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最冷冬至”来了!广东气温继续降,回暖在这天→
冷҈冷҈冷҈冷҈冷҈!
这几天真的是太冷了!
12月21日,广东多地下起了雪
网友评论称
“终于不用出省赏雪了”
茂名信宜钱排也出现了雾凇
今天(12月22日)
将迎来冬至节气
气温继续降!
据@广州天气
12月22日广州最低气温
将跌至3℃!
这将会是广州近十年来的
“最冷冬至”!
冷了这么多天
广东是不是入冬了?
会一直这么冷下去吗?
广东大部分地区
还没有正式入冬
是的,你没有听错
虽然粤北和珠三角北部
不少地区出现低温冰(霜)冻
但按照气象上的入冬标准
广东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入冬
不过,好消息是
不少地区已经
摸到了入冬的门槛
比如广州地区
根据前几天降温的铺垫
昨天(20日)广州站的
5天滑动平均气温首次跌破10℃
不过最终能否入冬
还要看未来几天的气温情况
不少网友纷纷表示
“入不入冬不重要
赶紧升温最重要”
也有网友认为
这次“入冬问题不大”
今明早晨气温“探底”
下周一气温回升
这持续走低的气温,已经让许多人有些遭不住了。
回顾一下,这次寒潮是从上周六(16日)开始影响广东。终结了广东的升温进程,却也开启了全省的降温大幕。随后,北方不断有冷空气南下补充进入广东,也就造成了近期的持续低温。
所以,广东人对寒潮的感情很复杂:想它来,又怕它像现在这样乱来。
广东究竟有多冷?21日15时,全省各地气温基本低于10℃。
并且,从24小时变温图看,20日15时—21日15时,珠三角降温幅度最大,比如广州中部、东部降温幅度达5.2℃。
这种低温天气究竟还要持续多久?省气象台预计,受冷空气不断补充影响,21日—24日广东维持寒冷天气,并且在22日早晨和23日早晨将出现近期的最低气温,早晨粤北和珠江三角洲中北部市县将有大范围的低温冰(霜)冻。
熬到下周,从25日开始,预计全省气温逐渐回升。不过早晚还是比较冷,大家要穿够衣服。
22日(周五),粤北、粤东和珠三角市县晴间多云,粤西沿海市县晴到多云。最低气温:粤北和珠三角北部市县零下2℃-2℃,高寒山区零下6℃-零下2℃;南部沿海市县6℃-9℃,其余市县3℃-6℃;中北部市县有冰(霜)冻。
23日(周六),南部沿海市县晴到多云,其余市县晴间多云。最低气温:粤北市县零下1℃-3℃,高寒山区零下6℃-零下1℃;南部沿海市县7℃-11℃,其余市县3℃-6℃,中北部市县有冰(霜)冻。
24日(周日),广东全省晴间少云。最低气温:粤北市县0℃-3℃,高寒山区零下5℃-0℃;珠三角中北部市县4℃-6℃,南部沿海市县8℃-11℃,其余市县6℃-8℃,粤北和珠三角北部市县有冰(霜)冻。
假的“暖冬”?
国家气候中心回应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此前的预测
今年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
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
不少网友都在议论:
“说好的暖冬呢”
“今年还会是暖冬吗”
……
国家气候中心表示,谈及某年或某个月份偏暖,不是通过单次天气事件来定的,而是对比整段时间的气温平均值是否显著高于或低于历史同期。
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厄尔尼诺背景下我国冬季气温总体偏暖,但阶段性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也就是说冷暖起伏比较明显。
▲冬季以来全国平均气温经历“过山车”式变化
冷空气过程强度不仅仅受厄尔尼诺影响,也与北极涡旋的分裂和中高纬西风带的扰动有很大关系。我国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虽然增温幅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极端寒潮强度并未减弱,强冷空气或寒潮影响范围增大。
数据显示,今年12月上旬我国偏暖显著,月中降温幅度大。12月以来(截至本周一)北方大部地区降水显著偏多。这期间,全国平均气温-1.3℃,较常年同期偏高0.9℃,全国大部地区气温以偏高为主。
全国经历了前期持续偏暖后,紧接着就急剧降温。从12月14日开始,受大范围寒潮天气影响,全国大部地区气温骤降,部分国家气象站日最大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
今天(12月22日)11时27分
我们将迎来冬至节气
冬至前后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在此节气
讲究“秋收冬藏”
除了注意保暖之外
冬至还是“进补”的好时节
推荐几样食疗方
▼▼▼
一、阳虚体质:红参枸杞茶
材料:红参3克,枸杞5克,三七3克,红糖/蜂蜜适量。(1人份)
做法及用法:热水冲泡,1天1杯,1周喝2-3次即可,非常适合阳虚、血虚血瘀的人。
二、阴虚体质:西洋参炖乌鸡汤
材料:乌鸡1只,西洋参10克,红枣6颗,枸杞子一汤匙,生姜1片。(2-3人份)
做法:
1. 乌鸡洗净斩块,焯水备用;
2. 西洋参、红枣、枸杞洗净;
3. 将上述材料一同下锅,小火慢炖1小时,起锅时根据口味加盐调味即可。
适合人群:阴虚火旺+气血亏虚人群,可以一周2-3次。
三、普通人群:党参白术茯苓鸡汤
材料:党参2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鸡1只。(2-3人份)
做法:
1. 鸡洗净切块,焯水备用;
2. 将党参、白术、茯苓、鸡块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沸后,文火熬至烂熟,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适合人群:此方健脾补气,一般人群可一周1次。脾胃气虚之人可每周2-3次,表现为倦怠乏力,大便溏稀,食欲减退,神疲懒言,食后腹胀,脘腹隐痛,遇劳而发,口淡不渴,面色萎黄,排便无力,舌淡或伴齿痕、苔薄白,脉弱无力等。
编辑 | 张芷莹 责编 | 张秀丽
来源 | 广东天气、广州天气、大湾区之声、新华网、广州日报、南方日报、信息时报、黄穗平说脾胃等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