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征信业的规模、结构及发展趋势

韩宝国 源点credit 2019-07-01



源点注:本文选自2019年第5期《征信》杂志,作者韩宝国,1973年生,河北东光人,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


摘要:基于2004—2016年上海征信业数据,分析上海征信业的规模、结构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上海征信业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征信业收入占GDP比例、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商业征信已经成为上海征信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上海征信业正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化方向转变;上海征信业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的显著影响。随着金融业改革开放的深入及信用体系建设政策的不断完善,上海征信业将呈现更快发展的态势。


关键词:上海征信业;信用信息服务;信用体系;信用管理;个人征信


引言

信用体系是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转的基石,而信用信息服务是信用体系的软性基础设施。信用信息服务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推动经济增长。在高度分工的现代经济社会里,信用信息服务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产业,即征信业。

已有研究认为,我国征信业存在信用服务机构总体规模体量小、竞争力不强,信用服务需求不足、市场发育不成熟,以及数据采集应用无序、公共信用数据开放力度不够等方面的问题。

上海征信业发展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上海是中国最早成立专业信用服务公司的城市,改革开放后,上海的信用服务逐步形成产业规模,发展迅速。中国人民银行和上海市政府在全国最早联合推进了个人和企业征信平台建设。经过多年建设,上海公用信用信息平台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上海自贸区建设对接国际规则,实行负面清单等制度,从事前审批向事后监管转变,进而倒逼政府各部门加快建立联合征信机制。

与征信业相关的地方立法工作,上海也走在了前面。《上海市企业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2005年5月施行,《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2017年10月施行。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部门联合征信机制的建立及地方法规的出台为上海征信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基于上海2004年到2016年的发展数据,本文对上海征信业进行实证分析,具体包括产业规模、结构,征信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政策之间的关系等,这对于认识上海征信业发展规律具有实践价值,同时基于上海的分析对全国征信业的发展也有直接的借鉴意义。本文的分析基于上海信用服务行业协会公开发布的年度数据。


一、上海征信业的规模

传统征信业务一般可分为资信评级、商业征信、信用管理及个人征信4种类型。近几年商业保理、互联网金融征信及大数据信用服务等新兴业务也发展起来,考虑到实证分析对数据完整性的要求,本文的分析聚焦于传统业务类型,其具体服务内容见表1。

如图1所示,上海征信业业务收入从2004年的1.8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68.4亿元,占当年GDP的比例从0.02%增长到0.24%;从业人数从2004年的785人增长到2016年的15292人,占总从业人口比例从2004年的0.01%增长到2016年的0.11%。上海征信业营业收入和从业人数在2013年后呈现更快的增长趋势,一个需要关注的政策因素是2013年3月我国《征信业管理条例》开始施行。上海征信业的规模尽管还较小,但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GDP增长速度,征信业收入占GDP的比例从2004年到2016年增长了约11倍,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比例增长了约10倍,这还不包括近几年发展迅速的互联网金融征信等新兴业务。


二、上海征信业的结构变化

2005年,资信评级业务和商业征信业务分别占上海征信业总业务收入的37%和40%,信用管理和个人征信等业务分别占12%和10%,资信评级和商业征信一共占总业务的约80%(见表2)。

如表2所示,从2005年到2011年,资信评级和商业征信占比呈现下降趋势,而个人征信和信用管理业务呈现上升趋势,但这种变化趋势在2013年后发生了新的变化。从2013年到2016年,商业征信占比增长较快,2016年达到58%,而资信评级业务在2016年下降到15%,信用管理在2016年达到19%,个人征信业务在2016年下降到8%。从2005年到2016年,商业信用已成为上海征信业的主要业务,资信评级从原来的主要业务退居到与信用管理并列,个人征信在中间时段有过快速增长,但现在占总业务收入的比例与2005年持平。不考虑价格因素,从2005年到2016年,资信评级业务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6.7%,商业征信为42.7%,信用管理为43.4%,个人征信为35.0%。2013年之后,商业征信和信用管理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这与2013年3月15日《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开始施行有关,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商业信用、信用管理的内生需求在迅速增长。

早期,上海征信业发展是政府主导型的,最早的资信评级公司、最早的个人征信公司等都是中国人民银行和上海市政府共同推动的,这使得上海的征信业行业集聚度高,如资信评级业务主要集中于上海远东等几家公司,个人征信集中于上海资信一家公司,商业征信、信用管理等在早期发展速度不快。

但是,正如上述分析,这种情况在近几年发生了根本改变,资信评级公司数目在增加,从13家增长到23家,商业征信企业数大幅增加,从25家增长到160家,上海征信业结构正发生深刻变革,市场竞争在加剧,从征信业服务市场发展角度来看,这种变化是积极的。

