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心铭:论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论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田心铭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讲话强调: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这一新思想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为我们探讨马克思主义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指明了方向。为了进一步研讨马克思主义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我们采访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田心铭研究员。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
▲:(采访者简称▲,下同):田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在我国教育学德育学科的研究中,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德育只能是道德教育,不应包括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否则就是“德育政治化”。您曾经发表文章针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指出其错误所在。那么,您认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包括哪些教育内容呢?
●:(被采访者简称●,下同):首先,非常感谢你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当今社会确实存在着一种德育应该“非政治化”的观点。如有人认为,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要求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使我国德育成为“政治教化的手段”“统治的工具”,不能“与国际‘接轨’”,导致了“实际德育工作中存在的最大弊端”。这种否定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歪曲道德教育的观点,企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排除于我国学校教育的内容之外,背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政治性。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能由人们凭主观意志决定或由研究者随意选择,而是由当代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主题。我国的教育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规定,我国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长期实践证明,这一方针是正确的。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服务于这一培养目标,围绕着它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都是由此决定的。
我认为,为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等多方面内容,教育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所有这些教育内容都需要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您能否就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深入阐释一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政治方向的教育。什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共产主义理想前进。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从何而来的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这一论述告诉我们,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个“历史必然性”,是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础。而这两个“历史必然性”,就是马克思主义(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弄懂这些规律,才能认清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社会历史是由追求自觉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由于人们的目的不同,最终的结果是由无数相互冲突的意志的合力产生的,所以人们活动所得到的结果,未必与其愿望相符合,社会发展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很长的时期中,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社会主义带有纯粹空想的性质,不可能变成现实。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成长,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追溯到隐藏在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揭示了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创立了唯物史观。他们运用唯物史观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又通过对资本主义的研究证实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个伟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人间的现实。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几代人的接力探索,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开辟出一条通往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可见,历史实践和理论逻辑都告诉我们,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归根到底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表明,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不可能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政治教育的基础和根本。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问题是为什么人的问题,即为人民服务还是为少数人服务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亿万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是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导向统一不可分的。青年学生为什么应该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根本的人生价值追求?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从理论上回答这样的重大问题。只有深入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懂得,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既然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那么,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就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既然历史是由指向不同方向的各种力量的合力构成的,那么,决定历史前进方向的就不是个别人物,哪怕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而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民族、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因此,人类历史和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了毛泽东的至理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既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的创造者,也就理所当然是价值的主体、价值的享有者。因此,为人民服务,应该成为我们自觉的价值追求、人生导向。
我们再来看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中国道德的根本问题,是坚持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的问题。为什么应该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的构成因素之一,最终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各种道德,说到底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当代中国所要建设和发展的道德,只能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构成部分、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这就是以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道德。我国宪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在人民中进行集体主义的教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中的“集体”,从根本上说,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在一起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奋斗的全国各族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集体的事业,是为全中国人民谋利益的、也只有依靠全中国人民的力量才能完成的事业。亿万人民为了一个共同理想奋斗,这是集体主义的生动体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道德,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成果。历史已经证明,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道德的根本要求,对团结全体人民、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了重大作用。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在道德教育中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
▲:谈到这里,我们明白了一个观点:不管是政治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还是道德教育,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撑。还有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内容,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外国的先进思想文化等等,也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的内容,您能否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同它们之间的关系谈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何种地位?
●: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思想为自己工作的对象,是一种深入、细致的工作,必须充分说理,以理服人。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说”的“理”很多。而马克思主义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和“魂”。
毋庸置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积极成果,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启示,个人的人生经历和体验等,都是说理的宝贵资源。但是世界上有大道理,有小道理,大道理管着小道理。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才能掌握群众。理论的彻底性在于抓住事物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它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它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因此,马克思主义以千百万人民的社会实践和人类科学史的全部成果为基础,构成了十分完备而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至今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成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强有力的武器,成为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根本内容。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讲的各种“理”,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就不能抓住事物的根本、不能追溯到逻辑的起点,缺乏理论的彻底性和充分的说服力;如果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就是歪理,无论主观愿望如何,其结果只能是误导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也是党和国家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只有帮助学生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为他们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是世界观教育。世界观是总开关,人生观、价值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人生价值取向是建立在科学世界观的基础之上的。科学的思维方法是科学世界观在认识和思维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习近平总书记说,人们必须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才能更好观察和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种现象,揭示蕴含其中的规律,而“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正是这些基本原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不彻底性,把唯物主义同自觉的辩证法有机结合在一起,贯彻到包括社会历史在内的一切领域,创立了自己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基础性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语重心长地说,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认识了世界的本质、社会的规律,就能弄清楚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把这些问题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能坚定不移地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进。
二、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的方法论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统一。那么,从方法论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可否谈一谈您的看法?
