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i 火了,它又凉了
匿名提问箱不仅是个社交平台的创业项目,更像是个小型社会实验。
匿名提问箱可能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最简洁的社交方式之一。每个提问箱主人的页面,只有 ta 的网名,和一个文本框。在里面输入问题,等待 ta 的回复。只有当问题被回答后,问题和答案才会公开发布在页面里。
最近几年,这种 “Ask me everything!”(欢迎向我匿名提问!)类型的社交平台开始在简体中文互联网流行。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一个叫 Popi 的应用。它在 2018 年以微信公众号的形式问世,第一年积累了 15 万用户,今年 1 月推出 App 版,迅速积累了 220 万用户和 3000 多万个提问。
今年 7 月在 B 站上走红的虚拟偶像菜菜子 Nanako,在她与粉丝互动时,就用 Popi 提问箱来收集问题,这并不是 Popi 官方寻求的合作,只是因为大家都在自发地用它。虽然和大众的社交网络相比还算小众,但在年轻人群——准确地说是 14 到 24 岁——里正在迅速走红。
不过,8 月初,Popi 的官方微博称,监管部门以内容违规为由要求 Popi 下架,全面停用整顿。现在,Popi 团队正在自查,并争取合规后重新上架。
这显示了匿名提问箱的两面:一方面它满足了特定的社交和表达需求,但在走红之后,又得面临如何管控不良内容的挑战。
匿名提问并不新鲜。“古老”的案例有 QQ 悄悄话,在海外,Sarahah、Peing 等提问箱,还有 Turblr 上的 ask me everything 功能也曾风靡一时。这些前辈都让饶志坚在 2018 年觉得可以“做一个类似的玩玩”。当时他还在其他公司担任产品经理,一开始他也不知道为什么 Popi 会这么快受到追捧。
这么说显然有点谦虚了。Popi 的功能和技术虽然没有太多门槛,但它的很多做法确实让它更受还在读书的年轻人喜欢。比如它的官方社交网络账号一点也不“官方”。这个自称“Popi 提问箱产品狗”的官方微博直接被用户戏称为“狗哥”。其中大多数内容都是创始人饶志坚自己发布。
比如检讨新增功能的时候,他会自我批评说“最近两个月,浮躁了,做了一堆花里胡哨的东西”;也会老实承认“我对大家喜欢的内容不是很了解,除了简单的一些游戏、动漫、同人、coser、对皮之外不是很了解其他的”。这种更像个人网站的交流风格让不少用户觉得亲切。
另外,相比之前的一些提问箱,Popi 提供了一些功能,让提问箱里的内容更易分享到别的平台,比如,生成海报。他们使用了年轻人偏爱的黑白简约的视觉风格,让用户可以一键把某个回答分享到微信、QQ 或微博上,并且在回答后标注著作权归属。Popi 目前没有专职的市场和运营人员,Popi 也从未做过联名或者正式推广,用户增加全靠用户本身的分享和人脉延伸。
用户愿意分享的根本原因,还是匿名提问箱这种功能本身满足了某种需求。匿名带来的距离和安全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即将升入大学的橙子喜欢和在 Popi 上认识的朋友分享各自生活中的小秘密。她甚至成为了一名叫“小梦”的高中生的“知心姐姐”,听他讲述成长烦恼,甚至帮他解决课业问题。但两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完全不认识,也没有留下其他的联系方式。橙子觉得,没必要干涉各自生活的其他部分,这样纯粹适当的距离就很好。
匿名提问的方式也容易让相同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黄灰兔是为了向“太太”们匿名表白才入坑 Popi ,“太太”是读者对同人文学创作者的昵称。有不少创作者把 Popi 也当作一个分享创作与受众互动的平台。
橙子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从今年年初开始用起 Popi。她在 Popi 上阅读着太太们的日常创作,她至今还记得其中一位 Popier 对死亡这个概念的描写,“一个人的离世,一双碗筷的消失”。在 App 版本上,Popi 增加了类似其他社交网络的动态功能。对不少用户来说,Popi 更像是是微信、微博等熟人社交平台之外的隐秘树洞。在这里什么话都可以说。
而当什么话都能被人看见之后,不良内容也开始变成一个威胁。提问可能变成骚扰、人身攻击;用户动态则可能成为软色情内容的传播方式。
