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论 | 温昌衍:石城客家话中做补语的“倒”

温昌衍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提要]本文分析江西石城客家话中做补语的“倒”的多种语义及语法功能,将其分为4个“倒”,分别表示趋向、结果、结果的持续、动作的持续等语义;并列举了它在梅县客家话、连城客家话、台湾四县客家话及其他汉语方言中的相同表现,探讨了“倒”的本字和来源。本文认为其本字就是“倒”本身,语义为“倒下、下去”;“倒”的语法化过程具有具有一定的语义理据性,即“趋向义”到“结果义”再到“状态义”。

[关键词]石城客家话   补语“倒”   语义        语法功能     本字

江西石城客家话中的“倒”[tau21](所记音为高田镇音,音系参看温昌衍,2003 ) ①,可以放在动词后面,充当多种补语②。本文着重考察做补语的“倒”的语义及语法功能,并探讨“倒”的本字和来源间题。

从用法看,石城话中做补语的“倒”可以分出四个“倒”,即“倒1,”、“倒2、“倒3”、“倒4

①在表示动作已经完成或结果已经出现时,音变为〔tau43〕,参看温昌衍(2006)。

②包括类似虚化补语的动词的后附成分(或称“准体标记”、“体标记”)“倒”。

1.倒1

1”有“倒下”、“往下”、“下去”义,类似一个趋向动词,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趋向,充当趋向补语。前面的动词多表示由上往下的动作行为(坐下、躺下、睡下等)或使物由上往下的动作行为(将直立的物体横放、侧放、斜放、平放等)。后面常带上表示趋向某个结果或状态的助词“来”(由趋向动词虚化的助词,虚化前,“来”表示向说话者方向“位移”;虚化后,位移方向性不明显、不明确,既包括接近说话者的位移,也包括远离说话者的位移,此时主要表“达成”义)。例如:



(1)坐1,来写。(坐下来/下去写。)

(2)歇1来看。(躺下来/下去看。)

(3)打1渠来放。(让它横着放(原为直立或竖立)。)

(4)渠寝1脑盖。(他勾下了头。)

 

1”应是来源子古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倒”的意义较多(据《汉语大词典》1卷1463页),其中与石城话“倒1”有关的是:

1)仆倒;跌倒。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弓不虚发,应声而倒。"《南史·江子一传》:“子一刺其骑,骑倒稍折。”

       2)指直立的物体倒塌或横倒。晋·赵至《与嵇茂齐书》:“娥昆仑使西倒,蹋太山令东覆。”唐·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葡萄》:“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明·刘基《题陆放翁卖花史诗后》:“五更风颠雨声恶,不忧屋倒忧花落。”

        3)谓使人或物等倒下。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绎山》:“始皇刻石纪功,其文字李斯小篆。后魏太武帝登山,使人排倒之。”《宋史·刘铸传》:“兀术怒日:‘刘铸何敢与我战,以吾力破尔城,直用靴尖耀倒耳!”,

        4)躺下;躺倒。宋·张先《南歌子》词:“醉后和衣倒,愁来殢酒醺。”《水浒传》第二一回:“那阎婆惜倒在床上,对着盏孤灯,正在没可寻思处,只等这小张三。”

         以上几个义项,直接相关的是义项3)和义项4),而义项1)、义项2)则是间接相关的义项(“倒”的早期意义)。


有关例子还有(据《汉语大词典》):

【扳倒】1.用力拧转使之倒翻;翻倒。《西游记》第四二回:“菩萨道:‘既然干净,俱各回祠。’遂把浄瓶扳倒,惚喇喇倾出水来。”(西游记》第八九回:“他啐了我们一口,我们就脚软口强,不能言语,不能移步,被他扳倒,把银子搜了去。(6卷389页)

【推倒】1.向前用力使物体倒下。唐·白居易《有木》诗之七:”一旦树推倒,独立暂飘鹞。”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二》:“元和中,有老卒推倒平淮西碑,官司针其项,又以枷击守狱者。(6卷675页)

【眠倒】横倒;放下。《西游补》第十二回:“隔墙花唱罢,眠倒琵琶,长叹一声,飘然自远。"(7卷1201页)

 以上词语中的“倒”是补语,整个词语属于述补结构(动结式),其源头是早期的连动式③。  

③蒋绍愚先生通过对《世说新语》、《贤愚经》、《百喻经》和《玉台新咏》的考察,指出,六朝时期“动结式” (述补结构)已经产生。产生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隔开型动结式(VOC式)和非隔开的动结式(VCO式)两者在语言中同时使用。宋元以后,隔开型述述补结构(VOC式)才在语言中逐渐少用乃至衰亡了。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基本上只用VCO式了,不过,在一些方言中,VOC型述补结构依然存在(蒋绍愚、曹广顺,2005:323,330)。客家话用VCO式,也用VOC式(带否定词“唔”,即为“VO唔C”式),如下文(42)例“看渠唔倒(看不到他)”。1999;石毓智,2003:228)④

