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照护提升:八种常见老年病康复训练详解
图文无关/来源网络
康复训练是指针对老年人衰老(器官变化、功能下降、平衡机制下降)、疾病(原发病、并发病、其他老年疾病)、综合症(睡眠障碍、疼痛、尿失禁、脱水、便秘等)、功能降低(运动性、感觉、认知、情绪)、生活能力下降等问题,使用各种利于功能恢复、功能矫治、功能补偿、功能适应的医疗护理、训练和教育等手段,恢复其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能力,使其全面康复。
1、基本目的
早期康复的基本目的是防止日后会严重影响康复进程的合并症,如肿胀,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等,争取功能得到尽早的改善,预防并发症。
2、早期康复方法
(1)正确体位:教会家属和老人采用正确的体位摆放,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和患侧卧位的方法,要求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拍背数下。
(2)翻身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分别向两侧转动,双足撑床。
(3)床上自我辅助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上举过头,侧举,指鼻,双腿屈曲撑床抬臀,双脚交叉侧移等。
(4)床边被动运动——上肢:肩胛带,肩关节,肘关节,腕指关节。
(5)床边被动运动——躯干:牵拉,背肌挤压刺激。
(6)床边被动运动——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及踝趾关节。
(7)促进肌肉收缩的方法:利用对肌肉的突然牵张,引起肌肉收缩。
(8)排痰
(9)床头抬高坐位训练:床头渐抬高,每个位置患者能维持30分钟,则渐加10度再训练,直至能床边坐起,无靠位平衡练习。
(10)面、肌刺激:张口,鼓腮,叩齿,伸,顶上腭等,冰冻棉(或冰块含服)及味觉刺激。
(11)呼吸控制练习:要求患者深吸气—缓慢呼气,放松。
(12)坐训练:在床头抬高未达90度前,首先训练患者侧后单手支撑抬头抬肩的动作,直至能支撑坐起。
(13)坐位平衡:正确坐姿,床边坐位平衡,包括前后左右各向。
(14)坐位操:以加强平衡训练,包括双手交叉前平瘵,侧瘵,双手交叉指鼻,双手交叉向前指物;健侧下肢肌力训练等,可教会家属及护理人员,然后一日多次督促患者练习。
(15)床到轮椅(或椅)的转移。
(16)坐站练习:如有条件可早期给予患者床站立,帮助患者重获垂直感,重获对抗重力肌的控制,重获血压的自身调节,改善立位平衡和克服直立性低血压。一般情况下脑梗塞患者要求在入选治疗组3-4天后达到床边坐位,两周内可训练站立,辅助力量视病情而定;脑出血患者应尽量在两周内达到床边坐位,四周内达到站立。
(17)健手做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吃饭、穿衣、洗漱等。
体育锻炼是冠心病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有助于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和死亡率。可进行中等强度的步行等有氧训练。还可配合太极拳、气功等,心率一般控制在130次/分左右。切记在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塞病灶尚未修复时期不要运动。
1、清晨3-8点之间是老年心脏病的危险期,此时血压最高,易中风猝死,如果这时候进行不恰当的锻炼,特别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建议在上午10时左右锻炼最好。
2、每次外出锻炼时,应随身携带保健盒(急救盒)。冠心病康复治疗是指通过积极主动的身体、心理、行为和社会活动的训练,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3、康复运动是康复治疗中的重要一环。主要有以下几种:稳定型冠心病(包括陈旧性心肌梗塞、稳定性心绞痛 )、隐性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后的患者。
4、运动方式以有氧训练为主,包括步行、打门球、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等。有节律的舞蹈、中国传统的拳操等也是合适的运动方式。
5、合适运动量的标志是:运动后第二天早晨起床时感觉舒适,无疲劳感。每周的运动总量应相当于步行5-10公里。
6、运动量是由强度、时间和频率三个要素构成的。判断运动强度是否合适最简单的方式是:运动时稍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但不影响对话。
7、运动时间是指每次达到训练强度的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训练频率是指每周训练的次数,一般每周锻炼3-5次就可以了。
8、锻炼身体也要“有头有尾” 。每次锻炼时必须要有三个阶段,即准备活动、训练活动和结束活动。准备活动又称为热身,活动强度比较小,其目的是充分活动各个关节、肌肉和韧带,也使心血管系统得到准备。
9、训练活动又分持续训练和间断训练,后者更适合冠心病患者。结束活动又称为整理运动,目的在于使高度活跃的心血管系统逐步恢复到安静状态,一般采用小强度放松性运动。
10、准备活动和结束活动不充分是造成锻炼意外最常见的原因,所以,在重视锻炼的同时,也要注意锻炼前的准备活动和结束后的整理活动这“一头一尾”,以免发生意外。
1、肥胖是促使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当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重要手段。
