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国经济学家勒普克:过度强调福利是重大危险

刘光耀 网易研究局 2020-02-11

本文是网易研究局独家稿件

网易研究局·德国版

世上不只有亚当·斯密 第26期:艾哈德和威廉·勒普克——真诚的朋友

路德维希·艾哈德,曾任德国总理,同时也是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奠基者。一直以来,主流的经济学界一直忽略了艾哈德对德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二战战败的德国,为何能在一片废墟上实现经济的再次崛起?

网易研究局推出“世上不只有亚当·斯密”独家策划,听中国驻慕尼黑首任总领事刘光耀独家讲述艾哈德的经济思想,揭秘德国崛起背后的秘密。本期我们来介绍艾哈德和威廉·勒普克的经济思想。

“当代社会的自命不凡和过度强调福利是当今自由世界的重大内部危险。

——威廉·勒普克

艾哈德比勒普克年长两岁,两人出身相似,都是农家子弟,是志同道合的战友。两人对社会市场经济的理解几乎完全一致,当然,他们之间也存在过分歧,但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艾哈德对勒普克很尊重,多次强调,他从勒普克的著作中获益良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一部分经济学家流亡到土耳其和瑞士等国,并在那里对纳粹统制经济和二战后德国新的经济体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当中的代表人物是威廉·勒普克和亚力山大·吕斯托。由于他们是在流亡中进行写作的,所以,他们的学说被称为“流亡经济学”。他们发表了大量的著作和演讲,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思想和理论体系,是德国新自由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勒普克是一个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道德伦理学家,是一个反法西斯的斗士。他的思想和理论与艾哈德的思想和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

1 、勒普克的生平(1899—1966)

勒普克1899年出生在德国海德地区的一个农村。在本村上了私立学校,1917年在施塔特读完了中学。1917—1918年服兵役一年多。之后,先后在哥廷根、图宾根和马堡大学学习法律和国务学并毕业,获博士学位。1922年,在该校任私人助教,讲授政治经济学。24岁时就已作为教授在耶纳大学任教,是当时德国最年轻的教授。1926—1927年担任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访问教授。在希特勒上台后许多教授被剥夺了上课的权利,他是其中之一。

1933年夏,他带全家离开德国去了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大学教书,并在那里成立了土耳其高校建设和社会科学研究所,他任所长。1937年发表了他最成功的著作《经济学说》。这部著作后来被翻译成14种语言。

1937—1938年,他前往瑞士的日内瓦,在那里教授国际经济问题,长达近30年,直到1966年他去世为止,终年67岁。

他一生著作颇丰,内容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诸多方面。除了成名作《经济学说》外,其他主要著作有:1942年出版的《当前的社会危机》,1944年出版的《平民的人道主义》,1945年出版的《国际秩序》。这样便完成了他的著名的著作三部曲,于是名扬遐迩。作为对三部曲的补充,1950年发表了《中庸》,1958年发表了《供求问题的彼岸》。

他在其著作《当前的社会危机》和《人类的社会》中,论述了新自由主义的哲学基础。

2 、勒普克理论

勒普克的思想和理论不仅对社会市场经济的诞生、发展和巩固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且在今天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他和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设计师艾哈德是彼此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相互支持和相互学习的真诚朋友。

勒普克的思想和理论的要点是:

(1)强调个人自由。认为,世间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是个人自由。这种个人自由体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

(2)他把自己主张的道路视为介于资本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或“经济人道主义”。

他把十八、十九和二十世纪的经济体制分为两大类:集体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些经济体制他原则上都拒绝。

(3)提倡自由竞争,坚决反对垄断。他认为只有采取激进的反垄断措施政策,才能真正建立起竞争秩序。对垄断不允许抱宽容和迁就的态度,应给予铲除。

在国内市场上,必须按照竞争法进行有序竞争。对外,主张国际贸易自由,反对保护主义。要求创立严格的国际秩序。坚持市场经济原则,反对垄断和不理性的国家干预。

(4)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实行积极的经济政策。

他认为,积极的经济政策分为框架政策和市场政策两部分。首先要采取措施并建立机构,制定“框架”和“竞争规则”。这些机构必须是公正的、中立的和不偏不倚的。它的任务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监视,看是否违反“竞争规则”。如果没有这样的机构根据“竞争规则”进行监视,那么,真正的有效的竞争是不可能实现的,成熟的市场经济也是建立不起来的。

