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属以聘老人为养老院副院长管理之名,让痴呆老人住进养老院,结果竟是...

行业观察者 养老运营消消乐
2024-10-07

▲来源:成都冯川 新浪微博


近日,笔者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张微博截图被多次转发。可以看出很多行业朋友是非常赞同家属的做法的。


首先,笔者对家属的做法也是肯定的。老人80岁了,身体机能已不是太好了,而且患有认知症(在我国通常被叫阿尔茨海默病或老年痴呆),估摸老人的子女也有50、60岁了,自己也是老人了,既要帮忙照顾孙子,又要照顾父母,也是累的够呛的。


认知症老人患病的过程就是从渐渐遗忘、糊涂、失忆、情绪失控、性情大变、衰弱、瘫倒......。


同时,随着病情加重,他们逐渐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表意不清、理解困难带来的不确定感,让他们变得迷茫无助、烦躁易怒、敏感多疑。



试想,让一个未经专业培训的家属(这个家属可能是50、60岁)去照顾一个80岁的认知症老人,这已不单是体力活了,更是要考验照护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所以家属想到办法让老人自愿到养老院由专人照护,这是多赢的局面:既让老人得到周全的照护,也解放了家属。


1


同时,笔者也看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胡说八道的!以身作则,遵守纪律,是责任,不是权利。把老人骗进养老院还得意洋洋的!”....


▲来源:微博评论


拜托,现在都2022年了,还觉得养老院是洪水猛兽?人人都会老,老了都需要有专人照护,养老院就是一个提供专业化照护服务的地方。


护理认知症老人,并不像你想得那么简单。每个认知症老人背后都有一群精疲力尽的家人。


在我国,认知症常常被叫做“痴呆症”,有时也被称为“失智症”。作为常见的老年病之一,认知症这个名字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但是如何正确地对待、护理认知症老人,大多数人还不了解。


举一个例子。



家人找到我们的时候,也是非常焦急,告诉我们老人之前在家就会无故喊叫,发脾气,严重时候还会打人。因此让家中的人都非常紧张,尤其家里还有正在上学的孩子,给家人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


同时老人小便频繁,夜间甚至会刚去过厕所,躺下又起来要去,本来帮助照顾的家人也还在上班,这样的照顾压力让全家的生活都受到了影响。


因此全家商量后,决定帮老人找一个养老院,那里自然环境相对更好,对老人的照顾也更全面,同时也利于家中其他人的正常生活。


通过在养老院持续半年左右的疗护,老人认知症情况始终比较平稳,尿频和情绪问题也有改善。

很多认知症老人看似莫名其妙的问题行为背后,其实往往是他们情绪和情感的表达,而家属和照护者因为照顾的压力往往会忽视掉这些情感需求,挤压的情感需求进一步刺激了老人的情绪,让他们容易出现问题行为。而一些耐心、细致再配合上专业的经验往往能帮助照护者更加地管理好老人,回归正常生活节奏。


所以,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别什么事都一个劲的起哄,妖魔化养老院。


2


笔者把成都冯川的微博原文转成文字:



群里读到一篇微小说。


说一老人80岁了,常犯糊涂,骂人,不肯去养老院。


女儿先是拿他没办法,后来心生一计,和某养老院商定,以聘老人为副院长让他发挥余热帮助管理为名,将老人骗进该养老院。


老人从此享受被人称为某某副院长的荣誉,同时也认认真真地履行“副院长”的职责,做些填写表格整理文件之类的工作,处处以身作则,按时吃药,遵守纪律,不打人骂人,和以前判若两人。


作者最后感慨:权力使人年轻,工作能治百病。



细品,言简意赅,说出了当前我们养老行业的多个信息点。


就笔者结合一些朋友的看法,总结为以下几点:


1、老人年龄越大,出现老年痴呆症的几率也会越高。


老年痴呆症又被称为认知症或阿尔兹海默症,是老年人常见的认知功能损害性疾病。


一般会发生在七十岁以后,有研究表明:8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几率大概为3分之一,9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几率达到1/2左右,老年痴呆症的早期临床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日常生活受累明显,比如不能回忆是否进食,不能辨别家人等行为。


