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元利:从纠纷解决到法治教育的跨越 | 纠纷“解铃人”

知产北京
2024-09-12





编者按

他们奋斗在化解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一线,用温情化干戈为玉帛;他们耕耘在解决知识产权争端的前沿,以智慧变分歧为共识。他们就是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特约调解员。@知产北京 将开通【纠纷“解铃人”】专栏,通过特约调解员的精彩故事,展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积极履行指导人民调解的法定职责,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多元调解工作中,张元利的名字已成为高效、和谐、案结事了的代名词。作为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特邀调解员,他凭借着深厚的专业素养和真诚的调解态度,运用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沟通力,精准捕捉当事人诉讼争议焦点,巧妙化解对立情绪和实质矛盾,为众多当事人带来了满意的结果。在他的专业调解努力之下,很多原本剑拔弩张的纠纷得以和平解决,为社会和谐稳定注入了正能量。

精心梳理案卷

找准争议焦点

北京知产法院特邀调解员张元利 

知识产权调解工作并非简单的“和稀泥”,需要专业法律基础和行业性专业性知识的积累,还要不断汲取实践经验,以便查清案件事实、梳理争议焦点。张元利深知这一点,每次接到调解案件的委托后,他都会先沉下心来仔细梳理案卷材料,从权益归属到侵权认定,从证据材料到法律依据,他都会仔细研究,确保对案件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对全盘案情做到心里有数后,在调解的过程中,张元利特别注重找准纠纷双方的实际争议焦点,他认为只有把握到核心争议和实际利益诉求,才能针对性地制定切实有效调解方案。有时,为了一个细节问题,他会反复查阅资料、咨询法官、甚至请教专家,确保自己对实际争议焦点的判断准确无误。

运用柔性调解技巧

巧妙打破调解僵局

张元利调解员(右一)加入

北京知产法院开展调解工作首日


张元利认为,与审判的刚性约束有所不同的是,调解更注重柔性和灵活性。他善于探寻纠纷当事人背后的故事,并在调解过程中尽量避免直接给出结论或强制要求双方接受某种方案。相反,他会运用各种柔性调解技巧,如换位思考、情感共鸣、利弊分析等,帮助当事人自主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在一起商标侵权纠纷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在侵权赔偿问题上争执不下。原告是一家知名的餐饮连锁企业,享有某老字号餐饮品牌商标专用权,悠久的品牌积累了良好的商誉,却也引来了模仿假冒者无数,甚至一度形成了“假的”比“真的”还要多的尴尬困窘局面和现状,使其成为餐饮行业里被仿冒和被侵权次数最多的企业之一,这无疑给原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局面不仅严重侵蚀了原告的品牌形象和经济利益,更对该类特色老字号餐饮市场的竞争秩序造成了极大破坏。


张元利在沟通过程中了解到,原告维权的真正目的并非追求巨额赔偿,而是希望通过法律手段能够肃清市场环境,恢复有序竞争的市场秩序。于是,他引导原告从侵权方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让其意识到过高的赔偿要求可能会导致个体工商户等中小微侵权主体无法承受,不利于化解案件矛盾,也不利于维护和巩固老字号品牌经年累月积累的良好商誉。对于侵权方,则引导其正确认识侵权后果,主动消除侵权影响,寻求品牌方谅解,争取减少赔偿金额。经过他多次设身处地地引导双方进行利弊权衡后,双方最终达成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赔偿协议,也为法院处理类似案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样本。

出色的共情能力

赢得当事人信任

北京知产法院特邀调解员日常工作场景 

共情是张元利在调解工作中的一件制胜法宝,他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当事人的情感和需求,与他们产生情感共鸣。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还能让当事人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从而更加信任调解员并信服其所做的调解工作。张元利回忆道,曾有一位当事人因遭遇纠纷而情绪激动,他在接待时并没有急于谈论案情,而是先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说,给予安慰和鼓励,待当事人情绪平复后,他才缓缓开展调解工作。由于张元利此前展现出的共情能力和真诚态度,赢得了当事人的信任,也最终顺利接受了调解方案。

