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盛金融】LPR如何影响银行定价?

马婷婷、陈功 马婷婷深度研究 2019-10-17



事件:8月17日央行公告将在六方面改革完善LPR机制:

1)由逐日报价制改为每月20日报价;

2)报价方式改为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1年期MLF利率)加点形成,剔除最高最低值后取算术平均;

3)报价行从10家扩充至18家,增加两家城商行(西安、台州),2家农商行(上海、广东顺德)、2家外资行(渣打、花旗)和2家民营银行(微众、网商);

4)在LPR原有1年期品种基础上,新增5年期品种;

5)新发放的贷款主要参考LPR定价,并在浮动利率贷款合同中采用LPR作为定价基准(目前的存量贷款合同不变);

6)将银行LPR应用情况及贷款利率竞争行为纳入MPA考核。


投资要点


决定贷款利率定价的本质因素包括:银行成本、客户质量。


从银行自身的成本端来看需综合考量负债成本、运营成本、信用成本等多个角度,因此内部的FTP定价逻辑尤为重要。市场关注点多为银行的净息差水平,但这仅考虑了资金成本、并没有考虑信用成本、运营成本等。


从客户质量的角度来看,需要考虑其经营情况、行业景气度、信用资质等多个方面。此外,银行在考量某一客户的价值时,不会仅考虑“贷款收益率”这个单一维度,还会综合考虑其它因素,如存款贡献、AUM贡献、代发工资、对公结算、外汇对冲、投行服务等综合价值。因此最终体现的贷款利率仅为结果,LPR推行后,银行锚定的“基础利率”或有变化,但不改变定价的本质逻辑。


净息差角度:或有一定负面影响,但不等于降息,节奏较为缓和。

1、在经济有一定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利率下行为大势所趋,银行的净息差水平或收窄。但决定银行净息差的因素非常之多,包括资产负债结构、贷款定价、期限结构、资金利率等。简单来看,中收占比相对较高,资产端贷款占比较低、久期较长,同业占比较高(负债端存款的成本相对刚性)的银行或短期有一定优势。但这仅是静态维度下的定性判断,较为片面。因为对于银行经营而言,存款的吸收能力、定价的市场化程度、资产配置的灵活性、公司治理与机制的市场化程度等均更为重要。此外,业务模式的角度上,零售贷款占比较高的银行(如招行、平安银行等)受到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2、跟降息相比,LPR调控更及时、对银行净息差的影响节奏更缓和

1)LPR定价机制下,每月对“基础利率”进行调整,相比不定期的降息更为及时,与市场利率波动的相关性更强;


2)此外,节奏或更为缓慢。传统的降息方式下,次年的1月1日,银行所有浮动利率定价的贷款均一次性重定价。即使为对称降息,贷款、存款的利率均下降25bps,实际效果仍为存贷利差大幅收窄(因银行存款中,约一半为活期)。推行LPR后,新老划断,仅对新投放的贷款、到期重定价的贷款有影响,存量的贷款合同保持不变,对净息差的影响缓慢很多。

例如,若LPR定价后的贷款利率下降20bps,但是新投放贷款1年内到期重定价部分占比约为40%,对息差测算中,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仅为下降8bps。银行同时还可以调整信贷的投放结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收益率较高的零售贷款、小微贷款等的投放力度进行对冲。此外,投资结构、负债结构等也都可以进行一定调整来对冲,越灵活的银行、受到的压力越小。


后续关注点

1)MLF利率(3.30%)相比当前LPR(4.31%)有约100bps差距,需密切关注下周二首次报价的结果;

2)本次调整引入5年期LPR,并明确作为住房抵押贷款利率的参考标准(但目前MLF仅有1年期的品种),因此首次5年期LPR的报价结果也值得关注。


投资建议

整体来说,LPR报价对息差影响相对缓慢,且已被市场充分预期,决定银行中长期估值的核心仍是其资产质量。对银行股而言,我们继续推荐资产质量优异、机制灵活、市场化程度高的招商、宁波、常熟银行。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超预期下滑,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负面影响超预期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19年8月17日发布的报告《LPR如何影响银行定价?》,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马婷婷   S0680519040001    matingting@gszq.com    

陈功    chenggong2@gszq.com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金融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金融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