●: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党的其他一切工作一样,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把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根本的方法论。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又是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的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党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无论是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都强调其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之统一的意义。他要求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就转化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教育的内容一样丰富多彩,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包括工作方法各方面的创新。但是,无论采用什么具体方法,都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确立的一条基本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正确的方法论,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这一原则贯彻到教育的全部实践和理论研究之中。马克思主义各方面的基本原理都可以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例如,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当代中国实际和人民群众、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坚持辩证思维,反对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要求我们对具有阶级性的历史和社会现象进行阶级分析;等等。这些基本原理向方法论的具体转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常常被讲到和用到,这里就不一一讨论了。
▲:从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来看,您认为主要存在着哪些有关方法论的问题?
●:在我看来,有两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需要深入讨论:一个是关于如何认识和处理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问题,一个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请您先谈谈第一个问题。您前面提到的思想政治教育能不能“与国际‘接轨’”的问题,是否就同这个方法论问题相关呢?
●:是的。实际上,我前面提到的那种以“与国际接轨”为理由,反对我国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观点,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在政治层面,背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二是在世界观、历史观层面,是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如果说在政治层面赞同这种主张、反对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人为数不多,那么在世界观、历史观层面,在观察、论证问题时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这种方法论者,还是不少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例如,我们主张思想政治教育有其自身规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是一门科学,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好,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但是,有些研究者把自己的主要关注点,放在寻求他们认为是普遍适用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上,以为只有发现、论证、确立这样的普遍规律,才是科学研究,才能成为科学。又如,我们倡导开展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交流,了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和得失成败,作为我们自己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的借鉴。但是,有的高校要求把这种交流和借鉴变成同国外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高校进行青少年德育方面的“实质性合作”,共同培养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再如,在研讨如何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制定培养目标时,有些论者提出的基本思路是,先为各项目标要素分别寻求和设立一个适合于所有国家的“一般意义”的规定性,然后以此为前提,推论出“特色意义”的即“中国特色”的目标:公民应该认可和赞同本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所以中国公民应该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应该认可、崇尚和遵从法治,所以中国公民应该主动自觉地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如此等等。人们不难发现,在这些现象背后,有一个共同的方法论问题,那就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功能、历史观、世界观等三个层面来讨论。
第一,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功能来看,一个国家的教育致力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本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实决定的对人才的需求。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对人的培养包括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而其首要的作用、功能,是在“德”的方面,即致力于使学生在政治思想方面成为适合于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所以其目标和内容是因国家和社会制度性质的不同而相互区别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并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的。从社会历史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经过一个长过程发展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所处的国际环境看,它将与资本主义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并存、共处。因此,当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存在着既对立、竞争,又交流、合作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功能是有本质区别的。它们都要为本国的经济基础服务,为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培养人,这是二者的共性、普遍性;它们所要维护的经济基础即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这是各自的个性、特殊性。其共性、普遍性决定了我们可以进行国际交流,借鉴他国经验,为我所用;其个性、特殊性决定了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与国际接轨”,不能靠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教育资源培养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因此,我们所要实施的和我们所研究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当代中国的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为其他性质的国家和社会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是什么服务于一切国家和一般社会的、“与国际接轨”的“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些论者主观臆想出来的,实际上并不存在。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不是由某些论者主观臆造的、普遍适用于各国的共同目标推论出来的,而是由中国自己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人才的需求决定的。我们在学科建设中所要探讨、揭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主要是当代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而不是超越历史和社会制度的“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理论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是否科学,要看其是否来自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并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而不是看其是否具有某种主观预设的超越历史和国界的普遍适用性。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和不同社会制度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区别,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就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第二,从历史观的层面来看,能不能认清不同社会制度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区别,其历史观根源在于,是用唯心史观的“一般社会论”还是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论去观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中,针对俄国自由主义民粹派的理论家米海洛夫斯基在社会学研究中的主观唯心主义方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论与“一般社会论”的对立。