(5)要实行经济的和社会的结构政策。其主要任务是:使失去了个性并且出现了无产化、垄断、巨大企业的已经蜕变了的经济和社会,重新回到有人道的社会中来。

(6)反对福利国家。在现代福利国家的构成中,可以看出集体主义的影子,尽管形式非常隐蔽。

勒普克指出,福利国家的典型表现是:通货膨胀,无节制的安全保障要求,对中产阶级的刁难,通过通货膨胀和财政对私有财产的毁灭,对文化的破坏。他在1965年5月作的报告中,指出了当代社会的自命不凡和过度强调福利是当今自由世界的重大内部危险。

勒普克深刻地揭示了德国崛起后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

(1)存在的问题

首先,日益增长的集中主义。中心主义和分散主义是两种对立的、不同类型的思维方式。他认为,绝大部分政治上的观点都贴上了各式各样的标签:或者社会主义,或者自由主义,或者集体主义,或者个人主义。关于中心主义,他认为,“看来,我们好像已经达到一个山口之巅,从这里我们可以向两边不同方向的谷底眺望。这里有两个心灵相互分开…… 一种心灵更愿意自上而下来看社会结构。另一种心灵更愿意自下而上来看这个社会结构。一种心灵更愿意寻找一种在从属制度中的安全、幸福和生活的充实……另一种心灵则愿意在一种小的生活范围中的个人生活和个人负责。(注1)他尖锐地指出,一种人只是想从国家和社会的保护中去寻找安全、幸福和生活上的满足,而另一种则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负责精神去巩固和改善自己的生活。在经济、社会和国家中正在出现日益严重的“中心主义”。

其次,福利国家和通货膨胀。他认为,在一个福利国家中,国家成了包揽一切的机构,人们堕落成了篱笆之内的被饲养的家禽。他指出:“一个由国家凭借其权力强迫出现的把大众包养起来的制度越来越少地由较高的收入来支撑,而是不得不增加大众自身的负担——这无异于通过国家把群众的钱从他们左边的口袋拿出来再放到右边的口袋里。这样一种做法势必要使这个社会变得没有生气,而且最终会窒息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博爱、助人和献身精神。最后只会剩下国家这个空壳。(注2)

第三,国家包养的大众社会。他尖锐地指出,在这个由国家包养起来的社会里,到处充满了娇惯、懒惰、好逸恶劳、不求进取和百无聊赖。一个人从出生开始,不经过艰苦努力就可以轻易地得到一切自己想要的东西。人们的胃口越来越大,而且是永远不能满足的。人们有了电视,还想有汽车、天然气、暖气、电灶等等。总之,所有物质的东西只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里使人们的愿望得到暂时的满足,人们很快又会追求新的物质刺激。人们甚至会逐步走上酗酒、性开放和吸毒之歧途,甚至铤而走险,搞恐怖主义。他特别警告在福利社会中出现的这种“心灵贫困”。他问到,如果我们同时使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可憎、喧嚣、卑劣和无聊,使人们失去了道德和精神存在的基础,那么大家物质上的富裕还有什么用处呢?

