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济漫谈】 黄有光:金融为何重要?

2017-02-18 黄有光 中国政治经济学智库

点击「 蓝色微信名 」 可快速关注   

来源:经济学家茶座微信公众号


金融包括货币(交换媒介)的使用,资金的借贷等,涉及中央银行、银行、信托公司、厂商与个人。在现代经济,金融自然非常重要。然而,如果根据简单[课本式]的传统经济学,金融远远没有实际经济中的那么重要。本文解释,为什么金融在实际经济中的重要性,大于简单经济学所蕴含的。

货币的使用,方便交换,节省交易成本,增加分工与专业化,从而提高生产力。然而,在新古典经济学兴起之后,传统经济学大致集中分析资源的配置,而忽视古典经济学所重视的对分工与专业化的分析,因而也低估了金融的重要性。希望杨小凯对分工的现代分析,能够使人们从新认识专业化与金融的重要性。可惜杨小凯英年(55岁)早逝,于2004年就离世而去。

资金的借贷,使资金转移到更需要或更能够有效利用资金的人们手里,像实物的交换,同样能够提高效率。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而言,借贷使人们的储蓄能够转化为投资,从而能够维持总需求。例如在一个没有政府收支,没有国际贸易的简单经济,人们的收入Y或用为消费C,或用为储蓄S。 储蓄部分,可以自己用来投资,而直接转化为投资I。但多数人是把储蓄放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包括信用合作社等)。这些金融机构又把资金转贷给需要资金的投资者。如果储蓄没有充分转化为投资,则总需求(等于C+I)就会小于总产量Y,使有些厂商的产品难以卖出去,可能使下一期的产量减少,失业增加。

在简单的经济分析中,当名目总需求减少或不足够时,价格与工资会下降,使实质总需求足以维持充分就业,没有就业不充分的问题。在简单的经济分析中,有一个重要的结论,那就是,货币是中性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名目总需求的增加或减少,只能够使价格水平上升或下降,并不能影响产量与就业量。若然,金融机构把资金转贷给投资者,把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性大为减少。

然而,货币是中性的结论,不但假定没有时滞与货币幻觉等复杂性,还假定厂商是完全竞争者,每一个厂商都能够在市场给定的价格下,出售其所要出售的任何数量的产品。也就是说,对其产品的需求线是水平的,是市场价格点上的水平线。这样的厂商,必须有一条向上倾斜的边际成本[多生产一个单位产量必须增加的成本]线,才有一个利润极大化的产量,就在边际成本线与价格或需求线相交的点上,也就是边际成本等于价格的产量。

当一个完全竞争者的厂商,在这个利润极大化的均衡产量上生产与售卖产品时,它在同样的市场价格下,不愿意多卖更多的产品,因为多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的成本[边际成本]大于产品的价格,多卖会减少利润。你问实际经济中100个厂商,“以你现在出售产品的价格,向你多买,你要卖吗?”至少有九十多个厂商要多卖。很多厂商花大把钱打广告,雇用推销员,设法多卖产品。可见实际经济中绝大多数的厂商并非完全竞争者。对他们的产品的需求线,不是水平的,而是向下倾斜的,要多卖产品,必须减低价格。

笔者在1977-2009年的多篇文章中论述,如果我们不假定厂商们都是完全竞争者,即使假定没有时滞与货币幻觉等复杂性,依然可以论证,货币未必是中性的,名目总需求的变动,可能引起实质产量与就业量的变动。得出货币是中性的结论的货币学派,与得出相反结论的凯恩斯学派,都是笔者的分析中的特例。根据这个比较现实的分析,金融的重要性就大大增加了,因为金融的问题,可能造成实质经济的衰退甚至大萧条。

假定与不假定厂商是完全竞争者,结论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原因何在?第一,水平的需求线不能够左右移动,只能够上下移动。水平需求线的上下移动表示价格的上下变动。在没有时滞等因素时,价格的变动使成本做同比例的变动。需求线与边际成本线做同样的上下变动, 这两条线的交点依然在同样的产量点,所以产量不变,而价格变动。在非完全竞争的实际情形,对厂商产品的需求线是向下倾斜的,这种需求线可以上下移动,也可以左右移动。因此,只有价格变动的货币学派情形,与只有产量变动而价格不变的凯恩斯学派情形都可能出现。

第二,如上所述,在完全竞争的情形,边际成本线是向上。产量增加,边际成本也会增加。这使厂商倾向增加价格。加上其他简化条件,这使货币学派的情形成为必然。在非完全竞争的情形,边际成本线可能是向上的,也可能是水平的,甚至是向下的。产量增加,边际成本未必也会增加。这使凯恩斯的情形比较可能出现。

在完全竞争的情形,边际成本线是向上的,没有规模的经济。在对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的供需分析中,传统情形是,整个行业的需求线向下,而供应线向上。只要这两条线出现相交,市场就能够容易地提供社会最优产量[不考虑污染等问题],因为供应者可以获得足够抵消成本的价格。在有规模报酬递增的非完全竞争的情形,即使需求方面已经使生产成为有利的(对整个社会而言),厂商依然可能会亏本,尤其是在大量需求还没有出现的情形。必须等到将来需求大量增加后,才能够赚钱。因此,在过渡时期,需要资金上的支持。这使金融的重要性也大量提高。

如上所述,简单的传统分析低估金融的重要性。这不见得就表示这分析是要不得的。这简单分析有它的功用。例如,在证明全局均衡[一般被误译为一般均衡]的存在性与最优性等问题,完全竞争的假设使证明成为可能。而这证明让人们看到市场经济在调节资源上的作用。实际经济虽然不是完全竞争的,但有相当大的竞争性,使市场经济在多数情形是很有效率的,虽然不是100%最优的。

当我们把简化理论应用到实际经济时,应该适当斟酌其结论的可应用程度。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在这个斟酌上是否把捏得准,是一个经济学者的真正功力的一个重要考验。

(原载《经济学家茶座》第60辑,内容未经编辑。黄有光,南洋理工大学经济系Winsemius教授)


推荐阅读

【经济漫谈】 朱玲:美国低收入老年人的照料福利

【经济漫谈】 胡怀国:理解中国传统社会

【经济漫谈】 张晓晶:金融危机的奇幻漂流

【经济漫谈】 走出“经济腐败—不平等—暴力和社会动荡甚至内战”的恶性循环

【经济漫谈】 朱富强:经济研究的问题意识

【经济漫谈】 汪丁丁:微信时代的读书捷径

【经济漫谈】 全球金融危机与主流经济学

朱玲:低龄与高龄老人的合作与冲突

郭冠清:《21世纪资本论》是21世纪版的《资本论》吗


  (编稿:林盼、董丽霞    审校:郭冠清)  


  中国政治经济学智库  ∣ 长按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感觉不错,请点赞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