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教学设计】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第6课《飞天(一)》
教材展示
本课是一堂欣赏课,了解飞天,为进行第七课《飞天(二)》创作做铺垫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飞天”:
“飞天”是佛教中一种想象的飞神,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
在佛经里称为天歌神、天乐神、散花神。传说中飞天能歌善舞,每当佛在讲法时,他们便凌空飞舞,奏乐散花。传说中每当飞天凌空飞舞时全身还会散发出芬芳馥郁的香气,所以又称之为“香音神”。
2.让学生了解飞天在西方艺术早已有之,中国古代也有飞天,那就是道教里说的飞仙。
佛教初传入中国时,曾把飞天称为“飞仙”。但是中国的道教中早就有了“飞仙”这个概念。
《楚辞》中有:“仍羽人于丹丘兮, 留不死之旧乡”。
王逸注:“《山海经》言有羽人之国,不死之民,或曰人得道,身生毛羽也。”洪兴祖补注:“羽人,飞仙也。”
南朝羽人画像砖
道教讲人得道成仙,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羽化升天,所谓羽化也就是“化羽”——人长出鸟一样的羽翼就成了羽人,也就是全身有鸟毛的“鸟人”,鸟人当然可以在空中飞。《论衡》中说羽人:“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云则年增矣,千岁不死。”汉代羽人已成为重要神祇,它有不死之药,可以长生不朽,还可以升天降凡;最重要的,它有引导死者灵魂升仙的本事。所以羽人图像在汉墓中大量出现,就是为引导墓主游魂顺利到达天堂乐土。
汉月神羽人画像砖(道教中的飞仙)
3。让学生明白课本中的飞天是来自印度的佛教艺术形象。
然而,出现在中国的云冈、龙门、敦煌石窟中的飞天艺术却来自印度。
在印度神话中,飞天是云和水的女神,以湖泊沼泽为家,常遨游在菩提树下,又说她是伎乐天(佛教中的天神)的情人。
由于他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间神,紧那罗是印度古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乐神。 乾闼婆和紧那罗原来是印度古神话和婆罗门教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
欣赏不同时期风格特点的飞天艺术形象
重点了解唐代充满生气欢快的鼎盛时期的飞天艺术形象
北凉 受印度和西域飞天的影响 直鼻大眼,身材短粗,男性化 圆脸,身体半裸,有头光 |
北魏 受印度和西域飞天的影响 身材和脸型开始 有些修长了,有头光 |
西魏 中西结合,开始受中原影响 出现了中西结合式飞天 |
北周 西域飞天形象较多,但是技法中原化 高鼻深目依然很多 但是身形婀娜了许多 |
隋 多种飞天并存, 形象渐趋于中原化 身形也趋于女性化,更颀长柔美 |
唐 飞天鼎盛期,形象完全中国化 此时的飞天绰约多姿 风情万种 |
五代,北宋 飞天数量骤减 继承唐代余风,但是数量减少 并开始衰落 | 吐蕃统辖时期依然兴盛但有吐蕃风韵 |
西夏 衰落期,融入西夏风 党项人的风貌被融入飞天中 |
北凉时的飞天头有圆光、脸型椭圆,直鼻大眼,大嘴大耳,身材粗短,上体半裸,腰缠长裙,肩披大巾
第275窟 北凉 飞天 这姿势也实在是在是太......
第248窟 北魏飞天 此时的飞天西域化,男性化。
北魏的飞天,脸形已由丰圆变得修长,鼻丰嘴小,五官匀称谐调,头有圆光。身材比例逐渐修长,
第285窟 西魏 飞天
第285窟 西魏 伎乐飞天
从西魏到北周再到隋的敦煌飞天,是佛教天人与道教羽人,西域飞天与中原飞仙逐渐融合。其中最大的变化是:作为香音神的乾闼婆,散花飞天抱起了各种乐器在空中飞翔;作为歌舞神的紧那罗,天宫伎乐,冲出了天空围栏,亦飞翔于天空。两位天神合为一体,成了后来的飞天,亦叫散花飞天和伎乐飞天。
第285窟 西魏 童子飞天
第428窟 北周 这时的飞天高鼻深目为多
北周 僧衣飞天
北周 少女飞天
这种飞天是中国道教飞仙和印度教飞天相融合的飞天
第249窟 西魏 西王母和飞天,融合飞天,还是挺阳刚的。
第305窟 隋代 出行的东王公和前后的飞天,
这些黑色的脸都是矿物质颜料氧化的结果,原本应是肉色。
第390窟 隋代飞天
第420窟 隋代飞天
隋代大多数身材修长,比例适度,腰肢柔细,绰约多姿。身体比较自由舒展。
第313窟 隋代飞天
第404窟 隋朝飞天 此时的飞天已经开始线条优美,身姿婀娜了。
唐代,敦煌飞天进入成熟时期,艺术形象达到了最完美的阶段。这时期的敦煌飞天已少有印度、西域的风貌,是完全中国化的。
第57窟 初唐飞天 左边的那位还长着胡子
329窟 初唐 莲花飞天藻井心,
四披各绘伎乐天3身,环绕藻井,同向飞行。
除了单身遨游的飞天,唐代还出现了成对的飞天。
172窟 盛唐 经变图中的飞天, 婀娜灵动
第39窟 这一身飞天画工娴熟,隽美飘逸,体现了盛唐之风范。
唐代飞天的飞动富于变幻,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也许更能描绘飞天的动作: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这正好也说明,敦煌壁画里的飞天动作很多就是唐代舞蹈的描绘。
第322窟 盛唐 弥勒说法图中飞天
飞天作为一种艺术形象,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时代特征。
第321窟 初唐双飞天 长发飘飘,太美了是不是
320窟 盛唐 ,《西方净土变》两对飞天或飞舞或撒花两两相对
榆林15窟 吐蕃统治时期 (中唐)看他交叉的双脚有多悠闲
五代到北宋敦煌壁画上的飞天继承唐代余风,但无创新且飞动有亏,不复生气,完全不见了唐代飞天生气欢快的基调。
莫高窟468窟 五代飞天
莫高窟61窟 五代 背屏侧面的飞天
此时的洞窟中飞天数量已经很少了
第97窟 西夏 童子飞天,胖嘟嘟的小可爱
敦煌的飞天,随着时间和朝代的变迁,
从西域化慢慢向中原化发展,
从粗条硬朗逐渐变得柔美飘逸,
最终又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渐渐隐去。
整理编辑:美术好教师
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因联系不到作者,如有侵权请告知)
课本、教案篇
教学计划篇:
更多精彩:
人美版课本+教案
课本
教案
湘美版课本+教案
课本
教案
人教版课本+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