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情系科大】中国科大爱心行动 3/4:延续和发展

钱若华老师 瀚海数据说 2022-05-19

第 293 期


编者按


这是一份珍贵的记录。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中国科大“瀚海星云BBS”的黄金时期,为了资助贫寒科大学子顺利完成学业,科大学生处钱若华老师,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冰糖”,与科大学生共同发起“爱心行动”,这场缘起22年前的爱心行动,是科大师生和海内外校友共同筑起的中国科大自己的希望工程,影响深远。


难能可贵的是,钱若华老师留下大量文字,完整保存了中国科大“爱心行动”的资料,今年又重新进行了整理和校对。编辑部分作四篇刊出,第一篇从“爱心行动”的缘起、发展和影响力讲起,第二篇特别讲述第一批热心发起者和骨干参与者。这一篇记载爱心行动从网上走向网下,从国内走向国外,海外校友的强有力响应和支持下,爱心行动得到有效的延续与发展。






(八)爱心行动的延续与扩展之一:  海外校友“爱心奖助学金、优秀新生奖”


爱心行动自1997年12月发起、1998年3月资助了第一批20名科大特困生以来,三年多来,合计有200多人次获得帮助。它在校内外甚至国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响应和参与者已完全突破了校园的范围。其中,最突出的是“中国科大海外校友基金会”。该基金会由中科大毕业的校友1995年在美国发起并注册的非盈利性组织,其宗旨是凝聚海外校友的力量通过各种渠道帮助母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是国内所有著名大学中的第一个由校友自发组织的、活力强大的基金会。


基金会通过因特网很快关注到贫困生问题困扰国内高校,而母校科大在网上发起了“爱心行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之前,基金会已经连年设立“优秀新生奖学金”,以鼓励国内顶尖的高中毕业生报考地处合肥的中科大,力保科大的优秀生源。现在,海外校友的网站做了爱心行动的“镜像”,中科大校园内的爱心行动得到及时反映,让在国外的8000多校友很快了解到科大校园内广大师生员工帮助贫困同学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创举。98年6月毕业离校的爱心行动第一批骨干也加入到海内外校友的行列,爱心种子撒到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2002年新华网对中国科大海外校友基金会

资助母校学生和优秀教师的报道。


海外校友基金会在张上游、汤晓鸥、陶建辉、刘冬子等校友的倡议下,开始于1999年正式设立“海外校友爱心奖学金、助学金”,为科大贫困学子筹集资金。81级校友张宏是康奈尔大学博士,他代表基金会和中国田径总队一起参加了世界著名的波士顿马拉松,以顽强毅力跑完全程,为基金会募集到近三万美元;在broadcom的88级校友李骁军捐了价值一万五千美元的股票;77级校友张化一也捐助了二万多美元;参加基金会的一千多名年轻的科大校友纷纷捐款,第一年用于资助贫困生的专项资金很快就突破8万美元。



2001年,爱心奖助学金颁奖仪式,

左起:鹿明,钱若华,朱清时,赵红军


2000年3月首届“中国科大海外校友基金会爱心奖学金,助学金”在学校颁发,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校友代表基金会专程前来为首批50位获奖同学颁奖。


此后,海外校友还关注到个别考取中国科大的新生由于家庭贫困,很可能放弃上大学机会的报道,于是,“优秀新生奖学金”也兼顾到这样的情况。2001年、2002年、2003年的暑假,分别有新生冯越宇、向钧、陈庆安等同学获得基金会的资助,顺利进入中科大。基金会主席陶建辉、张上游先后写信给他们,鼓励他们“中国科大——走向世界的起点”!


至2003年11月,海外校友基金会已募集超过37万美元的捐款,颁发了约200份“爱心奖助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


2002年11月,中国科大海外校友基金会为钱若华老师颁奖


爱心行动在海外校友的强有力响应和支持下,得到有效的延续与发展。





(九)爱心行动的延续与扩展之二: “隐形资助”体系的建立


爱心行动从网上走向网下,从“网虫”到全校师生关怀特困生的“爱心”在科大校园里徜徉,到处是一片满满的正能量。我相信在全国高校中,我们中国科大的校园是最温暖的,每个人都展示出生命中最真诚善良、最高尚可贵的一面!

中国科大“隐形资助”体系就在这样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它帮助了很多有困难却不愿启齿、不愿伸手的同学,也在许多受助同学心中引起震撼,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温馨印象。

事情起源于学生食堂。爱心行动多次在东西区食堂举办“爱心舞会”,为资助特困生筹款,这样朴素善良的理念早已深入生活处员工的心中。他们每天为学生就餐服务,看到一些同学吃饭非常节俭,每顿饭只买最便宜的菜,甚至只吃白馒头,用免费的大桶菜汤下饭。十七八岁的大孩子正是长身体阶段,学习又艰苦,谁不想吃肉吃鱼吃饱饭啊!可是个别学生甚至悄悄捡别人扔掉的馒头包子填肚子。有心的食堂员工们多次不动声色的观察到这样的情况,就向上级汇报,生活处有关领导又来向我们学生处反映。

我们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严重问题,反映了有些学生生活情况相当艰苦,而这些同学中却并非都有申请困难补助……多么自尊自爱、甘守清贫的小同学啊!