同时还有可能会出现情感失常或性格失常的情况,严重者可能还会导致出现有认知障碍或语言障碍,甚至丧失自理能力,需要家人的贴身照顾。


可以想象的到,家属不少和老人“斗智斗勇”。


认知症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给患者家人造成极大的困扰,因此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建议可以送到专业养老机构由专人照护。



2、老人不肯去养老院。


这个月17号,国家统计局发布我国最新人口数据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突破2亿!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这是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首次超过14%。


今后高龄、独居空巢老人将进一步增多,这将带来严峻的社会问题。


养老院不是洪水猛兽,和幼儿园一样,也是一个供给对应年龄阶段人员进行集体生活的地方。养老院有专业的人员对老人心理情况进行排解,定期身体检查、定时安排社交活动和日常业余生活,鼓励老人广交朋友、丰富日常生活。


养老院的优势之处就是:照护好老人,解放了家属。一句话,让自理老人生活有品质,让失能老人生活有质量。


3、家属了解养老院,也了解老人需求。


文中女儿之前应该对养老院有过深入了解,实地或网上咨询过相关问题,也知道父母想要什么。


让我想起了我国一些养老机构里的老年人管理委员会及日本的自立支援理念,简单的来说就是让老年人不要闲下来,让他有事做,让他自己去做,让老人觉得自己对他人还是有价值的,这样老人反而更健康。


就像那作者所说的:权力使人年轻,工作能治百病


这样做,既切中要害,又满足了老人的需求,也成功把老人送到养老院,让老人接受了专业的照护服务。

4、认知症老人需要专业照护。


认知训练是采用一些设定好的方式对认知功能相关的维度进行的反复强化训练。认知的维度很多,包括注意力、长期记忆、工作记忆、执行功能、解决问题能力、逻辑能力、空间能力等。


针对早期认知症长者,可采取“非药物治疗手段”,根据长者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选择对应的方法,比如: 现实导向训练、怀旧治疗、多感官治疗、 园艺治疗、适当的身体锻炼。


至于中、重度认知症长者的照护,中、重度认知症长者的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能力及思维能力都有明显减退。如果照护者遇到以下几种常见情况,可以采取一些小技巧,缓解长者的负面反应,更好地处理长者的照护问题。


更多的认知症照护内容,建议咨询专业机构或人士


3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特别是年轻人,既要生活,又要照顾老人,往往分身乏术,所谓的尽孝应该是让老人享受好的晚年生活,而不是以是否亲力亲为作为标准,若将老人送到养老院,老人能在养老院得到很好的照顾,岂不比在家里无人照看好得多吗?


父母年龄大了,或者老人已经失能、失智或者高龄,如果自己确实没时间照顾,或者感觉越来越力不从心的时候,把老人送到一家正规的、知名度高的养老院,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得到高质量的服务,那在养老院养老更是种享受


▲来源:摄图网


送父母进养老院真心讲是一个好的选择,从笔者的角度来说,对待进养老院的老人,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对待老人甚至于比对自己的亲生父母还好,不只是心好善良,也是职责所在。


如果老人不反对,在你的能力范围内,送老人进一家专业的养老院,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也是尽孝的一种方式。


愿天下父母安康,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参考来源:

1.腾讯;

2.百度。


欢迎关注视频号:养老解忧杂货铺猜您喜欢往期精选▼

1. 《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对应资料

2. 《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对应资料

3. 《养老机构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对应资料

4. 2021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对应培训资料

5.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了入住养老机构?

6. 要义不容辞地保护养老护理员的人格和尊严!

7. 创建省级示范性医养结合机构全套对应资料!

8. 正规官方证书:老年能力评估专员 招生简章!


养老院星级评定对应资料

养老标准化体系对应资料

养老服务质量规范对应资料

养老服务安全规范对应资料

养老护理视频、课件、系统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养老运营消消乐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