Popi 目前能做的只有尽可能守住“红线”。Popi 内部把内容治理的重点放在软色情信息上。根据违规程度的不同,不少软色情账户被平台处以删帖、限制发言、直接删号或者封设备等阶梯式处罚。有时候也会碰上机器识别失灵的状况——尺度模糊的软色情图片,Popi 的人工审核会考察这个账户的历史行为,判定 ta 是不是一个用色情图片骚扰他人或博取关注的用户。
作为一个社交平台的运营者,Popi 团队小得可怜,只有 8 人,大多是饶志坚过去的同事或同学。很长一段时间,他们还分散在各地,靠线上办公工具联系,直到今年 4 月才有正式的办公场所。
在官博里,饶志坚曾称呼 Popi 是个“儿童 App”,意思是提醒用户不要发布色情或骚扰言论。相比其他一些主打交友的匿名社交应用,Popi 的用户有 80% 是未成年人群体,有 60% 是年轻女性,让这些用户有一个不被攻击和骚扰的环境就显得很重要。
“我记得,曾经有个博主用 Popi 提问箱去收集女性被骚扰和被侵犯的案例,去跟他们沟通。我想,这才是匿名提问箱的价值,让你可以毫无保留地去沟通和倾诉。它应该保护你不受伤害,而不是帮助你去伤害他人。”饶志坚说。
作为一个创业公司,Popi 天然地也想做大。扩大用户规模和内容量是社交平台一大目标,上百万的活跃用户已经能塑造一个有趣的社区,但要吸引投资人的关注,它还不够。
Popi 曾经在 6 月下旬尝试推出“推荐”功能,希望提升活跃度,让用户在 App 里待更久。但结果是,Popi 确实看起来更丰富热闹了,但页面里的不良内容和攻击性言论比重也增加了。他们以为凭数据热度点赞评论粉丝数筛选出来的内容会是用户喜欢的,但这些以个人照片为主自我展示的热门用户又更容易吸引攻击和骚扰。
Popi 先前为应对低俗言语准备的词条限制不够用了,明显的言语骚扰可能还可防可控,难以处理的辱骂问题又涌现了。因为,有些伤人的文本,本身并不涉及敏感词。它的内容管理人员和技术有些捉襟见肘。
更致命的是,事实上,用户对这样的推荐内容并不买账,而且其日常体验也因为这期间的不良信息大打折扣,他们从 Popi、QQ 群、微博各个渠道向运营团队表达了类似不满。
三周后,“推荐”渠道关闭,Popi 恢复了先前的简单展示模式。而 Popi 也迅速推出更新,提升了对不良内容审查的精准度。
在这个小团队尽力提升自己的运营能力时,8 月,它被要求关停了,服务器暂停运行,App 也被各大应用市场下架。
停摆中的 Popi,暂定的整改计划是,审核低俗、色情、辱骂等语言行为,机器审核后再过人工审核,而且将人工核查的范围从疑似信息扩展到所有内容,而且也会提前判断新注册用户是否是正常账号。他们还考虑推出青少年版本的 Popi。原定于 8 月的功能更新及后续的商业化尝试,都暂时搁置了。
对于已经习惯 Popi 的用户来说,现在的 App 再怎么刷新,都不会再出现新消息提醒的红点,曾经活跃的官博也陷入静默,尚未回答的问题无法显示,一切联系都中断了。
不少认同 Popi 原有氛围的用户表示不会卸载这个暂时不能用的手机软件,愿意等待那个“回家的日子”,曾参与 Popi 内测的用户橙子在自己的微博账户上回顾了自己是怎么看着 Popi 一天天成长。黄灰兔相对平静,未来是否还要继续沿用 Popi 取决于自己关注的太太们的动向。
匿名社交产品的竞争足够激烈,停滞的 Popi 确实需要担心它是否会被替代。比如上线仅一个多月的类似平台波密 Pome,已经打出标语“这个新家超温馨”。不少新用户甚至也分不清楚它和 Popi 有什么区别。
不论是作为一个创业公司,还是一个社交平台,Popi 都小得不行。但是它展现了一个独特的生态,人们的确需要在一个完全匿名的环境下说一些不加修饰的话。比如羞赧的人可以借着隐身的机会勇敢一次,或者低落的人偶然在这里接收到了善意和支持。
匿名之下的表达自由对不少人来说是必需品,也会带来风险,Popi 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平衡。曾有用户不堪恶意账户的辱骂或骚扰,官方帮助其拉黑屏蔽但不愿透露恶意账户的真实信息,最终,这样一批受害者选择离开 Popi。
在鼓励用户表达和社交,不断产生新鲜感的同时,如何应对社群扩大中层出不穷的不良信息,维持社群内部的健康,保证良好用户体验,是摆放在匿名提问箱面前的共同难题。Popi 算不上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但仍在“换一个方向”做社交产品的路上有所尝试。这也让 Popi 不仅是一个创业项目,更像一个小小的社会实验,这也是匿名提问箱有趣的地方。
—
延伸阅读
—
ZEPETO的人气秘密 | 不“安分”的房屋中介 | 打印一张“小说”收据 | 为什么旅行青蛙做成了一款“克制氪金”游戏?
—
文:杨舒涵 | 编辑:肖文杰
校对:王坤 | 微信编辑:费灿亚
—
喜欢我们的文章就点个赞和在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