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走田野杂记 | 张屏生:有目标的人,才能走得远——《台湾话俗谚汇编》序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有目标的人,才能走得远 (代序)

张屏生

一、 综观全局的闽南话研究

萧藤村老师,台湾嘉义市人,1948年生,毕业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萧老师年轻的时候就对闽南话的研究就投入了全方位多元化的心力,我们都知道优质化的学术研究主要是侧重在资料充分的积累和研究方法的升级上,萧老师所编写《台湾话俗谚汇编》(以下简称《汇编》)正是表现在这两方面能够“推扩兼顾”的巨着,我们可以从底下的事例来了解:


(一)资料充分的积累方面

1.萧老师为了贯彻他早年立定的人生规画,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进行闽南话各种面向的研究,他对学术研究工作的坚持并不是一时顺切的冲动,而是构筑在长时间的努力、考验和没没无闻的工作基础上。这些年来他所搜集的资料有歌仔册纸本、闽南语唱片、录音带……这些材料,他都尽量把它“数字化处理”,其中包括扫瞄原书、重新缮打、把声音档案听音记音转成文字档案,其中最困难还在于不厌其烦的校对核实。 这部分正因为萧老师有绝佳的计算机处理技术,透过这项工序的检审,大大的降低纯用人工校对的错误率。


2.经常利用假日带领社区大学的学生从事田野调查,搜集大量民间文学的材料:包括民间故事、传说、谚语、歌谣、谜猜……,另外比较值得一提的是他也尝试做一些文化语词的调查,例如他去访问有实际从事种田的农夫,如何种稻?从育苗、插秧、除草、除虫、施肥、收割、打谷、晒谷、收藏的整个种植工序以及所使用的器具,另外还有延伸出来的相关俗谚语等等。他反对传统方言调查那种方式的收集,因为每个地区的地形、气候、人文环境都不同,所使用的生产工具也不同,如果用同一种词汇调查表,会遗漏掉一些重要信息。根据我多年的调查经验,这确实是比较周详的调查方式,不过这得要有发音人愿意配合,而且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遗憾的是目前学界对于长期投身田野调查工作的人很少有相应的了解,因此对于努力从事调查的研究者以及调查成果总是正面鼓励的少,负面评断的多。萧老师常说社区大学有一群“死忠的老学生”是他人生中最珍贵的资产,表面上是在向他们传播知识,但是实际上他也在向这群老学生“偷抾步”。这群老学生言必称“阮萧老师”……显然他们师生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言喻的高度默契和相互信赖,虽然从事田野调查的劳动很艰苦,但是只要萧老师一招呼,就会有学生跟随,人手多,调查就可以多元化,这和我单枪匹马的调查有很大的不同。以前调查只靠录音、照像,现在还可以录像,多年来萧老师的田野调查也留下不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深深的影响我,得要赶紧找寻好学生来栽培,毕竟好老师还得要有好学生来传承,学术生命才会可长可久。


记得1998年我在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教书的时候,有一天我和中嶋干起老师吃饭闲聊,他就提到他当时最大的烦恼就是找不到“传人”,一转眼13年过去了,现在我也面临同样的烦恼。事实上老师“要挖掘可以做种的好学生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里面牵涉到运气,而且还包括胆量和直觉”,现在并不是没有学生,而是现在的学生急功近利,轻蔑学术器识的养成,甚至完成阶段性目标之后,就和老师“老死不相往来”,遑论继续做学术研究,所以我还是依然孤独的自己做研究。萧老师这方面的境遇显然要比我幸运得多。

(二)在研究方法的升级方面

1.通常从事语文学门的研究者,对于计算机文书信息的处理比较生疏,而理工学门的研究者也无意配合语文学门的需要来设计适合使用的软件,造成一般的语文研究者无法充分的利用到计算机的优势。萧老师很早就洞悉这个弱点,因此他花了相当多的时间来研究计算机的相关知识, 并且建构很多不同性质的电子语料库,特别是歌仔册研究方面:透过计算机的处理可以让我们发现在显而易见的材料所指引的可靠途径上,出现可资佐证的独特细节;了解数据库的运作模式再来处理资料,就能事半功倍。


2.从事语言研究“语音”、“词汇”和“语法”要通盘考量,这三者的关系会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学界也都普遍有这种认知,但是能够实际贯彻的却不多见。特别是语法的研究,如果对某一种语言没有丰厚的语感,要从事那一种语言的语法研究,那无异于是“暴虎冯河”。萧老师当然对这种现象早有体会,也因为他早年“五花十色”的生活境遇,和后来参与教会活动的熏陶,使他拥有比学院界的学者更精致的闽南话语感,特别是在讨论相关问题的时候,他都能够努力使自己的心胸和见地井然有序,并结合这三个面向来做申述,也常有不同于一般学术界的见解与思考,对我很有启发。


