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芬兰人为什么这么爱读书?来看看赫尔辛基大学的图书馆你就懂了!

2017-10-22 人参果哥哥 北欧建筑诗

上次发表了阿尔托大学图书馆获奖的文章之后,赫尔辛基大学的小伙伴表示不服:我们大学图书馆也是获过大奖的好不好!(好啦好了啦,你们获奖更早呢~)



https://www.archdaily.com/459135/helsinki-university-main-library-anttinen-oiva-architects


赫大主图书馆算是我刚到芬兰的时候留意到的第一个现代建筑,只是经过了西立面而已,当时并没有很深刻的印象。因为弧线型开窗虽然很不错,但是类似的设计很多,而且由于外墙的砖贴面很低调,整体设计非常符合城市景观,视觉上并不会非常的跳跃,过于引人注目。



https://www.archdaily.com/459135/helsinki-university-main-library-anttinen-oiva-architects

如果不是那次跟同学去参加一个活动,我可能更晚才会发现这个获奖设计的精髓所在了,因为每次去市中心都是坐地铁,而地铁出口在图书馆的次入口,我也就没能从设计者想呈现的角度去发现它的美。



https://www.archdaily.com/459135/helsinki-university-main-library-anttinen-oiva-architects


赫尔辛基大学主图书馆被称为“赫尔辛基世界设计之都年份最有野心的项目”,起伏的波浪形在外形上和材料使用上十分符合城市景观。作为芬兰获奖建筑的代表作,该项目入围了Critics’ Spurs Award等多项大奖。


https://www.archdaily.com/459135/helsinki-university-main-library-anttinen-oiva-architects


https://www.archdaily.com/459135/helsinki-university-main-library-anttinen-oiva-architects


图书馆完工于2012年五月节前夜(中国的劳动节,但是在北欧更像是大学生节。学生们从前一周开始就彻夜狂欢,而这也标注着暑假的开端。),在2012新学年开学季正式投入使用。新图书馆与能通往Porthania教学楼的Aleksandria学习中心比邻而立,同时也处于市中心黄金地块。在赫尔辛基地标白教堂附近,同时也距离中心火车站不远。坐落在几个教学区中间,这座图书馆成了附近五个校区的重要连结。


https://www.archdaily.com/459135/helsinki-university-main-library-anttinen-oiva-architects


外墙设计的出发点其实就是城市景观,虽然是现代建筑,但是也充分考量了与场地环境的融合,在高度和立面长度上并不会比周围建筑突出,砖材的使用也使得新建筑与周围街区的历史建筑氛围相处融洽。


https://www.archdaily.com/459135/helsinki-university-main-library-anttinen-oiva-architects

https://www.archdaily.com/459135/helsinki-university-main-library-anttinen-oiva-architects

在氛围融合之后,曲线开窗的功效就在此时体现出来,让这座建筑不论在白天或者夜晚都成了不会被忽视的存在。


次入口细节


整座建筑其实是混凝土结构的,建造在重新加固后的老地下室之上。立面大型开窗由钢结构支撑,表皮则用砖块覆盖。



建筑师Vesa Ovia在采访中说到:“人们似乎走进来就知道这座图书馆怎么用,这时我才感觉我们成功了。”

https://www.archdaily.com/459135/helsinki-university-main-library-anttinen-oiva-architects


自然采光应该是芬兰的各个图书馆心照不宣的“统一”主题。在这个缺少日照的北欧国家,阳光是上天不可多得的恩赐。


https://www.archdaily.com/459135/helsinki-university-main-library-anttinen-oiva-architects


图书馆的体量像俄罗斯方块一样嵌入了街区,作为这个三岔路口最“浪”的建筑,它表示自己不但有内涵,也是靠颜值吃饭的。





三层平面图(主入口层)



由于基地高差,主入口相对于次入口其实已经位于三楼了。





五层平面图


自习区围绕着采光天井和立面开洞,小组讨论空间和辅助功能则安排在了四周安静区域。




七层平面图


最近发的文章爸妈都直呼“看不懂”,一下是其他专业的朋友们看建筑图纸的小贴士:平面图立面黑色加粗的部分是承重结构;细线是家具、楼梯和楼下那些没有被剖刀切到的地方;细虚线是头顶上方投射下来的轮廓。




作为一个纵深很深的建筑,主创人员把采光和内部的导向性作为了空间设计的重点。内部的使用者不但需要光线,也需要外界景观的引入来辨别自己的方向。以光和视野组成的中心轴概念就这样产生了。


https://www.archdaily.com/459135/helsinki-university-main-library-anttinen-oiva-architects


进门之后就能感受到北欧的室内设计带来的明亮纯净的空间感。这个带有些许科幻色彩天井,透过七层楼的高度把自然光投射在大厅。


https://www.archdaily.com/459135/helsinki-university-main-library-anttinen-oiva-architects


体态轻盈的旋转楼梯不但承担了垂直交通的功能,从另一方面也是自然光的来源,是另一种姿态的采光天井。


https://www.archdaily.com/459135/helsinki-university-main-library-anttinen-oiva-architects


自习和阅读区大多被安排在了自然光线良好的位置。这些位置总是人满为患,每次去市中心想找地方休息静坐都别想在这里找到位置。


https://www.archdaily.com/459135/helsinki-university-main-library-anttinen-oiva-architects


这个窗户下的躺椅是我最喜欢的家具!迄今为止只抢到过一次位置,实在是太受大家欢迎了!要为北欧的家具设计再次点赞!



立面的形状和拱形的入口呼应了室内的空间结构,建筑师改变了窗口的比例,设计了网格型的开窗,这使得建筑与周边老建筑有着相同的特质却保持着独立的个性。


东立面(主入口)



西立面(次入口)


https://www.archdaily.com/459135/helsinki-university-main-library-anttinen-oiva-architects


为了平衡室内大面积的白色可能带来的单调感,阅读区的座椅大多是色彩鲜艳的布艺座椅,在视觉上避免了疲劳。



“我觉得现代建筑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把灵活多变和个性十足结合起来。你的作品可以在未来用途多样,但是如何在当下保持鲜明的个性并且服务于这个时代的用户,这是很值得讨论的议题”


“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没有时间限制的氛围,家具和装潢都可以随意置换,所以任何时代的人身处其中,都会觉得那是他们自己的建筑。”

https://www.archdaily.com/459135/helsinki-university-main-library-anttinen-oiva-architects


这样的图书馆即使在阴雨天也是一个明亮的存在,对于阴雨连绵使人忧郁的北欧,做到这样真的应该颁发大奖。



我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事情,阿尔托大学Aalto在芬兰语中意为“波浪 (wave)”,而赫尔辛基大学主图书馆立面造型也是波浪。这两所代表了芬兰最高学术水平的大学原来一直互相爱慕哦~(感觉能写一篇同人文了哈哈哈!)




喜欢本文的朋友欢迎关注公众号“北欧建筑诗”,这里是北欧留学旅游的小窗口,会不定期推送留学相关文章,以及欧洲游记和有趣的建筑评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