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的孝心,竟成为老人真实的噩梦……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成了很多家庭避不开的难题。为了让老人过得舒心,也为了解放自己的时间与精力,不少家庭选择了请保姆/护工到家照顾老人,或者将老人送到养老院。
不曾想,这份花钱的孝心,会变成老人之后每日的真实噩梦。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们,却以令人心碎的方式出现在热搜上。
4月,北京保姆16秒掌掴脚踢85岁老人6次;
5月,江苏溧阳保姆虞某闷死83岁老人;
7月,内蒙古赤峰某养老院内,81岁老人故意杀人致3死4伤,老人曾因护工态度问题报警。
这仅仅是今年出现在热搜上的事件。而关于老人被保姆/护工虐待甚至杀死的新闻,这几年一直不断。触目惊心的案件背后,除了一个又一个家庭的伤痛外,还有这个行业信用体系的缺失。
我们先来看看,
要给老人找一个合适的保姆/护工有多难?
●不知道哪个机构可信 ●
每个机构都声称自己拥有正规的岗前培训,每个从业人员都是持证上岗 。但当你翻看他们提供的各类看似齐全的证书时,发现发证机构大多是不知名的野鸡协会,或者根本就是机构自己发的证书。
能提供给你证书的机构,已经算是比较好的了,起码人员信息登记的还算全。很多家政类中介公司,从业人员只需经过简单的登记,收取一定中介费后就可派活,根本不会去核查信息。
●找不到专业的人员 ●
针对老人的陪护,护理人员不仅要做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等常规工作,还要懂得基础的护理、急救、心理开导等专业知识。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老年人的看护是一份需要极大耐心与付出的高强度工作,这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也是极大的考验。
但家政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很多根本就没有经过上岗前的培训,哪怕出大价钱,都不一定能找到专业可靠、富有爱心的陪护者。
●市场价格不透明 ●
目前养老陪护市场并没有统一的价格标准,定价也是各个公司自己拟的指导价格。但真正谈薪资时,老人和家属就很被动,怕价格低了,保姆/护工心生不满,蓄意虐待,价格高了,又给家庭造成经济压力。
●出了问题维权太难 ●
被曝光的这些案件,都是通过家里装的监控发现的。那没有监控的角落呢?当老人耳不能听,口不能说的时候,又该如何去搜集证据?
现在买了过期食品都能有效维权,涉及到老人身心健康的陪护工作,一旦出了问题,大多只能以辞退或更换保姆/护工处理,想要维权,实在太难。
一个行业的规范,离不开政府。
但你要说政府没有关注养老服务现状,
那真的是冤枉政府了。
不吹不黑,政府真的在努力。
建立行业黑名单
今年6月1日,《养老服务市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这一办法也被称为养老行业的“黑名单”制度,对于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的养老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将实施信用约束、联合惩戒等措施。
在《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后不久,北京市民政局在官方网站、北京养老行业协会网站公布了首批2019年度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失信名单,共有13家养老服务机构上榜。
完善行业技能标准
除了行业“黑名单”,行业技能标准也在完善中。去年,《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颁布实施,相较于2011版,新版增加了对养老护理员的技能要求,提升护理员的专业度,同时也放宽了养老护理员的入职条件,由初中毕业改为无学历要求。
虽然专业度要求提升了,但准入门槛再一次被降低,这里小编有个疑问,如果护理人员不识字,该怎么学习专业知识呢?
搭建信用管理系统
对于养老护理员,民政部表示将建设全国养老护理员信息和信用管理系统,汇总、共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关于培养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从业经历、职业信用等数据,实现养老护理员从业经历可记录、可查询、可追溯,让守信的护理员一路畅通,让失信的护理员寸步难行。
创新养老模式
除了出台相应政策,各地政府也在尝试新的养老陪护模式。比如浙江杭州就在去年上线了“信用养老”服务,创新提出“时间银行”模式,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需要时,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
这里的公益服务也包含针对为老年人尤其是高龄、失能、失智、独居、失独、空巢老人提供精准优良的志愿服务。通过时间银行兑换的助老服务可用于志愿者本人或直系亲属。
养老涉及社会方方面面,
这不仅仅是靠政府规范就能解决的事情。
在此,小编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也欢迎大家留言说出自己的看法。
用规则约束行为
通过信息化与大数据,我们可以让外卖小哥、滴滴司机守时守约,通过不近人情的平台规则约束他们的言行,是不是也可以通过信息化与大数据,为家政从业人员戴上一顶金箍圈,用具体的规则去建立职业素养。
用专业提升门槛
将行业标准作为入门准则,所有人都可以来考,但能不能考上,就看专业度如何。像律师教师一样,入行都要经过行业考试,执证上岗。
用高薪与尊重吸引人才
除了与付出等同的回报外,对于保姆等家政从业人员,社会还要给予相应的尊重。这是一份被社会需要的职业,无关乎从业人员贵贱。
用心营造敬老氛围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从小说到大的话,不应该只停留在说教上。当整个社会对老人充满包容敬爱之心时,那些伤害老人的想法和行为,也会有所收敛。
小编碎碎念
透过社交媒体,我们了解的老人大多很魔幻 ,比如广场舞大妈、健身大爷、抢菜挤公交的老阿姨们……在感叹他们旺盛生命力的同时,常常还带着一丝鄙夷。但能够被看到的,都还不算老。
真正老到出不了门,只能依赖家人或护工照料的那些老人们 ,才是令人心痛的存在。很多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有些话都说不出来,面对不公待遇,除了哭泣,毫无反抗能力。
据统计,若以60岁及以上作为划定老年人口的标准,到2050年,中国将有近5亿老年人。今天我们呼吁构建养老市场信用体系,规范养老从业人员行为,既是在关注当下的老人们,也是在拯救未来的自己。
愿今天我们的努力,能够换回一个个体面的老年生活。
你的在看与点赞
我都认真的当成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