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理论探索】 刘永凌:创新发展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17-11-28 中国政治经济学智库

    点击「 蓝色微信名 」 可快速关注  

■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 刘永凌 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 

当一个民族处在一个伟大复兴的前夜,她必须回顾自己的历史文化,从中吸取力量;历史上每一次思想文化上的飞跃,都要回到源头去寻找力量,发出新的光辉;传承的目的,是为了创新,如果说传承是一种历史责任的话,那么创新更是一种时代责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前提,同时创新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正如十九大报告所强调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所以创新发展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处于核心位置。创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创新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升华,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生生不息智慧的时代彰显。可以说,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是中华文明得以绵延不绝、源远流长的根本所在。  

  中华民族具有鲜明的创新禀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经·大雅·文王》第一章说:“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日渐成为名言警句。人们对它的理解也略有不同。一种观点认为,此语的意思是说周族虽然只是一个古老的邦国,但她在得到上天的护佑后就焕发出了全新的气象;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此语的意思是说周部族虽然只是一个古老的邦国,但她的使命却在于革新。人们大多更愿意遵从后一种理解,由此来阐发中国文化的创新本性和创新特色。

  

  哲学家冯友兰曾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两句诗简化为“旧邦新命”,并认为“这四个字,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足以当之。阐旧邦以辅新命,余平生志事盖在斯矣”。抗日战争胜利后,西南联大各校北归前在昆明竖立了一个纪念碑。时任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冯友兰先生起草纪念碑碑文。碑文说:“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

  

  在中华民族这个古老民族悠久的发展史上,革新、创新始终是其前进的不竭动力。早在商汤时代,浴盘上就镌刻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样的铭辞,意思是说假如今天洗净污垢更新自身,那么就要天天清洗更新。《尚书·康诰》中也有“作新民”之语,意思是要求他的民众做“新的人民”,激励人弃旧图新。

  

  南宋经学家钱时在《融堂四书管见》中说:“《盘铭》之新,新德也;《康诰》之新,新民也;文王诗之新,新天命也。君子用心无所不至,故曰‘无所不用其极’。只为天地间事,皆吾分内事,有纤毫不至,便是不诚。”这里《大学》集中讲君子自新,恒常去秽纳新,与时偕行,而后才能恒常亲近人民。也只有亲近人民,人民才能振作自新。万事万物能长久不衰者,无不是持续去秽纳新者。

  

  《易传·系辞上》更从天人合一的哲学角度提出:“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把人的存在和发展高度概括为“富有”“日新”和“生生”,认为“世界是富有而日新的,万物生生不息。‘生’即创造,‘生生’即不断出现新事物。新的不断代替旧的,新旧交替,继续不已,这就是生生,这就是易”。可见,日新月异是人类生生不息的重要环节,也是人类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人化过程。

  

  《系辞》还提出:“《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唯变所适,不仅成为儒学的特质,而且体现了不断变化的时代精神。

  

  刘勰在《文心雕龙》的《通变》一章中,详细论证了创新的必要性和力量。他认为:“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就是说,文章的气势力量,要革新变通才能不断流传下去,文章写作的变化革新没有一定的框框,讲变化一定要参考当代的新作。他主张“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认为“变则其久,通则不乏。趋时必果,乘机无怯”。刘勰讲到,作家诗人要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这些虽然是讲文法心得,也体现了对创新意识的深刻认识。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所强调的创新、“日新”,指向最多的还是品德的培育和人格的养成,没有转化为对陌生物质世界的探索和把握,尚未转化为现代意义上的创新。

  

  创新的前提是继承:与古为新,反本开新

  

  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本来是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理论著作。其中《纤秾》写道: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大自然中蕴藏的美景难以穷尽,诗人只要深入地体察,就能产生不断创新的诗境。即使古人已经写过的题材,也能有所创造,达到不断创新的意境。“如将不尽,与古为新”一语道出创新的可能性和方法论。“不尽”为无尽,亦即终古常见之意,终古常见,却又不是陈陈相因,能与古为新则光景常新。正如李德裕《文章论》所说:“譬诸日月,虽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此所以为灵物也。”

  

  反本开新,就是要珍惜、回顾自己的文化传统,从中获取新的文明。《左传》本来是注释春秋的,《易传》本来是注释《易经》的,二者却都因为解释经典而成为新的经典。著名哲学家汤一介认为,当一个民族处在一个伟大复兴的前夜,她必须回顾自己的历史文化,从中吸取力量。历史上每一次思想文化上的飞跃,都要回到源头去寻找力量,发出新的光辉。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一点。文艺复兴,它要回到古希腊;中国的宋明理学,它要回到孔孟。如今的人们已经注意到人类文化正在进入新的轴心时代,中华民族要发展,就必须回顾我们的文化传统,反本开新。

  

  反本,就是把握源头;开新,就是创新。如果不返本而开新,开出的只能是无源之水,很快会干涸,只能是无本之木,不能成长。守住原典精神,才能有民族主体文化。如同欧洲的现代化得益于古希腊罗马的文艺复兴,得益于基督教的革新与发展,中国文化的创新,也需要对传统的开拓创新。

  

  作为文化创新前提的文化传承,之所以必要,就是因为只有在传承中,文化成果才能积累,后人才能在前人文化实践的成果上开始新的征程。文化传承,首先需要对我们自己的文化心存敬畏,有发自内心的真诚,而不是以急功近利的心态去对待传统文化。习近平强调:“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然,传承的目的,是为了创新。如果说传承是一种历史责任的话,那么创新更是一种时代责任。

  

  创新的方法论: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周易》有鼎卦和革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由此产生的“鼎新”“鼎革”“鼎新革故”等词语,意思是破除旧的,建立新的。

  