连动式是一种动词的并列结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并列连用而成的动词性结构。它是述补结构(动结式)产生的句法前提(蒋绍愚、曹广顺,2005:321)

与述补结构(动结式)有直接关系的是两个动词组成的连动式:V1+V2+(0)(蒋绍愚、曹广顺,2005:321)。而早期的“倒”就是处于这种连动式中。


《汉语大词典》就收了以下几个例子:

【倾倒】1.倒塌;倒下。《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绍为地道,突坏其楼”裴松之注引《英雄记》:“烧所施之柱,楼辄倾倒。”(1卷1647页)

 【回倒】1.回旋倾倒。《三国志·魏志·徐宣传》:“六军乘舟,风浪暴起,帝船回倒。”(3卷613页)

  【绝倒】……4.因昏厥而仆倒。《北史·崔瞻传》:“行过彭城,读道旁碑文未毕而绝倒此碑……乃瞻父守徐州时所立,故哀感焉。"(9卷838页)

 “倾倒”有“倾斜倒下”义,’“回倒”有“回旋倒下”义,“绝倒”有“昏厥倒下”义,其中的“倒”都是主要动词(义为“仆倒”)(或主要动词之一),而不是补充性的附属性成分。这些短语中的前一动作发生在前,后一动作发生在后,前后两个动词具有“动作+结果”的语义关系,代表一个完整事件的原因和结果,拥有语义上的相关性,容易发生融合,成为述补结构(蒋绍愚,1999;石毓智,2003:228)④。

④本文所谓的述补结构,蒋绍愚(1999)称为“动结式”,石毓智(2003)称为“动补结构”。

 2.2

 “2”有“得到了某种结果”的含义,这是由“倒1”发展出来的(趋向动词的动作过程完成后,相关的人或物就会到达目的地,得到某种“结果”),用在动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后面,充当结果补语(有人称为“虚化结果补语”、“动相补语”,参看玄明,2010)、可能补语,表示动作、活动达到了目的或收到了效果(即“得到了某种结果”)(“2”充当结果补语和可能补语时的表义相同,所以可归为同一个“倒”

“倒2”应该首先出现在可能带来“倒下”结果的动词后(前者是动作,后者是动作结果),例如:

(5)小明吓倒2。(小明吓着了。)(因吓而倒下   吓着)

 (6)渠累倒2 (他累了。)(因累而倒下    累了)

 (7)渠醉倒2。(他醉了。)(因醉而倒下   醉了)


然后类推到其余不能带来“倒下”结果的动词后,

例如:

 (8)渠撞倒2,/碰倒2唔好个人。(他碰见了不好的人。)

  (9)我猜得倒2。(我能猜到。)

   (10)我猜唔倒2。(我猜不到。)

   (11)得人捉倒2。 (被人抓住了。)⑤

值得注意的是,“2”后面还可以带上宾语。上述已有例子,下面再举几例。如:

    (12)猜倒2咁多。(猜到了那么多。)

    (13)猜倒2丁=多。(猜到了这么多。)

    (14)唱倒2丁=好听。(唱到这么好听。)

这几例中的宾语,有“状态”或“程度”义,所以宾语前的“2”,有点像状态补语或程度补语标记,但实际上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步(梅县话的“倒”已经到了这一步,例如:唱倒异好(唱得很好)。参看林立芳,1999:53)。最后一例(14)“唱2丁=好听(唱到这么好听)”也许在以后的发展中可以省略为“唱倒2丁=好(唱到这么好)”,那“2就成了状态补语或程度补语标记。

 ⑤石城话中“倒”、“到”同音,所以“撞倒”、“猜倒”似为“撞到”、“猜到”。不过,与石城话高度相似的邻县宁都客家话(刘纶鑫(1995)将两地客家话合为“宁石小片”,作为赣南客家话中独立的一个小片),“倒”、“到”不同音,而其说法正是“撞倒”、“猜倒”,不是“撞到”、“猜到”(谢留文,2003)。相关的例子如下:

 (1)撞倒。(碰见。)(230页)

 (2)猜得倒猜唔倒。(猜得着猜不着。)(239页)

 (3)你做唔倒,涯做得倒。(你办不了,我办得了。)(240页)

 (4)你骗唔倒涯。(你骗不了我。)(240页)

 (5)渠吓倒涯。 (我被他吓坏了/他吓坏了我。)( 243页)。

 

附带指出,在石城话中,当后面带了表目的地、终止处(时)的词语时,是“到”不是“倒”。例如:

