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粽子还没吃完,中秋的月饼又来了......
中秋节到了
自然是要吃月饼的
可月饼有皮有馅
一次又吃不了太多
导致很多人节后的一周甚至一个月
还在吃月饼
没吃完的月饼变成了
早餐、午餐、晚餐
......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人们就在秋天月亮最圆的这一天来过这个节日,以月亮为参照衍生出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传说故事,都是象征着人们对幸福生活,健康平安的美好愿景。
然而中秋是气候转换分界点。一过中秋,天气明显转凉,早晚温差大,人体新陈代谢渐缓,容易感冒、咳嗽。除上呼吸道毛病外,有些人会有皮肤干燥,腹泻、便秘、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那么中秋养生保健有哪些基本原则呢?
吃食谨防不当
月饼是中秋经典美食,但是有些病人却不宜多吃:
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够健全,消化器官十分娇嫩和脆弱,难以承受大量高糖、高脂肪的食品。
2.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较差,多食会加重脾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疾病。最好一天只吃一块儿月饼,并分几次吃完。
3.肥胖者:月饼本为高油、高糖、高脂肪的食物,肥胖者真的不可多食。
4.糖尿病患者:因月饼含糖量高,吃得过多,可使血糖急剧升高,使病情加重。
5.胆囊炎、胆石症患者:不宜多吃月饼,重则可以引起疾病发作。饱食过多的月饼可能产生急性胰腺炎,这种病发病急,少数急病患者病情可在短期内恶化,甚至死亡。
6.十二指肠炎或胃炎患者:因月饼会促使使胃酸大量分泌,对疾病愈合不利,应控制食用。
7.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患者:因为月饼中的糖、油脂等可增加血液稠度,加重心脏缺血程度,甚至可诱发心肌梗死。
此外,月饼不宜与饮料、粥同食。因为月饼、粥、甜饮料含有大量糖分,会迅速提高血糖,不仅对糖尿病人不适合,对普通人的大脑细胞也不利,还会降低脂肪代谢,容易发胖,建议搭配茶饮去油解腻。
润燥养肺防感冒
俗话说:“二四八月乱穿衣”,进入中秋,暑气由盛而降,早晚凉中午热,日夜温差变化大,暑气渐退,但秋老虎还会做最后的挣扎,当它发威时,天气又闷又热,这种凉热不定的天气,最容易感冒。
建议:每日晨、晚养成用冷水浴面、热水泡足的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抗病能力;适度散步、打球、做操、练拳等,可提高身体御寒能力,防止感冒;无糖尿病者可适当服用白木耳,芝麻、蜂蜜、冰糖、梨等食品,以滋阴润燥。老年人脾胃虚弱者,宜食温热熟软的食物。
防腹泻、胃痛
天气没有夏天那么炎热之后人们摄入的水分可能减少,而便秘是由于人体内缺少纤维素和大量水分,致使胃肠蠕动失常,肠道中代谢物、细菌等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多数秋季腹泻病例都是病毒引起的,细菌感染的比率较低。因此,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非常的重要。
建议: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和富含膳食纤维多的根茎类的蔬菜,比如土豆、红薯、莲藕、竹笋等食物。
前面介绍了养生保健原则,下面我们再给大家推出几种适合中秋时令养生的食物,供大家参考~
养生汤
#1
白萝卜银耳老鸭汤
取萝卜和银耳放入清淡的鸭汤中小火慢炖。白萝卜有生津开胃的作用,而老鸭、银耳则滋阴润肺,对于秋季干燥等秋后不适有一定缓解作用。
木瓜胡萝卜玉米汤
取木瓜、胡萝卜、甜玉米、带皮猪肉半斤一起炖煮。木瓜中维生素C含量较为丰富,玉米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于缓解秋季干燥、预防便秘有一定辅助作用。此汤味道清甜,并且较为滋润,适合秋天喝。
冬瓜陈皮薏米瘦肉汤
取冬瓜、陈皮、薏苡仁、瘦肉一起炖煮。冬瓜性味道甘甜,其中还富含水分、纤维素等,有一定利水祛湿、通利二便、清肺化痰的作用。而薏米也有一定清利湿热、健脾的作用,配伍以陈皮、瘦肉能够缓解秋季身体干燥缺水状态,也适用于燥热伤肺或者干咳痰少者。
#2
养生粥
胡桃粥
取胡桃仁捣碎同粳米同煮,有补肾、益肺、润肠的功用。胡桃肉20克、米100克。核桃肉洗净,放入锅中,同米煮粥,大火煮沸,转用文火熬煮至熟即成。常食核桃粥,不仅能补肾,还可以预防阳萎、遗精,有延年抗衰老作用。
栗子粥
取栗子肉与粳米共煮,有补肾强筋、健脾养胃之功用。栗子50克、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因栗子具有良好的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人腰腿酸痛、关节痛等。
百合杏仁粥
取鲜百合、杏仁与粳米同煮,加白糖适量温服,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用于病后虚热,干咳劳咳。
秋季养生茶
#3
枸杞茶
取枸杞子、桑葚子、桂圆等组方为椹元茶,加水煎煮30分钟,待温凉后代茶饮用。枸杞子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c、钙、铁,具有补肝、益肾、明目的作用,因为自身就具有调味,不管是泡茶或是直接咀嚼食用,对电脑一族的眼睛酸涩,疲劳及视力下降都有很好辅助治疗作用。
桔红茶
桔红3-6克、绿茶5克。用开水冲泡再放锅内隔水蒸20分钟后服用。此茶以桔红宣中理气,消痰止咳,茶叶有抗菌消炎作用,以此二味配制,有润肺消痰、理气止咳之功,适用于秋令咳嗽痰多、粘而咳痰不爽之症。
茅根银花茶
取银花15克,白茅根25克,加入1升水,煮沸,再以适量冰糖调味即可。银花能清热解毒、疏利咽喉。此茶可治疗病毒性感冒、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
以上的养生方法大家都了解了吗?
