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年轻人的美学冒险:用课本掀起一场社会实验 | 设计,原来如此
当大家都在用同样的课本时,影响一本书就可以影响所有人。
从小学到高中的 12 年教育里,孩子要和课本相处 12760 个小时,相当于看 6000 部电影,逛 3000 次美术馆。
这是来自中国台湾的设计团队“美感细胞”的统计数据。2013 年,三个没有任何设计学习背景的大四学生陈慕天、林宗谚和张柏韦,刚刚结束各自交换留学的课程,从欧洲回到台湾交通大学。
回到家乡后,与欧洲相比,小到超市食品包装,大到社区街道规划,三人感受到巨大的审美落差。在他们看来,造成落差的原因不在个体而在整体。台湾并不缺少顶级艺术家或设计师,而是大众普遍缺乏基础审美。带着这样的想法,三人与朋友在 2013 年年末结成“美感细胞”设计倡议团队,并推出“美感教科书”课本再造计划,想通过改造中小学课本提高全民审美力。
审美是一件主观的事情,找到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撬点并不容易。开头的数据来自团队创立伊始的一次社会调查。“课本是最具通用性和普适性的存在,”团队秘书长何富菁说,“当大家都在用同样的课本时,影响一本书就可以影响所有人。”
作为一群刚毕业的大学生,比起街景改造,平面设计耗时更短、成本更低廉。多次商讨与调研后,团队才决定从中小学课本改造入手。在满腔热忱背后,改造课本的选择也有些许现实考量。
改造课本的第一步,就必须从出版社取得教材内容的使用授权。
2000 年以后,台湾地区的中小学教材改为审定制。虽然规定逐步放宽,但教科出版社的生存环境却日益艰难。“20 年前,全台有十几家教科出版社,现在只剩下三家左右,教材出版一直是个有些病态的产业。”何富菁说。
受教育部门教材预算所限,在教材出版上,出版社几乎没有利润可谈,多需自掏腰包承担编制及印制费用。现在,康轩、翰林、南一是台湾地区最大的三家教材出版机构,出版教材占市场份额 90% 以上。
“开始我们和康轩沟通,编辑表示鼓励,但也会说‘教材出版没你们想的那么简单’一类的话。”何富菁回忆,“不过我们接触过的出版社,在看到美感教科书后都会转变看法。原来(我们)这群人不是想挑战或骂骂出版社,而是真的想推动改变。”
在康轩授权教材内容后,团队找到 13 位设计师,无偿参与了第一本美感教科书的设计制作。而后,团队通过网络众筹,募得 26 万元新台币(约合 5 万元人民币),刚好扯平制作成本。何富菁坦言,从第二季再造计划开始,团队才步入正轨,并有能力正常支付设计费。
每季计划,团队会推出不同科目的改造课本,免费寄送到台湾各地的中小学校并调研使用情况。一堂小学调研课上,有很多学生针对课本发表看法。事后回访老师时,何富菁才知道,发言的学生中,有一位患有自闭症的小孩。在她看来,那个孩子很活泼,很爱提问,和其他孩子没有差别。
△ 第三季活动中与学生的合影。图片来源 | Facebook @美感細胞_教科書再造計劃
这次经历让团队很受鼓舞,原来一本课本真的可以影响孩子的行为。截至 2020 年 9 月,团队累计发放约 2.3 万本再造课本,走访超 200 所学校。根据搜集到的反馈,团队会与设计师、出版社编辑进行多次商讨,并在下一季课本中有针对性地优化。
△ 学生为团队写的感谢卡片与反馈表。图片来源 | Facebook @美感細胞_教科書再造計劃
第二季美感教科书获德国红点传播设计领域最佳设计奖后,媒体开始对团队集中报道,越来越多人认识了这群年轻人和他们的公益活动,质疑声也随之而来。有人问,教科书是否做得太过花哨?也有人说,这样的课本太贵没人会买。
针对这些,何富菁对未来预想图说,他们只把创意做出来抛向社会,设计中会优先选择学生们没有见过的呈现形式。比如,第三季课本改造中,团队尝试加入互动小程序,让新一代习惯使用电子设备的孩子可在手机上获得学习体验。即使一些创意现在难以投放到正式教材中,团队觉得也必须去做。
“我们是在做公益倡议,并没有让学校采购我们的课本。市场接受度当然重要,因为美感教科书是在做大众可接受的设计。我们在提供更多的未来可能性,改变需要慢慢推动。”
