理咨询服务的需求有所提升。不可否认,“民太愚”是挺严重的问题。

器不力?

问题不是企业客户单方面的,我国征信市场也存在短板,主要是没有适配中小企业需求的征信产品和信控技术服务。

信用服务业机构是趋利的,它们争先恐后地争抢成熟的金融和外企客户,服务P2P也比较容易挣钱,再么就转向服务政府的信用体系建设项目以博取声誉,抛弃了需要费时费力教育又难于挣钱的中小企业群体。另外,中小企业也常遇到难辨信用服务机构的技术真假与产品好坏的问题。在鱼目混珠的征信市场上,确实不易分辨征信产品和信控技术服务的质量优劣。

中小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征信产品和信控技术服务呢?

有人说是性价比最重要,也有人说产品和服务便利易得性重要,更有人说企业要设置信控岗位才是根本。但是,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小企业需要的是价格低廉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当然,最好是能够取得政府补贴的准公益性质的信控解决方案。

就当今的技术手段看,建立“信用风险管理平台”服务是最佳选择,而且是个呼之欲出的选择。从技术角度论,在1.0版平台设计上,如果将信用管理平台功能限制到最小,起码要设有二、三十个套件。每个套件包含一个主功能模块,及附属的社群交流圈子、生态圈和客户平台信息交流对接端口。除了信用服务业各分支的产品和服务之外,还要设置教育培训、政策辅导、信用修复服务、专业人才推荐、红黑名单、线上支付等套件。如果前期就要扩大平台功能,还可细分来针对不同产业和提供“一带一路”出海信控服务。受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知识水平所限,平台服务需要建立以人工呼叫中心为核心的线上线下客服,以及人工接待窗口。

什么样的专业机构适合提供“信用风险管理平台”服务呢?

合格的专业机构需要具备这样的特征,基本条件是自身不生产任何征信类产品,不是任何种类信用服务机构的竞争对手,才能取得各类的征信产品和信控技术服务的代理销售权;建设大型信用风险管理平台,以产品组合式服务为主,能提供一站式信控解决方案;服务价格低廉或准公益,说服政府提供补贴,不仅能以量取胜,还会经营流量,形成赚钱的商业模式;讲政治,有战略思维和全局观念,愿为国家的经济安全保驾护航。

鉴于建平台所需资金量大,国内中资信用服务机构不具备经济实力,更何况还要放弃原有的业务,不见得愿意干。某些行业内存在“供应商风控平台”或“销售渠道风控平台”,它们算是一种选择,不过它们原有服务仅是信用风险管理平台上的一、两个模块(连套件都算不上),须进行大规模扩展功能和改造。提供中小企业创业一站式服务的“双创平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们需要做的是平台间的对接,补上其缺少信控功能的短板。BAT有条件做此事,由其服务金融的大数据征信机构承担,但要改变经营方式和投入资金。两个公共征信系统也是选择,它们具备基础设施条件,却会有政策限制。当然,不论由那种专业机构做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都需要竖起行业组织的大旗,取得政府的支持。

综上所述,欲解决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器不利”是比“民太愚”更为主要的矛盾,解决之道就是在市场上提供一站式“信用风险管理平台”服务。

总之,“信用风险管理平台”服务是解决广大企业信控问题的最佳选择,企业享受到平台服务该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相关阅读

林钧跃:论失信惩戒机制的完整性

林钧跃 | 黑名单系统要更加适应信用建设的复杂性

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社会治理工具的最佳选择

专稿: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顶层设计该理顺的“十大关系”

【首发】林钧跃:建立小额经济法庭制度 推进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建设

重磅 | 关于信用服务机构名单的故事


粉丝互动 · 留言分享

你对两会信用领域有何期待呢?

点击留言,与大家分享吧



☞ 记录信用中国 

点击阅读源点3年☝推文总目录

公益 | 有益 | 有趣

欢迎加入我们的作者队伍

与7800名读者分享见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