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着“树标杆”的目标奋勇前进
又是一年五月时,瓷都大地满眼新翠,绣绿成堆。
2019年起,每逢生机勃发的五月,对景德镇这座城市来说,就多了一层温暖而特殊的含义: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三年再次视察江西,殷殷嘱托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为景德镇的发展标定了历史方位、擘画了美好蓝图。
按照省委“一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五年树标杆”的要求,三年来,景德镇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久久为功,把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作为增强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和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扎实有序推动国家试验区建设各项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为景德镇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成功实现“到2025年为我国陶瓷及其他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发展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的阶段性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1年11月16日,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相关机构正式挂牌,标志着国家试验区建设迎来了新的里程碑。站在全新起点,千年瓷都景德镇激情满满、斗志昂扬,朝着“树标杆”的目标奋勇前进。
破题起势 硕果初显
时光见证着奋斗的步履。
自2019年7月26日,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获国务院批复以来,一批又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一批又一批试点示范逐步展开、一项又一项重大活动成功举办……经过三年的砥砺奋进、勤耕不辍,国家试验区建设从破题入手,逐步起势,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效,已经成为景德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加速器”。
——产业发展实现了“新突破”。全市陶瓷企业市场主体突破2万余家(含个体户),陶瓷产业突破营收500亿元,上缴税收突破5亿元。目前,全市共拥有陶瓷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3家。
——文旅融合塑造了“大品牌”。成功承办全省旅发大会,新增4A级景区3家,“吃住行游购娱”旅游链条不断完善,“夜珠山”消费带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我市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获评“中国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和“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城市”。
——国际瓷都提升了“知名度”。与全世界72个国家180座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欧洲举办了陶瓷传统成型技法现场展示活动“丝路瓷行”系列陶瓷展。2021年瓷博会,成功推出“一会、两展、两发布、十大活动”,首次面向全球发布景德镇城市礼物,“云”瓷博交易额突破90亿元。
——试点示范收获了“国字号”。入选中部地区首个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成功设立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国(景德镇)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
蓝图绘就 重任在肩
百舸争流,唯有奋楫者先。
国家试验区建设,是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国家使命,也是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获批之初,省委就要求我们朝着“一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五年树标杆”的目标不懈努力。
目前,目标时间已经过半,到了向“树标杆”发起总攻的阶段。我市正加快推进“两地一中心”建设,确保如期实现“到2025年为我国陶瓷及其他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发展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的阶段性目标。
规划是指导国家试验区建设的大纲——
我们正努力在规划引领上树标杆,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通过出台契合国家方案要求、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建设实际的《发展规划》,滚动制定国家试验区《四年行动计划(2022—2025年)》和《2022年度工作要点》,做到“年度有安排,中期有计划”。充分发挥部省恳谈会、省领导小组会议等机制作用,加强与国家部委、省相关部门常态化汇报对接,梳理编制“政策库”,推动相关政策早日落地,促进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不断集聚。
保护传承是国家试验区建设的题中之义——
我们正努力在保护传承上树标杆,活态传承千年遗存,高位推动、全域行动、全面冲刺御窑厂遗址申遗,整体保护、活态传承1000年陶瓷文化遗迹、600年御窑文化遗址和100年陶瓷工业遗产,延续千年陶瓷文脉。系统传承千年技艺,建设非遗保护名录、非遗项目数据库、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动手工制瓷技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让千年技艺世代相传。集成呵护千年匠心,大力弘扬景德镇工匠精神,实施艺徒制度、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壮大手工制瓷非遗传承人队伍,吸引更多创客到景德镇创新创业。精心讲述千年故事,系统挖掘和讲述景德镇故事,推出一批以景德镇陶瓷文化为主题的影视剧、纪录片、演艺节目,让景德镇始终是一部活的陶瓷历史文化教科书。
