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四林: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协同育人中的作用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效果如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发挥得怎样,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应该讲,主渠道和主阵地二者各有其职责,各守一段渠,不能相互替代,但它们守的是同一条渠,相互贯通、相互影响,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正因如此,不能将二者封闭和隔离,更不能割裂开来。因此,无论是思政课教学,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要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但是,在高校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稳定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新格局、提升主渠道和主阵地协同育人的效果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能够发挥平台、桥梁和纽带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但同时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为此,要不断加深对这些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从而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上升为思想政治科学。在这方面,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学科支撑,缺乏学科支撑,思想政治工作往往缺少后劲和可持续性。支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科固然很多,但最直接最主要的学科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理应成为联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共同学科平台。应该讲,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两张皮的现象,得到了根本性改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这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提高。但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还不够紧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撑作用还不够明显。因此,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意识,积极拓宽服务渠道,拓展服务途径,提升服务能力,另一方面,辅导员要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积极主动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12-09.
[2]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作用——“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二十九次学科论坛”述要[N].人民日报,2017-05-17.
[3] 谢晓娟,张 青.社会力量共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5).
[4] 冯 刚.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1).
(作者:艾四林,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相关链接:
分享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长按左侧二维码,即可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提示,点击可只直接关注公众号。 共享“思想火炬”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
正能量微信公众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