二、 “有求必应、与人为善”的人格特质

1997年6月我在新竹师院所主办的母语教育研讨会上,透过董忠司老师的介绍认识了萧老师,在2000年9月屏东师院语教系负责规划母语教学课程研习,才和萧老师有了更深一层的互动。因为课程安排得配合每个授课讲师和学员的需求,一再的改动已经安排好的时段,在无法挪动的不得已情况下,只好找萧老师更替,但他总是设身处地毫无怨尤的接受我极端不合理的请托;而且他所提供的讲义和实际授课内容都能够让学员在未来担任乡土语言教学得到实际的效用。2005年3月我为了调查嘉义县的方言,萧老师更是倾力相助,他让我住到他家,并且安排妥适的发音人到家里来调查。他为人亲切随和,说话诚恳,无形中散发出令人信服的独特气质,对于我所提出的相关问题,在他能够掌握的范围总是“有问必答,言必有中”,和他讨论学问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此后我们两人碰头总会聊到深夜,不肯停歇。天南地北、无拘无束;和乐融洽、争论是非而相互尊重。由简单的一个问题,串联到其他不同的领域,很多想法彼此认同,也相互考较,不过最后萧老师总是拿出具体有力的证据,让已经在学术研究习惯于踽踽独行的我,觉察到一个人如果继续沉湎耽溺于“独学而无友“的气氛当中,那么“孤陋而寡闻”的窘状也就难以避免。他更期望我所调查的语料能够传留下来,而不只是拿来写写论文而已。

后来更经由他的推荐,我有机会和他共同编写《嘉义方言志》(汉语方言部分);我负责语音和词汇方面的调查和撰写,萧老师担承了语法方面的论述,由于他“严以律己”的高度自我控制,使这本方言志能够在规限的时间顺利出完成。此外萧老师早年坎坷的生活境遇,造就他“多能鄙事”,很多细碎的家事、农活他都做过,例如:他擅长制作高丽菜干,从选菜、洗切、搓盐、用石头重压、发酵、曝晒、储藏,每一道工序要注意哪些细节,他都能够巨细靡遗明白的说清楚;而且他也不吝惜把这些高丽菜干送给别人,最后还要叮嘱如何烹煮,才能吃到最有古早味的口感……当然能吃到他亲手做的菜更是人生一大享受。


三、 “一旦决定开始,就得坚持下去”的生活信念

记得邱吉尔说:“人生最好有个正当的娱乐,你必须把娱乐当作一回事认真的做,即使不能变成财富也可以丰富你的人生。”萧老师平常很喜欢登山健行,他曾告诉我,台湾最美丽的风景是在海拔3000公尺以上,这是他攀登台湾百岳之后的经验之谈,“攀登台湾百岳”是他人生的重要履历,这个履历不在于凸显他异于常人的体力,而是在于他对既定目标持续一种往而不返的毅力。记得几年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讨论到“语言的声调和音乐”的关系,才发现原来我们都是音乐的爱好者,也都有从事音乐活动的经验 我突发奇想的提议,春节过后到他家举办小型音乐会,他一口答应!原本我只是想邀几个会玩乐器的朋友一起随兴同乐,没想到萧老师把它很当一回事的用心经营,让我觉得很过意不去。因为这些事肯定会拖滞他很多时间,然而他却不以为意,说办就办,一年比一年带劲,规模也越办越大,参与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变成一年当中固定的例行性节目,并且还将继续下去。举办这个音乐会最大的好处是他的学生和朋友不用特意到他家拜年,而且还能够接触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新伙伴,为大家营造一个彼此互动交流的场域。所以萧老师虽然劳心伤神,但也乐在其中。

我想一个人最大的遗憾就是“忘了把快乐跟自己的工作结合在一起,而且又把获得金钱的多寡当作评鉴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老子·81章》说:“既已为人己余有,既已与人己愈多”。萧老师的正是这种生命情态所呈现的样貌。


四、 “全方位多视角俗谚典”的编纂

(一)材料收集的困难

关于“台湾闽南话俗谚语”这类的辞书还不少,有的是辗转抄袭拼凑、有的是根据书面调查、有的则是自己随时记写所听到的谚语,比较遗憾的是这些辞书泰半没有交代材料来源。而《汇编》的材料来源主要有二:一是来自于文献的查找,例如Douglas(杜嘉德1873)《厦英大辞典》等,这部分材料的标音和解释就尊重文献的记录。二是来自于自己或他人田野调查的收集,这就按照发音人的实际发音和解说。关于俗谚语的调查难度比一般的语言调查还要高,如果要调查一个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针对性的语言调查表,但是“俗谚语的调查表”无从设计起。