 (1)歇到地上去。(睡到地上去。)    (3)学到五年级。(读书读到五年级。)

  (2)打到手痛。(用手打直到手打痛。)  (4)食到渠醉。(喝到他醉了。)

此时,“到”有“至”义。在语音上,它(“到”)在动作已经完成或结果已经出现情况下,不会像“倒”那样出现声调变为阴平调的音变。


  古汉语中有类似“2”的例子,例如:⑥

(15)这老子造作妖怪,令千百代儿孙被葛藤缠倒,未得头出。(宋《无门关》)

 (16)若是柔弱不刚之质,少间都不会振奋,只会困倒了。(《朱子语类》

(17)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全宋词》)

(18)八戒道:“凭你抓倒,捆倒,使定身法定倒,也没有这等快的。”(《西游记》)

 石城话中的“2”应是古汉语用法的继承。

⑥据中华语文知识库古籍语料http://www.zhonghuayuwen.org/404.htm1?aspxetxorpath=/acps.aspxo


 3.3

3”有“存在结果持续存在”义(或者说,具有“某处有某物”的含义,暗含“着”义),来源于“2”,表示一种静态的存在⑦。例如:

 (19)门口围倒3蛮多人呃。(门口围着很多人了。)

 ( 20)桌上放倒3东西。(桌上放着东西。)

 (21)木桶装倒3水。(木桶装着水。)

 “3”与“2”不同之处在于,“倒3”具有“某处有某物”的含义(来源于“2”“某处获得了(得到了)某物”义),也就是表示一种静态的存在——存在结果持续存在,暗含了“持续”义(“持续”有两种表现:存在结果的持续和动作的持续。此处“3”表义属前者,下文“倒4”表义属后者),其前面的主语是表示处所、位置的词语。

⑦“倒3”和下文的“倒4”是动词的后附成分.因类似虚化的结果补语.故本文也将它们归人“补语”。

 4.4

4”有“动作持续”义,这是由“1”和“2”发展出来的(“V1”、“V2”表示的动作完成后继续存在,其中的“倒”就会产生“持续”义),是一种动态的存在。

由“1”发展而来的例子很少(这类例子在连城话中较多,详下文),例如:

(22)坐倒4食歇倒4消。(坐着吃,睡着消化。)

由“倒2”发展而来的例子较多,例如:

(23)渠两个人牵倒4手在嘎行。(他们两个人牵着手在那里走。)

(24)渠扶倒4栏杆正会行。(他扶着栏杆才会走。)

( 25)底股线接倒4嘎股线。(这根线接着那根线。)

( 26)外向落紧倒4雨。(外面正下着雨。)

由于“4”主要由“2”发展而来,所以某些句子里的“倒”可能是“2”,也可能是“4”。

例如:

(27)渠拿倒(=倒2)两本书。(他拿到了两本书。)

(28)渠拿倒(=倒4)两本书。(他拿着两本书。)(=渠手上拿倒(=倒4)两本书。)

从上可以看出,石城话中做补语的“倒”,其语义有以下的发展演变:从“趋向义”到“结果义”再到“状态义”。


张伯江、方梅(2005:100)在讨论现代汉语宾语与趋向成分的语序时指出:“(趋向词)从‘趋向义’到‘结果义’再到‘状态义’是一个由实到虚的过程。”以上的“倒”从“趋向义”到“结果义”再到“状态义”也是这样的一个由实到虚的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做补语的“倒”在客家话中普遍存在。例如梅县话(笔者调查所得,部分还可参看林立芳(1997:144,1999:53,54)):

(29)眠倒来。(躺下来/下去。)

(30) 跍倒。(蹲下。)

(31)鸟欸打倒欸。(鸟(被)打中了。)

(32)你写字写倒瞒都看唔识。(你写出字来谁都认不出来。)

(33)你倚倒来。(你站着(别动)。)又如连城话(项梦冰,1997:183一188):

(34)寻倒呃。(找着了。)

(35)门口围倒恁多人呃。(门口围着很多人了。)

(36)壁上挂倒一张画。(墙上挂着一幅画。)⑧

(37)坐倒来写。(坐着写。)

(38)眠倒来听。((在卧具上)躺着听。)


再如台湾四县话(罗肇锦,1988)(音[to31 ],原文写“到”,实际上与“到”[ to55 ] ( 302页)不同音,今改为“倒”):

(39)撞倒(撞到、遇到)( 89页)

(40)赢倒恁多钱(赢了那么多钱)(156页)

(41)看倒渠(看到他)(157页)

(42)看渠唔倒(看不到他)(272页)

(43)骗得kia}"钱倒(骗得到他的钱)(302页)