创新是国家试验区建设的本质要求——
我们正努力在创新发展上树标杆,做大日用陶瓷、做精艺术陶瓷、做强先进陶瓷,为国家试验区建设提供强力支撑,推进产业创新升级。加快构建积极融入“数字丝绸之路”,建设陶瓷产业智联网,打造陶瓷原辅材料、数字版权、检验检测、云瓷博、品牌发展、金融创投等六个专业性交易服务平台的“一路一网六中心”陶瓷数字经济体系,推进数字创新赋能。充分运用版权示范市建设成果,在“一带一路”节点及国内重点城市设立“景德镇陶瓷官方旗舰店”,建成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中心和“常年展”平台,打造“全天不下线、全年不落幕”的瓷博会,建设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高端陶瓷文化贸易出口区,打造贸易创新平台。
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是国家试验区建设的关键落脚——
我们正努力在对外交流上树标杆,打造既无形、又有形,既有文化交流层面、也有文旅融合层面的新平台。通过积极参与感知中国、今日中国等外事外交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展示、国际合作办学、国际研学游学,精心办好国际友城活动,用好城市品牌优势,让世界通过景德镇这个窗口更好地感知中国、了解中国、惊叹中国。以陶阳里御窑景区创5A为重点,加快创建一批景区品牌、落地一批文旅项目、打造一批精品线路、提升一批旅游设施、培育一批文旅业态、培养一批文旅人才、引进一批知名旅行社,充分发挥文旅资源优势,高标准打造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
万里征程 唯有奋斗
奋斗者的脚步永远向前。
三年来,在国家试验区建设大潮中策马扬鞭的景德镇,变化是巨大的,无论是城市风貌、贸易业态,还是百姓体验、企业感知,无处不在的改变,都是这座城市的活力所在、魅力所在。
作为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是制度创新的高地。其中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通过“大胆试”,创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集成创新方案。
可以预见,建好国家试验区,有利于用好陶瓷文化这个最大优势、最大资源、最大财富,放大景德镇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品牌价值;有利于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用好外力、外智、外脑,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加速政策集成、要素集聚、资源集合,推动陶瓷文化与主导产业深度融合,探索文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新模式;有利于促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随着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相关机构的正式挂牌,国家试验区建设各项工作正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系统展开,管委会“一办五中心”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的内设机构工作架构正在不断完善,管委会与市级职能部门、属地政府、平台公司、新平先行区之间的职责权限也在逐步理顺,一批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也在抓紧制定……
项目是发展之本、强市之基、富民之源。国家试验区的建设,同样需要一个个强有力的项目来支撑、来实现。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实施工业倍增三年行动,把招商引资作为国家试验区建设的一项重要抓手,围绕打造国家陶瓷产业创新发展基地,积极招项目、引项目、建项目,为未来的发展积蓄了强大的动能。
目前,我市正聚焦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先进陶瓷等重点领域,推动陶瓷产业创新发展,确保“陶瓷产业三年过千亿”,在产值上真正成为景德镇的主导产业。实施陶瓷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推动景陶集团等重点企业上市,发展陶瓷总部经济,打造一批高端陶瓷品牌,做大日用陶瓷,推动日用陶瓷量质双升。保护完善传统陶瓷特色工坊与村落,加快建设陶溪川等文创平台,强化文创产品研发设计,发展流量经济、直播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做精艺术陶瓷,打造世界级陶瓷文化创意中心。把先进陶瓷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主攻“通信电子、新能源”两大应用领域,培育“航空航天、生物医疗、节能环保、军工”四大应用领域的“2+4”先进陶瓷产业集群,构建以昌南新区为战略增长极,高新区、浮梁产业园为产业集群带,乐平市、昌江区、珠山区“三点”错位发展的“一极、两带、三点”空间布局,建设以上硅所陶文旅联合实验室和工信部先进材料景德镇研究中心、哈工大特种陶瓷景德镇研究中心、景德镇先进陶瓷粉体研究中心为主体的“一室三中心”先进陶瓷创新研究院集群,加强产业基金、电镀集控、检测共享、中试孵化、物流运输等要素保障,做强先进陶瓷,努力打造国家先进陶瓷发展样板区,为国家试验区建设增添底气与后劲。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三载以梦为犁,不负时光。
国家试验区建设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一定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绘色添彩。
文章作者:冯 亮 张 怡
视频制作:张 玮
责任编辑:曹璇月 张若茜(实习生)
校 对:江 超 陈 萌
审 核:余 珺
监 制:黄 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