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
党规是法治中国的核心
党规研究小组第24次讨论会于2017年6月24日在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举行。党规研究小组在“党规之治”选修课的基础上由中国政法大学柯华庆教授组织成立,成员由来自法学理论、行政法学、宪法学、纪检监察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组成。党规研究小组采用报告和讨论的形式对宪治理论与中国宪法的变迁、西方政治哲学相关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四个部分进行专题讨论。本次讨论的内容是《共产党宣言》与《哥达纲领批判》(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宋凯与夏少光就讨论的内容作了报告。
报告人宋凯指出,《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发表的,该同盟起初纯粹是德国工人团体,后来成为国际工人团体,而在1848年以前欧洲大陆的政治条件下必然是一个秘密团体。1847年11月同盟代表大会在伦敦举行,组织者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份理论完备且具备实践性党纲。马克思、恩格斯欣然应允,写就《宣言》一文,向全世界公开说明共产主义者的观点、意图和行动目标。
《宣言》由序言、引言和正文组成,序言阐述了《宣言》基本思想,即人类社会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目标是没有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的共产主义社会;阐明了共产主义理论与共产党党纲。
报告人将正文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产者和有产者。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
二、无产者和共产党人。共产党人与其他工人政党没有对立、没有特殊、利益相同,无特殊原则指导无产阶级运动。更重要的是,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具备高度理论自觉性,是革命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
三、共产党人理论。马克思通过反驳资产阶级责难的方式阐述共产党人的理论,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路径。马克思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干涉,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报告人认为,共产党人理论概括起来就是消灭私有制,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四、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马克思认为,封建的社会主义(以英国和法国贵族为代表)与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以斯蒙第为代表的学派)均是反动的社会主义。封建的社会主义者完全不能理解现代历史的进程,没有看到现代资产阶级正是封建制度的必然产物,封建的社会主义不可能消灭剥削。小资产阶级则摇摆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将会丧失自己的独立性。他们看到了现代生产关系中的矛盾。但是,小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的所有制关系和旧的社会,这完全是反动与空想的。
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与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则只是关于真正的社会、关于实现人的本质的无谓思辨。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以蒲鲁东(著有《贫困的哲学》)为代表,他们主张改良,力图使工人阶级厌弃一切革命运动,停留在现今的社会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则是发明家的发明活动,他们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但是拒绝一切革命行动,而是倡导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陋的平均主义,想通过一些小型的、当然不会成功的试验,通过示范的力量来建立新社会。
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派的态度。共产党人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明确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但坚持共产党人的理论、观点,同时发挥指导作用。强调所有制问题,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报告人夏少光对《哥达纲领批判》的诞生背景与具体内容作了详尽介绍:
《哥达纲领批判》诞生于德国无产阶级政党——由马克思、恩格斯指导的爱森纳赫派与由拉萨尔思想占指导的全德工人联合会合并之际。这篇文献是马克思对拉萨尔思想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非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斗争的产物。《哥达纲领批判》是对《宣言》论断的捍卫与发展。
报告人将该文献理论要点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财富悖论。劳动创造财富这一论题是资产阶级历史合法性的确证,例如洛克劳动所有原则与斯密对游惰阶级的批判。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质不仅在于财富的巨大发展,还在于财富及其创造主体之间的巨大矛盾。马克思提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不仅能创造财富,也是贫困与奴役的渊薮。这才是共产主义必须解决的论题。
第二、“不得不扣的劳动所得”与小资产阶级分配观的狭隘性。“平等的分配”根本不存在,是超阶级超历史神话,“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实际是“有折有扣的劳动所得”。 平等的概念并不是抽象的,必须置于一定的生产关系中才能实现。小资产阶级之所以存有平等分配的幻想,是因为世界观的时代错位——在资本主义社会化下仍坚持前资本主义个体私有制的眼光。
第三、共产主义两阶段的划分。共产主义初级阶段,个人劳动直接作为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劳动不再作为按比例分配社会产品的中介存在。这是资产阶级等价交换原则的真正充分实现形式。这一阶段的本质,平等的权利仍然是一种资产阶级法权。真正的共产主义必然超越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
