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亭友:领导核心写入党章是时代和人民的需要
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是每个党员必须遵循的纲领。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党章明确规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确立习近平同志核心地位,明确他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做出的重大决定。此次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写进党章,是我们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确立党的领袖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需要。
列宁曾指出,“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他还说:“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无产阶级要想战胜资产阶级,就必须造就自己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政治家’,而且要使这种政治家同资产阶级的政治家比起来毫不逊色。”
列宁的这一科学论断,是从波澜壮阔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当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成为国际工人阶级政党和世界无产阶级公认的伟大领袖和革命导师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才有了焕然一新的面目,才有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才有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才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
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政党都需要领导集体和这个集体中的核心,把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是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程得出的一条科学结论、也是需要长期遵循的基本原则。现代国家发展的基本经验也表明,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幸福,社会要安定,离不开一个能代表人民利益、具有强大执政能力的政党的领导,以及指引这个政党的领导集团和集团的核心。
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8900万党员、450万个党组织的大党。在这样的大国、大党,要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宏伟蓝图,国家和民族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中央和全党没有一个成熟的具有权威的领导核心,是不能想象的。不但不能实现国家的发展,反而会使国家和民族深陷经济停滞、社会动荡等泥潭。那些跌倒在现代化门槛上的国家,一个共同的弱点是缺乏一个能正确领导国家发展的强有力的领导集团和领导核心。
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的历史表明,必须有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领导集体中必须有一个核心。如果没有这样的领导集体和核心,党的事业就不能胜利。这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一个重大问题。”
当然,核心是领导集体中的核心,是坚持并贯彻集体领导制度、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核心,是坚决捍卫并忠实履行民主集中制这一党的根本组织原则的核心。
习近平同志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众望所归,当之无愧、名副其实,是人民的选择。
能不能成为核心不是自封的,也不是仅靠权位就能谋得的。关键要看其思想和决策,能否反映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愿,能否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能否站在历史时代前列、正确引领国家发展方向,能否赢得党心民心。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十九大报告把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概括为十个方面的成就。
比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有目共睹的重大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雷霆万钧之势,强力反腐,整风肃纪,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打虎”、“拍蝇”、“猎狐”,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00多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超过100万人。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80多人、厅局级干部8600多人、县处级干部6.6万人,查处十八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40人,中央纪委委员8人,包括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苏荣等“大老虎”。
经过全党上下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和党内政治生态有了很大改观,党风政风社风有了明显好转。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满意度逐年上升,从2012年的75%上升至2017年的93.9%。成绩来之不易,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取得重大成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推进了一些重大工作,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展,党对司法工作加强领导,深入推进司法改革,使“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司法不公开、“人情案”、“关系案”、冤假错案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了及时处理和较好整治,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原则得到充分贯彻,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上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得到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全面深化改革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取得重大突破。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任组长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截至2017年8月29日,习近平主持中央深改小组共召开3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55份文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的方方面面,关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各项建设与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对改革的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强大合力等发挥了巨大的引领作用。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显著增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为我国从上至下带来方方面面的深刻变化。广大人民群众收获了越来越多的改革成果,有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
不仅如此,经济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改革与建设、对外工作、改善人民生活、党的建设等方面也都成绩斐然。这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果,赢得了党心军心民心。确立习近平同志的核心领导地位,是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是得到全党认同、群众公认的,反映了全党全军的共同意志,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而正确的决策。确立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要。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要完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首先就要有一个坚强领导核心。这是党加强自身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需要。
习近平指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围绕这个总要求,习近平还提出八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加强作风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勇于攻坚克难。
习近平指出: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只要我们党把自身建设好、建设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够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毫无疑问,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实现党的建设所有目标、任务和要求,都需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需要一个坚强领导核心,以凝聚全党、团结人民、迎难而上、破浪前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其次,确立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是党团结和带领人民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任务,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个阶段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个表述,既继承并涵盖了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又站在新的历史时代高度,确立了更高的目标、更艰巨的任务;既将用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又提出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国家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战略目标。
为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任务,报告中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要求,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推进祖国统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从严治党等九个方面明确了各项工作的方针、任务和要求。
习近平提出,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他再次提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这个重大政治命题,号召全党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要从容应对新时代改革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复杂形势、繁重任务和艰巨挑战,把十九大确定的宏伟蓝图和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就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指出,“过去的5年,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有的已经完成了,有的还要接着做下去。中共十九大又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我们要统筹抓好落实。”全党只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才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汪亭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常务理事)
分享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长按左侧二维码,即可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提示,点击可只直接关注公众号。 共享“思想火炬”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
正能量微信公众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