家人聚在一起聊天赏月时
月饼千万不要贪多哦
科室简介
重庆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以中医治疗为主要诊疗手段的综合科室,是医院最具中医特色的科室之一。科室拥有一支中医经典理论功底扎实、临床经验丰富、诊疗技术过硬、医德医风良好的医疗护理团队。科室始终坚持以“中医药特色诊疗”为主的发展思路,充分突出中药和各种中医特色疗法的综合运用,中医特色气氛浓厚,临床疗效显著。
科室环境温馨典雅、舒适怡人,中医文化氛围浓厚,目前开放病床42张,其中含监护病床4张,单人病房2间,门诊诊室2间,同时配备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灸疗室、煎药室、远程会诊室等功能分区。科室现有医护人员40余人,包含门诊老专家7人,医生10人,康复技师1人,护理团队20余人;其中主任中医师6人,副主任中医师4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4人。科室人才辈出,硕博士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全国名中医1人,重庆市名中医3人,国家青年岐黄学者、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1人,重庆市中医院青年拔尖人才1人。
中医经典科中医特色浓厚,“处处见得到中医的形,时时闻得到中医的味”。科室综合运用针刺疗法、火龙灸、督脉灸、固元灸等各种灸法、中药竹罐、平衡火罐等各种罐法、铜砭刮痧、推拿按摩、中药贴敷、耳穴埋豆等中医特色传统疗法。科室以心肺疾病为主攻方向,同时兼顾其他专科疾病及疑难杂症。目前科室主要收治病种:如心力衰竭、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肺心病、慢阻肺、肺部感染、哮喘、肺小结节、糖尿病、急慢性胃肠炎等。各种疑难杂症,如不明原因发热、难治性失眠、难治性汗症、慢性腹泻、顽固便秘等。科室始终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科室以“患者至上,真诚关爱”为宗旨,以“弘扬经典中医,服务百姓健康”为使命,科室在疾病诊治中突出中医疗法,特色鲜明,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 医师简介 ·
任 毅 中医经典科主任
青年岐黄学者
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擅长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患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擅于治疗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如心力衰竭、顽固性高血压病、慢性咳嗽、慢阻肺、慢性胃肠炎等常见内科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以及失眠、多汗症等亚健康状态人群的中医体质调理。
门诊时间:周二、周四、周五、周六上午
曹晋
医学硕士 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
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从事心血管内科、中医经典科临床、科研和带教工作10余年,曾在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科进修学习,对中医传统养生的整体观、四时养生等理论及方法有系统认识,针药结合,多种诊疗手段并用。擅长应用经典中医理论治疗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如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病、高脂血症、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病、糖尿病、脑梗死、更年期综合征、便秘、失眠、汗证等内科常见疾病及及各种疑难杂症。重庆市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学术论文10篇,主持重庆市卫计委课题1项。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三下午
魏丹丹
医学硕士 主治中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擅长中医治疗心血管病,肺系病、脾胃病、妇科经带杂病及虚体调理等。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衰,咳嗽,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鼻炎、肺气肿、慢阻肺、急慢性胃肠炎、便秘、失眠、口腔溃疡、眩晕头痛、急慢性荨麻疹、月经病、带下病、更年期综合征、痹症(颈肩腰腿痛)等各种慢病调理。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 门诊排班表 ·
时间 | 上午 | 下午 | 夜诊 |
周一 | 王毅刚 杜 磊 唐小亚 | 张洪雷 魏丹丹 | 唐小亚 |
周二 | 王毅刚 任 毅 曹 晋 | 王成虎 钟骏慧 姚秋菊 | 钟骏慧 |
周三 | 王毅刚 陈景远 钟骏慧 | 黄晓苏 曹 晋 | 杜 磊 |
周四 | 王毅刚 任 毅 杜 磊 | 陈景远 钟骏慧 陈照龙 | 王成虎 |
周五 | 王毅刚 钟骏慧 | 张传志 钟骏慧 | 唐小亚 |
周六 | 李秀华 任 毅 | 唐小亚 | / |
周日 | 黄晓苏 王成虎 | 钟骏慧 | / |
实际出诊医师以科室安排为准
往期精选
文稿:杨 彤
编辑:王瑞娜
校对:鲍 佳
责编:陈 英
审核:任 毅 王成虎 庄文革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部分稿件文字及图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