除上外,“倒”还见于别地客家话,例如台湾海陆客家话、东势客家话,只是在语法功能上有的地方多一些,有的地方少一些。(江敏华,2012)

值得注意的是,做补语的“倒”(包括进一步演变后发展出来的状态补语标记“倒”和持续体标记“倒”)还广泛见于其余汉语方言(刘祥柏,2000;吴福祥,2001;罗自群,2006:80-90) 。不过,其本字各家看法不一。汪平(1983,1994)曾猜测贵阳话中“倒”的本字是“着”。梅祖麟(1988)的意见比较矛盾,一方面他认为本字不明,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倒”的本字“很可能就是‘着”,(转引自李蓝,1998)。罗自群(2006:15)也认为本字为“着(著)”。李蓝(1998)通过分析,证明本字不是“着”,他认为本字是“到”,并且猜测西南官话的这种用法可能来源于赣语——明清两代的江西、湖广移民将其带到了西南地区⑨。李小华(2007)也认为本字(语源)是“到”(原文说是来源于“到”的语法化)。从上文分析来看,补语“倒”的本字就是“倒”本身,不是“着”,也不是“到”。其语义发展过程是:“趋向义”到“结果义”再到“状态义”。

⑧原作者指出,“倒”主要是说明一种静止的存在状态,虽然“倒”字句也隐含着持续的意义,但只是一种静止的存在状态的持续。这和石城话中的表现是相同的。

⑨原文说:“在现代汉语方言中,赣语南昌话的‘到’跟在动词后面作助词用时可以表持续,相当于普通话的‘着”’(李蓝,1998:119)。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熊正辉(1995:107)和张燕娣(2007:243)将南昌话的这个补语成分和持续体标记写成“到”,但其读音实际上是上声的“tau213” (此时的用法是:用在带“得/不”的动词结构里做补语,意思相当于北京话的“着”,如“买了好久也买不~”)和轻声的“tau0"(此时的用法是:放在动词后,相当于北京话的“着”,如“侧~睏 (侧着睡)”),上声的“tau213”与“倒”的读音“tau213”完全相同(熊正辉,1995:107、108),而轻声的“tau0”是来自上声的“tau213 ",所以,和别地方言一样,南昌话里的这个补语成分和持续体标记也是“倒”不是“到”。可做旁证的是,徐阳春《南昌方言的体》(1999:94)和刘纶鑫《客赣方言比较研究》(1999:686)就是写“倒”,不是写“到”。

参考文献:

江敏华2012(客语动词后置的“倒”—历史与跨方言的比较》,第十届客家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蒋绍愚1999《汉语动结式产生的时代》,《国学研究》第6辑,北京大学出版社。

蒋绍愚 曹广顺2005《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商务印书馆。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1995《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

李蓝 1998《贵州大方话中的“到”和“起”》,《中国语文》第2期。

李小华2007《永定客家方言助词“倒”及“倒”字溯源》,《语言科学》第6期。

林立芳1997《梅县方言语法论稿》,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林立芳1999《梅县方言的结构助词》,(语文研究》第3期。

刘纶鑫1995《赣南居民的迁徙层次和赣南客家话内部的语音差异》,《中国语言学报》第5期。

刘纶鑫1999《客赣方言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刘样柏2000《六安丁集话体貌助词“倒”》,《方言》第2期。

罗美珍 林立芳 饶长溶2004《客家话通用词典》,中山大学出版社。

罗肇锦1988(客语语法》,台湾学生书局。

罗竹风1994《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罗自群2006《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梅祖麟1988《汉语方言里虚词“著”字三种用法的来源》,《中国语言学》第3期。

石毓智2003《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建立—动补结构的产生及其影响》,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汪平1983贵阳方言的语法特点》,《语言研究》第1期。

汪平1994《贵阳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

温昌衍2003<江西石城方言属客家话无疑》,《江西社会科学》第8期。

温昌衍2006《江西石城(高田)方言的完成变调》,《中国语文》第1期。

昊福样2001《南方方言几个状态补语标记的来源(一)》,《方言》第4期。

项梦冰1997《连城客家话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

徐阳春1999《南昌方言的体》,《南昌大学学报》第3期。

谢留文2003《客家方言语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熊正辉1995《南昌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

玄胡2010《“见”不是虚化结果补语—谈词义演变与语法化的区别》,《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张伯江方梅2005《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张燕娣2007《南昌方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转自《中国语文》)


图文编辑:彩娴

图文审编:可莹

责任编辑:老甘

往期热文:

专题丨邵慧君 甘于恩:粤语词汇讲义

专论|黄雪贞:梅县客家话的语音特点

专论 | 张屏生、吕茗芬:台湾诏安客家话的次方言特色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