在马克思之前,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们所讨论的是“一般社会是什么”“一般社会的目标和实质是什么”这一类的问题。他们从空想开始,以先验的“人的本性”和主观愿望为尺度去研究自己虚构出来的“一般社会”。这种“一般社会”的观念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们实际上是把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特征说成是“一般社会”的特征,把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的范畴普遍化、永恒化。这样的研究是不可能获得对现实社会关系的科学理解的。马克思“抛弃了所有这些关于一般社会和一般进步的议论,而对一种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一种进步(资本主义进步)作了科学的分析”。马克思的方法是,“从研究个别的、历史上一定的社会关系开始,而不从什么是一般社会关系的一般理论开始”!这是研究方法上的根本变革。正是通过这样的研究,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证实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他通过阐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创立了“社会形态”这个范畴,揭示了社会形态演进的历史趋势,发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邓小平把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概括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马克思在历史观上实现的根本变革,是同他在研究方法上抛弃“一般社会论”的变革不可分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的理论,是经受住了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社会形态演进的一般规律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并非所有民族都必然依次经历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一定形态的社会也并非以某种纯粹的形态存在,而是包含着其他社会形态的因素。但是,社会历史中从未出现过与这五种社会形态无关的、超越于这些社会形态之外的所谓“一般社会”。坚持唯物史观,就必须从具体的社会形态出发,而不能从主观臆想的“一般社会”出发去研究社会历史领域的问题。离开社会形态理论,无视不同社会制度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区别,去讨论“一般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功能和规律,就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试想,如果中国公民应该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各国公民都应该认可和赞同本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一般意义”的规定推论出来的,如果我们用这样的理论逻辑去教育青年学生,那么,当他们用同样的逻辑和同样的推理前提去看中国共产党人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中,对待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态度时,将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那样势必会把青年学生误导到否定中国共产党历史、否定人民革命的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之中。
第三,从世界观的层面来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关系的辩证法和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发展规律。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阐明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揭示了由这一关系决定的人的认识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规律。他指出,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又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即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在特殊性中存在着普遍性。由于特殊的矛盾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不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辨别事物,不研究特殊性、个性,就不能认识普遍性、共性。所以,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说来,“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循环往复,使认识不断提高、不断深化,这是认识发展的规律。教条主义的错误,就在于不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而是从“本本”出发,不是从“特殊”出发,而是从“一般”出发,颠倒了人类认识真理的正常秩序,所以不能获得科学的认识。而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和中国革命战争的研究,都是立足于中国实际,遵循着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发展规律,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普遍性的规律,只能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只能通过对实际存在着的、具有特殊本质的现实事物的研究,才能揭示出来。离开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本质,试图先找到一种超越性、普世性的一般规律,试图从某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般规定性推论出我们所应有的教育目标,就颠倒了认识发展的秩序,背离了发现真理的规律。其结果,只能是混杂地搬运西方的理论、学说和话语,还名之曰“与国际接轨”。毛泽东曾说,世界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我们也必须研究,但是,“我们研究中国,就要拿中国做中心,要坐在中国的身上研究世界的东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当然也应该如此。
▲:通过您的讲述,我们已经了解了不同社会制度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问题。刚才您已经谈到,当代中国道德的根本问题是坚持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的问题,您能否再从方法论的角度,谈一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经得住穷根究底的追问,我们提出的各项主张就必须既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又有可靠的逻辑起点。就理论论证来说,实事求是,遵循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民服务,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两条是我们论证自己的一切主张具有客观真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逻辑起点。前面已经讲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是因为它揭示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主张提供了理论基础。这里再从方法论的视角做一些讨论。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明辨是非、回答质疑,必须坚持人民群众和个人的统一、集体和个人的统一、社会和个人的统一,反对将这两方面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坚持社会和个人的统一,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条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探讨社会和个人的关系问题,不能离开具体社会形态,从“一般社会”的概念出发,抽象地去讨论。我们所要讨论的,是当代中国的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和个人的关系问题。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着不同性质的共同体。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剥削阶级制度下的国家称为“冒充的共同体”“虚假的共同体”,因为“这种共同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统治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且是新的桎梏”。他们同时指出:“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正是这种“真正的共同体”,因为它是建立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社会。当代中国社会也充满各种矛盾,人们之间也存在不同的、相互矛盾甚至彼此冲突的利益。但是,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建立了工人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各项基本政治制度,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各项具体制度。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任何社会都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区别在于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矛盾的途径和方式不同。剥削阶级社会中的基本矛盾和由此决定的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具有对抗的性质,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根本变革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变革社会阶级关系才能解决,而不能由该社会本身得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由基本矛盾决定的社会矛盾,大量的是人民内部矛盾,在人民内部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有些矛盾虽然具有对抗性质,表现为敌我之间的矛盾,但是这些矛盾也可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得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不需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通过不断解决矛盾来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这一非对抗的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和个人、人民群众和个人、集体和个人的统一,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提供了制度性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经历了长期探索,其间发生过曲折和失误。