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养老院在疫情下压力骤增,养老人选择坚守情怀,还是忍痛离开?
养老院院在封闭管理期间为长辈开设院内集市 来源广州日报
“院长,我刚才去办公室找你没找到,我要辞职”、“院长,我感觉继续做下去没有办法照顾家人”、“我想清楚的了,寻找更合适我的工作”……
2021年8月初的一个周一,国内某地一家实施封闭式管理的养老院院长又收到一位护士的自白:养老院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我觉得自己已经不适合了,希望退出来,好好缓一下。
这位院长很郁闷,因为这是今年以来院里第四个提出类似想法的工作人员了,这对养老院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危机感不仅仅出现在这位院长身上。
疫情发生以来,养老院实施了多次封闭管理,最大程度上保障了长辈的安全。
封闭管理之下,护理员们住在院里,尽心尽力照护长辈 来源广州日报
但同时,各种疫情防控和照护长辈的工作量增大,员工压力骤增,一旦坚持不住,就会主动“放手”,人手出现紧缺的可能性在加大。
“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这个行业人员流动越来越大,甚至可能出现有出没进的现象,一旦服务人手不足,就会为机构的发展和正常运作带来危机。”
有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养老服务机构必须重视员工方面的心理舒缓工作;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价值感不明显、激励制度仍未完善一直以来都是这个行业的痛点。
“这一次,对养老行业是挑战也是机遇,必须以此为契机,联动社会多方力量,完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激励机制。”
挑战:不舍得这份工作,但奈何无法承受
服务业的核心在人。人不足,服务不到位;人到位,服务上乘,前景则一片光明。
然而,“今年以来,因为疫情原因,有些人退出了养老服务,其中医生护士比较多”,国内某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近日这样说道。
一位接受采访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40多岁,孩子上小学,先生也是上班一族,但她也坦承,“自己总是回不了家,先生每天晚上七八点才下班,孩子没人管,的确很成问题。”
她舍不得院内的长辈,舍不得并肩作战的同事,也非常理解养老服务机构必须以高于社会面的防控姿态开展院内疫情防控,严防死守,但当能力要求超过个人的上限时,她只好在家中老一辈的建议下,提出了辞职。
护理员陪伴长辈与家人视频沟通 来源广州日报
某一线城市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亦透露,在院内,长辈至上,特殊情况下,所有人必须一起上,这个行业需要人才聚集起来,完善基础设施和人员储备,可是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积累的过程。
现在,养老行业面临一条弯道,“拐弯的难点在于部分年轻人会因为工作要求伴随的艰苦而退出,对养老院带来一定影响。”
某地按照有关部门规定,目前养老院从业人员要实施7+7轮班制,就是员工上班分两批轮,每批7人干活,即使是同样的工作量,人手也减少了一半。
疫情期间,除了正常的照顾护理老人外,还增加了很多疫情防控消杀工作,而部分有疫情防控隔离需求的员工又无法归队,院内的工作强度、压力都变得更大。
尽管有机构在疫情防控基础上采取灵活的轮班制,减轻工作压力,但这也只是应急之计。更大的问题在于,养老机构并不清楚这一操作是否符合对现有规则的解读。
“这个行业有很强的公益属性,情怀可以驱动产生更好的长辈服务,但现在的挑战在于,大家在照顾老人之余,为了在疫情之下,守护好每一位长辈的安全,自觉承担起了疫情防控的更多工作,一个人,做几个人的事。”一位工作人员透露。
改变:养老院院长想方设法给员工 “加油”
一直以来,员工本身的使命感,以及与长辈长期相处下,日积月累的感情,成为了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最大的力量源泉。
22岁入职养老院,疫情期间连续上了34天班的“95后”总结出不少小窍门:院里的老人,无论是不肯吃药的、不肯洗澡的、不配合治疗的,通通能用小窍门来让大家听话,而秘诀就是善意——“我们也会变老,当我们老了,也希望被人疼被人爱。”
另一位51岁的单亲妈妈每天将长辈从轮椅上抱上抱下,却总能从老人的眼神里感受到浓浓的谢意,仿佛自己就是他们的亲人、儿女和希望。
还有从业22年的养老院院长动情地说,“养老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个乐趣,一份感动,因此坚持下去。”
但光靠个人价值感还不够。广州市南沙区某养老院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舒缓员工压力,他们在院内开展各种活动,让员工做瑜伽、打乒乓球、唱K等。院里每周一都组织“员工加油站”活动,大家互相分享各自专业的技能、探讨问题、增进了解、加深感情。
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封闭管理期间因为没办法吃上住家饭,有些有心的员工会在休息日做自己的拿手菜,给大家一起分享,真的让我挺感动的”。
这位负责人并不担心从业人员心底深处的情怀,但在她看来,国内养老服务机构都需要直面一个问题:“长期的疫情防控状态下,单靠情怀和感动,没办法让员工安安稳稳地坚持在岗位上”。
有业内人士透露,即便再好的养老机构,也可能由于没有员工宿舍,只能利用一些暂时没有长辈住的房间给员工休息,再安排不下的,甚至在办公室、功能室打地铺。
养老院尽力做好封闭期间员工和长辈的伙食 来源广州日报
“一方面条件有限,休息得不好,另一方面又无法照顾家庭,家里有老人有孩子的员工更是有压力”。
一养老机构负责人透露,当员工请示希望外出或回家时,他总是很纠结。既理解体谅员工们的难处,但是也知道,这时候,是持久战,是需要人的时候。”
观察:坚持的动力来自各方合力激励
问题,其实并不在于疫情防控形势和养老行业特殊性带来的压力。
广州市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余志晖表示,养老院一线护理员流动性大的现象在疫情下更为突出,对于一线的养老护理员,目前只有在养老机构中从事一线护理工作满5年、满10年的可获一次性5000元、20000元的岗位补贴,还有对优秀人才在居住落户、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余志晖认为,短时间来看,如果对于养老院这种重点单位的一线工作人员能发放防疫补贴或辛劳补贴,相信对从业人员是有利的激励。
此外,按照相关资助管理办法政策,对养老机构有护理补贴资助,但审核程序比较复杂,补贴款项到账周期时间长,如果能简化并加快到账,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其日常运营的压力。
“目前光是养老院全体员工及老人每隔7天需要测一次核酸,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这些举措正解决临时之急,但还不够。有业内人士认为,全社会需要在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技术含量、社会重要性上达成共识,在工资薪酬和福利待遇上面有所体现。
“比对幼儿服务的市场以及卫生健康领域的市场,应当在提升人才聚集力的同时,完善更好的职业发展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社会多方也应借此机遇,提高社会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价值认同感。在今年疫情防控形势最紧张的时刻,为形成广州市养老服务行业互帮互爱互助模式,广州日报花城老友记联合广州市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共同在广州市慈善会善暖社区抗疫关爱行项目以发起子计划的方式对外募集善款,购买防疫物资配送给有需要的养老机构;为全封闭管理的防控区域范围的养老院内老人和护理员伙食补助;为有需要的养老护理员开展心理疏导等。
有业内人士透露,这些举措都在业内形成很好的化学反应,但要突破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聚集更多社会力量,探讨如何化挑战为机遇。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欣、苏赞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欣
养老运营消消乐编辑整理
欢迎关注视频号:养老解忧杂货铺
8. 正规官方证书:老年能力评估专员 招生简章!
养老院星级评定对应资料
养老标准化体系对应资料
养老服务质量规范对应资料
养老服务安全规范对应资料
养老护理视频、课件、系统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