全心参与全程在线

一揽子解决衍生诉讼

立案庭诉中调解机制诉调对接会

张元利除了是一名出色的调解员,还是北京市知识产权公证服务中心的一名公证员,同时还派驻在一审法院执行局参与司法辅助事务,熟悉执行程序及相关规定,这些“先天优势”,给他调解知产纠纷带来了“后发力量”。


在一起商标权系列纠纷中,一审法院作出判决后,上诉人不服并上诉至北京知产法院,审理后,对其中三个案件作出维持原判的判决,商标权利人已在一审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另外一个案件尚在二审审理过程中,进入二审诉中调解程序。涉案商标权利人与侵权人经营同种海鲜烧烤店,侵权人起初坚持认为涉案商标“江湖蚝杰”是来源于成语“英雄豪杰”,故涉案商标不应享有商标垄断使用权,张元利与侵权人沟通时巧妙运用心理学技巧,站在侵权人的角度与其沟通:海鲜烧烤店少不了酒,关于“英雄豪杰”就有著名的祝酒词“一口干尽,人间万丈红尘,笑看天下英雄豪杰,能过几盏春秋”,这个祝酒词里就有其他不错的表达可以替代“江湖蚝杰”。以上沟通打开侵权人的心结,侵权人表示,希望能够达成一揽子和解,解决双方全部案件的争议。


同时,张元利也积极与商标权利人沟通,让其能够体谅侵权人的实际困难,并适度做出让步。在付款方式及付款期限上,让侵权人表达出解决问题的诚意。在经过数日拉锯式沟通后,双方终于达成了调解意向。此时另外三个案件已经进入了执行程序,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民事案件在执行过程中,只能够由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


在确认双方有望达成和解后,张元利来到一审法院执行局,找到上述三个执行案件的承办法官,并与三位法官分别汇报了执行案件申请人与被执行人有望在另案中达成和解的情况。三位法官及时联系了案件当事人,核实双方确有和解意愿后,给予了双方和解期限,为双方达成相关案件一揽子和解创造了条件。待双方达成和解意向,张元利及时组织双方网签了《和解协议书》。签署和解协议后,因为侵权人需要借款支付和解款以彻底解决纠纷,张元利跟进侵权人支付情况,并做好如侵权人支付确有困难与权利人再次沟通的预案。


最终,权利人确认侵权人已经按时付款,并且将结案申请书及执行案件结案申请书寄至北京知产法院及一审法院执行局,相关案件的争议得以完全解决。张元利一揽子解决了一审、二审、执行多环节衍生诉讼,最大限度将矛盾“一次性”化解在前端,实现纠纷的源头治理、综合治理。

传递法治价值

弘扬法治精神

北京知产法院立案庭为张元利送出锦旗 

调解的意义远不止于眼前纠纷的解决,而是一种深入人心的社会公平正义的司法实践,蕴含着深远的法治教育意义。张元利作为调解员,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会。通过调解,他不仅帮助当事人解决了具体的个案法律争议,更重要的是,他在这一过程中传递了法治理念,普及了法律知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一次调解都是一次生动的法治教育课,当事人和旁观者都能从中更加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法治意识。能动调解不仅是对法治精神的践行,也是对法治教育的积极推动,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调解的多重价值,让更多人认识到法治的力量,更加懂得拿起合适的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会更加懂得,诉讼不是发展的终点,通过诉讼化解矛盾,重新进入和谐共赢的状态,将是发展的新起点。


张元利说:“调解工作虽然琐碎繁杂,但却意义重大。每当我看到当事人因为我的帮助而化解了纠纷、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时,我就觉得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正是这份对调解工作的热爱和执着追求,让张元利在北京知产法院的诉中调解工作中取得了月均调解成功4件、整体调解成功率超30%的好成绩。谈到对于未来工作的设想,他表示,未来将继续致力于调解工作,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态度,投入到每一次调解实践中,努力化解纠纷,传递法治理念。



供稿:立案庭

作者:朱蕾、李卓楠

编辑:高静


REVIEW


知粉都在看




《瞭望》:京津冀司法审判发挥“同城效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出哪些修订?


《商标法》第十五条第二款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权属探析 | 小知说法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知产北京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