2、运动对ii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要比药物来得更直接,更安全有效,而且这种作用不受年龄限制。它可以通过肌肉运动增加脂肪和糖的消耗,从而减轻肥胖,使血糖和尿糖降低。
3、治疗糖尿病与肥胖病的体育锻炼的共同原则是:体力锻炼与控制饮食二者结合应用。方法有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一般速度的散步,每小时消耗能量837千焦,加快速度,则每小时可消耗能量1255-1506千焦。每消耗14644干焦可使体内脂肪减少0.45公斤,在饮食不增加的情况下,隔天走一小时,一个月可减脂肪0.65公斤,一年可减少8公斤。
4、糖尿病人的身体情况一般都比较差,宜从轻微的活动开始,随着体质的增强,可逐渐增加运动量。比较适宜的运动有步行、太极拳、广播操等。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造成机体缺氧使乳酸堆积而出现酸中毒。
5、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在注射胰岛素后、吃饭之前(空腹)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应随身携带易吸收的糖类,以备低血糖时应用)。
1、提高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增强抗病能力,要特别坚持耐寒锻炼。其方法是从春季开始,先用手摩擦头面部及上下肢暴露部分,每日数次,每次数分钟,到皮肤微红为止。
2、夏天用凉水毛巾,拧干后作全身摩擦,每日1-2次,并用手捧凉水冲洗鼻腔;秋后用冷水洗脸、擦身,或冷水浴,要持之以恒。
3、另可练习呼吸保健操,因为进行深呼吸运动,不仅对呼吸肌是一种锻炼,还可改变肺内压力的变化,迫使肺泡内残气的排出,增加换气量,同时对肺泡组织的弹力恢复也非常有利。地点选择树林、公园为好。
1、简称"肩周炎",50-60岁的人多见,是独有的老年病。发病时肩部周围疼痛剧烈,夜间更加明显;后期肩关节活动受到限制,临床上治疗疗程长,效果不显。
2、除配合推拿等治疗外,体育锻炼最为有效。方法以活动关节为主,其关节活动的幅度,要由小到大,最后做到最大可能的范围。如用健肢同患肢作头上举的动作、用患手摸背以及用患肢顺墙向上爬摸等等。另外,跳交谊舞能预防和辅助治疗肩周炎,对中老年患者来说是再适宜不过的了。
3、有颈椎病的患者每天应坚持做转颈运动。
1、主要是由于腰椎骨关节退行性变化和腰肌的慢性劳损以及肌无力等引起。应以腰、背和腿部肌肉锻炼为主。有太极拳、五禽戏、体操、散步、慢跑、门球以及退步行走。
2、退步行走能通经活络,壮腰健身,每日可坚持2次,每次5-10分钟,对于腰肌劳损疗效尤著。运动中不应超量负重锻炼,以免引起新的损伤。
1、高血压病人应养成多活动勤锻炼的好习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人生活有规律,代谢旺盛,能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使血压降低。还可使病人的心肺功能得到锻炼,能增强病人的耐力、灵活性、协调性和抗疲劳性能力。
2、通过体育锻炼,可改善植物神经功能,使迷走神经的兴奋性提高,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3、高血压病人体育锻炼时要根据自己的年龄、病情,原来体能的素质状况来选择适当的活动项目。如太极拳、散步、气功、快步走、慢跑、保龄球,交谊舞等。少数早期高血压病人还可以爬山、游泳等活动。
4、运动时间应该选择在晚上,因为此时的温度相对较低,清晨虽然比较凉爽,但这个时候体内血液黏稠比较高,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时间,不适合进行过多的活动。
5、原发性高血压并有靶器官功能损害的长者,运动应谨慎。急进性高血压、重症高血压或高血压危象,应禁止运动。
1、运动疗法是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锻炼而防治糖尿病的方法,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2、适当的体育活动,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非常有益。机体抵抗力增加,并使病人思想开朗,精神放松,消除大脑皮层的紧张状态,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好转。同时,运动疗法还有助于改善和增强呼吸循环系统、内分泌及神经系统功能,使心功能指数上升,肺活量增大,耗氧量增加,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3、进行有氧运动,预防呼吸道感染。季节转换,气温下降,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时期,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相对要低,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还伴有心脑血管等疾病,继发感染后病情相对严重,并有可能导致死亡。
4、秋冬季节应加强体育锻炼,糖尿病患者适合做有氧运动,比如散步、快走、打太极拳等,额外做一些扩胸、仰卧起坐等胸背部肌肉的锻炼,对增强呼吸道功能有帮助。
5、但是晨练很不可取,一是早晨气温很低,导致人体产生应激反应,使得血糖升高;二是清晨吃饭前锻炼,有低血糖风险;三是寒冷会使血管骤然收缩,易诱发脑卒中。适宜的户外锻炼时间是吃过早饭、太阳出来以后。
来源:老年照护、养老运营消消乐编辑整理(转发请备注以上所有来源,尊重别人劳动成果)
欢迎关注视频号:养老解忧杂货铺
养老院星级评定对应资料
养老标准化体系对应资料
养老服务质量规范对应资料
养老服务安全规范对应资料
养老护理视频、课件、系统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