与此相联系,在认识和处理社会、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方面,也出现过偏差。同片面追求单一的公有制相联系,发生过在维护集体利益时片面强调牺牲个人利益、忽视个人正当利益和个性发展的现象,导致人们从扭曲了的形式中去认识集体主义。后来,同经济体制改革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相联系,在纠正以往的片面性时,又出现了离开社会的、集体的利益,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否定集体主义的思想倾向。有些论者反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宣扬个人主义,声称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政治生活和道德生活的历史”,就是“对个人利益的肆意践踏和剥夺”的历史,主张“今日中国应该把个人主义作为时代的主旋律”,并且声称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在于道德领域之外的社会制度”。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意识形态斗争背景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了一些把个人与社会分离开来、对立起来的片面性观点和理论主张。我们在一部分讨论“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社会学范式”和“人学范式”、“人学取向”等问题的文章中,可以看到相关思想的表现。
各种道德原则和道德要求,归根到底都是从人们的利益中引申出来的。一切政治斗争、思想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利益展开的。思想离开利益就会出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讲义而不言利,相反,都是以一定的利益为出发点、支撑点的,区别在于,其出发点和支撑点究竟是什么人的利益。在旧中国,工人、农民和劳苦大众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组织起来,进行革命斗争,夺取国家政权,变革社会制度,才能获得阶级的解放、人民的解放和个人的解放。没有阶级的解放就没有个人的解放。在当代中国,没有人民的幸福就没有个人的幸福。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没有强大的中国,就没有个人的幸福和发展。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队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都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人民群众和个人相统一的集体。从这样的经济、政治关系中引申出来的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必然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道德。这个集体主义原则,是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的原则。它既要求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又重视维护和发展个人利益。它把个人利益包含在集体利益之中,通过集体的发展来实现个人的利益和发展,又通过个人积极性的发挥来推动集体的发展。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从人民根本利益和社会整体需要出发的,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实现个人的发展,体现着集体和个人、社会和个人的统一。
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都遵循着集体主义原则,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在艰苦卓绝的土地革命战争中,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战争,武装夺取政权。毛泽东教育党的干部,一定要关心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通过这样的工作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要使他们从这些事情出发,了解我们提出来的更高的任务,革命战争的任务,拥护革命,把革命推到全国去,接受我们的政治号召,为革命的胜利斗争到底”。后来他把这些思想概括为一条基本原则:“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这里所说的群众“自己的利益”,就是包括每一个人的个人利益的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所以毛泽东强调,要“教育群众,让群众知道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任务,和党的方针政策”,“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是这样教育人民、教育青年的。他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他殷切希望,当代中国青年“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中,有些人把关注点仅仅放在个人的梦想上,提出只有转到以个体为本位,才能满足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的确,有些人认为,我国的教育方针和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社会为本位、从社会需要出发来培养、塑造学生,只有转到以个体为本位,从满足学生个人成长需要、实现个人利益出发,才能亲近学生,得到学生的认可,取得教育的实效。这样的观点,无论从其对历史的评价或对现实的主张来看,都是不正确的。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在贯彻集体主义原则中发生过的偏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些重要论述不仅为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法论启示,而且在思想内容上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因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集体主义,也是党在这两个时期中进行的实践探索的一部分。所以这两个时期虽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方针政策、教育内容和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从总体上论述这两个时期的关系时所指出的,它们“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两者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在我国学校和全社会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其总体而言,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的方法论在这两个历史时期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纠正失误和偏差,不是从“社会本位”转到“个体本位”,不是从一种“范式”转到另一种“范式”,不是从一种“取向”转到另一种“取向”。某些把社会和个人、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要求从一方转向另一方的观点,实际上是用社会和个人相对立的旧的阶级社会中的眼光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和个人的关系,表现出从“一般社会”出发的方法论,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那种从剥削阶级私有制社会中搬运过来的以个体为本位、从个人出发的教育理念,只能导致个人与他人疏离、与社会离心离德,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一种倒退。
当前,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中国发展和世界格局演变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大量深刻复杂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课题。2017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源泉。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按照党中央关于锲而不舍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要求,在我国人民和青年中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让马克思主义代代相传,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方法论,才能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为他们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田心铭,男,1947年生,湖北荆州人。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留校任教。1990年晋升为教授,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原《高校理论战线》杂志总编辑。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研究及社会科学杂志的编辑工作。发表理论文章200多篇。代表性著作有《认识的反思》《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反腐败论》(主编)《当代大学生哲学思潮》(合著)《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当代构建》(副主编)等。
相关链接:
田心铭:试论理论创新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和以实践为基础的统一
分享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长按左侧二维码,即可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提示,点击可只直接关注公众号。 共享“思想火炬”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
正能量微信公众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