他强调,必须要看到,人们终究不是靠收音机、小汽车和冰箱生活的,而是靠市场的另一面,就是尊严、美好、诗意、愉快、礼仪、真情和友谊,靠自由、自我负责、高目标和理想来生活的。

第四,道德价值基础的沦丧。他认为,在一个高度福利国家里,道德价值基础业已失去。支撑文化价值的体系已经崩溃,出现了一个“精神和道德真空”。文化呈现病态。在德国的社会中,尽管有了越来越多的电视机、高速公路、愉快的旅行和舒适的住所,就是说,人们越来越依赖物质享受,但却陷于拜金主义,没有了理想和信仰,人们作为一个有精神和有道德的生命体已经不复存在。

(2)解决的构想

首先,在经济和社会中加强伦理价值观的教育。在德国,道德价值基础已经丧失。他主张,一定要实行正确的经济和社会伦理。他认为,在世界上进行的反对集体主义的斗争,不是凭借收音机、录音机、冰箱和宽银幕电影取胜,主要是凭借精神和伦理的力量。他还指出,在社会市场经济中,不但应当讲社会伦理,而且还要讲经济伦理。经济伦理是指每个企业要从过去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逐步转变为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一定要向社会负责。

其次,要有一批领导精英。他认为,要有一批具有负责精神和公众意识的人物。这些人物能够有勇气向当前的由国家包养起来的福利社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与此同时,他们自己必须作出榜样。

第三,要节制消费。他说,初看起来,节制消费只是一种人为的不自然的行为。实际上这在一种福利过度膨胀的社会里,在很多方面是可以这样去做的,诸如,戒烟的人、为健康目的而减少吸取过多热量的人、为减肥而节食的人、为了环保的目的而放弃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的人等等。他们节制消费不但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他人和社会。

第四,加强个人的自立意识。他指出,这是针对福利国家而言的。他主张,要建设私人住宅代替房租。他不赞成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教育体系。他把国家比做巨大的把学生强行分成各种形式的分类机。他不赞成国家“过度学术化”,就是说,过分强调高等教育,而忽视中等教育。他还主张,人们应当更多地自己保护自己,自己去买各类保险,不要过度依赖国家。

他认为,挽救和治理福利社会的根本办法是重建基督教和人道主义的信仰支柱。他说:“这正是我们文化危机的本质征兆,基督教—人道主义信仰的支柱……丧失了。要战胜这场危机,意味着首先要重新获取这根支柱。只有当人们找到自我,重新获得他自己自然本性的坚固堤岸、坚不可摧的价值信仰和坚定信念时,我们才会松口气。注3)

艾哈德读过勒普克的著作,学习并吸纳了勒普克的许多观点。艾哈德和勒普克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是一致或相似的。

艾哈德和勒普克是志同道合的战友。勒普克的思想和理论对艾哈德产生过重大影响,艾哈德对勒普克一直非常尊重。勒普克全力支持艾哈德的工作和事业。

1942年,勒普克在瑞士出版了名著《当前的社会危机》。1943年,特奥多·埃森贝格把书带到柏林。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艾哈德也属于此圈),在艾哈德姐夫卡尔·古特的防空洞内介绍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埃森贝格描述了他的这次接触。他说,艾哈德反复强调和说明他同勒普克的观点存在广泛一致。在对待欧洲一体化问题上,两人存在分歧,但并不影响他们观点的一致性和个人之间的友谊。

自1948年8月以来,在艾哈德和勒普克之间一直存在着个人的直接的接触和联系。1948年8月9日,勒普克在写给艾哈德的信中称赞艾哈德用“他的智慧和全力以赴的斗争在西德经济中重建了自由的制度”(注4)

艾哈德反复强调,他的观点同勒普克和吕斯托的观点有着广泛一致。在战后的风风雨雨的岁月里,每当艾哈德出现政治危机时,勒普克总是同艾哈德站在一起。他们俩人一贯相互尊重,相互交流思想,彼此钦佩。勒普克的人道主义理论对艾哈德产生过重要影响。艾哈德还在勒普克生前就赞扬说,“威廉·勒普克的名字和概念使我回忆起德国历史的悲惨时期。在那个时期,在德国好像不再有星辰闪烁。任何人类社会和文明的绝对不可缺少的价值——真实、权利和道德……都被践踏。在这个没有慰籍和魑魅魍魉恣意横行的世界上,我从地下的渠道得到了勒普克的书籍《当前的社会危机 》和《国际秩序》。我就像在荒漠中遇上了源源不断的甘甜之水。