三、上海经济增长对征信业的影响

经济分工持续演进,交易活动变得更为频繁,为了降低交易活动的信息不对称性,市场主体会增加对信用信息服务的需求。同时,如果征信业能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产品,帮助解决经济交易中的瓶颈问题,征信业发展也会促进经济的分工演进,推动经济增长。

上海征信业乃至全国的征信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征信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中,本文认为主因还是经济增长对征信业的推动。

本文基于2004—2016年数据对于经济增长及政策对上海征信业的影响进行测度,分析涉及的主要变量见表3,具体包括上海市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经价格平减的人均GDP、征信业收入及其从业人员,以及总从业人员等。

2016年,上海征信业收入占GDP的比例为0.24%,其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有限,但经济增长对征信业有直接影响。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施行,从此征信业走上了有法可依的发展道路。本文把征信业收入占GDP比例取自然对数log(θ)作为被解释变量,人均GDP取自然对数作为解释变量,设置政策虚拟变量D标识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施行,得到回归结果如式(1)所示:

 

回归系数在5%显著度水平下统计显著,人均GDP每增长1%,征信业收入占GDP比例(θ)增长1.82%,征信业政策出台使得征信业收入占GDP比例增加了1.51倍。从图2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政策的效果。本文采用相似的模型来分析经济发展和政策出台对征信业从业人数占比(η)的影响,得到回归结果如式(2)所示,回归系数在5%显著度水平下统计显著。

 

人均GDP每增长1%,征信业从业人数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增加2.01%,征信业政策出台使得征信业从业人数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增加了0.86倍。

上述分析是基于传统征信业务展开的,近几年上海的新兴征信业务发展很快。2015年7月18日,国家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肯定了P2P的合法地位。近年来,P2P平台发展很快,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强烈需求下,上海互联网金融征信发展迅速。

据不完全统计,其营业收入已从2013年的35.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204.9亿元,到2017年上海已有189家互联网金融征信企业。同时,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也为大数据征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上海专注于大数据征信业务的公司到2017年已经达到19家。从新兴征信业态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清晰地观察到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及信息技术进步对征信业发展的显著影响。

四、结论

上海征信业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尽管上海征信业的绝对规模不大,产品服务供给也有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但其收入占经济比例从2004年到2016年已经增长了约11倍。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征信等新兴业态的迅速发展使得这一增长态势变得更加显著,上海征信业已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逐步进入规模增长阶段。

从2004年到2016年,上海征信业的业务组成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上海征信业从政府主导型正逐步向市场化方向演变。2004年政府主导的资信评级业务占据行业的较大份额,2016年商业征信已经成为上海征信业的主要部分,其营业收入占到整个行业约60%的份额。这个结构变化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自发地需要更多的企业信用信息服务,这对征信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上海征信业发展受到经济发展和相关政策的显著影响。上海人均GDP每增长1%,上海征信业收入占GDP比例(θ)增长1.82%,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口比例增长2.01%,我国《征信业管理条例》的施行使得上海征信业收入占GDP比例增加了1.51倍,从业人数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增加了0.86倍。

可以预见,随着上海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征信业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上海征信业的产业规模增长、业务结构优化将进一步加快。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来看,上海征信业的产品服务质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其发展瓶颈是数据交易市场和数据安全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这应是政府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着力点。


相关阅读

上海:信用专业人才流失成共性问题

上海资信:深耕廿年,为中国信用体系建设“打地基”

魏文静: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

溯往·1996-2002 上海金融业征信体系往事




近期推荐

【4月】信用大小事·向劳动者致敬

为了黑中国,外媒都开始抄剧本了

英国:消费和零售诈骗上升近三成

热点 | 失信黑名单荣登热搜榜第一!

国内城市个人信用分,这一篇讲透了!

刘戈:该给“被动型失信被执行人”指条活路

政府采购失信,这篇文章搜集分析了887个案例……

李彦宏被申请列入失信人被执行人名单,百度回应

投诉最多,巨额罚款,美国个人征信机构面临“强监管”

最新:涉电力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出台

独家 | 观摩会视角下的中国信用APP探究(一)——总述

林钧跃:《个人破产法》是“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的“终结者”吗?

最新:关于完善“信用中国”网站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机制的通知

罗培新:恶化营商环境 伤害社会诚信——关于职业打假的一些法律问题

最新:政治局审议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规划纲要 信用社会将成高质量发展基础支撑



☞ 记录信用中国 

点击阅读源点3年☝推文总目录

公益 | 有益 | 有趣

欢迎加入我们的作者队伍

与9000名读者分享见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