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豆瓣8.4,一本可以治愈你的书,一定要趁早看!

茉爱莉 爱莉读书 2024-02-07
↑↑↑击上方名片关注后
回复【书籍】 领取豆瓣热门必读书单

你好,我是爱莉。
自卑、软弱、抑郁、愤怒……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情绪变化。
如何在心理上真正的长大,独立、自信,充满希望的生活,值得每一个人去探索。
也许,今天这篇文章会给你一定的启发。
今天,我要和你分享一本好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且充满智慧的书,它的作者叫罗伯特·戴博德,毕业于剑桥大学,是一位非常资深的心理医生,执业二十多年。
作者特别擅长观察现实中的案例,并研究分析。他本人也有过很多次一对一深入交流,帮助别人恢复心理自信的案例。
这一次,他化身为书中的苍鹭医生,去治愈蛤蟆先生。
全书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讲述了蛤蟆先生因抑郁,去找苍鹭医生咨询的故事。通过10次心理咨询,蛤蟆先生在咨询师苍鹭医生地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地找回了信心和希望…..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跟着蛤蟆和苍鹭医生的步伐,把自己代入故事中。读完后,豁然开朗,过去很多自己不理解的“悲伤”、“愤怒”、“抑郁”……在书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解释,仿如自己也得到了治愈。
下面,我想和你分享我最为触动的4点,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01
让自己处在“成人自我状态”
从苍鹭医生和蛤蟆先生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了人的行为和感受,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儿童型 、父母型 、成年型。(PS:这三种状态让我联想到《认知觉醒》这本书中的情绪脑、本能脑、理智脑,具体可看这篇:豆瓣8.1分,读完这本书,让你走出迷茫和焦虑!
处在“儿童自我状态”里的人,他们的行为和感受就像一个孩子。正如你所看到的生活中的儿童,他们精力旺盛,充满快乐和深情,他们碰到小狗死亡,会悲伤流泪,会因为得不到满足而愤怒,甚至会害怕恐惧。
他们的本能反应就是去依赖,甚至是顺从别人,他们会因想要讨好别人而委屈自己,就像童年时的我们,除了顺从父母之外,还总想取悦他们。
“父母自我状态”恰好与儿童型相反。他们不苟言笑、严肃且不爱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不仅如此,他们还喜欢抱怨、指责、惩罚、批评别人或自己。当你处在这个状态时,基本上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
“成人自我状态”指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处于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己所用,而不再被情绪所干扰。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身上都同时具备这三种状态,只是环境和经历不同,我们每个人的表现方式不一样而已。
这三种状态,不能简单的说“成人型”就比”儿童型“和”父母型“更好。
苍鹭医生说,“在成功的人生里,这三种状态都是必需的。它们已经演化了千百年,所以每一种状态肯定都很重要,都对生存有价值。不过,我们可以说的是,‘成人状态’有它的特殊重要性。”。
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里,我们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才能理性思考当下的事情,评估自己的行为,或倾听别人对你的看法,而不是马上驳斥。
既然“成人自我状态”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成长为这样的一个人呢?

1、自我觉察。没有人可以让我们“选择”感受,说到底,都是我们自己“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或悲伤,或喜悦……所以我们要时刻觉察自己的状态,当你意识到自己悲伤、愤怒或自我批评、教育他人时,回到当下,理性思考问题。


2、终身学习。不断地去学习新知识,你知道的越多,越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找到解决的办法。就像此刻的我,因为读了这本书,知道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三种状态”,当我因他人而自我责备时,内心会有一个声音告诉我,我要回到”成人状态“。


3、回到童年。如果你抑郁、悲伤,不妨回到童年,重新去梳理你成长中有哪部分被压抑,有哪部分影响到了你的现在,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好好治愈自己。

无论何时,都不要让自己陷在情绪里处理事情,你要处在“成人状态”来处理这个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早年经历,决定你的“人生坐标”
每一个生命一定会经历开始、中间和结束这三个阶段,而开始的阶段会显著地影响后来的阶段。
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是在人生最初的阶段里形成的,这也说明童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童年的经历,塑造了每个孩子对世界的独特看法。早年的经历,也决定了我们各自的“人生坐标”。
在“人生坐标”里,有四种情况:
1、我好,你不好。
2、我不好,你好。
3、我好,你也好。
4、我不好,你也不好。
“我好,你不好“,相当于父母型人格,他们的核心就是挑刺,出了问题永远都是别人的错。
“我不好,你好”,指低自尊的人,他们认为自己很差劲,别人都比他好。他们会把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怪罪在自己身上。
“我好,你也好“,最为理想的状态,积极向上,对生活抱有无限希望和美好憧憬。
“我不好,你也不好“,凡事都很悲观,对生活充满各种不满。
每个人都会根据深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观念,潜意识地选择“人生状态”。
苍鹭医生说,这四种状态并没有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只是我们要时刻去察觉它,找出深藏在我们潜意识当中的这些状态,然后理性地去摆脱抑郁和不快乐
过去,我总是处在“我不好,你好”这个状态。因为不够好,所以自卑,因为不够优秀,所以不自信。我习惯性的悲观,这让我一度焦虑、抑郁。
现在,我开始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干扰着我呢?我也尝试着时刻觉察自己的状态,从而理性地去转变,让自己处在“我很好,你也很好”的状态。
顿悟,有时候就在一瞬间。我可以,你也可以摆脱那些困惑、影响你人生的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03
人人都可以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
生活就像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人生剧本”。
处在儿童、父母型状态的人,或许正是在他们无意识中策划了各种情况,好让剧本不断地上演。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关于他们的人生“故事情节”早已布局好,一股未知的力量正将他们推向某个特定的结局。
可是在苍鹭医生的治愈下,蛤蟆先生也开始意识到,人生还有另一种活法,无须跟着预先设定的剧本走,甚至可以没有剧本,或者说,可以即兴发挥。
苍鹭医生说,人生的剧情如果能够避开“残暴命运如投石飞溅般的摧残”,那该多好啊。
命运是很残暴的,投石飞溅般地摧残你。
人生的剧本,我们并不能预测,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剧本的走向。
如何改变呢?

首先,从源头出发,回顾你生命的早期阶段。你要认识到自己真实的内心想法,并接受改变。


其次,你要拥有一批好朋友。他们会在你失落、抑郁时,关心帮助你,不断地干扰你的节奏。

图片来源于网络
04
只要你想,改变就会发生
在蛤蟆先生第一次见苍鹭医生时,他问了苍鹭医生一个问题,“你认为我能好吗?”。
苍鹭医生回答说,“假如我们都能像这样一同努力,就能预见积极的结果。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
无论别人如何“苦口婆心”地劝说教导你,如果你不行动,仍然不会有任何作用,真正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只有你自己,别人只能鼓励你,而无法强迫你。
当我们尝试着做出改变,比如,阅读、运动、停止自我批评,你会更爱自己,你会发现生活如此美好,你的人生也会跟着改变。
所有的改变,都基于同一个原则,那就是你想要改变。
只要你想,改变就会发生,人生就会大不同!

推荐文章

豆瓣8.1分,读完这本书,让你走出迷茫和焦虑!
4个步骤,18种方法,教你卖爆产品!
get这4点,让你写作变简单!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后回复【书籍】领取豆瓣热门必读书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豆瓣8.4,一本可以治愈你的书,一定要趁早看!

茉爱莉 爱莉读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