笔者从事汉语方言调查二十多年,主要是属于传统方言的基础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音人偶然从某个词汇延伸联想到某句俗谚语,所以每个方言点都或多或少收集了一些,但是并没有做过针对俗谚语调查。俗谚语的调查很难凭空想出,它得要有适当语境的触发。如果硬要调查,比较可行的方式是由调查者提示一句已经知道的谚语,来启发引导发音人联想说出相关的俗谚语,例如笔者曾到竹田调查客家话谚语,因为当地客家人都听得懂闽南话,我就问发音人说“闽南话有一句‘拣啊拣,拣着一个卖龙眼’king2 a0 king2,king2 tioh8 tsit8 e5 be7 ging5 ging2”,意思是指人找对象时太过挑剔,反而没有好的结果,挑到不好的对象,客家话要怎么说?发音人就说客家话是这样讲的,“拣拣择择,择到烂瓠勺”kian2 kian2 thok8 thok8 thok to3 lan8 phu5 sok8。但是这样调查还是其困难度;那就是调查者本身如果不懂这条俗谚语,他要如何提问呢?这一点萧老师非常有优势,因为他自己本来就会以及从不同管道学习来的谚语非常多,因此可以调查到一般俗谚典不曾收录的俗谚语。透过这两个管道,《汇编》共收了30000多条,扣除方言语音差异重复的词条还有约18000条左右,比起徐福全(1998)《福全台谚语典》还要多出8000条左右。


(二) 关于方言差的标音问题

早期的文献材料很多没有标音,当收集者无法准确的用汉字来表达俗谚语内容的时候,经过转写很可能就会产生许多“创造性的诠释”,显然这是违反了田野调查中对材料忠实记录的学术要求。因此很多牵涉到语言音韵现象的形式特点就无法加以深入探讨。 另外就是编纂者所采录的词条和记音都没有明确的注记是哪里的口音,然后就笼统概括的说是“台湾闽南话”,从这个向度来审视《汇编》一书,它的成果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语料库建档的时候有发音人、调查点的相关注记,再按照发音人的口音记录,所以《汇编》把次方言口音区分成“泉”、“漳”、“厦”,这是其他同性质的辞书无法做到的。这是由于萧老师特别将《厦英大辞典》、《台日大辞典》里头所标注的方言差彻底的整理过,才能充分掌握这部分的口音差异。

 

(三) 关于例句的问题

编纂俗谚语最好还要能够提供例句,因为如果不熟悉某种语言(不管是书面形式还是口语形式)使用的环境,人们就不能科学地、有效地研究这种语言。在词汇方面,尤其如此。词、词义以及词义的变化应该从这些词同有关的概念(词是概念的形象)的联系中去理解。 目前杨青矗(1997)《台湾俗语辞典》、陈宪国.邱文锡(1999)《实用台湾谚语典》都有提供例句,因为有例句,读者才知道怎么用。但是萧老师认为例句所提供的语境还不足以充分的把俗谚语的意义表现出来,他决定用“一俗谚一故事”的方式来处理。我在编写《芦洲方言志》的时候,有时候也曾为了把某个词汇的意思说清楚,就把该词汇造成一个有语境式的句子。所以我非常同意萧老师的构想,不过,这得要耐心的等待


五、 永不停息的心灵追寻

萧老师对自己人格价值有深刻自觉,对自己的使命有崇高意识。所以在五十岁的时候,他就选择跳脱紧逼环境的桎梏,全心投入刻不容缓的闽南话研究。他绝对不要让自己在生活上投闲置散,而要把时间用在读书、研究和致力公益的事业上。一个人如果不是打从内心真正热爱追求卓越的学术研究,而愿意无条件的为自己挚爱的事业付出自己整个生命的话,是不可能走通编纂辞书这条路的。

因为人习惯了偷惰慵懒之后,便会很容易放弃应该执着努力的事。有人说“追求理想的成功,必须要冷静的执着,无比的热情,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将世俗功利的观念漠视与否定”,这些条件,萧老师都具备了,现在就好整以暇的等待成功的到来。德国诗人哥德曾形容:“当你阅读完康德的一页著作时,你就会有一种彷彿进入明亮房间的感觉”。这是我向往的境界,也是自我策励的目标,读者或许能从《汇编》这本辞书感受到这种探索与尝试。

2012年3月 张屏生谨志于屏东驽马斋

(张屏生任职于台湾高雄中山大学,文字略有改动)


编辑:Lisa

审读:林欣

责编:老甘


往期热文 

行走田野杂记 | 李如龙:《台湾话俗谚汇编》序

行走田野杂记 | 陈云龙:《旧时正话研究》后记

行走田野杂记 | 龙安隆:《永新方言研究》后记

行走田野杂记 | 丘学强:《军话研究》后记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