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扭转了资本短缺的窘境,2015年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中国是如何实现从资本短缺到资本充裕跨越的,值得研究。中国资本形成道路比较独特,既不同于原苏联模式,更不同于欧洲模式,也不同于新加坡等新兴市场经济模式。学术界对于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十分深入,但多将资本形成道路视为既定的事实,对于资本形成路径研究较少,对于发生巨大制度变迁的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形成道路更缺乏研究。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力推的“调结构、去产能”,这与调整前期资本形成格局相关;“补短板”则与规划未来资本形成格局相关。
1.“资本”概念与主要的资本形成理论。马克思指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资本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双重属性。目前学术界认为,广义上“资本”包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及人力资本,而狭义“资本”仅指金融资本。这里的“资本”含义介于广义与狭义之间,是指物质资本与金融资本。
马克思的《资本论》认为,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积累,而“资本积累”也是“资本形成”的一种表述。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形成(capital formation)是指储蓄转为实际投资。这里“资本形成”的含义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基本一致,即指一个经济社会体系中资本存量的增加及由此带来的生产与获利能力的形成与增长。具体而言,就是物质资本存量与金融资本存量的形成与增长。自斯密以来,西方多数主流经济学家认为资本形成的唯一来源是国民储蓄。与此不同,托洛茨基提出了“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论,认为农村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内殖民地。斯大林则提出了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理论,即将农业剩余转移到工业部门,扩大资本形成。
2.当代中国“资本观”的演化。当代中国学术界、国家领导人对于“资本”的认识经历了数十年的演化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对待“资本”的意识形态色彩过于深厚,认为“资本”带着“原罪”,是剥削工具,是资本主义专有的经济范畴。自然,“节制”与“消灭”“资本”就是当时的主要指导思想。对于经济建设中投入的资本,理论界则淡化了其自然属性。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到“过渡时期”,国有资本参与的经济称为“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单一公有制经济建立之后,认为资本形成中的各类投资已不是资本主义经济范畴中的“资本”,故不再视之为“资本”,而称之为“资金”。国家以调拨方式使用社会资金,这些“资金”投入后形成了“固定资产”,实质是形成了物质资本。改革开放后,理论界重新重视资本的自然属性,并开始使用“资本”概念,认识到资本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实践中经济成分的多元化,使学术界对于“资本”与“资金”概念的差别更加明晰。政府在承认资本要素社会属性存在差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本要素的自然属性,引导资本进行经济建设,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3.当代中国资本形成来源的变迁。当代中国资本形成建立在一穷二白的历史基础之上。新中国成立后,国内资本形成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一是农业剩余,从农业方面获得的资本积累主要来自农业税和以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方式获得的农业剩余;二是来自国营企业的贡献,即国营企业上缴的利润、工商业税款和工厂折旧基金;三是社会储蓄;四是公债及企业债;五是股票市场。国外资本形成来源包括:一是海外国家或机构的贷款;二是外商直接投资;三是海外资本市场募集资金。
可以看到,中国资本形成的来源经历了从几乎全靠国内积累,到大力吸收国外资本的变迁;经历了从重点依靠农业剩余、国有企业利润积累,到重点依靠居民储蓄、金融市场的转变;经历了从依靠政府储蓄到依靠社会储蓄的转变。
4.当代中国资本形成机制的变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资本形成机制经历了计划手段主导向市场力量主导的转变、财政主导向金融主导的转变。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既是储蓄主体,又是投资主体。政府计划安排国民收入的分配、消费与储蓄,政府承担了国民储蓄向国民投资转化的责任,政府按计划进行投资,是一种政府计划主导的资本形成机制,表现出典型的财政主导型特征。改革开放后,政府逐渐削弱投资主体角色,多元经济主体在市场吸引下自主投资,行政计划主导方式逐渐弱化,市场力量主导方式逐渐提高;政府主导方式也发生变化,直接方式逐渐被多种间接方式替代。而且,资本形成机制逐渐由财政主导型向金融主导型过渡。不过,在中国资本形成机制中,各级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5.资本形成的产业结构、布局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从“一五”时期开始,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投资向重化工业倾斜,而对轻工业、农业投资较少,资本形成的格局是“重重轻轻”。改革开放后,为改善民生,国家加大了轻工业投资。多元化的非国有经济主体也集中投资加工业。相对而言,国家在重工业方面的投资减少。到新世纪之初,资本形成的产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形成了“轻重重轻”的格局;基础设施与服务业的比重显著扩大。进入21世纪后,中国确立了新型工业化战略,在资本形成上开始注重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产业布局。目前,在供给侧改革指导下,资本形成的产业布局正在“补短板”。
6.中国资本形成道路的特色。一是政府主导,政府始终引导着中国的资本形成,政府始终为资本形成的产业格局布局谋篇;二是立足国内积累资本,特别是依靠农业剩余、国有企业的利润、居民储蓄,逐步扩大资本形成;三是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优势,不断扩展国有资本的形成;四是在改革开放中扩大资本形成的来源渠道,积极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资本形成;五是不断探索与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合宜的资本形成机制,并紧随经济体制的变革,适时转换资本形成机制。
从资本形成的角度看,一些关键性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例如,资本形成是否还需要政府主导?政府如何主导?金融主导的资本形成机制下,如何保证资本流向实体经济?国内外私营资本如何与国家长远利益相一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私营资本家应是怎样的关系?“调结构”“补短板”,如何引导经济发展需要的资本形成?“供给侧”改革需要怎样的资本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