第四、生产与分配不是割裂的,分配的本质是对生产条件的分配,要实现平等分配必须通过革命从根本上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般的分配正义学说则割裂分配与生产,在保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进行调节,分配局限于作为结果的消费资料。
第五、无产阶级的解放手段只能是革命。拉萨尔的生产合作社方案实质是放弃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而成为资产阶级国家的附庸的表现。
第六、对“自由国家”的本质分析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提出。马克思认为现代国家只是一种虚构,并不具备独立性,其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之上,抨击了拉萨尔国家独立于社会之上的二元论观点。他认为必须通过革命打破旧的国家机器才可能实现真正的无产阶级专政。拉萨尔派实际上是政治上的小资产阶级,行动策略上奉行机会主义与投降主义。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就报告的内容进行了讨论。
杨明宇认为我们应当重视并学习运用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经济关系入手分析政治关系。现今我国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经济关系应当如何建构尚无定论,这要求我们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论断学透。但是马克思根据资本划分阶级,这一划分标准难免是片面的。
戴小华认为,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立场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出于理性分析而非情感驱动。他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以缜密的逻辑推论为基础。马克思的理论高瞻远瞩,在今日仍不过时,依旧能够唤起读者的共鸣,这是以学术为业者所向往的境界。
刘金瑞指出,《共产党宣言》序言一再强调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要求我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现在的最大现实就是已经迈入网络信息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速发展,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了巨大变革,这要求我们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比如马克思指出工人是机器的附属品,可现在人工智能能使机器取代工人,这种情况下,雇佣劳动、剩余价值等理论需要重新思考。再比如计划经济的可行性。
最后,柯华庆教授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补充。柯老师主要谈了以下几点:
第一,现代社会主义的旗帜。中国是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如何在这一前提下实现共产主义这一问题在理论上仍未解决。中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四项基本原则下探索一切可能。然而以特色作为追求目标是本末倒置。社会主义从一开始就是国际运动,尽管每个国家在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时不可避免会有自身的特色,然而,特色不能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中国的发展已经足够有一个自信的旗帜--现代社会主义。中国已经成为负责任的国际性大国,中国需要积极展示自己的大国形象,所有国家进行开放式对话,乐于"争论",提出自己的大国理论--现代社会主义理论。
第二,阶级分析方法也可称为主体分析方法,主体在极端分化的情况下就会产生阶级。我们在研究人文社会科学时必须立足于主体,搞清楚自己是为了实现“谁的自由”、“谁的公正”,否则所谈论的内容就会流于表面空洞,而且很可能会自相矛盾。
第三,共产主义运动是比资本主义运动更为普世的运动。资本主义运动建立在第一波现代性之上,以形式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打破了封建束缚。然而,马克思清醒地看到资产阶级打破等级社会的理论武器——自由、平等、博爱——只是观念上的虚构,是为资产阶级政权所服务的。共产主义将空洞的价值问题还原为所有权问题,是为了构建实质的自由、平等。共产主义能够回应资本主义下社会不平等所产生的现实需要,实现真正的平等与自由。
第四,社会主义的价值。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所保护的是消极自由,积极自由常常被忽视,丛林法则被视为理所当然。社会主义国家中共产党掌握政权,可以集中举国上下的力量去保障积极自由。但也可能产生以保障积极自由之名去损害消极自由的危险,所以应当在宪法和法律中明确规定消极自由的范围。我认为社会主义在基本完成共同富裕之后,应当以共同自由为价值追求。
第五,对马克思主义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解读与发展。其一,价值的主观性。马克思过于强调价值的客观性而忽视了价值的主观性。我认为,价值具有主体性、时间性,空间性。由于不同主体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内对同种物品的需求和评价不同,其物品价值的衡量也不同。劳动价值论、生产要素价值论仅仅强调价值的客观性,而忽视了价值的主观性。如果承认价值的主观性,就可以发现不仅仅劳动、资本和土地是价值的源泉,交易、管理、发现等行为同样创造价值。所以可将传统的产权分为发现产权、劳动产权、交易产权、管理产权、规制产权,风险产权等。其二,剩余价值论。剩余价值论揭示了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压榨,是革命的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语境下,劳资关系可理解为合作关系,会产生合作剩余。于是,如何分配合作剩余是劳资关系的关键,无产阶级政权通过调整分配的方式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其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在交易成本理论下,社会会存在各种形态的经济行为,大资本家与无产阶级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立。其四,共有制。产权并不是单一的权利,而是表现为产权束,包括不同的权能。在公有制概念之下,产权无法落实到个人。共有制概念可通过对产权权能的分配将个人所有与公共所有包括在内。
在柯华庆教授的主持下,参会的同学各抒己见、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