艾哈德和勒普克对市场经济的含义有着共同的认识。市场经济不是一个纯技术性的问题,而是必须包含人类的尊严、社会公正和公平。

在阿登纳、艾哈德、欧肯、米勒—阿玛克、席勒和勒普克中,阿登纳是一个成熟老练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谋略家,有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但他只熟谙政治,不懂经济。他的思想和理论不属于德国新自由主义范畴。艾哈德、欧肯、米勒—阿玛克、席勒和勒普克都是德国新自由主义的重要人物。其中,艾哈德是一位独树一帜的德国新自由主义思想家和理论家。有人称他是二十世纪斯密在德国的“化身”。他以独特的方式和渠道建立了自己完整的思想和理论体系。艾哈德的思想同美英等国的新自由主义者的观点和政策有明显不同。美英等国的新自由主义主张要彻底实行和保护私有制。实行经济私有化、市场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就是所谓的“三化”,反对国家干预。这同艾哈德的思想相去甚远。同时,艾哈德的思想和理论同欧肯为代表的弗莱堡学派(奥尔多自由主义学派)和德国其他新自由主义者的思想和观点虽有诸多相同之处,但也有一些区别。

艾哈德是德国新自由主义者中的一朵靓丽的奇葩,是一位杰出的经济政治学家。他的思想和理论是德意志民族在发展经济和解决社会问题时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思想宝库。在德国今后经济发展的漫漫征途中,在社会市场经济进行改革的艰难过程中,他的思想和理论都会是一把不生锈的熠熠生辉的金钥匙。

(未完待续,每周持续更新,欢迎关注微博话题#世上不只有亚当·斯密#讨论,关注网易研究局官方微信公号(ID:wyyjj163)获取最新内容)

注释

(1)[德国]Ludwig- Erhard-Stiftung E.V Bonn Symposion IV Wilhelm Roepke Beitraege zu seinem Leben und Werk  Gustaf Fischer Vertlag.Stuttgart.New York第23页

(2Schroeder,Gerhard.MuellerArmack,Alfred.Hohmann,Karl.Gross,Johannes.Altmann,Ruediger(Hrgs.): Ludwig Erhard Beitraege zu seiner politischen Biographie Festschrift zum fuenfundsiebzigsten Geburtstag, Propylaeen Verlag.1972第1026页.

(3)同上书第1026页.

(4)[德国]Ludwig Erhard Gedanken aus fuenf Jahrzehnten Reden und Schriften Herausgegeben von Karl Homan ECON Verlag Duesseldorf.Wien.New York) 第1027页.

刘光耀先生简介

河北省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德语专业。1983年11月至1985年1月在外交部第一期经济调研干部培训班学习并以优异成绩结业。1976年至1982年在驻奥地利使馆工作,任研究室副主任。1985年至1989年在驻德国使馆研究室工作,任一等秘书,主管经济调研。1990年至1993年在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世界经济处工作,任处长。1993年至1996年在驻德国使馆工作,任政务参赞兼研究室主任。1996年至2001年任驻慕尼黑首任总领事。在德国和奥地利工作长达18年之久,深入地研究了德国和奥地利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双边关系以及欧洲联盟的形成和发展。

世上不只有亚当·斯密往期回顾:

第13期:艾哈德:将来决定人类命运的不是机器 而是人的头脑

【声明】: 本文是网易研究局独家稿件,网易研究局是中国驻慕尼黑首任总领事刘光耀先生“世上不只有亚当·斯密”专栏的唯一供稿智库。

【转载要求】:1、注明来源:网易研究局;2、全文不得做任何修改,违者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END-

精彩文章推荐

比尔·盖茨:技术创新会加大不平等吗?

关于这个世界的13道题 连比尔•盖茨都不能全答对!

◆刘明彦:“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有微调的需要

◆牛津AI大神谈人工智能:未来10年3.75亿工人需改行

未来人人都可以发行自己的货币吗?

关注我 看最有态度财经言论


联系我们:

WeChat:

yangzeyu565760

lizhao641807

LXY17803863793

Email:yangzeyu@corp.netease.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