在美感教科书计划推进过程中,团队需要与设计师、出版社、教育部门、学校师生持续沟通。7 年时间里,他们已经习惯去面对各种质疑。
越是沟通,团队就愈发深入到教材出版问题的核心。2002 年起,台湾地区中小学教材实行统一定价,一本课本的价钱甚至买不到一杯奶茶。与持续上涨的物价相比,这样的定价显然不合理。在谈到教材定价时,何富菁表示,“从长远来看,只有让教材回归图书市场定价,教材出版业才会变得更好。这需要出版社、教育部门、从业者一同努力,不是单方可以促成的。”
据台湾阅读协会统计,自规定实施同年起,教科书制作成本逐年下跌。成本的压低导致课本印刷、设计质量的下滑。不单是定价阻碍着教材品质,字体也是一直受限的地方。
只能使用单一字体,视觉风格自然无法改变。一次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向美感细胞团队吐槽,“标楷体真的和设计风格不搭,能不能换成其他字体?”选择不同的字体意味着挑战,反复商议后,团队决定使用印刷效果比较清晰、硬朗的黑体字。等到把黑体字的课本投放到学校,师生反响出乎预料地好。带着搜集来的反馈,团队第一次找到教育部门负责人沟通。
这次沟通,促成了后续字体限制的解绑。2018 年,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修订版课纲规范中,首次提出“素养教育”概念,除低学年外,在不影响笔画顺序的前提下,其他年级教科书中可使用多样字体。此外,教材版面及定价相关规制也同步放宽,甚至也将设计费用纳入了教材成本预算。
同年,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为提升教材品质,成立“中小学教科书品质委员会”,并邀请美感细胞团队加入。放在几年前,谁也没想到这几个年轻人能真的把倡议变成决议。
如今,美感细胞团队的宣传语已从“给我们一本课本,我们给孩子一座美术馆。”变为“创造一个产业,改变一个社会,让设计成为教育最好的助力。”比起谈论理想的课本是什么样,现在,团队更在意理想的学习情境应该是什么样。
在他们的勾画中,学习情境应该有更多互动,而不是学生老师埋头各做各的。但每个学生不一样,如果教学方式上增加很多互动,老师会在带班过程中遇到很多挑战。正因如此,团队希望将原本需要老师讲解很久的理论用图表或插画表现,通过新样态的课本和教案,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创造一个覆盖学习情境的“教育设计产业”。何富菁也强调,建立教育设计产业需要时间以及多方努力,但这和通过课本实现教育平权同样重要。
△ 第三季推出的数学课本用大量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图片来源 | Facebook @美感細胞_教科書再造計劃
从选择开启美感教科书再造计划的那一刻,美感细胞团队所有人就明白,这件事一定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近几年,针对预算和定价的相关规定,教育部门一直在调整,所以这群年轻人对未来还是持乐观态度。
“做这件事的人不是非我们不可。如果有更好的人、更好的制度和产业不断出现,那当然是最好的。纯粹代表自己来说,我希望有朝一日我们退场时,理想中更好的设计、更好的学习情境都在自然而然地发生。塑造全民审美意识是一整个世代需要努力的事情。”何富菁说,“可能我们这代人的小孩们会生活在理想的环境中吧。”
—
延伸阅读
—
动物园如何设计视觉形象?| 帮走丢了的文字找到家 | 走吧!去和艺术同居 | 一切为了猫主子 | 一张交通卡如何征服你的生活 | 好设计离你有多远?5 个人
—
文:陈明希 | 编辑:赵慧
校对:李起光 | 微信编辑:吕姝琦
—
喜欢我们的文章就点个赞和在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