  革卦的爻辞是“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革,几天以后就有了信任,很顺利,利于坚持下去,悔恨消失。革卦还有“大人虎变”“君子豹变”等,都是孚、吉。而鼎的卦辞是“元吉,亨”,是说作为革故鼎新的《鼎》卦,它有很大的吉祥,它亦很亨通。

  

  革故鼎新,推陈出新,成为创新的根本方法。如果说反本开新注重正本清源,那推陈出新则注重转化传统,别开生面。

  

  中国的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由来已久,儒学在古代的创新即为鲜明一例。它成功地接受了佛教进入的挑战,吸收它,改革它,使它成为中国化的佛教,同时儒学也开创了一个新局面。而佛教在中国的立足更是依赖于创新。佛教创立于古印度,公元前后传入中国,经过长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会通和结合,在隋唐时期实现中国化,重要标志就是先后成立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在这些宗派中,以禅宗最具民族特色。六祖慧能通过创新,实现了印度佛教中国化,玄学佛教生活化,贵族佛教平民化(都市佛教山林化),义理佛教实用化。毛泽东认为慧能的《六祖坛经》“是老百姓的”,赞赏慧能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使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赞赏慧能否定传统偶像和陈规,勇于创新,并把外来的宗教中国化,使之合乎国情。

  

  文化方面的创新,特别体现在文学的创新。唐代书法家李邕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宋代诗人黄庭坚说:“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南宋诗人戴复古说:“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告诉人们诗贵创新,贵于写出作者的真情实感,反映作者的独特个性,切忌拾人牙慧,亦步亦趋。清代文学家赵翼在《论诗》中说:“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他积极倡导诗歌求变、创新的精神,追求和探讨达到诗歌创新目的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了别具一家的“创新说”,以反对乾嘉诗坛的复古模拟之风。

  

  创新的与时俱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只有通过自身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适应并体现我们这个时代发展的诉求,从而显示出它的当代价值。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两创”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化发展规律和文化发展路径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一个整体。所谓创造性转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所谓创新性发展,是指中华传统文化的提升超越,重在阐发立足现实并解决当今时代问题的创新内容。

  

  毛泽东当年为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确立了“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的恰当态度。他在1940年1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毛泽东也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善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典范,如对《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中“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实事求是转化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即是一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从各个侧面展开了一系列精辟论述。

  

  习近平指出:“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2014年2月24日,他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他还指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他还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仅在文化方面如此,创新理念应当贯穿于我们的一切工作当中,从而让中华文明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再创辉煌,这是全体中国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担当。

 

 推荐阅读 

【理论探索】 李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大有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纲领性的重要讲话,今年党中央又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指明方向,充分体现我们党对新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殷切期望和顶层设计。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指导和根本遵循,落实好《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第一,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下大力气加强学习研究和宣传阐释。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党的理论创新也进入了快车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精准扶贫和打赢扶贫攻坚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和文化强国战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总体国家安全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等具有指导性、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这些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深入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四个意识”的高度自觉为党的创新理论提供学理支撑和思想支撑,既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更是哲学社会科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我们要奋发有为,切莫辜负了这个伟大时代,切莫错过了这个大好机遇。

第二,要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涌现出的新实践新经验新创造,下大力气加强研究总结和提炼概括。

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取得的成就前所未有,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遇到的问题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同样前所未有。这就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必须把主攻方向调整到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治国理政全局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来,调整到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系统总结升华各地区各部门的新实践新经验新创造上来,决不能关起门来做学问。哲学社会科学主攻方向的着力点,必须把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同以总结新实践新经验新创造的研究统筹起来、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为此要着力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处理好坚持问题导向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关系。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二是处理好坚持问题导向与坚持把握大局、大势、大事的关系。要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增强战略性、系统性思维,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既看存在问题又看其发展趋势,既看局部又看全局,提出的观点、作出的结论要客观准确、经得起检验,在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努力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三是处理好坚持问题导向与加强理论研究理论建构的关系。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要聚焦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致力于推动实践创新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下大力气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第三,要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以立为主、立破并举,下大力气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最根本的在于党始终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活力。同时也要看到,当今时代,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的和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的和落后的相互交织,社会思潮纷纭激荡。马克思主义在有的领域中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是灵魂、是方向,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一要真正解决好真懂真信的问题。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二要坚定不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真正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三要坚定不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大力弘扬、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不被“功名利禄”所绑架。努力占领真理制高点和道德制高点,切实担负起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真正把学识修养与道德修养结合起来,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四要激浊扬清、正本清源。敢于回应各种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保持与党同舟共济、同心同德。

第四,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下大力气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里的关键,是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马克思主义的资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也是其发展的最大增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融通各种资源的有效途径,是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把“向内看”“向外看”“向前看”“向后看”有机结合起来。因此,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必须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来推进。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能否构建起来,关键看有没有“中国特色”。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甚至是“削足适履”,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更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必须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一是必须充分体现继承性、民族性。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既应当是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集大成,也应当是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集大成。二是必须充分体现原创性、时代性。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坚持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三是必须充分体现系统性、专业性。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已基本确立。下一步的任务,是要向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跃进。要努力使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同时,还要使学科体系建设同教材体系建设、话语体系建设协调推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合力打造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个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宏大系统工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思想理论支撑。


推荐阅读

【理论探索】 姜跃春:中国方案为世界经济注入新活力

【理论探索】 李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大有作为

【理论探索】 马建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理论探索】赵剑英:深刻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大历史观”

【理论探索】 王振中:中国为什么能适应并引领世界发展潮流

【理论探索】 高培勇:积极财政政策的四个深刻变化


 (编稿:郭冠清  林盼  审校:孙志超)  


中国政治经济学智库  ∣ 长按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感觉不错,请点赞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