当时大约是98、99年左右,生活处食堂已经开始使用电脑系统,学生在食堂就餐已经从饭票升级到“太阳卡”了。太阳卡的出入账在生活处电脑里都有记录。于是我们就通过电脑记录检查各院系各班每个学生的就餐费用:生活处每月统计每人的数据,以班级为单位汇总制成表格,通报给学生处;学生处则分析这些“大数据”,发现学生中每月餐费相差甚大,当时大约大多都在二、三百元左右,而最少的同学我记得只有80元,但就餐次数却几乎是每日三次,说明这样的同学只是依靠在食堂就餐,没有条件去校外饭店改善伙食。

我们分析了这些大数据,把各班“特殊”的学生挑出来,会同各系负责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相关班级的班主任来了解情况,发现他们正是那些来自“边老山区农村”家庭的孩子,也与他们平时衣着和生活艰苦的情况相吻合。

在学生处几经讨论研究后,我们从最基本的吃饭情况,以月餐费、月就餐次数作为基本界限,来制定鉴别学生的困难标准,提出合理的补助对象与等级,及时把补助金直接发到困难学生的就餐卡里,以保证他们最基本的生活水准。事实证明,这是十分准确和有效的困难预警机制和补助办法。许多拿到就餐补助的同学都非常意外和感动,留下对母校最温暖、又深刻难忘的记忆。

在全校实行“一卡通”制度后,这个直接保障学生基本生活的办法也一直坚持下来,并更加完善。后来,这个机制就被称为“隐形资助”。它是中国科大特困生工作中的一个独有的创造,也是“中国科大爱心行动”的延续和发展。事过多年,当年获得“隐形资助”的科大学子撰文回忆的文字(发表在【科大瞬间】母校竟然还有这种操作?),读来依然暖心。

今天,我想把共同创建“隐形资助”体系有关的人员记录下来,他们是中国科大生活处的黄守仁、陈友华、汪忠诚、赵晓源,学生处的鹿明、周书涛、杨力平、王胜平,和我;党委分管学生工作的李国栋副书记、党办朱灿平;还有生活处各食堂的众多师傅,请原谅我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但他们是一个整体,代表了中科大关爱学生的广大员工!




(十)结语


爱心行动持续开展了三年多,无数师生员工热情投身其中,无数同学从中得到受助或帮助他人的愉悦,无数同学在爱心行动中得到能力的锻炼,和精神品格的升华。


2000年以后,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关注和补助力度逐渐强化,集团性设立奖助学金也越来越多,很多奖助学金往往与吸引人才就业相挂钩。任何一位学生再也不会因经济困难而失学。相形之下,依靠民间集资的爱心行动已成支流。同时,一届届学生毕业离校,我本人也在2001年9月被学校调去筹建“中国科大校友总会”的常设机构。爱心行动还未发放完的约二万募集款连同全部账目我移交给学生处,纳入困难补助资金中作为经常性的工作。这些我都公布在「爱心行动」版上公告于全校师生。凝聚了广大科大师生员工意志的、卓有成效的爱心行动成功地完成了它的伟大历史使命!


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座丰碑!


中国科大的爱心行动——“HandinHand” 她把许许多多陌生师生员工的手握在一起,只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名字:科--大--人。

“HandinHand”,她是瀚海星云站一抹壮丽的彩虹。


丰碑和彩虹矗立在许多师生的心中,给校园增添了温馨,给大学时代留下一个永恒的纪念。一位爱心行动的“ID”从美国给我发来电子邮件,他说:我们这一代网虫在 BBS上留下了什么呢?最珍贵最实在的成果惟有爱心行动!


学校的流动性注定了爱心行动不可能长久的依托于一批人、一代人,我们都会告别爱心行动。然而,爱心将长存于科大人之中。它体现了科大老师员工与学生之间的亲密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将会带到有科大人聚集的地方,带到你们今后漫长的岁月。这是一种极其珍贵的,无形的精神力量,融入到中国科大人的血脉之中!


许多ID的主人我甚至没有见过,但是他们的一腔热血洒在我们曾经同行的路上。带着一路友情和欢歌,他们奔向天南海北,踏上各自新的征程。


让我们永久记得这些圣洁的岁月吧!


我为自己能和这样的一群年轻科大人曾经一起努力过,感到自豪和欣慰!


钱若华  写于2019年6月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1961~1967年求学于清大学,1986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在学生工作。冰糖(RH_qian)是她在中国科技大学BBS上的网名,在BBS上发表过40万字的随笔和散文,收集在《冰糖文集》中。1997年在中国科大BBS上发起资助科大贫寒学子的“爱心行动”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响应。


编辑:陈颍 8714


推荐阅读


【情系科大】中国科大爱心行动 1/4:缘起、发展和力量

【情系科大】中国科大爱心行动 2/4:人物谱
【情系科大】80年代初的科大校园
【情系科大】难忘的课堂
【情系科大】在LB膜实验室的日子
【人文科大】穿行在祖父的柏林和莱顿
【情系科大】八十自述:我真幸运!
【情系科大】牛转乾坤
【情系科大】中国科大与俄罗斯的情缘
【情系科大】十年夜雨

【人文科大】半个世纪师生情


欢迎点赞、留言、打赏、投稿、和分享转发!如需转载请留言。投稿请电邮 hzhang9@att.net。




招聘启事本公众号欲招志愿记者,负责一些采访工作,有兴趣者请将个人文章及个人简历发到 hzhang9@att.net,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