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人和东北人设计的建筑有啥不同?
(图片源自 ArchDaily http://www.archdaily.com/360049/city-library-in-seinajoki-jkmm-architects)
这是JKMM另一个翻新项目,也是翻新阿尔托设计的图书馆,其中某些手法跟阿尔托大学的 new learning center有些类似,颜色和空间布局十分有JKMM的风格。
(图片源自 ArchDaily http://www.archdaily.com/360049/city-library-in-seinajoki-jkmm-architects)
(图片源自 ArchDaily http://www.archdaily.com/360049/city-library-in-seinajoki-jkmm-architects)
基地上的旧图书馆是芬兰建筑大师阿尔托在1965年设计建成的,位于市中心的一片绿地上。作为阿尔托图书馆系列的代表作,这座图书馆作为小镇的首席图书馆长达四十年。但是随着城市的扩张和人民生活模式的变革,旧图书馆已经满足不了民众的日常使用需求了。
当地政府便发起了一个竞赛,要求在原有建筑旁新建两栋建筑,并且能跟原有的建筑融合成一个功能复合体。最后拔得头筹的便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名为“幸运草”的方案。(Seinäjoki City Library)
(图片源自 ArchDaily http://www.archdaily.com/360049/city-library-in-seinajoki-jkmm-architects)
场地的文脉是新设计的一个关键的切入点,想要让新老建筑产生对话,需要的不仅仅是尊重原有建筑,更需要大刀阔斧地改进。阿尔托原有的设计作为现代建筑的一个典范,更需要翻新后的作品带着一样的精神。而这也成了最大的难题之一,就像JKMM公司所说的:“我们既要延续阿尔托建筑的独特风格,又要全力避免模仿和过多的借鉴。”换句话讲,就是要创造一个灵活多变、适应性强的公共空间。
(图片源自 ArchDaily http://www.archdaily.com/360049/city-library-in-seinajoki-jkmm-architects)
把新建筑分成三个具有雕塑感的体量是为了适应场地的尺度,这样一来建筑就与场地产生了关联,而我们也能欣赏各个角度形体感。
(一层平面图 图片源自JKMM官网 http://www.jkmm.fi/case/seinajoki-city-libarary/)
(二层平面图 图片源自JKMM官网 http://www.jkmm.fi/case/seinajoki-city-libarary/)
(地下层平面图 图片源自JKMM官网 http://www.jkmm.fi/case/seinajoki-city-libarary/)
另一方面来说,新建筑也谨慎地与基地边界和周围的建筑材料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因为被放置在了场地正中央,它好像从公园里生长出的建筑。建筑表面的暗铜色将自己从周边的阿尔托建筑包围中跳脱出来来,这种对比也将新旧建筑区分开来。
(图片源自 ArchDaily http://www.archdaily.com/360049/city-library-in-seinajoki-jkmm-architects)
(图片源自 ArchDaily http://www.archdaily.com/360049/city-library-in-seinajoki-jkmm-architects)
图片源自JKMM官网 http://www.jkmm.fi/case/seinajoki-city-libarary/)
金属光泽的铜质覆层让建筑的表皮变得独特而富有活力。
(图片源自 ArchDaily http://www.archdaily.com/360049/city-library-in-seinajoki-jkmm-architects)
图片源自JKMM官网 http://www.jkmm.fi/case/seinajoki-city-libarary/)
室内设计的核心是中心的阅读平台,它既可以作为活动的场地,又可以作为休闲区随意休息,还能把大家引导至地下的展区,再经过一个地下连廊,到达老图书馆内部。
图片源自JKMM官网 http://www.jkmm.fi/case/seinajoki-city-libarary/)
图片源自JKMM官网 http://www.jkmm.fi/case/seinajoki-city-libarary/)
阶梯场地的两条外轮廓突出了设计了两个主题,一是开放的交流空间,二是新老建筑的连结。
图片源自JKMM官网 http://www.jkmm.fi/case/seinajoki-city-libarary/)
这样一个缓慢下降的多空间交错手法为的是给到访者一个没有视线障碍的通透体验。
(图片源自 ArchDaily http://www.archdaily.com/360049/city-library-in-seinajoki-jkmm-architects)
形态各异的室内空间穿插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平面看似随意,然而开窗确是早已被设计者们设定好的。高度最高的主厅视线朝向了地标:Lakeuden Risti教堂的钟楼和扇叶外形的老图书馆。透过主入口的方向的幕墙,参观者的视线可以越过剧院看见中心广场的风景。
(图片源自 ArchDaily http://www.archdaily.com/360049/city-library-in-seinajoki-jkmm-architects)
(图片源自 ArchDaily http://www.archdaily.com/360049/city-library-in-seinajoki-jkmm-architects)
结构方面,现浇混凝土结构造就了雕塑感的体量。内部无视线阻碍的全景式空间也借由类似桥梁结构的长跨梁而实现了。现浇混凝土刻意营造了粗糙的表面,运用了凹凸不平的模具,使得浇筑之后形成了表面未完工的假象。
(图片源自 ArchDaily http://www.archdaily.com/360049/city-library-in-seinajoki-jkmm-architects)
建筑在维修技术方面也有所处理,拱形的天花板和其他室内表面不需要任何机械设备来维护。
图片源自JKMM官网 http://www.jkmm.fi/case/seinajoki-city-libarary/)
在设计过程中,可持续发展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高质量建材往往代表了建筑超长的生命周期。紧凑的建筑外形,较高的外墙绝热值以及具有热恢复作用的通风系统保证了建筑的高能效值。
图片源自JKMM官网 http://www.jkmm.fi/case/seinajoki-city-libarary/)
为了减少制冷需求,大的开窗都是北向,这大大减少了日照带来的热负荷。
图片源自JKMM官网 http://www.jkmm.fi/case/seinajoki-city-libarary/)
我们传统的建筑学设计中,老师总会告诉你要避免“锐角空间”的出现,因为这会给使用者带来压迫感等不舒服的感觉。但是北欧的设计中我们国人所不欢迎的设计手法却经常出现,甚至好好的四边形场地也会被分成两个三角形区域。这样差异性的认知使笔者不禁在想,“锐角空间’的缺点真的那么不可饶恕吗?还是我们太过执着于所谓的传统了?
好比上图中红色圆圈处的处理,如果放在国内的设计课上一定会被老师指出说这是建筑师不应有的错误(甚至更难听的形容哦~)。如此尖锐的墙把尖角面向了公共区,这在我们以往的经验中一定会让使用者感到不适。但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下图实际的效果,是不是完全没有想象中“咄咄逼人”?因为墙角和楼梯的融合,是我们的视线并没有放在墙体上,而是楼梯所营造的高差吸引了我们的视线。再加上远处落地窗的风景和头上一览无余的二楼自习室,这样一个本应十分“抢戏”的墙体变得几乎没有存在感。
最后一张图让我想起了安藤的锐角厕所,还让不让人好好那啥了(ノω<。)ノ
喜欢本文的朋友欢迎关注公众号“北欧建筑诗”,这里是北欧留学旅游的小窗口,会不定期推送留学相关文章,以及欧洲游记和有趣的建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